作文一:《议论文阅读和写作》2600字
谈“通过议论文阅读”指导写作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 同时也是制约语文整体水平和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两大难题。而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要突破这一瓶颈, 就必须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 将议论文写作知识的学习与感悟贯穿于议论文阅读教学中, 让议论文阅读教学变成写作教学的采金矿, 把议论文写作教学变成阅读教学的训练场。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训练 论点 论据 论证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 同时也是制约语文整体水平和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两大难题。我校(注:此处指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第一中学, 下文同) 是一个偏远的乡镇学校,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诸多因素, 致使中学生阅读能力差, 写作水平低。
八、九年级刚刚接触到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学生议论文写作更是一个难点, 存在“论点不明确, 论据选择不恰当, 论证思路混乱”等问题。在教学中, 笔者重新审视了议论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发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忽略了议论文阅读技巧的实践运用造成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是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 也就是说, 学生之所以写作能力差, 是因为未能真正从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写作技巧信息, 而阅读能力差是因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未能在写作中得到梳理和应用, 阅读技巧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 我们要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 将议论文写作知识的学习与感悟贯穿于议论文阅读教学中, 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在平时教学中, 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议论文, 结合通俗、易仿的典型的课外议论文, 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密切结合起来, 通过解读文本, 学生从范文的语言、议论文知识、结构安排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方面着重品味学习, 进而运用到写作中, 以读导写,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通过写作实践, 学生还能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对议论文的鉴赏评价能力。 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是:
第一步:掌握基本议论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喜欢读书,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合课内外名篇名著议论文的赏读, 讲清议论文知识点并让学生掌握, 在阅读分析中检验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如有感情朗读, 赏析好词、好句, 进一步赏析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技法美,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 逐步帮助学生提炼议论文阅读技巧, 渗透写作方法。 第二步:在阅读中(包括课内课外) 不断积累论据材料。
写作中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那就是学生的材料积累太少, 明显暴露出缺少论据的问题。因此, 在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要求:①通过课内、外材料的学习, 摘录名人事例及名言警句; ②细心观察生活, 随时记录生活中的典型现象与事例。③针对班内及社会生活现象, 每天写一段感言。
论据的运用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的, 而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还必须学会恰当地选择运用。因此, 可以先通过阅读来训练论据、论点的运用技巧。
第三步:在阅读中训练补写。
1. 补论据。在分析阅读的基础上, 为原有中心论点补充论据, 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模仿阅读材料中的论据选择, 学习围绕中心论点来补充材料的能力。如在《谈诚信》中, 围绕中心论点“我们的社会需要诚信”, 让学生补充各种论据。
2. 补论点。
(1)提炼中心论点。给学生一段议论文字, 让学生根据论据及论证为文段总结中心论点。 例如: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反动的封建统治。事后执政者曾将路易十六的儿子关起来, 让他时时处处生活在最污浊的环境里, 仅与社会最低贱、下流的人打交道, 想借此毁灭掉这个孩子。
但一段时间后, 人们非但没有看到这个孩子有丝毫的龌龊之举, 反而看到的是一个日益坚定高尚的少年。为什么? 这个孩子的话道出了原因:“我本来就是做国王的人! ??”为这段论据总结中心论点。
通过分析总结出, 这个材料用来论证“近墨者未必黑”这一中心论点是比较恰当的。
(2)补分论点。例如, 在赏析《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文时, 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分论点再补充几个并列式分论点; 而在赏析《论诚信》时, 让学生模仿《论诚信》设计递进式分论点。 第四步:根据议论文特点, 按点(论点、论据、论证) 整体仿写。
通过多篇文章的整体感知, 归纳议论文阅读写作的方法技巧, 总结二者间的相互联系, 然后按不同的侧重点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迁移训练, 即仿写文章。
1. 确定中心论点。总结议论文中作者是如何确定中心论点的, 如在一节“议论文读写结合方法指导”课上, 笔者用两篇同样话题的议论文《论诚信》的比较阅读, 让学生总结议论文确定中心论点的方法, 通过比较明确:①中心论点必须围绕话题展开; ②必须是完整的陈述句。③同一话题可以有不同的中心论点, 但必须鲜明、正确。如“论诚信”这一话题确定中心论点时, 既可以是“我们社会需要诚信”, 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不应处处讲诚信”。④新颖、易懂。⑤利于全文展开鲜明有力的论述。
总结方法后训练:①给出几个话题, 先确定中心论点。②然后围绕中心论点选材、交流。③按以前学过的论证方法, 运用严密的语言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 形成一篇有理有据的议论文。
2. 仿论证:通过阅读范本, 仿它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如给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篇议论文, 先进行阅读赏析, 然后以“我们中学生应有修养”为中心论点仿写一篇文章, 先交流仿写思路(中心论点已有, 搜集论据后, 再仿本文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 然后成文。学生有了参照物, 就能写出结构更清晰的文章。
第五步:仿阅读, 改作文。
按要求写出成品作文后, 结合以前做阅读的经验技巧来修改作文, 即把作文当成阅读范文来赏析(大处着眼, 从论点的提出到论据是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再看论证方法及方式是否恰到好处; 小处则着眼于推敲语言运用等), 然后再修改(自改、互改相结合) 。
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 学生已掌握了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技巧, 绝大多数学生已闯过了议论文读写难关, 解决了学生以前头痛的“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 真正实现了议论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以读带写” 、“以写促读”的有效途径,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而且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笔者相信, 只要找好两者的契合点, 就一定能把议论文阅读教学变成写作教学的采金矿, 而议论文写作教学又能成为阅读教学的训练场。
作文二:《议论文阅读与写作 (24)》11800字
议论文的写作教学
第一章:议论文的审题立意
写好作文的关键,首先是审题。审准了,就能使作文一开始就步入正轨。而如果不注意审题或审题有误,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使立意高远、语言流畅、结构完整,也会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应重视作文的审题。
所谓审题,就议论文而言,就是仔细地分析、研究题目或材料,把握确切的内涵,明确题目命题的意图、要求,以及议论的中心,方式等的过程。
第一节:明示性命题和含蓄性命题的审题
明示性题目,即题意较为明显,标题本身就是议论的对象,它直接标明了议论的论点、论题或范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论点型或论题型题目。
一、注意题目的结构
1、以判断句或陈述句(复句)构成的题目
如《学贵有疑》《坚持就是胜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类题目,一般题目本身就是文章议论的中心。全文一般可围绕“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展开,至于作文的重点还应视写作需要而定。例如《学贵有疑》,应着重阐述“为什么学习贵在提出疑问”,但还应阐述“怎样才能善于提出疑问?”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重点是阐述“为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以几个概念构成的关系式的题目
关系式题目一般由两个或三个概念构成。如《走与停》、《位置和价值》、《平凡与自豪》的等。写这种类型的议论文,不能简单地去说明题目中的概念,而应以阐述概念间的关系为中心,导出应有的正确认识。所以审题时主要是搞清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3、以“谈、议、说、论、析、辩、评”为开头字或结尾字形式的题目。
如《说安》《谈荣誉》《说严》《论成才》等。还有《包容》《转折》《忙》等如果写议论文,也属于这类议论文的题目。他们都是要求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某种行为进行分析议论,题目本身并无明确的议论中心,只是提供了要议论的对象,要求作者在做明确的分析议论中提出中心。
(1)要准确领会概念,明确论述对象的内在含义和涉及范围,这是议论的依据和出发点。
(2)要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或针对生活实际恰当地把议论对象涉及范围缩小,使议论具体而不空洞。如《谈“虚心”》一题的写作,就应先理解“虚心”的含义,然后据此拟出一
些中心论点:“虚心是一种美德”、“虚心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硕果”、“虚心不等于谦让”等。这些论点的确立过程就是把论题范围缩小和把论题明确化、具体化的过程,然后选择一种进行议论,切忌大而空。
(3)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的表面,力求摆出个人的见解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注意题目中的题眼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无论是句子作标题,还是短语作标题,总有一个关键性的词能透露出题目的中心,重点或要求。这个关键词就是我们说的“题眼”。抓住了他也就被抓住了要害,突出了他来写,也就能突出中心。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要注意假如二字,这是一种假设,没有成为事实。
《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无涯巧作舟》《学海无涯乐作舟》,这三个题目,仅一字之差,但题意的相差很大,“苦,巧,乐”分别为题眼。第一题要着重阐述学习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劳动,要想获得知识,就离不开苦学的精神。第二题则强调学习是门科学,要遵循学习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题则突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道理。
有些题目的题眼还有提示写法的特点《人生处处是考场》,注意处处两字。写作时要体现普遍性。
具体方法:
(1)一般来说,标题中有动词谓语的,这个动词就是题眼。如《挑战自己》,“挑战”就是题眼,论述时就是要着重阐述为什么要“挑战”和怎么去“挑战”。
(2)标题中有状语的,题眼就常在这个状语上。如《祸患常积于忽微》,题眼就在动词谓语“积”和状语“常”上,阐述时要注意这个“常”,否则仅当作偶然性来论述,那一定失之偏颇。
(3)标题中有定语或补语的,就要注意这个定语或补语,很有可能这个定语或补语就是题眼,不可忽视。如《崇高的理想》为什么是“崇高”的理想和为什么要有“崇高”的理想。 这两种方法综合运用,认真审题,就有了前体性的保证,就有了一动笔就纳入正轨的可能。 含蓄性命题:
这类题目本身是一个带有某种比喻、象征意义或具体事物的句子,或短语。审题时重要的是分析题目中具体事物的比喻含义,由此去思考、联想、类比、引申,然后提炼作文的观点。 《一枝一叶一世界》《今年花胜去年红》《跑的体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等
例如:《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个题目,不是让你去写自然界的花、草。
这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得出的新的判断和题目的意思要有相似点。
写作思路:先从阐明命题的寓意入手,引出论点,然后引申到生活中,抓住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进行分析阐述。
小结:今天这节课关于议论文的审题,实际上我们就讲了四点:
论点型题目、论题型题目、关系型题目、比喻型题目,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这些题目仔细分析。
作业:
一、选择题
《岁寒知松柏》
(1)要想成为栋梁之材,就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
(2)只有经过艰苦的考验,才能炼就坚强的性格。 (3)只有经过艰苦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打铁必先自身硬》
(1)要把铁打成型,铁锤和铁砧必须“硬”,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有好的工具。 (2)廉政建设,领导必须自身廉洁。 (3)父母要培养孩子成为好品质的人,父母首先自身品质要好。
(4)领导自身过硬,就能管好一个单位。
二、分析下列题目
1、学不可以已
2、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
3、谈“课桌文化”
4、“有志者事竟成”小议
5、清流与活源
第二节:议论文的立意
训练目标:围绕题意驰骋联想,比较选择,确立最佳理论角度和行文方向。
确立最佳立意一般分三步:
一、主要是讲联想在命题议论文中的运用。运用联想的方法,使自己对文章的立意点一一冒出
比喻型题目:
1、要分析题意的不同侧面,确定联想的角度。
以《流水的启示》为题,就可以从分析流水的特点入手确定联想的角度:从流水的不腐、从流水的一去不复返、从流水的奔腾不息、从流水的不屈不挠、从流水的状态等角度去联想。
2、要弄清楚题意每个侧面所包含的道理里,从历史、现实生活中寻找立意点。
从流水不腐这个侧面,我们可以联想到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可以抵制精神污染,可想到生命在于运动;从流水的一去不复返,可联想到要珍惜时间的重要;从流水的奔腾不息,可联想到奋斗不止的精神;从流水的不屈不挠,可联想到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地奋斗精神的可贵。
论题型题目:
对于概念性命题,联想的角度一般刻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四个角度。如《成功》,联想就可以分为这样四个方面:“成功是什么?”“怎样才能成功?”“如何看待成功?”
