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春江晚景阅读答案》400字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题。
春江晚景????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______”和“客船”。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津亭 2.D?????3.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作文二:《惠崇春江晚景阅读答案》2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
汪曾祺
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的蒌字,我小时候不知怎么写,后来偶然看了一本什么书,才知道这个字音“吕”。但我查了几本字典,“蒌”都音“楼”,我有点恍惚了。“楼”“吕”一声之转。许多从“娄”的字都读“吕”,如“屡”“缕”“褛”……这本来无所谓,读“楼”读“吕”,关系不大。但字典上都说蒌蒿是蒿之一种,即白蒿,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了。我小说里写的蒌蒿和蒿其实不相干。读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蒌蒿生于水边,与芦芽为伴,分明是我的家乡人所吃的蒌蒿,非白蒿。或者“即白蒿”的蒌蒿别是一种,未可知矣。深望懂诗、懂植物学,也懂吃的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我所说的“极清香”,很不具体。嗅觉和味觉是很难比方,无法具体的。昔人以为荔枝味似软枣,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是实话,并非故作玄言。
枸杞到处都有。开花后结长圆形的小浆果,即枸杞子。我们叫它“狗奶子”,形状颇像。本地产的枸杞子没有入药的,大概不如宁夏产的好。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叶,即枸杞头。枸杞头是容易采到的。偶尔也有近城的乡村的女孩子采了,放在竹篮里叫卖:“枸杞头来!……”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春天吃枸杞头,云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荬菜一样。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俗谓是日以荠菜花置灶上,则蚂蚁不上锅台。
北京也偶有荠菜卖。菜市上卖的是园子里种的,茎白叶大,颜色较野生者浅淡,无香气。农贸市场间有南方的老太太挑了野生的来卖,则又过于细瘦,如一团乱发,制熟后强硬扎嘴。总不如南方野生的有味。
江南人惯用荠菜包春卷,包馄饨,甚佳。我们家乡有用来包春卷的,用来包馄饨的没有——我们家乡没有“菜肉馄饨”。一般是凉拌。荠菜焯熟剁碎,界首茶干[注]切细丁,入虾米,同拌。这道菜是可以上酒席作凉菜的。酒席上的凉拌荠菜都用手抟成一座尖塔,临吃推倒。
马齿苋现在很少有人吃。古代这是相当重要的菜蔬。苋分人苋、马苋。人苋即今苋菜,马苋即马齿苋。我们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马齿苋有点淡淡的酸味。
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我们有时捉了一个哑巴知了——知了是应该会叫的,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于是就摘了两个马齿苋的花瓣套住它的眼睛——马齿苋花瓣套知了眼睛正合适,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
三年自然灾害,我在张家口沙岭子吃过不少马齿苋。那时候,这是宝物!
【注】? 界首茶干:高邮界首陈西楼的五香茶干,呈扁圆形,色泽酱红,肉细嫩微黄,颇似鸡肉,清香可口。
本文写了作者故乡的哪些食物?这些食物各有什么特色?
答:
作者说蒌蒿“加肉炒食极清香”,他是如何表现“清香”的?
