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四下第四单元》7000字
13夜莺的歌声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汉字。
ch?n jì pán wan mái fú níng sh?n
( ) ( ) ( ) ( )
mù xia m? gu shēn yín wán zhuǎn
( ) ( ) ( ) ( )
二、读一读,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催头丧(sāng sàng)气地弯着腰。 .
2.小夜莺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xiāo xuē)什么。 .
3.那个人站在那儿,好像钉(dīng dìng)在那似的。 .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1.例:一(件)上衣
一( )劲头 一( )蘑菇 一( )木头
一( )鸟叫 一( )士兵 一( )口哨
2.例:(黑色)的碎瓦
( )的花园 ( )的小路
( )的森林 ( )的歌声
四、给带点的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他们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盯着远方。 ( ) ....
2.夜莺还在兴致勃勃地唱着。 ( ) ....
3.军官想着,轻蔑地笑了一下。 ( ) ..
五、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 ..
A、孩子口哨吹得好,心里很快活。
B、初次见到这么多德国军,孩子们很兴奋。
C、“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孩子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有胆量。
2.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歌,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
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 ) ......
A、森林里的人们听多了,听烦了。
B、森林里的人们与夜莺的声音没有太大的关系。
C、森林里的人们已经从夜莺那里获得了全部敌意。
3.“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 ) .......
A、孩子误解了德军的话,没想到德军是在问有没有其他的人。
B、孩子一语双关,这些动物都是指敌人。
C、孩子很孤独,成天与动物为伴,因而只回答这些动物。
六、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
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
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仿照第一自然中的加点词,写句子。
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好像”与“完全”相矛盾,说明孩子有时紧张,有时轻松。
B、“好像”与“完全”并不矛盾,表现了孩子机智镇定,要把敌人引进伏击圈。
C、“好像”是指孩子其实并不把军官放在心里,孩子其实很紧张。
3.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例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人敌人相信小夜莺。
C、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14小英雄雨来
班别: 姓名:
一、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漩涡 (xuán xuàn) 黝黑(yǒu y?u) ..
挣扎 (zhā zhá) 鸡冠(guān guàn) ..
二、帮下列词语找到它们的近义词朋友。
温和( ) 凶恶( ) 防备( )
嘲笑( ) 叫唤( ) 劫难( )
三、用一个词替换下面各句中的带点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 )到河里去。 .
2.雨来使尽力气,才把缸挪( )回到原地。 .
3.雨来看要挨打了,撤( )腿就往外跑。 .
4.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来雨来家落脚( )。 ..
5.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 ):“豆腐啊!买豆腐啦!” ..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宁可??也不?? 只有??才??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因为??所以?? 与其??不如??
1.雨来( )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敌人( )不会放了他。
2.雨来( )牺牲了自己,( )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3.( )经受住了考验的人,( )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4.( )雨来没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鬼子要杀他。
5.鬼子( )很凶残,( )我们绝不会退缩。
6.我们( )受压迫,( )先起来反抗。
五、给文章各段加上合适的小标题。
例如第二段的小标题为:雨来上夜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六、选择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1.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 )
A.雨来害怕敌人,不顾一切朝后院跑。
B.因为后院有一棵桃树,雨来爬上树就可以躲起来。
C.雨来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交通员;这一系列动作,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2.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 )
A.血滴在课本上,说明血弄脏了课本。
B.表现了雨来不惜鲜血和生命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
C.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几行字上,这几行字与雨来的英勇行为没有关系。
七、精彩片段回放。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鬼子毒打雨来时的动作有 ,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敌人的 。
3.短文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雨来 的特点。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í xíng sù zhì níng sh?n kǎi xuán
( ) ( ) ( ) ( ) yí tǐ shang tán
( ) ( )
二、辨字组词。
协( ) 驻( ) 健( ) 征( )
胁( ) 注( ) 键( ) 证(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阳光 )
( 和平 充满 )
( )
四、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维护 爱护 保护
1.为了( )国家的尊严,晏子与楚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2.当你的权力受到侵犯时,你要用法律武器( )它。
3.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 )家人。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 )和( )赢得了(
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 )。
2.为了( ),为了( ),为了(
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呼吁:“( ),( )!”
六、句子理解。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爸爸是在呼唤孩子,呼唤祖国。
B.爸爸死不瞑目,他的目的还没实现。 ) ), )
C.爸爸在呼唤和平,在呼唤人们为和平。
2.“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
真正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是说21世纪不宁静,充满脚步声,太喧
闹。
B.“为战争敲响丧钟”的“丧”的读音是“sàng”。
C.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的渴望的真挚。
七、课文精彩内容回放。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 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1.找反义词。
和平—( ) 娇嫩—( )
热爱—( ) 勇敢—( )
2.“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娇嫩”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温室的花朵经不起打击,是娇嫩的。
B.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受到摧残。
C.战争把那些将诶啊哦嫩的花朵都催折了。
3.读了课文,我知道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唤”是指( )
A.这个中国孩子是在叫他爸爸回家。
B.这个中国孩子呼吁全世界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C.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ún yì xī yì wai lán
( ) ( ) ( )
qí pàn pín pín zǔ dǎng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不速之客( )①快速。 ②招致。 ③邀请。
2.绿茵茵( )①兴旺。 ②垫子或褥子。 ③绿油油的样子。
3.永驻人间( )①停留。 ②驻扎。 ③驻地。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1.( )大海是( )乐园。
2.( )沙漠是( )天下。
3.( )草地上( )滚动着( )足球。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 )、( )、( )和
( ),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战争走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 并发出痛心的疑问:
2.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儿童和平条约
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
我们想要(A )疾病和破坏。
我们再也不要憎(zēng)恨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B )这一切。
我们的大地给与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我们的天空给与我们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河水给与我们不朽(xiǔ)的生命—我们保持它们的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C )大家的生活。
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我们()的只是恐惧(jù)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
1.填空。
( )的食品 ( )的彩虹
( )的生命 ( )的和平
2.从下列一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到文中A、B、C、D、四处。
改变 改善 丢掉 除掉 消灭 消失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话波浪线的句子中“这一切”在文中是指( )
A.战争和武器、疾病和破坏。
B.疾病和破坏、憎恨和饥饿。
C.战争和武器、疾病和破坏、憎恨和饥饿、无家可归。
(2)“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
这个句子中“我们大家”是指( )
A.世界上正在进行战争的地区和人民。
B.世界上还没有进行战争的地区和人民。
C.世界上所有地区的所有人们。
4.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语文园地四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qíng ā yí kǎi xuán jīng tong
( ) ( ) ( ) ( ) jīng jì g?ng xuàn
( ) ( )
二、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呼唤 呼喊 呼吁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 )什么。
2.我向整个国际社会(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3.爸爸大声( )着:“孩子,你快走开。”
三、把成语和相关的历史人物连起来。
运筹帷幄 田忌
围魏救赵 项羽
四面楚歌 张良
草木皆兵 苻坚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声( )击( ) ( )( )鹤唳 百( )百( ) 知己( )( ) 出( )不( ) 攻其( )( ) 神( )鬼( ) 兵贵( )( )
1、打仗时候,只有做到( ),才能( )。
2、这次作战,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可还是我军取得了胜利,我们就是利用了敌人轻敌的思想,( )、( ),这仗打得漂亮。
五、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然后再回答问题。
A.鹰的爪子 B.小鸭子 C.饿狼般的眼睛 D.小泥鳅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 ),怎么也抓不住。
2.那双手就像( ),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3.雨来像( )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4.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 )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là)烛上。
我发现这四个句子中第( )句和第( )句表达了对敌人的憎恶之情。
六、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炮手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法国军队向侵入巴黎郊外的德国军队发动攻击。 将军用望远镜仔细地嘹望着河对岸的小村。
“喂,炮手!”将军没有回头,高声叫道。
“是,将军!”一个脸色苍白的士兵应道。
“你看到那座桥了吗?”
“看得很清楚,将军。”
“看到左边的农舍了吗?就在丛林后面,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
士兵的脸色煞白:“我看到了,将军。”
“这是德军一个驻地,伙计,给它一炮!”
炮手的脸色更加惨白了。这时,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硝烟过后,军官们纷纷拿起望远镜。
“干得好,伙计!这座农舍看来不太结实,它全垮了!”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
“你怎么啦,炮手?”将军不解地问。
“请您原谅,将军。”炮手低沉地说,“那是我家的房子。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
1.阅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就会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句中“”一词说明德国军队实行的是侵略战争,法国军队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2.仔细阅读文章,看看下列哪一项不是描写炮手的表情?( )
A、脸色苍白 B、脸色更加苍白。 C、 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
D、脸色煞白。 E、脸颊上流下了两行流水。
3.炮手仔细瞄炮,开了一炮,轰炸的是谁家的房子?