论点是:(1)成功是对目标坚韧不拔追求的结果。(2)成功是里程,不是目的地(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4)失败是成功之母 (5)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成功,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功 (6)过早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7)不在乎成功的结果,更看重成功的过程。 提示:求异思维的联想。这种联想强调从常规的反面去思考问题、去展开联想,它往往会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立意。
二是比较筛选
“小”,就是议论的切入的角度要小,集中于一点上论述,这样才能充分展开议论,从而议论深透。
例如:要全面看问题——要全面看改革开放——要多看别人的优点
“新”,能给人以新鲜感,使人获得新的信息,新的感受,因而能吸引人。这里的新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话题新,从别人未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领域或角度去议;二是发人之未发之语。即立意新,角度新。
“针对性强”立意时要向现实生活靠拢,选准联系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使文章具有时代感。 “要适合自身的长处”,在自己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选择立意。
三、确立好行文的方向。
就是要针对确立的论点,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结合什么事例,进行哪些分析,并形成清晰的思路。
小结:确立最佳立意的三步工作在写作的实际中往往是同步进行或交叉进行的。
作业:
1、《谈拼搏精神》
(1)拼搏精神是胜利的保证。(2)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就要发挥拼搏精神。(3)实现四化,必须发挥拼搏精神。。(4)为个人而拼搏是渺小的,为中华而拼搏方为英雄。(5)拼搏精神贵在持久。(6)拼搏精神必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7)拼搏精神来自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目标。
2、为以下几个题目确立论点:
(1)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一个人生活在鼓励中,就可能增长自信,生活在谴责中,就可能变得自卑;生活在和谐、宽容中,就可能心态平和、待人真诚,生活在纷争、狭隘中,就可能锱铢必较、鼠目寸光。
“环境与成长”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环境与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问题才不限,字数700——1000。
(2)书籍是人类智慧的宝库,哪一扇门里没有一个灿烂的世界。读书是人生的一件幸事,读一本书就踩出了你心灵成长的一个足印。
请以“说‘读书’”为题,写一篇700——1000字的议论文。
(3)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参考答案:
《环境与成长》
审题:这是一个关系型题目,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环境是外因,成才是内因。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个人的成长中外部环境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因此必须做“一分为二”的分析。
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的论点:
1、 环境的好坏决定我们能否健康成长。
2、 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3、 茁壮成长需要好环境做前提。
4、 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
5、 逆境出人才。
6、 时势造英雄
7、 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健康成长。
《谈“读书”》
这是一个论题型题目。
1、 读书可以使我们认识世界。
2、 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
3、 读书使你拥有理性的光芒。
4、 读书可以培养人的气质。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 读书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8、 多读书可以使自己博学多才。
9、 只读不思不是读书。
10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内涵。
《一枝一叶一世界》
这是一个比喻型题目,它主要讲述的是“小与大”的辩证关系。
小的事物也有大的境界,小事也能反映出大道理。细微之处见精神。
论点:
1、 要向成就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2、 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
3、 事事都可以以小见大,细微之处体现着全部。
4、 从真、善、美的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
附会考作文题:
1、2005年夏
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一个人生活在鼓励中,就可能增长自信,生活在谴责中,就可能变得自卑;生活在和谐、宽容中,就可能心态平和、待人真诚,生活在纷争、狭隘中,就可能锱铢必较、鼠目寸光。
“环境与成长”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环境与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问题才不限,字数700——1000。
2、2005年春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先生的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一论文,题目自拟。
3、以“学不可以已”为题,写篇700——1000字的议论文。
4、书籍是人类智慧的宝库,哪一扇门里没有一个灿烂的世界。读书是人生的一件幸事,读一本书就踩出了你心灵成长的一个足印。
请以“说‘读书’”为题,写一篇700——1000字的议论文。
5、阅读下面两则格言,然后按要求作文。
(1)“一天天地满足着,即一天天地堕落着。” 鲁迅
(2)懂得满足,才能拥有幸福。
请以“小议‘满足’”为题,写一篇700——1000字的议论文。
6、有人说时间是财富,有人说知识是财富,有人说亲情是财富,也有人说金钱是财富……. 请你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7、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数百年前,一位老国王让他的臣子编一本《智慧录》,好传给后世子孙。臣子们编成了一部十二卷的巨著,国王要求浓缩;臣子们删节后,变成一卷,国王仍要求浓缩;臣子们又把一卷浓缩为一章、一页、一段,最后浓缩为一句。老国王看了很满意,认为抓住了全部智慧的结晶。这句经过千锤百炼的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请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第二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整体构思)
第一节:横式结构(并列式)
第二节:纵式结构(递进式)
第三节:六步定式提纲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横式结构
范文: 说时间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金钱珍贵,时间更为珍贵;金钱有价,而时间则是无价之宝。
时间就是生命,医学工作者常这样说。的确,在医院里,如果拖延了时间,病人会因得不到及时的抢救而被夺去生命;相反,如果能及早发现病情,即使赢得几小时,几十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救治时间,病人就会因此而获救。
时间就是胜利,战士们常这样说。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双方对峙不下,往往因某一方抢先几十分钟,几分钟,占据有利地势,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时间就是金钱,生产者和销售者常如是说。商品市场可谓风云多变,甚至是瞬息万变,一会紧俏的东西供过于求,一会大路货成了抢手货,谁把握好时机,谁就盈利。
学者则常说:时间就是知识。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必须坚持不懈的学习,日积月累,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就。每天背一个生词,做一道习题,一年就是365个生词,365道习题。坚持几年,结果将如何?
今天是万事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仅是医生,军人,企业家,商人,学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说:时间就是生命,金钱,知识和胜利。
金钱不能浪费,生命弥足珍贵,知识是力量的源泉,胜利是万众向往的目标。因此,你,我都应该珍惜时间。
谈大
当今,随着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惊奇的发现,许多东西都在越变越大。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而我以为:大带来了经济实惠,带来了团结与富强,也带来了成功。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大意味着低成本,高效益。跨国公司的兼并浪潮正汹涌不息。播音与麦道的联手,旅行者与花旗的合并,华纳与美国在线的结合 这一起起的强强联合给世界商业带来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一方面由于规模的扩大使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市场的扩大也带动了价格的下调。于是,消费者乐了,商者也赚了,岂不是双赢?更重要的是,原有的生产组织被打破,新的信息时代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跨过公司的做大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资源配置将更合理,更经济。这一切不全归功于大吗?
大意味着海纳百川,意味着全球的团结与一统。如今体育盛事的规模越来越大,1996年创下了参赛国最多的记录,1998年世界杯也历时一月多久,最近揭幕的欧锦赛也为史无前例的盛况。这种大难道不是增进各国间的友谊,激励民族精神的及好机会吗?当各国的国旗都飘扬在奥运村的门前,当各国健儿都有机会在绿荫场上拼杀,当全球的人们都能为本国选手的场上拼搏而翘首盼望时,我们也就真正领悟到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体育的旗帜下,我们超越了国界与种族,实现了真正的团结。这不也得归功于大吗?
大意味着机遇与成功。如今的人们应该感到幸运,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的人生舞台也越来越大。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给人以成功的机会,只要你肯吃苦,肯奋斗,通向成功的途径有很多。刻苦学习考名校,出国留学再回国是途径;脱离大学教育,在社会中丰富实践经验也是一条途径。所以,人们再也不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前途更加光明,更加充满希望。这不得归功于人生舞台之大吗?
