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敬畏自然的教案》11300字
精品文档
敬畏自然的教案
严春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
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
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2、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为什么要敬畏自然”的内涵。
2、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 20
精品文档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都是大自然富予我们的恩赐。但曾有一段时间,人类竟宣称要征服自然,人类开始向大自然宣战,大肆开采矿产资源,乱砍乱伐,追杀野生动物等,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继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敬畏自然》。上完本课后,我们
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鲲鹏斥鴳蓬蒿咫尺 狼藉根据意义写词语,或根据词语写意思。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比喻距离很近。
乱七八糟的样子。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相,相互 ;形,比较;绌,不足。
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巧妙绝伦: 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2 / 20
精品文档
美味佳肴: 美味的饭菜。
呐喊: 大声喊叫,助威。
体裁介绍、作者信息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 文学 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2、作者:
严春友:,生于山东省。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爱好文学,写过诗歌和散文。作品主要有:论著《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敬畏自然》等。
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应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请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方法让所要表达的抽象道理变得更为通俗易懂,
三、整体感知
3 / 20
精品文档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
要求:自由读,找出每段的关键语句,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 人 与 自然 的关系,作者否定了“ 征服自然 ”的口号,提出了“ 敬畏自然”的观点。
2、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讨论后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用文中的关键句说说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标记到书上。 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深入探究。
1、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各段的内容要点,说说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1、在大宇宙中间,人类到达的空间非常狭小。
4 / 20
精品文档
2、人类的认识史是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的看今天,我们的科学观念
还幼稚得很。
3、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
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4、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2、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C、人类的智慧本身就是大自然智慧的 一部分 。
D、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
2、归纳总结: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 。
归纳解读:文中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做出“敬畏
5 / 20
精品文档
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3、“敬畏自然”的内涵是: “敬”,“敬重”的意思,“畏”,“畏惧”之意。 所以,敬畏自然也即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敬畏自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4、问题探究: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怎样才能做到敬畏自然,结合文中语句来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A、作者在第10段中说说“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也即告诉我们要把宇宙中的其他所有个体当成兄弟。 所以在态度上我们应该平等对待自然。
B、第6中“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
6 / 20
精品文档
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宇宙的价值和面临的系列问题才能敬重和爱护宇宙,爱护自然。也即要换位思考。
C、第7段中“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从行动上爱护自然。
四、语言品味,互动探究:
1、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文章有了美丽恰切的“外壳”、漂亮的“肌肤”,才会鲜活感人。再读课外,感悟本文语言的特点,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选取其中的两句进行品味。
讨论明确:
A、感悟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富有哲理和文学性。
为了便于说理,本文在表达了方式上主要选择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了让抽象的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都是大自然富予我们的恩赐。但曾有一段时间,人类竟宣称要征服自然,人类开始向大自然宣战,大肆开采矿产资源,乱砍乱伐,追杀野生动物等,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继而
7 / 20
精品文档
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敬畏自然》。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 导入:七年级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文章《登上地球之巅》,文章最后一段是这样的。当我们中国人第一次从北面的山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时,他们俯视一切,此时他们感觉群山都“匍匐”在自己的脚下,那么当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或我们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他们为什么而激动呢,对,其实很久以来,人类对自己创造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和今天高度发达的科技而感到无比骄傲自豪,各民族都以展示自己的文明与智慧为屹立世界的重要筹码。而此时他们觉得自己征服了自然,他们是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珠穆朗玛峰的面前的,所以,在以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而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真理,然而,有一个学者对征服自然有了不同的看法,有论据,有论证。但是,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 文学 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就是用文学的、抒情的语言写议论文。)
二、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8 / 20
精品文档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会去预习了课文,下面,请一位同学来给投影上的生字注一下音。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不自量力咫尺鲲鹏蓬蒿 狼藉斑斑 不过尔尔 相形见绌高深莫测不值一提精巧绝伦 混淆 美味佳肴
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精巧绝伦:精细巧妙,没有可比。佳肴:精美的菜肴。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师:看来大家回去预习得比较充分,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全文。请听视频朗读,在听朗读录音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老师投影上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
: 一,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1. 本文谈论的是,,和,,的关系,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要征,,,,的理念,应该,,,, ,,,,,。表现了作者具有一种,,,意识。
2.用文中的关键句说说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标记到书上。
思考探究。
? 1、“敬畏自然”的内涵。
9 / 20
精品文档
?、梳理文章结构。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合作探究投影上的四个个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好了,时间到了。1、首先,第一个问题,“敬畏自然”的内涵。
敬:“敬重”,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畏惧”之意。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畏惧”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
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畏惧”,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
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2、好了,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其实
学习一篇新文章,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也不难,就是要快速抓住文章内容,那么,怎样快速抓住文章内容呢,抓住中心句其实就是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基本内容。请几名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中心句。