4.你认为文章的炮手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文二:《四下第四单元备课》16400字
第四单元 单元分析
序号
内容
个
人 设 计
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
第四单元是由四篇“叙事抒情类” 课文都侧重于写人的文章,通过 典型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的崇高精 神品质,可贵的人间真情。每一 共四篇课文。 单元的主题紧紧围绕一个 篇文章都写得真挚感人,学生从 “爱”字,有无私的爱,有纯真的爱, 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一定会受到心 有亲人的爱,有博大的爱??细细读 灵的启迪,感情的共鸣,获得语 单元 教材 分析 来, 着实令人感动。 《永远的白衣战士》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 塑造了一位新时代 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 《 “番茄太阳” 》 在平淡之中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于细微 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 升。 《习作 4》主要以“戴老师” 在一次习作前组织班级的同学围 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话题发
一
之处催人奋进。 《我不是最弱小的》课 表自己的看法的情况,这是一个 题是萨沙说的一句话, 而且文章的结尾 习作准备的过程,习作的内容就 也落在这句话上,给人无限的回味。 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 “让 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 。 《练习 4》 培养学生扩大阅读量和背诵量, 激发学生多渠道学习语文,在读 读背背中积累词句。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生字组 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走进文本, 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4、通过对文本的品读,受到心灵的启 迪, 感情的共鸣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和 语文素养的提升。 5、学习范文和习作训练,学会搜集、 查阅、记录、整理的方法,能按要求完 成习作。 6、进行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感受国学 经典的魅力。
二
单元 目标 要求
1、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阅读课文, 了解人物形象。 3、找出文章记叙的感人事迹,加 强思想品质的熏陶,提高精神境 界。
1、相机介绍有关非典的知识和当时严 峻的形势, 创设与课文吻合的情境; 要 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练习 4, 找到文中的 相关语句, 精读品悟人物的品质, 在这 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 让人 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2、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 抓住主干, 即“我”与明明的交往和“我”的心情 变化,双线并进,互相推动,充分感受 小女孩漂亮、聪明、纯朴、富有爱心等 美好品质,领悟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
三
抓住叙事抒情文本的特点,通过 对文本材料的品读,借助读说、 读写等训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 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读
单元 设计 意图
感。 要充分
发挥读的功能, 在读中理解, 求悟,品读悟情,使学生受到心 在读中感悟。 灵的启迪,感情的共鸣,懂得用 3、把“我”两次抱母亲作为讲读展开 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 的线索, 结合课后练习 4 的问题, 通过 具体的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 母爱的伟大, 感受作为儿子对母亲的那 一片孝心。 要注意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情感体验, 使他们走进文本, 完 善和提升自身的人格。 4、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 印象的前提下, 抓住细节, 一是文章对 蔷薇花的两处描写, 二是萨沙的三问和 妈妈的两答展开教学,做到前后连贯, 突出中心。 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 老师、爱同学、爱弱小。获得语 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 升。
四
单元 目标 达成 分析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时 日期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 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 解“娴熟” 、 “ “身先士卒” 、 “声色俱厉”等生词的意义。 教 活动 板块 常规 性积 累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预设:播放了一个有关 2003 年非典的短片, 并 配以深情地朗诵,这样 一 下 子把 人们 对叶 欣 的怀念、爱戴、崇敬之 情展示在了学生面前, 营造情感氛围和基调。 第一课时 月 日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 文。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 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 冒着 “高风险” , 进行 “高 强度” 、 “高效率”的抢 救工作的。
学生活动方式
核 心 过 程
与“泪水如雨”结构相同的成语 摘抄、背诵 骨瘦如柴 恩重如山 胆小 如鼠 力大如牛 交流有关“非典”的资料。 一、北京导入 1、2003 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 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 斗。 在那场战斗中,一些医务工 作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是的,他们就是永远的白衣 齐读课题。 质疑。 战士,板书课题。 从课题中的什么词你读出 了什么?为什么说是“永远”的 白衣 “战士” ?为什么不说是 “永 远的白衣天使”? 二、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要求: (1)先把课文生 按要求自读课文 字表中的生字读准确( 2 )把课 文读准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 多读两遍。 (3)划出生字组成的 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意思。 (4)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以倒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叙的手法写护士长叶欣倒 三、
检查自读情况 在了与非典性肺炎昼夜搏 (1)出示生字词语: 疾病 身先士卒 咳嗽 呈现 斗的战场上,可是她的音容 给予 监测 疲惫 效率 通 还在。第二段(第 2、3 自 畅 堵塞 斩钉截铁 心甘情 然段)介绍抗击“非典”是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愿 娴熟 硝烟 声色俱厉 (第 4 到第 7 自然段) (2)指名朗读 纠正字音、 齐 第三段
深入小组巡视指导
预设:通过本活动,学 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学会本课 10 个 生字。并说出文章写了 一件什么事。
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讲述了叶欣放弃休息,身先 士卒, 不怕危险, 不顾疲劳, 舍生忘死,在与非典性肺炎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 昼夜搏斗的过程中,保护同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什么 事,不幸被感染的英雄事 顺序写的? 迹。 (5)概括段意。 第四段(第 8、9 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叶欣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 重点强调:咳、予 岗位、战士和亲友,留给人 们永恒的微笑。 预设:咳可以与该结合 记 练习写好咳 、予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第二段(第 2、3 自然段) 第三段(第 4 到第 7 自然段) 第四段(第 8、9 自然段)
板书 设计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 重点 险” ,进行“高强度” 、 “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与 2、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 难点 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 学 过 程 活动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板块 学生自主背诵 常规 可用来赞美叶欣的成语 性积 身先士卒 临危不惧 累 舍己为人 救死扶伤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一、复习导入 么事? 二、精读课文,体会形象 1、我们都知道非典型具有很强 的传染性,非常危险。在课文中 我们能感受到这一点吗?你是 怎样感受出来的?课文哪一句 话体现了这种危险性? (1)出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 齐读 的战争。 (2)指导学生理解这一句话。 指导朗读,体会其中的丰富意 体会其中的丰富意蕴。 核 蕴。 2、面对这样的危险,我们的白 心 衣战士没有退缩,课文的主人公 叶欣就是这样一位代表,她始终 过 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生命 的最后一息。读一读课文,说说 程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叶欣的, 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交流: (1)出示:随着医院“非 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 指名朗读 士卒,从 2 月 8 日便开始加班, 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 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 叶
欣工作的辛劳? 理解“高风险,高强度,高 电话。 (2)出示:叶欣急速赶来,娴 效率” 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 指导朗读 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 第二课时 月 日 体会、感受“白衣战士” ——护士长叶欣临危不 惧,身先士卒,舍己为 人的崇高精神。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学习第 1—2 节)
预设: (战争是残酷的、 艰苦的,充满着血腥的 气味和生命的死亡。虽 然防治“非典”没有炮 火 纷 飞, 没有 硝烟 弥 漫,但是有着与战争一 样 的 残酷 和危 险, 用 “没有硝烟的战争”来 比 喻 非典 型肺 炎的 防 治工作,表现了防治工 作 的 巨大 危险 和极 度 艰巨。 ) ( 高 风险 侧重 于治 疗 “ 非 典 ” 工作 的危 险 性;高强度侧重于治疗 工 作 需要 付出 的精 力 的巨大;侧重于治疗工 作完成的工作量大,效
拓 延 总 提
展 伸 结 升
板书 设计
注射强心药,检测心率、血压、 果好。这一句话采用了 呼吸?? 排 比 和比 喻的 修辞 手 (3) 出示: 叶欣顾不上休息?? 法,深深震撼着读者的 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高风 心灵) 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 台永不疲倦的机器??从死神 手中夺了回来。 过渡: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 “高风险” , 进行 “高强度” 、 “高 效率”的抢救工作的呢? (4)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必须将堵塞期间的大量浓血痰 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 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 认真阅读第七自然段,看看 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 哪些词语再次表现了叶欣 下。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 工作的认真,对工作的无限 能 听 到 叶 欣 斩 钉 截 铁 的 话 语 : 忠诚。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 (引读课文第七自然段)① 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 齐读 ②交流 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时受感 我们心中一定会有很多的 染,她心甘情愿! 话想对她说。 (5)出示:3 月 4 日清晨,叶欣 作为同事:护士长,我? 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病房 ---, 作为她孩子:妈妈,我? ---,---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 作为病人:叶大姐,我? 体疲倦不适,但还是 ---, --- 作 为 学 生 : 叶 欣 阿 姨 , 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 我?? 口,只觉得--- 不得不费力地爬 自由交流感受,把握其中的 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叶欣开 情感 始 出 现 发 热 症 状 , 病 魔 终 于 指导朗读 --- , 经 过 检 查 , 叶 欣 染 上 了 有 一 位熟 悉她 的医 学 ---。 专家曾经这样说: “叶 三、换位思考,升华情感 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 叶欣,为了病
人和同事,为了抗 燃 烧 着生 命的 激 情 和 击“非典” ,不惜献出了自己宝 热烈的追求。 ”面对这 贵的生命。她的事迹感动着所有 样一本人生的书。 她曾经关心过的和曾经关心过 她的人。 她去世了,人们依然无限地怀念 追 问 : 课 题为 什么 叫 她,她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人 “永远的白衣战士”而 们心中。课文的首尾两个自然段 不 是 “永 远的 白衣 天 就表达了这一点,请大家好好读 使”? 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11、永远的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 临危不惧 身先士卒 舍己救人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2“番茄太阳” 教时 日期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 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 活动 板块 常规 性积 累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关爱他人公益用语 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谈话导入、引导探究课题 是番茄还是太阳? 一、初读指导 1、初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核 心 过 程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 番茄 戚 盲童 清脆 忙碌 屋子 面颊 词语掌握情况 分辨 “青翠” 和 “清脆” ; “疏” 和“蔬” 同学互评 补充介绍:角膜等科学 知识。注意眼睛,保护 其余学生可以在朗读某一 视力 段后, 随时提出意见、 问题。 蔬菜 捐献 亲 角膜 1、学生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 什么内容? 参与讨论 预 设 : 激 发学 生的 兴 趣。指导学生能质疑。 课题是“番茄太阳” ,到底写的 读课题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第一课时 月 日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 给课文分段。
学生活动方式 学生自主背诵
阿姨 拐杖
(2)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 要提醒大家的? 盲 注意上面部分不要多点 戚 注意字形部首 (3)指名读生字词 纠正指导读音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议 2.分段朗读
解决部分词语意思:眼角 3、指导再读课文 4、通过朗读课文,你为课前提 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三、指导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 听同学读课文, 找错, 指正。 2、浏览课文,试着用几句话概 括课文主要内容。 3、那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 来描写的呢? 4、指导分段 拓 延 总 提 展 伸 结 升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情况 全班读有关段落。 集体交流。 预设:初步了解课文内 容,能给课文分段。 读课文,思考概括大意。 膜、捐献等。
12、“番茄太阳” 板书 设计 一(1~
4)我在菜市场看到的情景让我感到温暖。 二(5~14)盲童明明是一个漂亮聪明富有爱心的小女孩。 三(15~17)明明分别时说要把腿献给我,使我非常感动、温暖。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2、 “番茄太阳” 教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重点 2、通过朗读、感悟有关语句,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 与 的感染,体会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 难点 教 活动 板块 常规 性积 累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古诗积累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复习生字词,能说出课 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月 日 感悟有关语句,体会明 明美好的童心对“我” 的感染,体会三处“番 茄太阳”的含义
学生活动方式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核 心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 2、指导回忆上节课留下的疑问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牵引笑线,感悟内涵 课文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指什 么?交流明明笑的语句。 三、感悟笑容纯美 1.请同学们大声地、动情地朗 读这些句子,自己最喜欢的重点 读。看看你能从明明的笑中读出 什么来? 2.谁来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并说说你所感悟到的? 3.生交流,师抓契机品评。 4.你觉得明明的笑是一种怎样 的笑? 板书:纯真 5.因为纯真,所以明明的笑脸 美得就像“番茄太阳” 。 四、再悟笑中乐观 1.这么纯美的笑,是一个怎样 的孩子发出来的呢?请同学们 快速找明明是盲童的语句。 2.明明是怎么和这个世界接触 的?(摸、听) 3.这样的一个孩子,她的生活 一定是困难重重的。 (想象说 话。 )
认读生字词 说说上节课留下的疑问 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感受笑容 快速阅读课文 2-14 小节, 交流明明笑的语句。 交流四个描写笑脸的句子, 感受明明诗歌怎样的孩子, 猜猜她为什么这么快乐, 从“追”字中体会她笑声的 感染力,朗读。 (可爱、 天真、 天使般??)