所以我说,大没什么不好的。大是高效益,大是团结一统,大是机遇与成功。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事物还将变大。当然,这种大好,不是一味的盲目求大,而是客观事物顺其自然的发展变大,其中包含了许多好处。面对大给人们的机会,我们要把握住它,利用好它,为全社会造福。
教师小结: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和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横式就是从几个角度去论证中心论点。即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要素组成分论点,然后逐一加以论述,最后加以归纳,得出结论。
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做多角度的分析。
练习:小议 眼睛
角度:近视眼鼠目寸光,胸无大志;远视眼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色盲眼混淆是非,好坏不辨;红眼睛见利眼开,好为嫉妒;火眼金睛,则识妖辨怪,洞察一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角度:满足是无知的表现;满足和党的要求背道而驰;满足是失败的开始。
二.纵式结构
范文: 倒出鞋里的沙粒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
我想:那远方的高山或许是坎坷不平的未来之路,而鞋里的沙粒就是就是那种对前途充满不安和畏惧的心情吧。未来之路再艰险,只要有不变的信念,就能坚定的走下去;相反,即使前途一帆风顺,缺乏勇气与信心的人,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倒出沙粒,就是要抛弃那种
怯懦的心情,就是要鼓起勇气,坚定信念。
人与信心同青,与犹豫同老;与希望同青,与绝望同老;与自信同青,与恐惧同老。的确,只有用希望和勇气浇灌的生命之花,才能绽放的绚烂美丽。哪一个登上成功之颠的人,不是凭着过人的胆识和坚定的信念呢?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只身一人跋山涉水,草行露宿,写成了驰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记。面对种种艰险,他可能曾有过畏惧,只是他能随时倒出那粒沙,战胜畏缩的心情,才会最终取得成功。哥伦布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驶向一个未知的世界,正是他发现了新大陆。面对未知的世界,他可能有过犹豫,但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哥伦布发现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马克思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和伟大贡献,但他当时是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面对各种迫害,他可能有过刹那的退缩,但他却凭着一种信念坚持了下来,这就是燕妮马克思所说的:永不绝望,人之所以平凡,在于面对困难时会本能的退却,逃避,而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克服这种本能,用信念与勇气的利剑,将人生路上的荆棘 一一铲除。 对于年轻的我们,又该如何倒出鞋里的沙粒呢?首先,要敢于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正在读高三的我们,即将面临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志愿抉择,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使有些人畏首畏尾,摇摆不定。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大声对自己说:那就是我要走的路 ——这便是勇气得体现。其次,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坚定的走下去,决不回头。奋斗是艰辛的过程,必定充满着挫折与苦痛。我们既已决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这便是信念的体现。总之,成功只属于勇敢者,困难吓不倒有信念的人。我们今后的路还很漫长,更应该充满希望地走下去。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 两盏灯,一盏是希望的灯,一盏是勇气的灯。有了这两盏灯,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是啊,当我们抛却了心中的恐惧与犹疑,充满了勇气与希望的时候,就算前面的路再艰险崎岖,我们也能够微笑着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交友小议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总要交一些朋友。有人交的朋友能 ,互相扶持,古人赞之为密友;有人交的朋友能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古人敬之为畏友;也有人交的朋友“利则相攘,患则相倾,为世人所唾弃,古人鄙之为 贼 友,今人目之为狐朋狗友。朋友既有种种不同,交友也就大有学问,慎交朋友,能助人成功,反之则可推人下水。我以为,在这些朋友中,应提倡多交畏友。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的这个比喻,形象的道出了结交畏友的重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但由于当局的缘故,犯错误者往往不能自知。这时,如果没有一些旁观的畏友给你拾遗漏,指过失,敲警钟,就可能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历史上因交畏友而成就大业,因交贼友而走向灭亡的事例是很多的。如果我们把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朋友关系的话,那么,以人为鉴的唐太宗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周厉王就是一正一反两个典型的例子。李世民用诤臣,交畏友,开言路,明得失,成就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功业;而周厉王交贼友,堵民口,杀谏臣,则落得个流亡于彘的可悲下场。君臣如此,常人亦然。凡是想有所作为的人都会十分重视结交畏友,远离贼友的。
那么怎样才能交到畏友呢?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畏友都是耿介之士,对他人身上的缺点过错是决不容情的,而且往往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一针见血地批评,并不像邹忌讽齐王纳谏那样拐弯抹角讲究艺术。因而,如果没有唐太宗那样的容人雅量,就会把他们的批评看作是找茬,刁难,与我为敌,就不但不会结交畏友,甚至还会排挤他们,打击他们。其次要有正视
缺点,改正错误的勇气。一个文过饰非的人是不可能让畏友刮骨疗毒的;有些人也会摆出一副大度的样子,但对畏友的批评犹如东风射马耳,闻过不止,我行我素,这样,畏友自然也会离你而去的。第三是要有执著的事业心。这是结交畏友的前提,也是雅量和勇气的基础。只有把事业看得比面子重要的人,才能不慕虚荣,闻过则喜。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的事业,唐太宗的帝王家业与之不可同日而语。因而,需要我们具有比唐太宗更广的胸怀,更大的勇气,以人为镜,广交畏友,警钟长鸣,使自己在八面来风的滚滚商潮中,永葆耳聪目明,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向完美,在事业的道路上创造辉煌。
教师小结: 循着事物的内在联系,将一个道理 论点,分成若干个分论点,让思维顺着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特殊到一般。由因到果,由历史到现实等的路子一步步地深入展开说理。
在论证上表现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多采用引申,层进,演绎等推理方法。掌握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做深入的分析。同时要特别注意层次间的逻辑关系。一般说来,纵式的前后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基本结构:提出论点——论述为什么{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怎么做{1,2,3}——总结
练习:题目 善读书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为什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变得聪明。
第三段:怎样作到善读书。A 。挑选 B 。思考 C 。运用
第四段:总结全文
三.六步定式提纲
1. 点:点明中心论点(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一)
2. 正:正面举例论述(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二)
3. 反:反面举例论述
4. 深:深入开掘(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三)
5. 联:联系现实(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三)
6. 总:总收全文(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一)
具体解释如下:
点 是引论部分,要求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点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说应是正面的,一个简而明的判断句。万事开头难,写好开头意义重大,有经验的阅卷人往往一看开头就能判定你的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是否过关,在语言上的工夫如何。
正反深联四步是本论部分。正反举例最好各举一例,从正反两方面直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但决不要堆砌例子以充字数。选例要典型,叙例要简明,议例要深刻,一两句就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深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是就议论的对象进行深入的开掘,可以揭实质,挖根源,讲意义,论危害,进行辨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章分析质量的高低。
联这是深的进一步具体的深化,我特别强调,如果能联系的话,首先应紧密联系改革开放这个最大的现实,即使是联系个人的生活,思想,学习的实际,也不能脱离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根本现实的制约和影响。一般说,这样联系写出的文章立足点高,时代感强,才更有意义。这就要求同学们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有关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敏锐的感知社会潮流,时代气息,人际关系等等具体的社会生活内容,否则就无法准确的联系现实。 总是总收全文,这是结论部分。是针对中心论点回答怎么办的,可简单概括,注意与开头的呼应,不要变成中心论点的重复。
注意:我们说的六步定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正反举例论述,不一定先正反,也不一定以正为主,先反后正可以,以反为主也可以,或只反不正,只正不反都是可以的。深联也如是,先联后深或深联合一,都未尝不可。字数的限制在开始训练时不妨严一些,熟练了,掌握了写议论文的要领以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范文: 忠言未必逆耳——浅谈说话的艺术
忠言未必只能逆耳,顺耳忠言往往更易被人们所接受,这就需要说话的艺术。
邹忌在建议齐王纳谏时,并没有慷慨激昂地批评齐王,而是由自身经历的平凡小事联系到国家兴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陈明利害,使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比干,商容等忠臣在进谏时与国君针锋相对,结果触怒龙颜,非但意见不为国君所接受,自己也被降罪遭杀身之祸。
这就可见说话艺术的作用了。目的原本相同,结果却是截然相反。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话艺术,是拐弯抹角,是怕得罪听意见的人,不应提倡。其实不然,提意见的目的是为了让听意见的人接受,然后加以改正。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勇敢,也不是为了应付谁。 如果意见不能被接受,那就失去其意义了。所以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对方接受,如果顺耳忠言更易被接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地位高的人对 这种自尊心的维护就更明显一些。但无论什么人在被劈头盖脸的臭骂时心情都不会好,虽然由于涵养不同而表现的方式不同,但大都会产生抵触情绪,又怎么会心平气和的接受意见呢?而运用了说话的艺术,效果就明显不同了。当然说话的艺术不仅只是语气柔和,态度好,言辞不过于激烈,更重要的是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利害关系。使听意见的人感到不接受就会铸成大错。利用说话艺术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及时改正错误。 在改革开放,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今天,就更需要人们多提建议和意见。正确意见能被及时接纳并付诸行动,将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而讲究提意见的艺术对意见能被及时吸收是至关重要的。
运用说话的艺术,使忠言不必逆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大有益处。
忠言,需要说话艺术。
练习:
砖的联想
⑴点:由软泥脱成坯,经烈火烧制变成坚硬的砖,联想到一个人要想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和过硬本领的人,就需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和考验。
⑵正:以某大学优秀毕业生主动要求进藏为例,赞有志青年应自找苦吃,自觉锤炼自己。 ⑶反:有的人胸无大志,一味贪图安逸,是懦夫行为。
⑷深: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有志青年只有在火热的斗争中才能锻炼意志和体魄。成材的关键是后天的磨练。享乐主义严重腐蚀了青年,摧折了他们作为人生支撑的精神支柱。
⑸联: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重要的历史关头,国家的富强,事业的腾飞 ,对广大青年品德与能力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要肩负重任,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
⑹总:每个有志青年应积极投身火热的斗争生活,艰苦奋斗,把自己烧制成一块坚硬的砖。
追星族向何处去
⑴点:青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应奋发图强,积极进取,莫让年华付水流。