答:
说到荠菜,作者为什么先写北京市场上卖的荠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文章倒数第二段花了不少笔墨写捉知了的事,这是否游离了本文中心?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答:
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句式运用的特点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答:
阅读答案:
【小题】蒌蒿、枸杞头、荠菜、马齿苋。蒌蒿:笔管粗,有节,极清香。枸杞头:鲜嫩,极清香,
清香有味,多用于包春卷或凉拌。马齿苋:味淡酸,可作包子馅,可作蔬菜吃。运用想像、【小题】比喻和通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蒌蒿加肉炒食的清香味道。
【小题】由近及远,很自然地引出写作对象,借以衬托家乡的荠菜味道鲜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南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小题】没有游离中心,而是具体生动地表现了马齿苋花如小囊的特点。这样写既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又增添了文章情趣,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题】(1)按语气来分,本文句子有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按字数来分,句子有长句和短句;按成分来分,句子有单句和复句;按语体风格来分,句子有文言语句和白话语句;按结构来分,句子还可分为整句与散句。如此种种,本文在句式运用上可谓灵活多变,运用自如,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有以教我”显得多么风趣,“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何其通俗;“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
油、酱油、醋,凉拌了吃”何等生动活泼……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用的是引用,“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用的是夸张,“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用的是比喻,“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用的是拟人。
(结合文中例子进行分析即可)
(3)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在结构上就有这一特点。所选的材料——蒌蒿、枸杞头、荠菜、马齿苋,都是作者家乡常见的蔬菜,回忆这些,既表明当年生活的清贫,更寄托着作者的乡思。而提到苏轼的诗歌,是为了说明“蒌蒿”是水边可食的植物;写到儿时捕捉知了的事情,也是为了具体生动地表现马齿苋花如小囊的特点。
解析:
【小题】(意思对即可)
【小题】比喻和通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蒌蒿加肉炒食的清香味道。
【小题】由近及远,很自然地引出写作对象,借以衬托家乡的荠菜味道鲜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南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小题】没有游离中心,而是具体生动地表现了马齿苋花如小囊的特点。这样写既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又增添了文章情趣,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题】(意思对即可,注意合理扩充)
作文三:《春江晚景诗词阅读答案》300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试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2分)
7.这是一首题画诗。画幅中没有,而诗中出现了的景物是什么?(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示例:(江岸边,)一片竹林稀稀疏疏,颜色青翠;远处,三两枝桃花悄悄绽放,色彩鲜艳,(似乎向人们报告着早春的到来)。
7.河豚(或“正是河豚欲上时”或“河豚欲上时”)。
8.表达了诗人对惠崇画作的欣赏]、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看画中之景时的喜悦、高兴之情)。(意思对即可)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作文四:《《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400字
《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
(“128815”);《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20~22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20(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分)
21(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20.津亭
21(D
22(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作文五:《《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500字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20~22题。(8分)春江晚景
张九龄? ? ? ????????????????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 ? ????????????????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 ? ????????????????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 ? ????????????????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 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20.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 ? ? ? ?”和“客船”。(1分)21.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 ? ?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 ? ?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 ? ?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2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20. 津亭21.D22.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作文六:《《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及赏析》1400字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4.(1分)津亭
15.(3分)D
【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写实结合。从全诗看,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法。B、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C、两联对仗并不工整】
16.(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注】①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②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③“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④那,怎,何。??? ⑤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 ⑥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 ??⑦“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⑧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 ⑨佳处,一作“佳气”。? ?⑩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简析】
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作文七:《默写《惠崇春江晚景》。阅读答案》400字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的诗,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
(3)诗中描绘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蒌蒿长满地,芦芽冒出地面时,味道鲜美的河豚也快要逆江而上浮出水面了。
(2)春景,唐,苏轼
(3)桃花,江水,蒌蒿,芦芽,河豚,鸭
作文八:《《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及赏析》1500字
《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及赏析
(“128815”);《春江晚景张九龄》阅读答案及赏析
春江晚景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参考答案:
14((1分)津亭
15((3分)D
【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写实结合。从全诗看,
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法。B、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C、两联对仗并不工整】
16((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注】?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那,怎,何。?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黄叔灿云:“作‘乡#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佳处,一作“佳气”。?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简析】
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
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作文九:《《春江晚景 张九龄》阅读答案及赏析》1400字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1分)津亭
15.(3分)D
【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写实结合。从全诗看,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法。B、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C、两联对仗并不工整】
16.(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注】①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②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③“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④那,怎,何。??? ⑤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 ⑥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 ??⑦“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⑧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 ⑨佳处,一作“佳气”。? ?⑩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简析】
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作文十:《惠崇《春江晚景》(苏轼)阅读答案》500字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校,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题画诗,既描述了画面的景象,又充分展开了诗人的想像。
B.首句描写岸上的静景,突出画面的春意盎然,色彩照丽。
C.前三句所描述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而又意境丰满的早春画面。
D.第四句也是对画面的描述,描写了随春潮而上的河豚,使画面生机勃发。
2.苏轼,号东坡居士。平生写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句词句,相信你记得很多,把你最喜欢的两句默出来,好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D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3.①写江中鸭子。鸭子下水,说明水温已经上升。②鸭子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选取一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