预设:通过朗读、感悟 有关语句,探究盲童明 明的心灵,体会盲童明 明给“我”带来的快乐 和感动,体会三处“番 茄太阳”的含义。
一起来读这个句子——“看 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 美的番茄太阳。
找出文中写明明是个盲童 的语句,说说她生活中可能 遇到的困难。 交流反馈。 (五岁左右,是 个盲童。??) (想象说话。 )
拓 延 总 提
展 伸 结 升
4.此刻,你觉得明明的笑又是 一种怎样的笑呢?(辛酸、令人 心疼、坚强??) 5.因为乐观,所以明明的笑脸美 得就像“番茄太阳” 。 引读课文:明明的生活是如此艰 难,可是她未曾哭过,至
少我们 在课文中找不到她哭的痕迹。面 对重重困难,明明依然笑着。 五、领悟笑中温暖 1.听得出明明的笑已感染了我 们,同样也感染着课文中的 “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 找“我”的心情轨迹。 2.交流反馈:生读找到的句子, 师随机点评:心情怎样? 3、享受着明明的笑, “我”灰暗 无比的心情逐渐温暖起来了。这 是明明的笑产生的力量,想不想 再来读读明明的笑? 4.仅仅只是“我”一个人在享 受明明的笑吗?你觉得还有谁 也在享受着明明的笑? 5.那你说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笑 呢?(美好、给人希望、温 暖??) 板书:温暖 6.这回,你想怎样来读这个句 子呢?出示句子——“看着她的 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 阳。 ” 1.温暖我的,仅仅只是明明的 笑吗?还有什么?请同学们仔 细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 找一找。 2.这是明明做手术前对“我” 说的话,多读几遍,除了善良, 还读出了什么? 交流反馈。 (善良??)
再读这些语句感受明明的 笑。 生齐读。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心情 的句子。
师生合作朗读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明明的 笑温暖了我的心灵。
(美好、给人希望、温 暖??)
指名读、齐读: “看着她的 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 茄太阳。 ”
板书 设计
感受明明的善良,领悟“番 茄太阳”的真正含义。 读明明的话——“阿姨,妈 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 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 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 好?” 交流反馈。 (爱心、感恩的 心??) 12、“番茄太阳” 善良、爱心、感恩的心??
预设:让我们再次 享 受 明明 那纯 真、 乐 观、温暖、饱含着爱的 笑容, 享受 “番茄太阳” 的灿烂迷人。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3 第一次抱母亲 教时 日期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 的意义。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教 活动 板块 常规 性积 累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赞美母亲的成语 勤劳能干 勤劳善良 含辛茹苦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 书空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 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 质疑产生的问题。 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 核 心 过 程 目的思考,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 的大意和表达的中心。 二、指导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 预 设 :学 会本 课的 生 容。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摔倒、脖子、摔跤、瘦弱、 2、读词语,自查默写情况 翻山越岭 愧疚 意思 3
、带着这两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抱母亲? 抱母亲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轻 引导: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 读课文,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 两个原因,(换床单,报母 仰面 3 、理解仰面、翻山越岭、 愧疚、重担、眼力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文。 交流:仰面、翻山越岭、愧疚的 文内容。 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的意思。 特 别 注重 教给 学生 理 解词语引申义的方法。 预 设 :激 发学 生的 兴 趣。指导学生能质疑。 吃苦耐劳 任劳任怨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第一课时 月 日 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 文分段。
学生活动方式 学生自主背诵
的有关语句。 4、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 讲作者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 的?(1-3) 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想 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 (4—5) 5、指名朗读课文。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 字来概括。 拓 延 总 提
恩。)
4、按先后来分,可以把课 文分成两个部分。 (1-3) (4—5) 5、 “愧疚”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掌握生字词。
展 1 、 这 篇 文 章 讲 了 一 件 什 么 事 交流主要内容 伸 情? 结 2、重点指导“瘦”的写法。 学习生字词。 升 13、第一次抱母亲
板书 设计
(1-3)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 (4—5)因为想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 愧疚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3 第一次抱母亲 教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2、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起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与 之情。 难点 教 学 过 程 活动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板块 与感恩长辈有关的名句 学生自主背诵 常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性积 ——孟郊《游子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累 以及人之幼。——孟子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从你呱呱坠地那一刻 起,你的一切都时时牵绊着她。 炎热的夏夜,她是一阵清凉的 带着情感说出 “母亲” 和 “妈 风;寒冷的冬日,她是一件挡风 妈”。 的袄;漫漫求学路,她就是那把 遮雨的伞?? 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打开课本,走进 第 13 课《第一次抱母亲》,去 认识文中“我”那位平凡而又 伟大的母亲。(板书:母 亲 “我”) 核 二、整体感受我的心情 过渡:直到将母亲从病床上抱起 读句子:母亲竟然这么轻, 心 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母亲一 我心里很难过。 直都是这么轻,最重的时候也只 (学生谈:伤心、难过、愧 有 89 斤,这时,“我”是一番 疚??) 过 什么样的心情? 三、 精读课文, 感受 “我” 的 “没 程 想到” 自读课文。讨论“难过”的 1、自读课文。组织学
生广泛讨 原因。 要点: 论“难过”的原因。 “竟然这么轻”(“我” 可引导朗读(惊讶,心酸)。 从没想过母亲这么轻,护士 2、设问:“我”为什么一直以 竟然比作为子女的“我” 为母亲“力大无穷”? 更了解母亲的瘦弱,“我” 3、“手里拉着”“背上背 对母亲关心的太少。) 着”“肩上挑着”“翻山越 看图,思考:母亲为什么要 岭”(母亲一边照顾“我”和妹 这样做? 妹,一边还要为家庭奔波,全靠 这八十多斤的身体真不容易) 引导看图,启发:母亲为什么要 第二课时 月 日 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 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 敬和爱戴之情。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了解“我”的心情。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母 亲胸怀的无畏、博大, 激 发 对母 亲的 崇敬 和 爱戴之情。
这样做? 设问:年幼的“我”根本不知道 这些,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现在想当时母亲一定???(生 谈) 这么多的苦,母亲独自吞下,寒 来暑往,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 大。 引导朗读。 4、“长大后”“逢有重担” 设问:母亲是“力大无穷”吗? 成年后的我们也许比母亲力气 还大,可母亲为什么还要我们让 她来挑?(板书:愧疚) 5、设问:同学们,这“重担” 仅仅是肩上那 100 多斤的东西 吗? 就连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 你真了不起,”(一生读) 6、出示母亲的话,师:而母 亲也只是笑了笑说:“提那些事 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 来的?”(师范读) 从母亲的表情,从她的这番话 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四、精读 4-5 “我”心潮澎湃,突发奇 想:?? 过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勉 强答应了。 你看, (引导观图“抱 母亲”)“我”把母亲抱在怀 里。谁来朗读这最后的一幕?母 亲流泪了,她为什么会流泪呢? 这又是什么样的泪水呢 ? 集体感受:母亲为什么流泪呢? 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母亲想到 了什么?) 抱着母亲这瘦小的身体,“我” 是什么心情? “我”又会想到 什么? 当回忆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 在怀里,当想到这第一次抱母亲 就让她这么激动、 欣慰, (板书: 无数次 第一次 抱) 当把这“无数次”与“第一 次”放在一起时,你想到了什 么? 老师也不由得想起了孟 郊的《游子吟》,谁来背一背?
让“我”一直以为她真的 力大无穷,没想到那是这么 瘦弱的身体呀!长大后的 “我”也没能为母亲分担 点什么,想到这儿,“我” 就更?? 轻声读“在我的记忆 中??那么重的担子”,要 读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情 感。 思考并回答:这“重担”仅 仅是肩上那 100 多斤的东西 各自写感受,
全班交流 吗? 写感受(将想到的写在书的 空白处),写好后读给大家 听。 读一读护士说的话:“大 妈,你真了不起。” 说说从母亲的表情,从她的 这番话中,你又想到了什 么? (生谈:母爱伟大无私、不 求回报,想到自己的母 亲??)