⑵正:以学校悬挂名人像为例,崇拜学有所成,为人类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有进取精神的表现。
⑶反:一些盲目追星的人居然把杨振宁误以为是歌星,实在可笑,可悲,可怜。
⑷深:以狂热代替理智,盲目追星,是自欺欺人,思想幼稚的反映。狂热追星,荒废学业,浪费青春,一事无成。任其发展,势必影响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国家与民族前途堪忧。 ⑸联:四化大业亟需千千万万有真才实学的四有新人,追星族不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不符合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⑹总:舆论宣传不要误导,追星族应冷静思考,睁开眼睛看世界,避免狂热,防止失度,切莫走火入魔。要树雄心,立壮志,做有为青年。
真正的强者需要挑战
⑴点:真正的强者需要挑战
⑵反:有的卑劣小人为了赢得竞赛,无耻的收买他人捧场,甚至雇人残害对方,弄虚作假,欺世盗名。
⑶正:阿里雇人反对自己,借此刺激自己的精神,激发起强烈的抗争意识,变成比赛的强大动力,这是真正的强者,有志气,有魄力。
⑷深:真正的强者不仅需要具备身体,物质方面的实力,而且首先应该在精神上坚强,自信,自尊。真正的强者要战胜对手,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的懒惰与怯懦,自觉地在逆境中锤炼自己。 ⑸联:我们正从事前所未有的改革大业,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拦路虎。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决不气馁,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的民族精神必将在挑战中得到升华。 ⑹总:每一个有志气,有实力的人都会坚强地充满必胜信念的去迎接挑战,胜利属于真正的强者。
第三章:议论文的开头
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几种基本开头方法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有的同学面对作文题,常不知道如何下笔,既费了时间,又阻滞了思路。开头顺了,行文才能顺畅。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论文的开头也不例外。 不管采用方式开头,都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四章:议论文的论据
第一节:论据的选择
第二节:论据的运用
第三节:论据的分析
第五章: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节:单则材料的审题
第二节:多则材料的审题
作文三:《议论文阅读与写作(11)》9600字
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2011-05-26 20:23:17)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中考
找准角度,准确把握议论文语言特点
议论文语言有别于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的语言。议论文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即使叙述事例,即使运用修辞,都必须为议论服务,达到说理的目的。议论文语言有准确、严密、生动、概括等特点。下面从解题的角度作一些阐发,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抓住重点词,体会准确与严密性。
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体现,相互渗透,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阐述。它们具体表现在概念使用的准确,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贴切、分寸感强,关联词语使用严密,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句子内在联系紧密,语言有说服力等方面。理解这些方面特点,我们要学会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从重点词语入手。重点词往往是揭示概念内涵的词语,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和动词等等。此外还体现在整个论证的精密、逻辑性强。
1)恰当使用概念,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议论文在阐述道理时,有时要使用概念。概念必须解释准确,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在解释什么是“敬”的时候说:“凡做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句话准确揭示“敬”的内涵。做事全副精力投入,就是敬;做事心一点不旁骛,就是敬。
2)恰当使用限制语和关联词,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所谓限制语,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起到限制作用的词语,它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使句子意思表达严密。例如2007年河南省试验区试卷第16题:体会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作用。“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选自《年轻人也需要反省》)。本题考查的就是对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的理解。“可能”表明“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是有可能,但也不确定的结果,使得语言准确、严密。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实验区 语文《从三到万》中:“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这段文字中用了 “不但”、“还要”、“而”、“无论”、“总要”等关联词,环环相扣,准确交代其间关系,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选用恰切的动词,体现语言的准确与严密。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这段话中的三个动词“怀疑”“ 思索”“ 辨别”体现作者思维的过程,一步比一步深入。语言的准确与严密不言而喻。它们之间顺序是不能调换的。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只有怀疑,才会思考,思考之后才会辨别。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的逻辑认识,否则违反常规。
而议论文在整个论证过程中,也体现其准确与严密性。任何一篇规范严谨的议论文都会做到这一点,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采用修辞格,增强生动性。
议论文的生动性表现在形象生动,情感强烈,态度鲜明、语句有气势等方面,通常采用修辞达到这种效果。修辞好像是记叙文的专利,其实在议论文中也可以运用修辞。运用修辞,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增强文章说服力。不同的修辞,表达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排比增强语势,使语言更有表现力,表达更有气魄,又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等等。 除此还可以适当应用一些俗语、歇后语、群众的口语来说明事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例如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采用了排比修辞,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这部分作者采用排比修辞格,使行文生动,有气势,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使文章结构整齐,富有节奏感,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再如培根在《论时机》中说: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抓不住而再抓时,就只能摸到它的秃头了。或者说它先给你一个可以抓的瓶颈,你不及时抓住,再得到的就是抓不住的原瓶身了。
这段文字中,作者在论述抓住机会的重要性时,采用了比喻修辞,在论证方法上叫比喻论证,把机会比喻成老人和瓶子,显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这种效果,是其它的论证方法所达不到的。
三、叙述事例 ,体现概括性。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的。它通常采取事例论证的方法。事例在叙述上就必须概括,不能像记叙文那样靠形象取胜。
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开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这段只有七十来个字,却介绍了白求恩的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华目的、经历和牺牲情况等方面内容。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叙述他的事迹?这跟本文的要求有关(本文的重点不是叙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作者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叙述白求恩来华帮助中国抗日的经过,使下文的议论有坚实的基础,增强说理的效果;另外,由简介主要事迹引发下文的议论,符合先
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议论文所举事例,要么是引出下文的论题,要么是证明作者的观点。不论哪种,语言都必须高度概括。所以,我们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列举事例一定要学会概括,不要展开记叙,防止喧宾夺主。
以上从三个角度分析如何欣赏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当然,欣赏议论文的语言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入手,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理解就会正确。不管怎样,议论文的语言特点需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脱离文章内容去谈特点也就失去了意义。下面出示几道题,请同学们解答。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划横线的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07年慈溪中学保送生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独处与思考》)
这段画线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3、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人长得美,打扮得体,别人就爱多看一眼,在街上行走,有人想靠得近一些,或者“回头率”高。漂亮不完全等于美,美的内涵要丰厚一些。有的人漂亮,还浓妆艳服,并不一定美,总觉得差点什么。差什么呢?风度。风度是打扮不出来的。
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有些人长得不算漂亮,也不一定有权有势,也不一定著书立说,但别人爱接近他,向他讨见识,请求他的帮助。他不一定显山露水,也不谄媚,也不笼络,但就是有凝聚力。找找原因,就是他的人格,他的道德修养的魅力。人生的第一要义,是真诚。这是一切偷奸耍滑,惹是生非,玩弄权术的人所不理解的,也无法企及的。(07年福建省宁德市升学考试《魅力》)
请问: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不能调换。这四个词语有先后关系。只有对学问先怀疑,才能和学问辩论,进而评判学问的真伪,最终达到修正其中的错误的目的,显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①排比兼比喻:②使语言形象生动,语势充沛,强化“独处”的重要性。
3、不能调换。因为二者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进行阐述。思想的魅力谒见于人格、道德的魅力。它不仅有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有影响力。
能力提升: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相关练习。
没有借口
张丽钧
①每年8月份,我所在的学校都要迎来一些高考落榜的学生。他们是来复读的,我们常戏称之为“高四学生”。登记高考分数的时候,他们往往在讲出一个羞于开口的数字之后适时地补充一句:今年没考好。每逢听他们这样讲,我都忍不住追问一声:为什么?答案五花八门:自己病了,家人病了,心情很糟,知了太吵,天气太热,不许如厕,笔是假货(高考答题卡限用正宗2B铅笔填涂)??我知道了,在这些落榜考生的眼里,自己是世界上最值得怜惜的人,是“瞎了眼”的命运女神无情捉弄,才使得他们与一个本应实现的梦失之交臂。
②失败是一件让人疼痛的事,但我们聪明地发现一种镇痛良药——为失败找一个借口。小时候跌倒了,妈妈说:宝贝不哭,妈妈给你打这块破地,打这双坏鞋。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明白了有一种推卸很受用,有一种解脱很愉悦。于是,当那种锥心的痛再次袭来时,我们便乖巧地闪身,避进一个叫做“借口”的硬壳里,就像寄居蟹避进螺壳中,在一方安谧的天地中冷眼观看恶浪又掀翻了谁人的绮想。
③有一个故事,可以用来嘲笑那些擅长为自己编造借口的人:有这么一位仁兄,他天天到湖边去钓鱼。但不知什么缘故,他总也钓不到大鱼。钓友们讥笑他道:你闯进幼儿园里去了吧?他脸孔红红,却梗着脖子讲出一个让人倒下的缘由——你们懂什么?我家只有一口小锅,如何能煮得下大鱼!
④强者总是找到成功的机会,弱者总是找到千百个失败的理由。巴尔扎克曾经债台高筑,安徒生少时饱尝世间冷暖,林肯也曾在生活的最底层摸爬滚打,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借口是懦夫的托词,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皆完”。
⑤哲人说: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但我以为,那些失败者必有一种共同的素质——正视失败。正视失败就是不惧怕展览愚蠢,把生命中每一个致败的“蠢细胞”都展览到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它藏匿,不让它躲闪。命运举起皮鞭的时候,就让血肉之躯去承受,没有永远的螺壳做我们终生的避难所,让皮裂开,让肉绽开,让血淌下,让舌尖一点点舔着那镂骨的腥咸,告诉自己:承受疼痛是为了作别疼痛,承认失败是为了永诀失败。为了拥抱成功,请你去寻觅路口、渡口、出口,但却不要寻觅借口。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2007年第9期,有删改)
1、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④在举例上,语言有什么特点?