1.观察课文的插图。有感情 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预设:进行些话说话练 2.思考并交流:母亲流泪 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了,她为什么会流泪呢?这 达能力。 又是什么样的泪水呢 ?小 组交流。
把这“无数次”与“第一 次”放在一起时,你想到了 什么? (幸福的、 欣慰的、 激动的、 感动的、又苦又甜的??) (难过、愧疚、自责)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时 日期 重点 与 难点 程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第一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教 活动 板块 常规 性积 累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形容雨大的成语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狂 风暴雨 滂沱大雨 大雨如注 暴风骤雨 一、揭题解题 板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理解:弱小 二、读通课文,讲述故事。细读 品析,积累词句。 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弱小 托利亚 萨沙 旷地 几滴 掀起 娇嫩纤弱 蔷薇 芳香扑鼻 滂沱大雨 低垂 抵抗 2、出示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相机识记 字形。 3、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 正确流利。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 读情况。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 一讲。 1、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 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 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 粉红的,芳香扑鼻。 ” 老师读句子。 (2)“大雨如注” 引导从 学 过
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 赏有关词句。
学生活动方式 学生自主背诵
读题,质疑。
检查预习情况。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 集中。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预设:检查学生读课文 的情况,讲述故事。
核 心 过 程
学生讲述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 述并简评 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 赏有关词句。
引导体会花的美: 多, 娇嫩, 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 朗读。 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 图,再感情朗读。 大雨如注:注,灌入。形容 雨下得很大。 ( 1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大
拓 延 总 提
展 伸 结 升
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 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 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 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三、读课文,理清
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 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 什么? 2、分段。 四、精读第一段。 1、 自读 第 1 自然段,想想这 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讨论: 时间:假日 地点:森 林 天气:闷热 人物: 一家人 3、 小结。 指导写字 “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 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 “附、 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 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雨如注时的情景,雨中的 人、物有什么变化。 (2)找出课文中的近义词。 (滂沱大雨) ( 3 )识记“滂沱”这两个 字。 (都是形声字)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一段: (第 1 自然段) : 写 萨 莎一 家在 假日 里 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 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 2-8 自然 段) :写最小的萨莎在 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 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 不 承 认自 己是 最弱 小 的。
自读 第 1 自然段,想想这 了 解 故事 发生 的时 间 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地点。 讨论。
学生练习。
掌握好字词的写法。
板书 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一段: (第 1 自然段) :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 2-8 自然段) :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 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时 日期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 能欣赏有关词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 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教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含有“雨”字的成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闷热 旷地 雷声大作 附近 纤弱 大雨如注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板书爸 爸、妈妈、托利亚、萨沙)他们 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 理由。 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嗯,一场大雨破坏了先前森 林里那美好的画面。 你从哪儿知道这场雨很大呢? ②指导朗读。 师:这实在来得这样快,下得这 样急的大雨面前,什么显得尤其 重要。 板书:雨衣 ③可一家四口仅有一件雨衣,他 们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找到这 一段中有关句子读一读。 板书:爸爸——妈妈——萨沙 三、学习第3—8小节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 时评价 第二课时 月 日 理解课文内容 , 感悟萨 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
小 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 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 行为。
学生活动方式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常规 性积 累
听写词语 说主要内容
复习词语,说出主要内 容。
核 心 过 程
指名读,学生说一说。 预 设 : 能 欣赏 有关 词 句。 了解故事起因。 森林的美好。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沱大雨 滂
讨论。 读第2小节的前3句话。 读 3——6 自然段,质疑: 爸爸为什么把雨衣给妈妈, 而不直接给萨沙;妈妈为什 么把雨衣给萨沙,而不给托
拓 延 总 提
展 伸 结 升
1、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 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当你们 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 2、 萨沙跟你们一样也不明白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 你们和萨沙的疑惑归结到一点 就是这件雨衣究竟应该给谁? 那就赶快读读 3——6 自然段, 来弄明白吧。 3、出示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 比自己弱小的人)齐读。 4、再看他们让雨衣的行为,那 你对刚才的疑问怎么看? 5、 师小结:看来爸爸认为妈 妈比自己弱小,妈妈和托利亚认 为萨沙比自己弱小,萨沙成了大 家眼中最弱小的人。 6、到底什么样的人是比自己弱 小的人,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 人?板书:蔷薇花 师:你怎么看出来蔷薇花比萨沙 更弱小?(指名回答)现在妈妈 眼中最弱小的萨沙也能保护蔷 薇花了,难怪他会对妈妈说— (指导朗读萨沙的话) 其实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 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可他却不 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 给予的关爱,那你们是否也曾伸 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 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小结:时光往往会令许多事物发 生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若干年 后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 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 但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 这样的意识——“我不是最弱小 的” ,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 “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爸爸
利亚?? 学生回答。 学习第一次对话 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 己弱小的人。 1.再读对话部分 2. 萨沙在妈妈的眼里谁也 保护不了,是最弱小的人, 那他为什么又说“我不是 最弱小的”?找到课文有 关段落读一读。 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 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 朗读 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 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 些什么? 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 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 的了 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 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 花弱小的词语; 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 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 (同桌交流后,再指名说 说自己生活中保护弱小的 事。教师适时点评,并引导 学生联系课文中萨沙的做 法,将妈妈的话拓展
为“每 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 的人、植物、动物或其他的 东西。 ” ) (齐读课题)
预设:联系实际,加深 理解人物性格。
小组交流
预设:学习文中的 两次对话,感悟萨沙一 家 人 自觉 保护 弱小 者 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 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 为。
板书 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妈妈 萨沙 保护弱小
蔷薇花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 4 教时 日期 重点 与 难点 第一、二课时 月 日 1 .学会有详有略地写 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 对话,正确使用标点。 2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教学目标: 1 .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 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 写作材料。 教 活动 板块 课前 准备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通过看电视、 读报纸、 听广播等, 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 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做好记录或剪贴。
一、导入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互 相 了解 同学 的收 集 材料。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 全班交流 全 班 交流 ,在 此基 础 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 上 , 师帮 学生 梳理 出 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根据大多数同学的兴趣点 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2 .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 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 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 看法?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 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 同学们讨论的? 2 .指名读习作例文。 3 .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 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 .小结写法。 5 .那么.我们在习作时怎样才 能把刚才大家讨论两个话题的 经过记叙具体? 确定讨论话题。
核 心 过 程
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可以 根 据 学生 的交 流内 容 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梳理出主要观点。 听读例文,交流讨论小作者 指名读习作例文。 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 话题的。 是 怎 样描 述同 学们 讨 论的? 体会写法:先用 4 个 “ 有 的 ” 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 绍.再引用 4 个同学的发 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 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 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 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 容具体 我 们 在习 作时 还可 以 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 才 能 把大 家讨 论的 经 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 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 书面练习 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
,内容 具体。 2 .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 导。
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 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 体。
拓 展
指导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 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 延 伸 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稿。修改草稿。 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总 结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誊抄习作。 正 确 使用 标点 符号 这 提 升 修改习作 几方面来评析。
在指导下审视自己的习作
评 析 一篇 中下 等的 习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 4 教时 日期 重点 与 难点 第一课时 月 日 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 书。 教学目标: 1 .读准课文中出现的 7 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 功效。 2 .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 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 药。 今天, 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2 .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 相交流。 3 .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 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 核 心 过 程 的。 4 . 《 本草纲目 》中就介绍 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 互相交流 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 .今天,书上也出现 7 种中 药药名, 读一读, 读准它们的音。 指名读,齐读。 6 .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 7 种中药。 7 .你知道这 7 种中药有什么 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 .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 书, 边读边想: 从这份说明书中, 互相讨论、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 3 .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 中药、西药。今天,我 们 来 初步 认识 中药 。 2 .你们对中药有什么 了解?互相交流。 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 识这 7 种中药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的问题吗? 4 .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 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 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 .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演一演 6 .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 开了一盒《 小柴胡冲剂 》 , 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 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 7 .指名说。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 学生交流 哪些收获? 拓 展 延 伸 总 结 提 升
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 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 可 以 找你 好朋 友一 起 演。
全班交流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 4 教时 日期 第二课时 月 日 1 . 联系所学课文 《 永 远的白衣战士》 ,学会 八个成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字经 》 的片段, 并能理解其意思。 教学目标: 1 .联系所学课文 《 永远的白衣战士》 ,学会八个成语。 重点 2 .正确
、流利地朗读 《三字经 》 的片段,并能理解其 与 意思。 难点 3 .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 活动 板块 常规 性积 累 你学过哪些见义勇为的成语? 一、教学读读背背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自己读读这 8 个成语,读 准字音。 2 .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 忆曾学过的《 永远的白衣战 士 》 ,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3 .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 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 .有感 读成语 情朗读八个成语。 发挥想象 5 .指导背诵。 背诵成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读一读 《 三字经》 的片 段。 2 . 互相讨论、 交流 《三字经 》 这个片段的意思。 3 .指名说 《 三字经》 的意 思。 4 .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 挫。 5 .指导背诵。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 过 程 交流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1 .自己读读这 8 个 成语,读准字音。 2 .你会其中哪个成语 的 意 思? 在学 生说 的 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 曾学过的《 永远的白 衣战士 》 ,来理解成 语的意思。
核 心 过 程
1 . 读一读 《 三字经》 的片段。 2 .互相讨 论、交流 《三字经 》 这个片段的意思。 3 . 指名说 《 三字经》 的意思。
二、教学第三题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羽、 弱、器”。 2 .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 . 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 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 .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 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 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5 .师范写“羽”。 描红、仿写 6 .学生描红、 仿写, 师巡视指导。 7 .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 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 析。 三、教学口语交际 审题 1 .自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 互相讨论、交流 2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板书 设计 练习 4 读读背背的成语 1 .出示生字卡片,认 读“羽、弱、器”。 2 . 这三个字有什么共 同点? 3 .对,这些字中都有相 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 美观呢? 4 . 在学生说的基础 上,师总结:右半边比 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 下 头 略低 才显 得匀 称 端正。
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可以做一些补充。
作文三:《四下第四单元》3200字
第四单元
1、学会分清主次概括段意的方法。所谓主次就是在叙述过程中有详略之分,用这种方法概括段意时,要省略次要内容,保留主要的部分。
2、掌握《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中出现的自然空行分段法。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难句表达的意思。
4、能从文中摘录比喻句,并能辨别它们不同的写作目的。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沉寂jì????? 木屑xiè??? 轻蔑miè??? 磨坊mò fáng
拧下来nǐng? 呻吟yín?? 宛转zhuǎn?? 丛生cóng
多音字
空 kōng 空旷??? 转 zhun 转圈??? 磨 m 石磨????? 曲 q? 曲折???? 觉 jué 觉察
Kòng 填空?????? zhun 宛转?????? m 磨蹭???????? Q? 歌曲??????? jiào 睡觉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寂(沉寂)? 埋(埋伏)? 削(打削)? 挺(挺胸)斯(慢条斯理)
既(既然)? 理(道理)? 哨(口哨)? 蜒(蜿蜒)欺(欺负)
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
空旷:地方开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这里是指树木、建筑物等被破坏后的景象。
沉寂: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宛转:声音抑扬动听。
兴致勃勃:兴致、兴趣,这里指兴趣非常浓厚的样子。
四、近义词
沉寂——静寂??? 盘问——盘查??? 埋伏——隐蔽?? 宛转——悠扬??? 注意——关注
五、反义词
沉寂——热闹??? 空旷——拥挤??? 弯曲——笔直?? 模糊——清晰
六、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和和美美、密密麻麻、急急忙忙
兴致勃勃:小心翼翼、轻波漾漾、虎视眈眈、波光粼粼
七、句子(千万别让学生套答案,具体句子具体分析)
①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话在描写夜莺的歌声,但联系上下文,便可发觉其中还有其他的意义,“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机警的小夜莺已发觉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②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
③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漫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德国兵虽然也“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但听、看小夜莺的言行,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小夜莺,并且让他带路。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
④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脯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么顽皮的小孩啊!其实,这是在麻痹敌人。既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又为后面同游击队联络做准备,“学夜莺唱,学杜鹃叫”,以便后来他用不同的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⑤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如果说前面小夜莺的回答还多少带一点“实答”的话,小夜莺这时的回答全然是“虚答”,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正是小夜莺的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前面敌人多少还有点疑虑,有点警觉,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顽皮的孩子,所以“就不再问了”。小夜莺的答话是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叙述的重点,小夜莺的答话虚实相间,颇有童味,加上小夜莺一系列顽皮的动作,使敌人相信了他。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在这些言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⑥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胜利后的“小夜莺”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小夜莺”又在坚守岗位,察看敌情了,以便通知游击队再次歼灭敌人。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的开头,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时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小夜莺在村口放哨这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特殊方式。这样我们对“小夜莺”就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八、相关练习
1、课文采用了(自然空行分段法)把课文分为了四个结构段。
2、第一部分:“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
第二部分:“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
第三部分:游击队员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第四部分: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
3、小男孩是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痛恨敌人)的小男孩。
4、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什么?
答: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的开头,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时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小夜莺在村口放哨这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特殊方式。这样我们对“小夜莺”就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5、文章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答:全文贯穿始终的是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为游击队传递消息。题目也是对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一种歌颂。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虽然suī??? 卓越zhuó??? 素质zhì??? 沉浸jìn
凯旋xuán?? 鲜血xuè???? 弥漫mí??? 覆盖fù
多音字
给gěi? 送给?? 旋 xuán凯旋? 钉 dìng钉在?? 弹dàn 弹片
Jǐ? 给予????? xuàn旋风????? dīng钉子???? tán 弹跳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状(形状)? 列(罗列)? 旋(凯旋)? 住(住宅)
壮(强壮)? 烈(强烈)? 簇(簇拥)? 驻(驻军)
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凯旋:战胜归来。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这里指战火还充满着一些地区。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四、近义词
执行——完成??? 壮烈——雄壮?? ?赞扬——夸奖?? 悲痛——伤痛??? 精通——通晓
弥漫——充满??? 维护——保持??? 威胁——恐吓??? 卓越——优秀
五、反义词
维护——破坏??? 赞扬——批评??? 勇敢——胆小?? 和平——动荡
六、搭配词语
(给予)评价??? (精通)语言??? (执行)任务
(接到)问候??? (维护)和平??? (弥漫)硝烟
七、句子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全世界的人们经历了艰苦的奋斗才获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所有人都认真战争和苦难结束了,和平来到了。然而在世界有些地方,局部的战争却从没有停息,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伤害。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向往和期待。
八、相关练习
1、这篇课文采用了(书信)的格式。回忆了(爸爸出征在机场送别)和(爸爸牺牲后在机场迎接他)的两个情景。
2、作者是个(热爱和平、痛恨战争)的孩子。
作文四:《四下第四单元》500字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第 1教时 总第 32 个教案
1
2
3
4
5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第 2教时 总第 33 个教案
6
7
8
9
10
11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2 “番茄太阳” 第 1教时 总第 34 个教案
12
13
14
15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2 “番茄太阳” 第 2教时 总第 35 个教案
16
17
18
19
教后反思:
20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3 第一次抱母亲 第 1教时 总第 36 个教案
21
22
23
24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3 第一次抱母亲 第 2教时 总第 37 个教案
25
26
27
教后反思:
28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 1教时 总第 38 个教案
29
30
31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 2教时 总第 39 个教案
32
33
34
教后反思:
35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练习 4 第 1教时 总第 40 个教案
36
37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练习 4 第 2教时 总第 41 个教案
38
39
40
四下第 四 单元 课题 练习 4 第 3教时 总第 42 个教案
41
教后反思:
42
作文五:《四下第四单元教案》13400字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 材 分 析
教材说明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大小比较、 生活中的小数、 小数与 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单元的内容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 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材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 通过大量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 感受到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 造了有力条件。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会读、 写小数,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建议 :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 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 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 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 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 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都可能在本单元的 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
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 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一课时 小 数 的 意 义
教学目标 :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 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 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 10, 100, 1000, …… 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 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 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 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 成小数吗?
(1)1角 =(—— ) 元 =( ) 元
(2)3角 =(—— ) 元 =( ) 元
(3)9分 =(—— ) 元 =(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
二、探究新知
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 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1、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一条长 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 10份,这样 1份是 ( )米,用小数表示
是()米。 3份呢? 7份呢?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0.1米 0.3米 0.7米
小结:把 1米平均分成 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 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小练:如果 8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 9分米呢?
(2)两位小数
把一条长 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 100份,这样 1份是 () 米,用小数表示 是()米。 4份? 8份呢?
1cm 4cm 8cm
1/100m 4/100m 8/100m
0.01m 0.04m 0.08m
小结:把 1米平均分成 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 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小练:如果 28厘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 70厘米呢?
(3)三位小数
把一条长 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 1000份,这样 1份是 ( )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小结:把 1米平均分成 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写 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
2、小结: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 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 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 ,分别写作 0.1, 0.01, 0.001...... 等。 (阅读课本 )
三、巩固练习
1、 P34做一做
2、强化概念.启发性提问:
①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是多少?
②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是多少?
③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是多少?
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把 1米平均分成 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 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把 1米平均分成 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 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把 1米平均分成 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 点右面的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
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的数,叫做小数。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
1. 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 会正确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
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1、 0.2是 ( )位小数,它表示 ( )分之 ( ) ;
0.15是 ( ) 位小数,它表示 ( ) 分之 ( ) ;
0.008是 ( ) 位小数,它表示 ( ) 分之 ( ) 。
2. 0.4的计数单位是 ( ) , 它有 (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 ) , 它 有 (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 ) ,它有 (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探究新知
1.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认识小数的组成
出示情景图,并把情境图中的小数板书出来
1.8 5.63 12.378
思考:观察上面这些小数,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教师介绍小数的三部分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 ?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
2)课件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从中获得的数学信息,并 汇报。
小数的整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与整数相同 , 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往右分别 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 对应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 一 ......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2. 小数的读法。
(1) 课件出示例题 3,学生试读 ,教师纠错。
(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而且有几个 0就读几个 0.
3.小数的写法。
(1)口述例题 4的内容,引导学生写出例题 4中的小数
(2)集体纠错、总结。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写法写,小数点写成小圆点, 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练习
教科书第 35“做一做” 。
四、课堂总结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小数的整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与整数相同 , 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往右分 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 对应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 之一 ......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读小数 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 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而且有几个 0就读几个 0。
写小数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写法写,小数点写成小 圆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小 数 的 性 质
教学目标 :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一、 情境导入
课前老师让同学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 1-2种商品的价格,谁 愿意来汇报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小数的性质。
(1) 量出 0.1米、 0.10米、 0.100米的纸条。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 :0.1米 =0.10米 =0.100米
(2)引导学生猜想小数的性质
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 2 比较 0.30和 0.3的大小。
提问:
① 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 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 ? 用多少份来表示 ?
② 0.3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 右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 ? 用多少份来表示 ?(3个 1/10,平 均分成 10份,用 3份来表示。 )
③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 ?
④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
讨论后得知:10个 1/100是 1个 1/10, 30个 1/100是 3个 1/10,所以这两个数相 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 ? 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结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要在小数的末尾添“ 0”或去“ 0” ,小数中间的 0不能去掉 ) 。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 0”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 0” ,把 小数化简。
(1)教例 3:把 0.70和 105.0900化简。
(2)例 4:不改变数的大小, 把 0.2, 4.08, 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
(3)思考: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①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 ,其他数位上的“ 0”不能动。
②将整数改写成小数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上“ 0” 。
三、练习
书 P40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比较 0.30和 0.3的大小?
0.30=0.3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注意:①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 ,其他数位上的“ 0”不能动。 ②将整数改写成小数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上“ 0” 。
六、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
1. 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 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 通过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渗透比较思想,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在○里填上。 “ > ” “ <”或 “ =” 。
832○ 799 6124○ 6214 1003○ 999
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的大小的怎样比较呢? (板书 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 5:下面是四年级(1)班 4个同学的跳远成绩单,根据单上的信息,你 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问: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小组交流,发现方法。
你能在小组内谈一谈你是怎样比较的,怎样排名次的吗?
明确:先比较整数部分
(3)汇报排名次的方法
2、总结比较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 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依此类推。
3、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 小数大吗 ?
4、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与整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三、练习
1、书 P41做一做。
2、巩固练习:练习十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 分相同时, 看十分位, 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 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六、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目标 :
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
观察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记录,这些数据对不对?
小明 14.5 米 ,小红 1.38米, 小果 0.14米
2、小数点移动可以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 律。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 1情境图
0.009米, 0.09米, 0.9米 , 9米
(1)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长短有什么关系。
将主题图中金箍棒的长度单位都转换成毫米,再进行比较。
0.009米 =9毫米
0.09米 =90毫米
0.9米 =900米
9米 =9000毫米
(2)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下观察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 大到原数的 l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小数就缩 小到原数的 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00.
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 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 就是左移就缩小, 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 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 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 l000倍 ......
2、出示例 2
(1)把 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 10倍、 100倍、 1000倍,各是多少?
(2)把 3.2分别缩小到原数的 1/10、 1/100、 1/1000,各是多少?
分组讨论,汇报成果
把 0.07扩大到原来的 10倍,就是乘 10,小数点怎样变化?扩大 100倍、 1000倍呢?
组内讨论并汇报: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 0”补位。
三、练习
1、完成书本第 44页的做一做
2、总结性提问:
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的方向根据什么 ?
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由什么来决定 ?
应用小数点移位规律时应注意什么 ?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 扩大到原数的 l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小数就缩 小到原数的 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00.
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 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 是 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 l000倍 ......
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 0”补位。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
1、正确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灵活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 问题。
2、知道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
3、培养辨析、观察、联想、发散等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位数不够时如何移动小数点,小数点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直接写得数。
0.36×100= 4.08×1000=
30.2÷100= 12÷1000=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 ) 。
3、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 ) 。
4、 5.24要扩大 10倍,小数点向 ( )移动 ( )位,得
( )。
5、把 42.7写成 0.427,小数点向 ( )移动 ( ) 位。
6、汇报课前学习中获取的信息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3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信息。
用 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1元人民币可以换 0.1563美元。 )
(2)学生分组讨论。
已知 1元人民币可以换 0.1563美元,问题是用 1万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3)分析与解答:
1万人民币就相当于 1元人民币×10000, 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 0.1563×10000。 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 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4)怎样列算式?
(5) 0.1563×10000=
引导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
三、练习
1.每个笔记本 2.55元, 10个多少元? 100个呢?
2.一批产品,根据抽查,每 100件中达到一等品标准的有 82.5件。这批产品一共有 1万件,达到一等品标准的大约有多少件?
3. 书本 45页“做一做” 。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
0.1563×10000=1563(元)
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
六、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1)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认识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 以及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等数学名称、 概念。
2. 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 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
教学重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 :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改写的原理。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填一填。
1米 =()分米 =()厘米
2元 =()角 =()分
5吨 =()千克
6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教材第 48页情境图。
问: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你还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吗?
2. 解决问题
(1)请你按照高矮顺序, 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 题呢?
提示:人们通常把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在这些名数中,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吧 80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80cm=( )m
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100, 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3) 1米 45厘米 =()米
1米 45厘米, 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 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 1米 作整数部分, 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 45厘米=0.45米,因此 1米 45厘米=1.45米.
理解 1米 45厘米表达的意义。
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将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要除以单位之间的进率,也就是把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
三、练习
书本第 49页“做一做” 。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还是由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 单位。
(2)想一想:它们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学生自己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人们通常把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80cm=( )m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100, 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将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要除以单位之间的进率,也就是把数的小 数点向左移动。
六、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2)
教学目标 :
1. 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之间进率的基础上,将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 位名 数。
2. 体验数学活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把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给东东等四位小朋友按高矮顺序排了队,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排 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对,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 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 2
0.95米 =()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 组内交流
(2)汇报方法
( 3) 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 9分米加 5厘米,合起来就是 95厘米.也可以用 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2、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 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 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 乘以进率。实际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三、练习
第 49页“做一做” 。第 1题 第 2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0.95米 =()厘米
0.95×100=95厘米
对单位的改写,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 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 实际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六、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小 数 的 近 似 数
教学目标 :
1. 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 根据要求改写成近似数。
245600985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四舍五入到百位是() 。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 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 近似数的方法。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 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 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 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 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 位后面的尾数。
(2)引导学生探究 1.0和 1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0末尾的 0不能去掉?