3、第⑤运用了什么修辞?起到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1、采用了比喻论证方法。把“借口”比喻成寄居蟹的硬壳,形象生动。
2、列举事例,非常简约,显示了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特点。
3、运用排比修辞,语句显得有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议论文语言形象化的处理。
议论文语言特点是鲜明、准确、概括、生动,但如果在语言上不注意锤炼,不注意运用一些技法来达到形象化的要求,议论文的语言是很难生动的。议论文语言形象化的方法主要采用由抽象化思维向形象化思维转化的方式。在一篇议论文中,我们如果插入或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句是很可以实现形象化要求的。
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实现上述要求;说之前,我们体味一下下面三段话的表达效果: 绿,是什么?朱自清说,是碧玉,是鸡蛋清,是少妇的裙幅,是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 理想,是什么?流沙河说,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他又说,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诗情,是什么?刘禹锡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多美的想象啊!这里,大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展开了自己的思维,实际上,只要得法,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
1、形象比喻法:
注意三点(1)比喻的特点,(2)比喻的相似性,(3)不同范围的事物才可形成比喻。 1998年高考题中有仿鸟比喻句的试题,实际上这也就是形象比喻的一种仿写形式: 所给的语境: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仿定的对象为“时间”,这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我们要赋予它以形象的感受,它可以写成:
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时间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是与非。
写“意志”,可以说“意志是一团火,可以永不熄灭,也可以瞬间消失;意志是一条河,可源远流长,也可以转瞬干涸。”
写“理解”,可以写成“理解是一条纽带,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近,理解是一座桥梁,让心与心彼此沟通。”
2、形象阐释法。
注意:(1)抓特征(2)阐释语要精当简要。它主要体现为用形象为例阐明抽象概念的内涵。
写“直线”,就可写成:
直线的无尽说明它有着执着的追求,直线的挺拔正是它刚正不阿性格的体现,直线的不曲证明它具有宁折不弯的高贵品质。
赞美直线的挺拔,是因为它性格刚直不阿。一位教授拿着一根筷子告诉他小儿子:“它永远是直线。”儿子却不以为然,拿过来用力地弯曲,然而“啪”地一声,筷子断了,拿在手里的仍然是直线,这就是刚正不阿的直线。
3、形象例说法。
与形象阐释法不同的是,前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去解释抽象的概念,而此法重在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使一个抽象化的物或概念更加具体,用事实说话是它的突出特点。
注意:选例要围绕概念的特征,就好比“论据要围绕论点选择一样”事例后要加上适当的必要的论说。
写“寂寞”,就可以写成:
他们寻找寂寞,但不意味着意志消沉,姜尚垂钓河边,一时寂寞却成就后来的千古功名;诸葛亮“龙卧南阳”,一番寂寞之后,便有了成名八阵图的得意;再说现代的吧,众多球迷心目中的乔丹,他也曾把手一挥,离开了他成名的篮球场,两年的寂寞以后,他又创造了三连冠的辉煌。
4、引言阐释法。
引的“言”是那些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富含哲理的名诗,名歌,它们往往有警策人心的作用,用在文章中往往使文章富含哲理。
这里的阐释语可以在引言前,也可以在引言后,目的是加强说理的形象性和哲理性。 写“意志”,可以这样写: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两岁时害了场大病,差点儿送了命。病好后,却成了口吃,在小学读书时,他因此常受嘲笑。他发誓要彻底改掉口吃毛病。为此他经常一个人进入大山,一会朗读,一会唱歌,一会叫喊,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纠正口吃,他,终于战胜了口吃。
顽强的意志力使田中角荣成了日本著名的首相。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只有意志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意志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并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形象化语言的表达效果及方法的认识,我给大家读一篇沈阳56中宋传威同学写的《说“孤独”》
说“孤独”
沈阳五十六中学 宋传威
孤独,如果不是性情怪僻、心理阴暗、思想缺乏健朗,那么往往就是人物卓绝。太美丽的人容易孤独,因为她难以找到如意的伴侣;太优秀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超凡脱俗;胸怀大志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缺少知音;身怀绝技的人容易孤独,因为他没有敌手。林黛玉是孤独的,屈原是孤独的,俞伯牙在失去了钟子期后只好摔琴谢知音;鹰是孤独的,考虑是孤独的,斗牛在失去了对手后是一头撞在了碾盘上的;诗是孤独的,哲学是孤独的,艺术一旦进入了审美的圣殿也必然是拒绝平庸的。
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以孤独为伴,能够透视人生。能够耐于孤独的人,成长的艰辛苦涩不会使你沉沦;平谈的岁月不会成为断送你人生的急景流年。失败后的孤独,能够让你重新崛起;成功后的孤独,更不会让你在狂热中迷失自己。
齐白石说:“画者,寂寞之道。”爱默生说:“有些声音是在孤独时才听见的,在人群中它们会模糊消隐。”多少关于孤独的深刻而优美的表述,都具有一种哲理的高度。
黑格尔二十三岁获得哲学学位后,不为热闹的文坛所动,终于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检点爱因斯坦一生的丰硕成果,几乎无一不是独辟蹊径、冥思苦想的结果。陈子昂千古独步,才唱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登幽州台歌》。
因此,斯·茨威格说,全人类优秀人物的经历表明:“真正的伟大是孤独,哪里没有伟大的性格,哪里就没有伟大的人物、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功业卓著的男子汉。”可见,孤
独是灵魂的“过滤器”。天才只有在孤独感中才能成长。
然而,孤独毕竟不同于无聊,孤独是一种深层次的成熟,是一种对理想的刻意追求所产生的良性心态和行为,揭开孤独的纱帘,你会看到一片澎湃的大海。而无聊,在夕阳的照射下,伴随 着它的将永远是那斜长的影子。有些人是孤独的,但他们并不无聊;有些人是宁肯无聊也不甘于寂寞,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是空虚的、孤独的。
孤独是一种超脱,它植根于人类因终极关怀而生的忧患意识。因此,它可以使人心理更集中、更炽热、更自觉地投入和进入超前性的思考,以至于有所发现和创造,喜欢喧嚣张扬的人,乐于沉湎在世俗的欢乐里,永远也无法品尝到孤独之美——心灵幸福的高峰体验,因为欢乐揭示不了最深刻的真理。
高山是孤独的,因为它挺拔;大海是孤独的,因为它没有影子;黄金是孤独的,因为它喜欢缄默;冬天是孤独的,因为它贯于孕育。
总之,孤独之中蕴藏着一种力量,如同子弹蕴藏在枪膛里。经受了“情到深处人孤独”的感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寥落,“高处不胜寒”的凄清,便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 例4、素质教育要求在语文学习方面应该多接触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阅读中更要培养对作品的正确的鉴赏力,从而提高我们自己的阅读品味,请以你读过的优秀作品为例,写一篇评价文章,文题自拟,字数600以上。
思路:文学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它是阅读者对作品的内容或形式发表见解,提出看法的评论文章。就一部作品而言,评论可以从内容入手,也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文章的主旨,人物形象,作者对社会、人生、自我的认识等都属于内容范畴;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等表达技巧。一篇短小的评论文章不必从多个角度入手写作,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为文,这样能保证观点集中、鲜明。评论一篇文章往往离不开对内容的准确把握,一切都要从内容入手去展开阅读者的思路。写作时要做到叙、析、评的完美统一,这三者实际相当于议论文中的论据、论证和论点。
例文:
我看金庸的“武侠系列”
孙明伟
它的趣味吸引着我,它的风韵迷恋着我,它的诗意陶醉着我,它的真情感化着我,它的内涵充实着我......
金庸武侠的最具神韵之处,恐怕就是它包罗万象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传统诗意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残阳夕照的边塞大漠到荒无人烟的海中孤岛,从冰天冻地的雪峰世界到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从幽氤森冷的深山古刹到茹毛饮血的异域边疆,从精彩的围棋棋局到绝妙高深的中医中药知识,方方面面都被金庸的生花妙笔点缀出了耀眼的光辉,所有这些,无不渗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无不闪现着令人神往的古代风情。
率领军民死守襄阳城的郭靖让我领略到了英雄好汉精忠卫国的风采;胸无大志的张无忌让我明白了优柔寡断,大事难成;心狠手辣的赵敏的转化让我相信了环境造就人的客观道理。金庸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从童年开始他们的磨难人生的,从主人公成长成熟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的道理。在金庸的顶峰之作《鹿鼎记》(当然是指原著而不是影视剧),更是以恢弘的气势向读者展示了康熙年幼登基、擒拿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北拒沙俄等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简直就是康熙皇帝的武功史,该书更是以韦小宝的遭遇向世人展示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社会上的世态炎凉、人生百态。
有人说,武打小说中太多的打打杀杀、侠骨柔情、虚幻情境会使学生误入歧途,学生看了有害无益。我不同意,是否有害决定于学生自身,而不在小说本身。菜刀可以成为凶器,可家家都有;《金瓶梅》被称为黄书,说明一定有人看过,难道这些研究艺术的大师们都变坏了不成?诚然,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可如果不从引导学生增强自制力的教育入手,反而不客观地错误评价,这本身不就表现了教育的失败吗?
金庸小说令人深深地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以一种落叶归根的文化归宿感。”面对一些人对金庸小说的不公正评价,我由衷地抒发对金庸小说的推崇之情,为之鸣不平。为此也不惜把自己推到被批判的位置,理由很简单:只要我喜欢。
评析:文中所谈是近期文学评论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作者并未用偏激的语言以求标新立异,而是抓住金庸小说感染作者的内容方面去谈自己的观点:一个是作者为读者创设的意境美,一个是作品中融注的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感情,这是文章的闪光点所在,也是文章的深度所在。作者在表达上也采用了高妙的手法,整体上采用整句的形式使文章表达语式流畅,语气畅达,显现了较高的文学修养。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另类观点,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例5、据1999年9月19日报载:为纪念大连建市100周年,大连市修建了世纪仓,将反映20世纪大连市变化的100件物品珍藏其中,留给100年后的大连人开启。这100件物品中有1999年时的大连市长给2099年的大连市长的亲笔信。
假如在你的学校也修建了一个类似的世纪仓,请你以20世纪末的高中生身份写一封致21世纪末本校高中生的信。
[注意]
(1)内容只要与“20世纪末高中生致21世纪末的本校高中生”有关即符合要求,具体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讲述今天的故事,畅谈学习的苦衷,介绍兴趣爱好,发表人生见解,探讨百年间各方面的异同,预测百年后的发展状况,等等。
(2)题目自拟,也可以直接以“致......的一封信”为题。
(3)不少于700字。
例文:
你们拥有的地球圆吗
孙明伟
21世纪的校友:
你们好!
我是一百年前在本校读书的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无比兴奋的心情在世纪之交向你放飞这只世纪鸿雁。
我们只能预测和畅想百年之后的未来,你们也应该了解一下百年之前的历史。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得飞快如奔,你的科技自然胜过百年之前千万倍,但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一系列世界问题,你们解决了吗?
人类的工业革命把一堆堆的金山摆在了人们眼前,但也带来了人类的不幸:九曲黄河再也没有了“泾渭分明”;亚马逊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只能称作地球的半支肺叶。在这个星球上只能到海拔几千米的青藏高原去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都有上百乃至有上千种生命永远地离我们而去,生命之泉也进入了半干涸的“风漠时代”。不知道百年之后,你们那里的天,蓝吗?
山,绿吗?水,清吗?
不知是谁让和平的鸟儿折断了翅膀,我们的时代有时好像无公理可言。中国的驻南斯拉夫使馆竟然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加勒比海中的岛国——古巴一直在“世界宪兵”的航母监管下与世隔绝;被称为人类精英的犹太人依然大部分颠沛流离无处安身;非洲的难民依然空着肚子乞求上帝的恩赐;......面对这些不公与不平,太阳哭了,躲在山后,无能为力。不知道百年之后,你们那里的太阳,红吗?月亮,洁吗?地球,圆吗?
但愿百年之后,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的另一面,会有与之相和谐的公理与公德在。我们的时代有一首歌:“但愿人间,没有伤痕;但愿平安,一程又一程;但愿世上疾苦不长存;但愿和平的天堂不凄冷;......”这首歌,不知道你们唱响了吗?