2.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首先要明确保留几位小数,再确定将哪一位上的数“四舍 五入”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几;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 上的数是几;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几 ......
0.984≈ 0.98 0.984≈ 1.0 0.984≈ 1
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 0不能去掉。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 位??
三、练习。
P52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 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首先要明确保留几位小数,再确定将哪一位上的数“四舍五 入”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几;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上 的数是几;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几??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 0不能去掉。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六、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目标 :
1. 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观察每组中的数据,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 10000000人次。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 1000万人次。
2. 联合国预测:到 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 9200000000人。
联合国预测:到 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 92亿人。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 2:
出示数据和问题: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
(1)提问:把 384400 km 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
(2)应该把 384400缩小多少倍 ?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
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 0。
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 点,再写上单位“万” ,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 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 2. 学习例 3
出示数据和问题: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独立完成,并说出改写方法。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 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7.7833亿千米≈ 7.8亿千米
3. 区别对比。
例 2、例 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 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 ? 应该注意什么 ?
4、小结:(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 要看十分位是几, 然后按照 “四舍五入” 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求出的是近似数, 应用 “≈” 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 0的, 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 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 ,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 “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 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 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
三、练习:
书本 53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 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 0的, 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要注意别忘记写单 位“万”或“亿” ,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遇有单位名称 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
六、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性 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以及求近似数等知识。
2、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以及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以及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
一、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
激趣:有个小同学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四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小数的意义、性质(板书:小数的意义、性质)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板书: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板书: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求小数的近似数)
知识结构网络
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第二位是()位, 计数 单位是() ;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2、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读出下面的数:25.33 106 3.699 0.493 150.150 111.11 0.005 0.5060
小结: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和以前的读法一样,小数部分无论是中间的 0还是末尾的 0都要读出来。
上面的八个小数中, 两位小数是?三位小数是?哪些小数可以化简?如果把 25.33改 写成三位小数怎么写? 106和 111.11呢?
4、练习:课本 56页第 1题。
二)复习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42厘米 =()米 2.29吨 =()千克
15.63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40米 =()千米()米
()千克 = 5千克 300克
练习:课本 56页第 2题,全班订正。
三)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1) 6.08怎么样能变成 60.8?
(2)小数点位置移动了,会引起小数怎么样的变化?这个变化规律是怎么样的?
(3)我们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做什么?(计算小数乘除法、小数单位之间的改写、对较 大数进行改写等。 )
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
1、判断题。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小数就扩大 100倍。 ()
(2)把 4.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 3倍。 ()
(3) 0.1 ÷ 10 =0.01 ()
2、选择题。
(1) 10 .07扩大 1000倍,得() 。
A. 0.01007 B.1007 C. 10070
(2)把 8.15改写成 8.150,原来的数() 。
A. 扩大 10倍 B. 缩小 10倍 C.不变
3、直接写得数。
2.87×10 3.9×1000
34.81÷10 0.003×100
2÷1000 0.67÷100
4、填空。
(1)光每秒传播 299792km ,改写成以“万千米”做单位的数是() 。
(2) 2002年, 亚洲人口约 3769000000人, 改写为 “亿人” 做单位的数是 () 。
(3) 2003年,我国公路客运量为 1464335万人,改写成以“亿人”做单位的数是 () 。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求小数的近似数
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和以前的读法一样,小数部分无论是中间的 0还是末尾的 0都要读出来。
计算小数乘除法、小数单位之间的改写、对较大数进行改写等。
六、教学反思
作文六:《四下语文第四单元》11400字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包括两篇精读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略读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教材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体裁的课文。短篇小说《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讲的都是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书信体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这些教材虽然体裁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除了诗歌之外,其他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要和平,不要战争。”
重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三、课时划分
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5课时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四、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1、《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短篇小说,课文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借助设计小标题来学习。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五、制定计划时间:2009年3月27日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学生自学。
互读课文,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开火车读生字,解词。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分组交流讨论后,全班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
4、小结。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勇敢 机智
教学后记:
聪明 活泼 能干 自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
2、交流,朗读。
3、小结。
三、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3、小结。
四、学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
5、小结。
五、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
布置作业:
《课堂达标》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 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 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 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 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教学后记:
14、小英雄雨来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给1-4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指导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
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二、检查自学。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2、读读有困难的地方。
三、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标题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游泳本领高或者“望着妈妈笑”)
四、指导读第二部分。
1、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句子:“女老师走到??翻开书”。“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小标题:上夜校或者“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五、指导读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3、加小标题。(掩护李大叔或者“把缸搬回原地方”)
六、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小英雄雨来
敌人:盘问 哄骗 利诱 威胁 毒打
雨来:应付 不上当 不屈服
(机智勇敢)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说出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同桌互批互改。
2、快速浏览课文。
二、指导阅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这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2、交流。(小标题河沿上的枪声或者“有志不在年高”)
3、有感情地朗读。
三.指导阅读第六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想这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2、交流。(小标题机智逃脱或者“雨来没有死”)
3、有感情地朗读。
四.归纳中心。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机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五.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叙述顺序表达文章中心的?
1.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板书: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掩护李大叔、智斗强敌、村民夸奖、勇敢机智、脱险
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就他一个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和小英雄雨来的句子。
布置作业:
1、摘录写得美的句子。
2、《课堂达标》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14、小英雄雨来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 顽强 坚定热爱祖国勇敢
机智 小英雄 掩护李大叔 智斗强敌 有志不在年高 雨来没有死
教学后记: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理解“我”为什么发出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他们不得不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有的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亲人,无家可归。有一个中国孩子给前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包含了一个孩子对和平的渴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
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雷利在这封信中对联合国秘书长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通读顺,读不通的地方反复朗读几遍。
2、点名读课文,师正音。
三、精读感悟
过渡:相信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他一个中学生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发出这样的呼声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作点旁注。
1、学生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点拨:
第一层理解:爸爸在执行维和行动中牺牲了,很悲痛。
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1~4小节。
师引导概括出:工作出色、爱妻子、爱孩子、热爱和平。
⑵练习朗读课文。启发:你认为在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激动、悲伤、骄傲)
⑶点名朗读──学生互评:
老师点评:老师听出了激动、悲伤的语气,但自豪的味儿还不够,特别是在第3小节中,当我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中无比的悲伤,但是也为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爸爸而自豪。
⑷齐读第3小节。
⑸第3小节的结尾处连用了三个“和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借爸爸的口表达了自己热爱和平,迫切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望。)
⑹教师引读:
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对爸爸的殉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名??素质”。
第二层理解:和平之神还没有永驻从间。
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
⑴学生交流:
相机出示“世界并不太平──”。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家可以联系课前的预习来交流。(师点评)
⑵学生自由交流:
师点评:看来是个关心时事政治的人;你的课外阅读真丰富;你的预习很充分。 师小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只有铮铮的白骨和成堆的尸骸,它不仅是对生命的摧残,更侵蚀着每个纯洁的心灵。如果你看到了这些场面,你会对联合国秘书长说什么?
⑷自由交流。
⑸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第5小节:
点名读──集体读。
师点评:看来大家已经读进了课文,与小作者产生了共鸣。
师:如此娇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经得起战争的摧残,请大家一起欣赏两首小诗《地球的呻吟》、《地球的呼声》。
⑹学生选读──集体齐读:让世界远离战争,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唱响《让世界充满爱》。
⑺学生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板书:和平
四、小结升华
师:同学们,为了制止战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谈) 布置作业:
《课堂达标》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问候与感谢
倾诉与怀念
呼唤和平
教学后记: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伊拉克战争或其他中东战争情况。
2、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亡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
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五、自主阅读
1、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布置作业:
《课堂达标》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一张课桌
期盼世界和平 一间教室
一起读书
享受春天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四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的新闻、英雄人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5、有选择的讲解成语。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多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
运筹帷幄:《汉书?高帝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比喻智慧超群。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非常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风声鹤唳:唳:鹤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北方的秦王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王朝,在安徽淝水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一、触景生情
1、指导观看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2、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写法指导
1、仔细观察照片,看清人物的身年龄、衣着、神态、动作。
2、认真查阅有关资料,询问调查有关背景、。可以收集此事件的相关资料。如:
此次轰炸,伤亡人数和财产的损失等,日军为何以人口密集的火车站作为轰炸目标?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还制造了哪些血腥惨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灾难?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哪些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
3、展开合理的想像和联想,孩子的父母在哪里?想像孤独的孩子以后怎样生存?
4、重点写一写你面对照片产生的感受,你以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对待相关事件。
5、建议题目用点明中心式的。
6、建议写作顺序,可以先写你看了照片的总体感受,总领原文;接着具体描写照片的内容的情景和人物,可是适当展开联想;然后集中抒情议论,把你的想法,看法,你对日本侵略者以及战争的评价;结尾最好能和开头首尾呼应,不但提出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还要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心,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告诉全世界,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千万不能光写愤怒,那样是没有说服力的。)
三、例文欣赏,开拓思路。(因为这张照片,离现在年代已远,所以例文放在前面。)
四、独立写作。
五、修改初稿。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自己的习作。
例文1、一张旧照片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会让你想起60年前那场残无人道的战争。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 上海火车站,这张照片就是被当时记者拍下来的 真实情景。
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翁翁”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片片尸体倒在了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南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微的呻吟。
“妈妈,你在那里。”“爸爸,我害怕??”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
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该怎样生存??
眼前的废墟,眼前的孤儿,不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在中国留下的滔天罪行吗?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证明你们在中国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
这张旧照片让我们无法抹杀每个中国人心灵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让我们历历在目。 思路剖析:文章从旧照片入手,引出了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作者通过细心观察抓住小男孩的外貌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军的仇恨,突出了中心,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文2、废墟中的孩子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
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思路剖析:文章通过对图片内容的描写,把读者引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文中重点描绘了敌机轰炸后,上海火车南站的悲惨景象。充分表达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这一主题。语言朴实,表达真情实感。
例文3、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许多乘客在候车室等候列车。这时,日本侵略军向车站投下了无数颗炸弹,顿时,火车站变成了废虚,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一片狼籍。这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的父母和亲人都在“轰隆”的一声中,被炸弹夺去了生命。现在他已成了孤儿,今后的命运和生活不可想象。也许在那战乱年代,不会有人理他,他将流浪街头,甚至濒临死亡,再没有机会为死去的父母报仇雪恨。也许他会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养育他长大。无论他的生活怎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同胞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罪恶滔天,像这样的画面不计其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在大屠杀中奋起抗争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位女作家说得好:“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大屠杀。”
列宁告诫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让我们把警世的大钟撞得更响吧,让钟声时时唤起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着青少年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让钟声飘洋过海,鸣响耳际,以史为鉴,呼唤和平,邪恶必败,正义必胜。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被侵略、被杀戮的悲剧重演! 思路剖析:通过简单对照片的叙述,引出了对照片的思考,发表感慨,语言尖锐,
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思考!
经典题目(习作要围绕题目的意思来写)
1、《不能忘记的一页》
3、《让历史告诉未来》 2、《飞吧,和平鸽》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共同的心愿〉
8、《我们决不能忘记过去〉
10、《可怕的照片》
12、《和平的阳光》
14、《永远的伤痛》
16、《历史的见证》 5、《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 7、《为什么》 9、《一张照片》 11、《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13、《屈辱的历史决不会重演》 15、《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b、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c、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21
d、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e、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2、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我知道大家都收集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收集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共同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3、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三、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1、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7、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四、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2
作文七:《四下第四单元》8800字
13、夜莺的歌声
学习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数据。(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4、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四、前置作业:
1、自学生字新词,自学后我会认的生字是:( )会写的生字有:( )
2、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根据课文分的段,试着说说各段主要讲什么?试着给它取个小标题。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读文
要求:读准确、流畅,标出自然段,想想故事主要写什么。
三、检查自学,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2、小组内轮流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正音,并交流共同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写了什么事?
(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4、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5、默读课文,看看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个词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6、交流归纳: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四、合作读文,交流感悟
1、请大家和同桌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分角色读文,划精彩句子。
3、课堂交流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 当堂作业。
1、抄写词语。
苏联 卫国战争 游击队 德国 法西斯
2、组词。
锋( ) 消( ) 梢( ) 淘( )
峰( ) 哨( ) 削( ) 陶( )
缝( ) 捎( ) 宵( ) 掏( )
3、照样子,写词语。
模糊(模模糊糊) 弯曲( ) (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路 ( )的眼睛 ( )地回答
( )的树林 ( )的上衣 ( )地微笑
( )的花园 ( )的歌声 ( )地站着
第二课时
前置研究: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小“夜莺”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小“夜莺”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你从课文哪里体会到的?
一、破题提问,复习导入
“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小孩利用夜莺的歌声来传递情报。)
二、深入读文,感悟体会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分别出示三处写夜莺歌声的段落,随机指导感悟:
⑴ 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① 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
② 联系第1、3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③ 仔细读小孩和军官的对话,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小孩在和敌人巧妙周旋?指名两学生分角色读这段对话,再交流体会。
(抓住“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快活的蓝眼睛”、“学杜鹃叫”、“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不慌不忙地回答”、“野兽来了”、“很有信心地回答”等词句,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孩子与敌人巧妙地周旋:表面装傻,实际言语讽刺敌人、迷惑敌人相信他。) ④ 这部分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孩的机智,在与军官巧妙地周旋?
引导学生抓住第一部分最后5个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一边用手打着拍子。”品味词句,体会意思。
3、从小孩的言行,你能想到什么词来赞扬他吗?(机智、勇敢。)
六.总结
七、课堂检测
1、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学了这篇课文说说小夜莺是个怎样的人?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②.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
③.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
④.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 )
4. 看拼音写词语:
wǎn zhuǎn shēn yín guǐ zi
( ) ( ) ( )
mù xia wěi xù níng sh?n
( ) ( ) ( )
mái fú m? gū ch?n jì
( ) ( ) ( )
kǒu shào xī shēng shāo huǐ
( ) ( ) ( )
5.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 这片杂草丛(cōng c?ng)生的空(kōng k?ng)地已被我们清理干净了。
2. 孩子在削(xuē xiāo)木头。木屑(xia xua)掉了一地。
3. 军官没来得及抓手枪,就滚到尘埃(āi ái)里了。
6. 比一比,组词语。
惯( ) 飘( ) 睁( ) 漩( ) 贯( ) 漂( ) 挣( ) 旋( ) 凝( )( )( ) 毁( )( )( )
7. 照样子,缩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天上飘着白云。
1. 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着辽阔的原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词填空
宁静 寂静 安静
1、夜莺的歌声穿过( )的森林,传到游击队员的耳畔。
2、打完针以后,孩子终于( )下来了。
3、夜来了,青山环抱着的小山村一片( )。
觉察 观察 侦查
4、“小夜莺”就是来( )敌情的。
5、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 )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6、我仔细( ),发现两个叶片间发出一个小芽苞,嫩黄的,可爱极了
14*、 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前置作业:
1、自学生字新词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课文讲了雨来的那几件事?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找出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解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雨来的那几件事?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学生交流,板书
游泳本领高(游泳) 上夜校念书(读书) 掩护李大叔(掩护)
勇斗鬼子(斗争) 宁死不屈(枪声) 机智逃生(脱险)
3.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
1.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
①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②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句子,有什么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感情。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五、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六、课后作业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从下面的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它小朋友听。
14*、 小英雄雨来
小英雄雨来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念书
3、掩护李大叔
4、勇斗鬼子
5、宁死不屈
6、机智逃生
当堂检测
一、形近字组词。
晋( ) 冀( ) 絮( ) 枕( ) 挪( ) 榴(
普( ) 翼( ) 柴( ) 沈( ) 哪( ) 溜(
二、恰当地搭配词语。
( )的芦花 ( )地哭着 ( )的浮云 ( )地看着
( )的眼睛 ( )地飞来 ( )的芦苇 ( )地指着
( )的苇絮 ( )地叫着
三、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都使用模仿声音的词,找一找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人入水中: 许多人小声说话:
人跑的声音: 爸爸抽烟袋:
翻课本: 门响声:
枪栓响: 日本鬼子说话:
))
四、读下面的话,写出破折号的作用。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些破折号表示 ( )
五、缩句。
1、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2、蓝色的天上飘着红绸似的浮云。
3、苇塘的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
六、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六、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1) 像
(2) 像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③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维护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战争图片,制作课件。向学生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
2.学生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2)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工作状况。
前置作业:
1、自学生字新词。我把会读的生字读给同学听一听,我会写的生字新词是:( )
2、朗读课文,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
3、我不懂的问题是:( )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导入新课
二.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三、检查学生自学,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
2.结合学生的问题,解释一些词语,读好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3.认读词语: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女、充满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请你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板书:问候与感谢,
倾诉与怀念
发出呼吁
3、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来读。
问候与感谢 倾诉与怀念 发出呼吁
3.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有关段落,教师相机指导: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第二课时
前置研究:
1、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2、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 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检查自学帮助理解课文第三部分
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数据,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出示数据数据: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听了这份数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要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
三、指导实践,升华情感
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2、指导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一段。
四、课堂检测
1、抄写文中你喜欢的新词语。
2、读了这封信体会作者的心情,说说那两句最打动你心?请把抄写下来。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学习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
②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①了解伊拉克战争或其它中东战争情况。
②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如沙漠本来的情景与战争的情景。
前置作业:
1、自学课文,读准四个生字。跟同学说说自己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说说每一节诗歌讲什么?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一、导入新课
二、交流检查自学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阅读示范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四、组内合作阅读
1、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语文园地四
一、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三、教学准备:
①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②搜集新闻。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②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③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④教师听写词语。
学习“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②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
学习“日积月累”
①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③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④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三、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一、触景生情
①播放残酷的战争录像,然后定格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②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真情表达
①提出要求: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②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数据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提问导入
①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②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①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b.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c.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d.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e.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②教师小结:
③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它”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三、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①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②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③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④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⑤新闻发言人发言。
⑥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⑦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四、师生总结
①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②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为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管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作文八:《四下第四单元》9600字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6、学习1、8、9三个自然段。
(1) 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12、“番茄太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课题:“番茄太阳”)
3、大家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戚”、“献”等字。
4、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想想“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精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
(1)“我”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心情如何?
(2)后来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出“我”的心情:
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3、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给“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
(二)深入课文,悟形体情
1、 感受小女孩的爱笑,体会“我的心情觉得温暖起来”。
(1)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差不多总是中午去菜场?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表现来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一家人相互之间的关爱和温情。
(3)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理解作者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温情和关爱的渴望。
2、 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丽,体会“让人隐隐心疼”。
提问:为什么看到明明,会“让人隐隐心疼”?
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双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这一家人来到城市一买卖为生,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同时,领会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体会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明明的不幸。
3、 感受明明的聪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体会“番茄太阳”的情感蕴涵。
(1)提问: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孩,大家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现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阳”了吗?你认为明明对太阳的这一说法好吗?
引导通过讨论体会“番茄太阳”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领会明明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认识以后的欣喜。
(3)体会“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明明笑声的清脆悦耳,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明明认识未知事物以后的欣喜,以及这笑声的真纯和感染力。
(4)指导读这一部分,要求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的心情。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课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朴,体会“我”内心的激动。
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几点:
(1)理解: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明明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给“我‘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我”生活的寂寞,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痛苦等等。
(2)明明临走时跟“我”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答?
(3)为什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这句话用“番茄太阳”来喻指小女孩的笑脸,并且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给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温暖的感受。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让学生说写祝福明明的话。
2、“我”今后的心情还会像开始时那样灰暗吗?
13.第一次抱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1、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德育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拓展读写点
1、 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2、 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准备
VCD歌碟,多媒体课件,讲义,带花边的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单的符号说明)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
(1)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母爱”??)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
(如: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母亲生病后 地:在医院里 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 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 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
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投影)
(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答案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
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之后可以提到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6、读写拓展
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
三、小结:
(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
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好不好?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4、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通课文,讲述故事。
1、检查预习
(1)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1、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 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 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段。
1、 自读 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讨论:时间:假日 地点:森林 天气:闷热 人物:一家人
3、 小结。
五、指导写字
“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课文。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开火车读词语。
闷热 弱小 旷地 掀起 低垂 附近 粉红粉红的 芳香扑鼻 几滴雨点 在雨如注 滂沱大雨 野蔷薇 娇嫩纤弱 萨沙 托利亚
(2)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外国家庭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人物。(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
1、过渡:在一个假日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外度假。(放音乐)引读第二小节的前两句话。听着这么美的音乐,读着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
2、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做些什么呢?
3、多么详和的画面啊,拿好书一起来读第2小节的前3句话。
4、突然(放音乐)描述:雷声大作,先是—,接着—,什么叫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词是形容雨大的?(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滂沱大雨)
5、过渡:一场大雨打乱了一家人的度假计划,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贵。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相机板书)
6、雨下得这么大,爸爸、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学习第3—8小节。
1、导入: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样问妈妈的?他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
2、学习第一次对话(3—4小节)
(1)引读:萨沙问道—
(2)理解重点句子(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读读、想想、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在大雨到来时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5)指导朗读。(肯定的语气)
3、学习第二次对话(5—6小节)
(1)听了妈妈的话,萨沙的表现怎样?