此致
敬礼
你的20世纪末的一名校友 1999年12月30日
作文四:《议论文阅读与写作(42)》1300字
2008’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模板
(标题)
XXX(第一作者)1,XXX(第二作者)2
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请用上标对应,下同(作者单位)
1
?
email1@somenet.net,2email2@somenet.net
摘要:本模板介绍了论文排版的格式问题,依次给出论文的幅面、边距、标题、行文以及参考文献、插图编排说明等。(摘要部分应该给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模板、排版、格式
English Title(英文标题应和中文标题一致)
Kuang Yujun1, Long Keping2(英文作者的姓、名分开且首字母大写) Tele and Info Tech. Engineering School, CQUPT, Chongqing, 400065 (英
文作者单位,请按贵单位的规范名称书写)
1
email1@somenet.net,2email2@somenet.net
Abstract:(英文摘要应和中文摘要一致) Keywords: (同上)
1. 论文文件格式(标题1格式,居中排版,下同)
论文一律采用Word 97-2000 & 6.0/95格式存档。
2. 行文格式说明
2.1. 论文中的各元素顺序(标题2格式,其编号会自动形成)
论文必须依次包括:中文标题、中文作者列表、中文作者单位列表、Email地址、摘要、关键词、英文标题、作者英文名、作者单位英文名称、Email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2. 正文中的各元素顺序(标题2格式,其编号会自动形成)
正文应包括:
1. 引言(或概述)部分
2. 正文主题部分(论文工作的主题) 3. 结束语(或结论)部分
2.3. 关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只需包含必要的部分,同时正文中应包含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如[1],必要时加上作者名,如“XXX等[4]给出了本论文的编排模板。
值得提醒的是,作者可以通过Word文质量。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请参见后面的参考文献(标题1格式,但取消其编号设置)部分。
3. 论文幅面(标题1格式)
3.1. 纸张大小(标题2格式)
请统一采用A4纸张排版(21厘米×29.7厘米),纵向。 ?
请在这里给出论文资助项目的名称、编号。
3.2. 边距设置(标题2格式)
上下左右边距均为为2.54厘米;页眉、页脚分别距边界1.5厘米,1.75厘米。
3.3. 正文论文一律采用单栏排版(标题2格式)
4. 论文插图(标题1格式)
1.
2. 1所示。
10
10
SER10
SNR(dB)
图1 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示意
5. 论文长度(标题1格式)
由于稿件量大,所有论文一律在5页以内;对确实不能压缩的,也不能超过7页,另外,组委会将对超过的页按每页50元收取额外的论文注册费,否则不予刊印。
参考文献(标题1格式,但取消其编号设置)
[1]. [2]. [3]. [4].
期刊文献:作者,标题,出版物名称,卷/期号,出版年月,起止页号 会议文献:作者,标题,论文集名,卷号,起止页号,会议地点,年月日 论著/专著: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
XXX等,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模板,西青通会组委会,2005年10月1日
备注:第一作者联系方式:邮箱地址: 手机号码:
作文五:《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3100字
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
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在立论的过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辩驳,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1)反驳论点。反驳主要是反驳论点,因为议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阐述见解,发表观点,如果我们不能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见解,那就要用各种方法来批驳、否定这一观点、见解,指出它的荒谬或虚假。反驳论点就是针对对方论点直接驳斥。
反驳论点的方法之一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某一论点的错误,用确凿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来直接反驳,或者从理论上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解剖,直接指出错误所在。
反驳论点的另一种方法是归谬法。归谬法是以某一个论点为前提,按照逻辑规律进行合理的引申,但是引申出来的结论却是荒谬的。由于引申出来的结论无法成立,因此,引申出这一结论的论点也就不能成立。写作中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运用归谬论证揭示其“非”,能收到澄清认识的良好效果。
反驳论点还可用反证法,即作者并不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谬误所在,而是建立起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新论点,通过充分论证使这一新论点树立起来,于是与之相对的论点便不驳自倒了。
运用反证法应注意的是,所反驳的论点与自己所证明的论点应是互相对立,不能相容的。这样才符合逻辑学上矛盾律的要求,达到肯定这个否定另一个的目的。
(2)反驳论据。反驳论据,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反驳对方论点的途径。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乃是论点赖以支撑的支柱,如果论据不能成立,那么论点就失去依托,不攻而自垮。
(3)反驳论证。反驳论证,这是通过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与论点之间不符合逻辑关系的漏洞来否定对方所提出的论点。进行这样的论证,需要对于对方的言论作冷静的分析,发现其中逻辑推理上自相矛盾之处,然后予以有力的揭露。
(4)分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和 事实论证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6、归谬法
“归谬”,就是导致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议论文的文章结构
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
2.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常见的考试题型:
(1)找出论据加以概括(人名+事件名+论据属性)
(2)论据作用(为论点或分论点服务)
具体的如:
①事实论据: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②理论论据:增强文章说服力,体现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③对比论证:通过___与___对比,突出观点。更突出强调地证明了观点
④比喻论证:用___来比喻___,使观点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具体的语境要具体分析。
(3)根据论点补充论据(作用:使论证更全面,更有力,更具普遍性)
(4)反推论点
(5)解析语段中论据使用是否恰当(质疑:属性,全面性,典型性,呼应关系)
作文六:《议论文阅读与写作 (41)》3600字
九年级议论文、散文单元备课设想
嘉善泗洲中学 任文美
这是我在九年级上册两个议论文单元和下册的散文单元共14篇课文的备课过程中的一些设想。限于能力与水平,不当之处,谨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两个议论文单元
①内容丰富:在这两个单元里,有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有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大师伏尔泰的礼赞,有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有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爱情启蒙,还有培根、鲁迅等中外名人对求知和读书问题的精辟阐述。
②形式多样:两个单元的文章,同属于议论文范畴,但同中有异:《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属演讲,《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是书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是立论文,《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
③语言多姿多彩。两个单元课文的语言,有通俗浅显、鼓动性和感染力很强的口语,有抒情、描写细腻的书面语,有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值得关注、品味。
2、哲理性散文单元
本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规律和本质的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这些课文的共同特点是:
①对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感悟和思考,表达了独特的感觉和体会。
②表达珍爱生命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在表达种种感受和理念时,都是通过形象化的描述,用象征、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等手法来表现的,因此描写细致具体,抒情自然含蓄,说理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生动性、暗示性、含蓄性和可读性。
以上这些课文,或洋溢着充沛的激情,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读,将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求知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
针对上述特点,我认为这三个单元的教学,可以达到下面的几个目的:一、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三、掌握议论文和散文阅读的良好方法和科学技巧,具体落实到两种文体:①阅读议论文,多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理清议论文的层次,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发挥独立思考能力,作出自己的判断。②对哲理性散文的阅读,强调整体感悟,在朗读的基础上揣摩语言,进入艺术境界,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既在“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达到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散文
阅读能力的目的,又在“人文素养”方面养成乐于、善于深入广泛思考问题,产生独特的、个性
化的感受的好习惯;然后借助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和方法进行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借此拓展视野。
根据这三个单元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七、八年级教学的经历,我准备在九年级的备课过程中做好以下两方面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设想
1、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针对情况: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不强,兴趣不浓,语文视野不开阔。
教学设想:重视教材,用好用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知识点、能力点,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运用这些“点”,使课文这个例子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广泛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①激发学生议论文学习的兴趣
在八年级《敬畏自然》、《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勒上尉的信》等议论性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强记方式来应付,不能达成拓展视野、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也不能达成培养阅读分析能力的目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课堂激趣不够,另一方面是这类议论性文章较枯燥,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所以,在九年级面对两个议论文单元,教师尽力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营造一开始的乐学情境,例如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可以在导课时给学生讲一个“高分低能”的故事,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引出课文学习。其次,是创设启动学生积极阅读的情境,如在引导学生就“高分低能”的故事发表自己见解后,可以引导:对“高分低能”的故事,作者也感慨良深,在文中谈了自己的感受,大家的见解有的与他相同,想知道吗?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立即被唤醒了。第三是创设思考情境,例《致女儿的信》,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可以设计三个小问题进行一步一步的点拨启发:你觉得这个故事的情节怎样?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如果把这个故事换成讲道理,你觉得怎样?学生从“曲折生动”到“形象具体”到“深入浅出”的回答,思维迅速打开,并逐渐进入了思考的佳境,同时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中尝到了“跳一跳摘果子”的乐趣。
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除了在以上三个环节教学中多下功夫外,恰当的鼓励,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激情。
②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在学习了《致女儿的信》一文后,学生对有关爱情的话题兴趣浓厚,我们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去阅读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要求看后说一说:爱情除了忠诚、心灵的追念,还需要什么?学生在感受爱情真谛的同时,扩展了自己的阅读视野。视野再扩展开去,还有曼德拉写给女儿的信,还有《傅雷家书》等。再如在学习了《那树》一文后,学生对人类为了自己的发展而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肯定有自己联想,可以请部分同学说几个事例与大家交流,引发联想,还可以推荐《蝼蚁壮歌》、《藏羚羊的跪拜》等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感人散文。如此一来,何愁课外阅读不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呢?
2、养成梳理归纳的习惯
针对情况:学生分析过、归纳过、揣摩过、体验过,但所学知识、方法却不会灵活迁移,举一反三。
教学设想:在九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每完成一种文体教学后进行方法总结,能力点归纳梳理,从而让学生灵活运用。
①继续加强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七、八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问题难以顺利解决,就是课堂上训练过的如何设问、如何归纳、如何联系自身谈体验等能力点,到了课外,很多学生又都失灵了。究其原因,其一就是缺少扎实的语文阅读分析能力,其二是缺少对能力点的梳理归纳。所以,在九年级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九年级教材按文体分编的特点,也有利于对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归纳。
例如教学培根的《谈读书》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文章写到了哪些内容?要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意思?(2)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细细品味,然后说说理由。在这里,第一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第二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从语言入手学会赏析、品读。
再如教学王鼎均的《那树》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你能不能从课文中读出作者对大树的感情?请用概括的语言举例论证。(2)不管遭遇如何,在树的一生中,有一点一直没变,是什么?这一点有没有让你联想到了一些人或事?同样,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筛选信息,理解感悟能力。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坚持这样的自主阅读训练,相信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会慢慢养成的。
②加强对文体、能力点的梳理归纳
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分析阅读文章的能力点,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训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梳理归纳,从而让学生能灵活迁移,举一反三。
以《敬业与乐业》教学为例,在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可从三个问题切入:(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2)作者用哪些材料来证明观点?(3)作者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当学生完成以上三个问题后,教师要适时进行归纳:读一篇议论文,先要读懂这三点:提出论点,用论据证明论点,得出结论,从而理清议论文的行文思路。
在此基础上,是引导学生读深文章。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文章引用孔子、朱熹等人的话有什么好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如果学生觉得有难度,教师可以启发:假如作者根本不引用这些话,你觉得怎样?假如作者引用的是随便某一不知名人士的话,你又觉得怎样?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明白答案。而对第二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动具体与简洁周密等角度具体领会。在解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对不同论据的作用进行归纳。
在上述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和实践。为了不流于形式,能让学生的体验有真知灼见,可以要求学生深入文本,也可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或批判。设计的题目是: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作者还认为:“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一个价值。”但是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找出一些事实的依据或说出一些有信服力的道理来说明你的看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可以
用一节课时间让他们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辩论,并在最后写成一篇小论文。
最后再让学生在相关的课外阅读中进行能力迁移训练,寻找论点、归纳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并对作者的观点,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等。
以上是我对三个单元的教学设想,想通过具体的教学实验践,既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又能激发他们语文阅读的兴趣。让我们的学生与兴趣为伴,快乐学习,让我们的学生有方法引导,少一些黑暗中的摸索。
作文七:《议论文阅读与写作(2)》2300字
一、英语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由于与其他文体相比,英语议论文类似英语说明文,因此,它具有英语说明文的一些语言特点,比如:时态较为统一,多用现在时;强调语言表达的客观性;尽可能指明信息来源等等。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英语议论文在语言上也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表达形式:
1.较多使用表达委婉语气的词语和句子
与英语说明文相比,英语议论文不仅需要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词语表达上除了客观之外,还必须注意委婉。在英语中,常用虚拟语气,让步状语从句和情态动词can, could,may, might, would, should等。请看下面两组有关“面试在招生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文字:
(1) No one should be admitted into(招收进) college without a personal interview(面试).What can admissions people(招生人员)tell from a piece of paper?They can tell nothing.Only when they see a student face to face, can they decide what kind of a person he is.
(2) Though admissions people can learn some things from a piece of paper, such as how well a person writes and what he is interested in, there may be many other things that an application (申请表) can not tell but can only be seen in a personal interview.The way a person talks, the way he thinks about and answers
questions,the way he reacts(反应),
are all important facts of a person which can not be found on a piece of paper.
两段文字都强调“大学生入学必须面试”,但相比之下,例(2)用了情态动词,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等表达方式,语气较为委婉,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2.使用有辩论、推理等含义的连接词和过渡词等词语结构
英语议论文讲究辩论推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往往较多地使用这类性质的过渡词和连接词,常用的包括:since (既然),now that(既
然), therefore(因而), consequently(因此), accordingly(因此), hence(因而), in that case(在那种情况下),because(因为),so(所以)。另外,还有些句型也常出现在英语议论文中,比如: It follows that?(因而??),If?, we may conclude that?(如果??,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 Should it be the case(如果是这样的话??), Idon't want to?, but?(我并不想??,但是??), If you admit?,then?(如果你承认??,那么??),
It is true that?, but?(诚然??,但是??), Even if?(即使??)等。
下面这篇学生作文较好地使用了上述这些英语议论文常用的连接词和过渡词等词语结构,从而使文章的辩论和推理条理清晰,富有说服力: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y will not give up smoking becaus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since smoking is not against the law.Yes,it's true that smoking does not violate (违反) the law and therefore they can do as they like,but what is equally true is that they have to be responsible for what they do at the same time. Now I don't want to bring fears to anyone,but here are some statistics(统计数字) I've just got from newspaper: Over seventy percent of the people who died of lung cancer were heavy smokers.
More than thirty-five percent deformed(畸形的)babies have smoking mothers. Even if those chain smokers (一支接一支抽烟者) are not afraid for themselves, shouldn't they be afraid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 if they have got any?
作文八:《议论文阅读与写作(19)》7500字
议论文的开头结尾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
一、议论文的开头
1、开头的含义: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什么地方说起”,二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怎么写”。这两个方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侧重在内容,后者侧重在形式。文章的开头部分不等于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它有时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段,有时又可能只是一个段中的一部分。
2、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3、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简:古人以凤头来形容文章开头,足可见简之重要,在高考中时间又紧,由此,更见开篇短小之重要。
②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文章开头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那么,必会打动阅卷教师的心。
③奇:人人都有好奇心,如果能把握住此,据此设计,出悬念,出疑问,出矛盾,其效果自不待言。
④理: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
4、开头法:
(1)开门见山法(直入法)
就是直接进入论点(如苏洵的《六国论》)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如贾谊的《过秦论》)。
例子: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然而分析事物必须首先抛开情感因素的困扰。(《抛开情感看问题》)
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
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例如《退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人生无常,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一步天朗气清,退一步海阔天空。
分论点:退,战术上的谋略。
退,告老还乡的明哲。
退,总是海阔天空。
退,并不是说遇事则退,真正的退是适度的退,
是智者的处事明哲,是巧妙的人生哲理。
例如《生无所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怎样去做,才能使生命无所息呢?
分论点:忘记过去的荣耀,生命才会无所息。
敢于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山,生命才会无所息。
充满信心,生命才会无所息。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2)反入法
就是从与自己的观点或与自己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相反的观点、事实入手,然后再转入正面。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他要提倡的是“拿来主义”,开头却从“闭关主义”入手。
(3)巧用题记法
例: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生无所息。
——题记(《那些永不停息的人》)
例: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题记(《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例:勇士在等待中振奋,弱者在等待中萎靡。
——题记(《强者与弱者的等待》)
(4)阐释题目(概念)法
例:“安”字有安逸、安定的意思。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我们不仅不应贪图安逸,还要创造安定的环境。(《说“安”》)
(5)对比开头法
例:勇士在等待中振奋,弱者在等待中萎靡。(《强者与弱者的等待》)
(6)反问开头法
例:你见过夕阳下平静的湖面吗?你听到过阳光穿过叶隙的声音吗?你感受到过微风亲吻脸颊时的快乐吗?首先,请给自己一颗安静的心。(《说“安”》)
(7)比喻开头法
例: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羁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感情和认知》)
(8)排比开头法
例:幼苗长成参天古木,是因为它安于土壤,不求凌云之高;石砾被冲刷成卵石,是因为它安于河底,不求跨洋之远;沙石被浸成珍珠,是因为它安于蛙壳,不求骄阳之暖。人又岂非如此,只有安于现有的,才能最终有所收获,过多地追求享受,反而会阻碍前进的步伐。 (《说“安”》)
例: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
观遍了浩荡沧海,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
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义。
而后,生命以退让以不完满的空缺显现,于拥堵中开辟沉寂,于完满中留下空白。 (《空白中的独舞》)
例:干裂的大地不会灰心,贫瘠的土壤不会丧气,干涸的小溪不会伤心,光秃的树枝不会绝望,因为它们在等待,等待雨露降落,等待绿苗破土,等待冰雪融化,等待硕果累累。其实,我们人本是十室九空,一无所有,我们同样需要等待??(《朝霞异彩艳阳天——无悔地等待》)
(9)顶针开头法
例:孩子往往羡慕大人,大人往往羡慕孩子。普通人往往羡慕名人,名人往往羡慕普通人。打懂事开始,人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停的变换着羡慕对象。(《羡慕》)
(10)对偶开头法
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有人竟然把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到最后悔之已晚。(《谈考试作弊》)
(11)设置疑问法(设疑法)
提出疑问或提出值得研讨的问题,摆出现实的矛盾或不同意见的争论等。 例子: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论得与失》)
(12)名言开头法
例: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
——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身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例:刘禹锡说:“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轮上的帆任凭它再顽强,再牢固也有被狂风袭卷的时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说明你的毅志力比较顽强,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走与停 》)
(13)故事开篇法(引入法)
即从古人古事或跟前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引入所要论述的话题或观点。
例:夏日里的炎热炙烤着大地,不知不觉中,海边多起了游泳的人。向远处望去,几个小孩像在搜寻着什么,带着好奇我走了过去,才知他们是在寻找珍珠??一颗小小的沙砾被蚌无意识地吞噬在嘴里,蚌觉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咙。但一切都无可奈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将它吐出。终于有一天,蚌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蚌嘴里的沙砾,把它取了出来,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砾,而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蚌感觉轻松了许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从此为人们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生命从此有了夺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边,我都带着崇高的敬意注视着蚌的艰辛。原来生命从此壮美。(《生命从此壮美》)
(14)漫画引入法
例:曾看见过这样一幅漫画:第一幅上画了一个缺了一只角的圆,由于缺角而变得不灵活,只能滚一下停一下,因此走得很慢,但是它一边唱歌一边还可以欣赏路边的美景;第二幅画上还是这个圆,不同的是它找到了缺失的那只角,装上了角后,它再沿原路返回,可这次它却越滚越快,路边的景色欣赏不了,歌也唱不成了。我们就好像这个圆一样,不停地在人生的道路上探索,追求,而“等待”就是那缺
失的角,虽然看起来很碍事,占用了我们宝贵的时间,但是如果没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像成天绷紧的一根钢丝,不知哪天就会断裂,甚至崩溃。(《等待之福》)
(15)论据先行法
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青年坐在树下等待着迟到的朋友,早已焦躁不安。这时一位老者出现了,送给他一枚纽扣,并告诉他旋转扣子可以实现一切愿望。老者走后,青年便迫不及待的旋转扣子,如愿一场,朋友便到了他面前。他接着不停的旋转扣子,他愿望中的事业、妻子、孩子、汽车、洋房等都有了,由于扣子不停止,他最后也看到了愿望中的地狱,他后悔了,才猛然醒悟:没有拼搏和等待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耐心等待》)
开头方法可以单独使用,可以融合使用,可以变化。融合使用多种开头方法的开头更容易打动人心。
例1: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捧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取一束最热的;凄凄芳华,我拥一丝最灿的。
——漫漫人生,我到底该选取什么,舍弃什么?仰望苍穹,回看历史,我苦苦寻求着答案。(《选取生命的珍宝》)
例2:
当你从政多年,仕途顺畅,你是否想将一生活跃在政坛上?
当你财富满贯,儿孙满堂,你是否又想雄霸商界几十年?
当你力不从心,身不由己,你是否还想继续奋斗几载?
??
人生无常,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一步天朗气清,退一步海阔天空。(《退的艺术》)
二、议论文的结尾
结论即结尾:
1、重要性:
同样重要,结尾好,能使人对全文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发人深思,能激人热情。 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
2.议论文结尾法
(1)总结全文法(总结归纳法)
即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如贾谊的《过秦论》。
例:他们都用自己的一生交换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更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煎熬。他们只是用无声的行动帮助别人,用不停歇的一生实现着自己的承诺,告诉世人,生无所息,生生不息……(《那些永不停息的人》)
(2)回应题头法
即回应开头照应题目。
例: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例: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3)顶针结尾法
例1:读一本“书”,我们就走进一个世界;走进一个世界,我们会发现,生活无处不美好。(《论读“书”》)
例2: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论创新》)
(4)对偶结尾法
例: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5)比喻结尾法
例1:诚信是智慧的伙伴,是成功路上的试金石。带着诚信上路,我们能坦荡无私的走遍天下,开创一片精彩的天地!(《带着诚信走天下》)
例2: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例3: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6)排比结尾法
例1: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例: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例2: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例3: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
例4:
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
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
例5: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缤纷多彩的梦撞碎;或许是天地的无情
终归要将自己继日的辛勤当做泡影放飞,或许是许许多多的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与挫折早已将意气丰发的拼搏与百折不挠的进击化为道道忧愁阵阵孤寂,那么就请在凄惨中反省我们自己吧!