(2)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3)比较句子(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
(A)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4、指导朗读出反问的语气。
5、学习7—8小节
6、听了妈妈的第二次答话:萨沙是怎么做的?
7、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些什么?
8、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小黑板: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花弱小的词语;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 9、讨论交流
10、给蔷薇花盖好雨衣的萨沙,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1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
12、指导读好反问句(自豪的语气)
1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8小节。
14、讨论反馈
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大雨来临时,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最后萨沙将雨衣盖在了蔷薇花的上面,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指板书)学了课文,作为萨沙的同龄人,你有什么体会呢?
2、指名说说
3、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自觉保护弱小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对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应该爱护、关心,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
五、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处写下来。
2、抄摘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习作4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
(对生活中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要求:
1、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或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看看有什么值得我们小学生关注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电脑、克隆、网络、汽车??我们的生活变化实在是太快太快!你有一双机敏的眼,有充满睿智的脑吗?今天,我们的作文就是谈论生活中发生的事。请同学们,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用睿智的头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用灵动的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二、 谈论话题,个性表达。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搜集了哪些值得关注的话题。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三四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2、每个小组先确定自己谈论的话题,然后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谈论(自由发表意见,也可进行争论)。
3、要求学生依据讨论结果,记录下针对同一话题而发表的不同看法。
4、依据记录内容,参加全班交流汇报。(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教师在学生交流汇报时帮助确定表达的中心,不断引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三、学习习作例文,体会写法。
1、读短文。
2、戴老师在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同学进行了什么讨论?
3、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同学们都发表了什么看法?
4、短文对大家的讨论作了怎样的介绍?
(1)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小结:先用 4 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 4 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5、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多彩题目欣赏。
1、作文的题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好的题目可以吸引人,使人想一睹为快。
2、出示同学的习作题目(三组)
3、让学生评选好题目。
4、让精心构思题目的学生,向大家自豪地介绍。
5、小结:刚才欣赏的题目,有一些同学确实动了脑筋,题目不仅简洁,而且很有吸引力。
三、展示优秀学生习作片段。
1、精选学生两个语段出示给学生看。
2、评议,这两段话究竟好在哪里?你们能自己发现吗?
3、写事时,除了动作可以具体描写外,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具体描写(语言、神态等)
四、修改习作。
1、精彩的题目使人难忘,不过使老师更难忘的还是同学们精彩的故事。
2、大家再读读自己的习作,自我感觉满意吗?如果不是很满意的话,能不能再改一改。
五、学生自我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4 记叙一次讨论会
有详有略 内容具体 标点正确
练习4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 7 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2.联系所学课文 《 永远的白衣战士》 ,学会八个成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字经 》 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4.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 7 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2.学会八个成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字经 》 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
3.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通常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同学们,我们平时生病时,都会选择中医还是西医呢?
是的,我们的选择是同样的,大部分都选择西医。但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我们也应好好了解一番。
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2.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 本草纲目 》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今天,书上也出现 7 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
指名读,齐读。
6.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 7 种中药。
7.你知道这 7 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8.你还知道其它中草药名称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 小柴胡冲剂 》 ,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
指名说。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自己读读这 8 个成语,读准字音。
2.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 永远的白衣战士 》 ,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3.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部分。
1.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它出自哪儿?
孔融让梨使我们懂得了从小学会谦让,少年之时应该学习的礼仪。
2.读一读 《 三字经》 的片段。
3.互相讨论、交流 《三字经 》 这个片段的意思。
指名说 《 三字经》 的意思。
4.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朋”。
2.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5.师范写“羽”。
6.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7.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
第三课时
一、激情导入。
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快乐,我们多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二、审题。
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三、指导。
1.回顾班机取得的成绩,找找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讨论班级公约。
2.请学生做主持人,主持讨论。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共同遵守哪些规则?
5.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主持人组织。
6.教师相机点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补充。
7.教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四、拓展。
1.请同学们课后试着为班级整理一份班级公约。
2.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
练习4 读读背背
口语交际
作文九:《四下第四单元练习》1400字
第四单元语基复习卷
姓名 班级
一、填空。
1、《开天辟地》一文是(神话传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天辟地。)赞颂了(盘古无私的奉献精神。)
2年。他醒来后,用一把板斧和凿子猛劈猛凿,将天和地分开。盘古顶天立地了几千万年,筋(疲)力(竭),最后微笑倒下。
3、盘古以他的(身躯 ),化生出(万物)。传说他临死时,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想一想:盘古身上的还有什么变成了什么: 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
4、《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课文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写出了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的伟大精神。
5、有火种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6、《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道理。从破水罐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对自己的缺陷感到自卑,只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挑水工的角度看,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知人善用);从完好水罐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骄傲自大)。
二、积累和运用。
1
2、照样子,写词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第 页 共 2 页 1 和黑暗中,于是,他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赞颂了普罗米修斯
纵横交错:悲欢离合、悲喜交加、轻重缓急、生死存亡 ..开天辟地:舍生忘死、惊天动地、口是心非、七上八下 ..轰隆隆(象声词):哗啦啦、淅沥沥、 咕噜噜、叮咛咛
3、从《开天辟地》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1)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2)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
(3)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4、名言集锦:
尊师名言:
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 ——鲁迅
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师栽培。 华罗庚
关于勤奋: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爱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 向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珍惜时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第 页 共 2 页 华罗庚 华罗庚 鲁 迅 韩 愈 《长歌行》爱迪生 文天祥 顾宪成 范仲淹 2
作文十:《语文四下第四单元重点》3300字
第四单元
沉寂 盘问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壮烈 牺牲 谢意 沉浸 深情 凯旋 征衣 凝固 阿姨 精通 经济 贡献 圣坛 罪恶 呼吁 健康 木屑 蘑菇 呻吟 宛转 芦苇 苇絮 打扮 脊背 枕头 防备 卓越 蓝盔 弥漫 威胁 蔚蓝 巡弋 梦幻 阻挡 削价 喂养 挺立 斯文 甩开 踢球 枪口 消防 鬼子 汉族 滚动 毁灭 习惯 征文 神圣 驻守 犯罪 可恶 睁眼瞎 绿茵茵 手榴弹 不慌不忙 杂草从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惯(习惯 娇生惯养 惯性) 贯(贯通 贯穿 如雷贯耳)
抢(抢劫 抢球 抢步上前) 枪(机关枪 手枪 步枪 枪击)
建(建设 建议 建立 建造 建树) 健(健康健美 保健 健忘 健壮)
消(消息 消沉 消费 消灭) 哨(口哨 哨兵 放哨 哨子)
稍(稍微 稍息 稍稍 稍许) 梢(树梢 眉梢 )
济(救济同舟共济 接济) 挤(排挤 挤眉弄眼 )
射(射箭 放射 发射 射中) 谢(谢意 感谢 谢谢 致谢)
牲(牺牲 牲口 牲畜) 性(性格 性别 性急 性命 )
还:huán 还礼 还手 以牙还牙 hái 还有 还是
弹:dàn 子弹 炮弹 手榴弹 tán 弹力 弹性 弹琴
扎:zhā 扎针 扎营 zhá 挣扎 zā 扎辫子
拧:níng 拧毛巾 nǐng 拧螺丝钉 nìng 拧脾气
吁:yù 大声呼吁 xū 气喘吁吁
近义词
沉静(沉寂)凝神(凝思)空旷(寥廓)盘问(盘查)轻蔑(轻视)卓越(杰出)弥漫(充满) 埋伏(潜伏)空旷(空荡)贡献(奉献)威胁(胁迫、威逼)
反义词:
宛转(直率)曲折(笔直)维护(破坏)赞扬(批评)和平(战争)空旷(狭窄)
凝固(融化)精通(生疏)卓越(平凡)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样子。
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沉:程度深。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兴致勃勃:兴趣非常浓厚的样子。
永驻人间:永远停留在人间。驻:停留。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聚精会神地盯着 黑色的细瓦 空旷的花园 轻蔑地微笑 弯弯曲曲的小路 杂草丛生的空地 平稳的课桌 快活的蓝眼睛 蔚蓝色的天空 阴沉的脸 巡弋的战舰 频频发射的导弹 密密的白桦树林 烧焦的树 金黄色的沙漠 洁白的教室 蔚蓝色的大海 轰隆隆的坦克 《夜莺的歌声》
【词义辨析】
[轻蔑轻视]
都是动词,都含有瞧不起的意思。主要区别是:语意轻重不同,“轻蔑”的语意比“轻视”重。其次,适用对象不同,“轻蔑”多用于对人,“轻视”既可用于对人,也可用于对事物。此外,“轻蔑”多用于书面语,“轻视”书面、口语都常用。
[沉静沉寂]
都是形容词,都有“寂静”的意思。主要区别是:除寂静的意义外,“沉静”还有“安静”、“平静”的意义,“沉寂”还有毫无消息的意义。另外,“沉寂”多用于环境状态的描写,“沉静”多用于人的性格状态的刻画,如“沉静的面容”、“沉静的神态”、“沉静的性格”,也可用于环境。
【重点理解】:
●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提示: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提示: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提示: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一语双关痛骂了敌人。
●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提示:孩子机智灵活,他这样做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麻痹敌人,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认为他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
提示: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课题为什么叫“夜莺的歌声”?
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孩子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是和敌人做斗争的手段;二是孩子被游击队员亲切地称为“小夜莺”,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美好的,是游击队员对小孩的赞美。
《小英雄雨来》
●1、雨来游泳本领高。2、雨来上夜校念书。3、雨来掩护李大步。4、雨来勇斗鬼子。5、雨来宁死不屈。
6、雨来机智逃生。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因为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敌人以为雨来害怕,实际上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交通员。
●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这是一处细节描写。我可以体会到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意志。 ●有志不在年高。
志:志气、志向。年高:年纪大。有志气的人不在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大小来衡量,只要有志气,年轻也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地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妈妈对家里先生的问候以及深深的谢意,接着申请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海蜇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想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句子理解: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从血染的征衣及浸满血的手表这两处细节描写,看出爸爸以身殉职,牺牲壮烈,同时也表达了我痛失爸爸后极其悲痛的心情。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联系上下文便可清楚地知道,“爸爸”在呼唤和平,在呼唤人们捍卫和平。英雄牺牲是仍不忘和平,这一细节描写更加深刻地表现了爸爸以及我们对和平的渴望。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是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一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二个字概括,就是“和平”!
《园地四》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枪林弹雨 弹尽粮绝 刀光剑影 血肉横飞 硝烟弥漫 烽火四起 烽火连年 战火纷飞 兵荒马乱 家破人亡 人仰马翻 与和平有关的成语:
日新月异 万象更新 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国富民强 欣欣向荣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太平盛世 与英雄人物有关的词语: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奋不顾身 宁死不屈 沉着冷静 挺身而出 赴汤蹈火 慷慨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