例6:
等待,是那朵七瓣丁香,需要一世栽培;
等待,是那种淡泊心境,需要真心体会:
等待,是那个命运转轮,需要行动表白。 (《等待》)
例7: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例8: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例9: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熬过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你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7)反问结尾法
例: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我们为什么不能留些真诚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
(8)名言结尾法
例1:“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隔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例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9)对比结尾法
例: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10)深化主题法
例:
“三”中含哲理,“三”里藏智慧。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人生就是在反反复复中获得启迪,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披沙拣金,在芸芸众生中不耻下问,学知识,长才干。我们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民族也如此。改革开放,
振兴中华,离不开五湖四海的支持,也需要天下宾朋的智慧相助。
好一个“三”的智慧啊! (《“三”的智慧 》)
(11)升华思想法
例:我国第一位九段棋手陈祖德,从小就在围棋方面表现出超人的才智,经过系统的严格的训练和理论上的学习,终于成为一名围棋高手。如果陈祖德的父亲有类似于那些家长的想法(游泳只要训练不需理论指导)的话,后果将会如何呢?《实践可以离开理论的指导吗?》
(12)发出号召法(建议法)
即在结尾时针对现实或号召,或建议,或启发,总在对读者有一种感召和期待,从而激发读者引起响应,付诸行动。
例: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拒绝空白 》)
例:让生命因等待而不朽,让等待折射出你灵魂的魅力。等待时机,搏击风雨,打造人生,迎接成功!我相信,你会做一个强者。(《强者与弱者的等待》)
(13)借意抒情法
例:我们要勇于不满,善于不满。只有不满,才使我们思考;只有思考,才使我们行动;只有行动,才使我们这应当有所作为的一代,真正有所作为!《在不满中乐观地奋进》
(14)补充交代法(补充法)
即利用结尾补充说明某种情况、某种意见,或附带交代写作的缘起、动机等。 例: 各位“韩迷们”,本文系个人之见,如有冒犯,切莫见怪。(《 韩寒,你走好》)
(15)斩截法(自然结尾法)
说完即完,戛然而止,这等于是“零”结尾。
结尾法可以单独使用,可以融合使用,可以变化。融合使用多种结尾方法的结尾更容易让读者意犹未尽。
例:
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直面苦难》)
作文九:《议论文阅读与写作(46)》2000字
作文教學活動示例--怎樣寫議論文
台北市東湖國中李函香
一、 教學單元:演講稿的寫作
二、 教材來源:康軒版第四冊應用文
三、 分析教材:
(一)演說稿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
(二)引論使用的寫作方法:名言錦句法、開門見山法、故事實例法 提出問題法
(三)本論使用的寫作方法:逐層遞進法、借用巧譬法、因果推論法、反覆
說明法
(四)結論使用的寫作方法:要點歸結法、前後呼應法、引導進階法、提出
精義法、呼籲慰勉法
四、 相關能力指標
F-3-2-2-2能精確的遣詞用字,恰當的表情達意
F-3-3-4-1能寫出事理通順、舉證充實的議論文和抒發情意的抒情文
五、 確定教學重點
(一)知道議論文的特點。
(二)了解「引論-本論-結論」的基本要求以及常運用的寫作方法。
(三)學習以「引論-本論-結論」的結構,寫一篇簡短的議論文。
六、教學活動
(一) 預覽(情境引導)
1.欣賞幾則名家的演說稿。
2.請參加過演說比賽的同學發表他的經驗。
(二) 概覽(整體理解)
1.欣賞國語文競賽演說組實況錄影帶。
2.以其中一位選手作範例,判斷「引論、本論及結論」的部分。
3.說明引論、本論及結論在議論文中的作用。
(三) 統整(重要概念)
1.師生共同閱讀數則議論短文。
2.討論這些短文起筆的方法【附錄一】
3.以「你自己決定吧」「良馬對」「紙青蛙」「關於奈米科技的一場演
講」做範例,分別介紹逐層遞進法、借用巧譬法、因果推論法、反
覆說明法。
4.回憶「酸橘子」「雜說」「陋室銘」等篇章所使用的結尾方法。
(四)運用(鞏固知識)
1.依據寫作能力將同學分成十四組,每組三人。
2.觀賞汽車廣告,留意影片中,人物的對話、動作及表情。
3.體會影片所象徵的意涵,訂一個題目。
4.根據題目,全組一起討論「引論-本論-結論」的內容。
5.討論選用的方法,並分工合作完成一篇簡短的演講稿。【附錄二】
6.依序上臺報告。前一組的同學擔任評判,負責舉牌給分。
7.根據同學使用的方法,進行提問,答對的組別可加分。
(五)歸納(回顧整理)
1.在這個單元中,大量堆砌了很多方法,請同學參酌即可,不要被「它
們」束縛。
2.「引論-本論-結論」是針對議論文的內容作劃分,若能以「開頭
-正文-結尾」來說明更好。
3.議論文的寫作除了論點要明確外,學習適當地運用論據,採取適切
的論證方法,才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向。
【附錄一】判斷下列短文起筆的方法
1.寬容 陳郁壬
以前我看過一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天,羅斯福總統在一個會議中收到一張紙條,上面寫「笨蛋」兩個字,總統不但不生氣,反而說:「請問這張紙
條是誰寫的?為什麼只有寫名字而沒有內容呢?」全場的人聽了都哈哈大笑。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多寬以待人,並多加一些幽默,待對方心平氣和之後,再告訴他,如此雙方才可以體會寬容的真義。
2.感恩 賴冠陵
「當你覺得不幸時,還有一口呼吸,就是最大的幸福」這是今天看電視時,一位禪師說的,的確是很有道理,因為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當你已失去感覺又怎會覺得不幸?所以要抱著感恩的心,面對每一個挫折,會發覺「挫折」也是幸福的,因為人總是從挫敗中覺醒,才能學習重新站起來,沒有撥雲的毅力,哪來見日的福氣呢?
3.固定 張潔如
你知道你被固定了嗎?固定一天吃三餐、朝九晚五,固定放假就待在家裡轉電視,看影集,固定用同一種思考方式去解決問題……如此,你的生活、能力和思想,就會很有限,無法完全發揮,永遠在原地踏步。
有句話說:「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應該是根本的本質和理念,而不是方法和形式。人是活的,方法也必須是活的,才得以應付萬變的環境。
4.微笑 夏宇家
「微笑」,能化戾氣為祥和;「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微笑」,也是
最好的潤滑劑,可以緩和人們之間的摩擦,化干戈為玉帛。
常以微笑待人,不只可以感受周遭事物的美好,還可以延年益壽,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
【附錄二】學生共作的演說稿
一、題目:愛
二、負責的部分及使用的方法:
(一)引論:提出問題法 故事實例法
(二)本論:反覆說明法
(三)結論:提出精義法 呼籲慰勉法
三、內容:
(一)引論
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呢?
前幾天走在路上,我看到一個滿頭白髮的老爺爺牽著小孫子的手,有說有笑的一起過馬路,頓時一股暖意襲上我心頭。這股暖意是什麼?--想必就是「愛」吧!
(二)本論
愛,是孔子的仁愛,是釋迦牟尼的慈悲,是證嚴法師的大愛。
在家裡,爸媽努力工作,無悔的付出,是愛;傷心難過時的安慰,是愛;在學校,老師開導我們,幫助我們是愛的表現;老師的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更
是將愛的種子植入了我們的心田。
(三)結論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一句話:「如果沒有了愛,太陽也會死。」愛,是暴風雨中的羅盤,指引我們方向;愛,是黑暗中的一展明燈,照亮你我的心。世界有了愛,人與人之間變少了一道藩籬,多了一層溫暖。
朋友們!讓我們珍惜被愛的感覺,同時,把這份愛散佈到每一個角落。
作文十:《议论文阅读与写作(3)》1200字
附件2: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撰写规定
1、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和省级电机(电力)工程学会,以及由上述各级学会联合召开的各类专业学术会议的征文。
2、本会各种学术会议所征集的学术论文范围均由会议主办单位于会议召开前所发征文通知中规定。
3、学术论文是分析、研究、阐述科学技术问题的专门著作,是供学术会议宣读、讨论和交流的书面资料,它包括技术经验总结;科研成果论文;专题研究报告以及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等。
4、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有关规定。
5、论文必须论点明确,论据科学可靠,实事求是,客观真实,论证逻辑严密,论述层次分明,简明可读。论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
6、论文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6.1 标题:以最恰当、最简练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并能为选字“关键词”的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中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公式等。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字,外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需要时也可用副标题。
6.2 署名:只限于对论文作出主要贡献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论文内容负责的人。
6.3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一般应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包含有与正文有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形成完整而独立的短文,可供独立使用,引用或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中文不超过300字,外文不超过250字实词。
6.4 关键词;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立题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为关键词,数量以3-8个为宜,并尽量使用规范词,另起一行以显著字符列于摘要左下方,并前置“关键词”字样。
6.5 引言:学术论文一般不单独设引言项,必要时可用一独立小段文字起引言作用,其内容应包括论文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的知识空白,理论基础、研究设想、方法、预期目的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达,不与摘要雷同、字数应与整个论文相适应。
6.6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符合第5条的要求。
6.7 结论:以不加注释和简练词语概括论文预期目的的实现情况,使人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论文的成果及水平,对于那些不须得出结论的论文,可以用其他形式(如讨论、展望)代替。
6.8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列写格式应参照国家标准GD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
6.9 附录:一些不宜列入正文的内容可以附录形式附文后。附录一般有符号表、关键公式推导、珍贵少见文献的节录等。考虑到论文篇幅,非十分必要一般不设附录。
7、论文中所用科技名词和术语为国内公知公用,且全文前后一致。新的名词、术语应加说明或附原文。计量单位、名称、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
8、论文如涉及保密内容,按国家科委“科学技术保密条例”规定确定论文保密等级,并只对外国人保密,对国内需要单位和人员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