※ 1.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大自然窃笑人类;
10 / 20
精品文档
※.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类;※.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10.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 11.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 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这几为同学找的都非常准确,这就为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梳理结构:
1、本文结构:一. 提出问题:“征服自然”,不自量力。
二. 分析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人类不能“征服自然”,
而要“敬畏自然”。
三. 解决问题:得出人应该 “敬畏自然”的结论。
3、通过刚才的环节已经对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知并整理作者的观点。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讨论后明确: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1 / 20
精品文档
4、根据全文回答,这里作者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虽存在形式不同,却相互平等。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四:拓展反思:人类对自然有哪些不敬之举,请举例说说。
1、毁林开荒2、围湖造田3、开山造田4、过量捕鱼及其他野生动物5、超采水资源6、不合理开采矿产??一切破坏自然生态和向自然过量索取的行为
五:总结回顾。
好了,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吧。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
12 / 20
精品文档
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六、作业。读了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在以下各对象中选出你最想诉说的一位,写出你的心里话,如果能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引用诗文俗语,那就更好了。
1.自然;
2.自然中某一具体事物鹏 斥安鸟 蓬蒿 咫尺 狼藉 相形见绌 美味佳肴
2. 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作者的观点: 课文最后一段。
13 / 20
精品文档
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 合作探究,把握文意:
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明确: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 第三部分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逐层分析: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存在于人存在之前至少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
第一层: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
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
14 / 20
精品文档
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 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第5-7段着重谈大自然的智慧。提出人类是大自然创造出的会思维的生物,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a(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b(大自然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
第二层宇宙是有生命的。
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出作者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敬畏自然”。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他不说“敬爱自然”或是“畏惧自然”,
为什么作者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互相补充。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
15 / 20
精品文档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继续学习课文: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人类妄图“征服自然”的错误观点,并在课
文的第二段至第十段对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人类是自然创造的,更是与自然创造的其他生物是平等的,最终作者将文章回归于“敬畏自然”上面,的出结论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既有散文的诗意与意境,同时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逻辑,它是采用论证的方式层层推进,没有将“敬畏自然”这个问题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许多的论据来说明,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场严密的论证。
2.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发现作者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一种哲理性,理解富于哲理的句子,并且试着自己讲一讲。
、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
16 / 20
精品文档
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3. 向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导。
、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含义: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含义: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
17 / 20
精品文档
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而看起来静止不动的东西其实也拥有着生命。
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反问句,请看课后第三题反问句的使用,默读定义。
二、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拟人化。
、学习文中反问句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
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
18 / 20
精品文档
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所给出的反问句来自己造一个句子,互相说说,互相评评
四、探究活动:
1. 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敬畏自然”呢,
2. 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敬畏自然”呢,
三、看人类对自然的污染的视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敬畏自然”观念,“敬畏自然“从你们做起。
19 / 20
精品文档
四、作业布置:相关练习
20 / 20
作文二:《敬畏自然的尺度》1200字
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农场,主人是位农学博士,农场是他父亲的父亲创办的,他继承了祖父的遗训,一直专心经营着这片只有100公顷的土地,遗训的核心是:“实行土地轮作制,不得无度耕种。”
他父亲临终时把他叫到床前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在你祖父去世后,我开始接管农场,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雪片般飞来。面对滚滚财源,我决定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用于扩种天然卷菜,产量一下子增加一倍,满足了销售商们的出口要求,可第二年卷菜价格却下降了三分之一,到第三年价格又降三分之一,结果,产量上去了,收益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于扩种增加成本,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前少了,地力也下降了。特别要命的是,由于天然卷菜集中上市,包装跟不上,只好用袋装统货出口,人们认为是假货,不肯掏腰包。这是你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父亲的教训,深深刺痛了农场新主人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一直坚守土地轮作制,50多年风风雨雨不改初衷,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有敬畏自然的
尺度”。
无独有偶。在我国浙江千岛湖,有个专门从事养殖的水产公司,利用独特的湖水养殖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利用的水体只占千岛湖的1%不到,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鱼的个体和生长时间都有严格标准,鱼小了大了、生长时间长了短了都不行。同时,他们还研制烹调用料,精选独特配方,形成特有风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天还实行“三限”,即:限鱼捕捞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量。不管多么热销,他们也不涨价,被吊足了胃口的游客,到千岛湖都想亲口品尝“鱼宴”。为了能吃到“鱼宴”,据说要提前好多天预订。曾有几家外企和有实力的民企前去洽谈合作事宜,扩大生产,准备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都被公司婉言谢绝。面对大家的不理解,公司总经理坦言:合作是好事,但合作就要扩产,扩产就要多销,多销就要连锁,连锁就要出售配方,结果势必导致为利而“渔”,盲目扩张,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品质要下降,风味无法保障,甚至会出现竭泽而渔的现象。到那时,千岛湖“鱼宴”还有什么魅力,还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吗?
不能为鱼而“渔”和坚守土地轮作,虽隔千山万水,又是不同产业,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既敬畏自然的尺度,又敬畏市场的尺度。敬畏大自然的尺度,正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关键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要时刻装着这把尺。(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11期)
品读:
敬畏自然需要有尺度,敬畏市场同样需要有尺度。文章通过两个事例揭示了“敬畏”的道理,一个外国,一个中国;一个土地,一个市场;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要想在土地上获得成功就需要敬畏,要在市场上获利就需要把握市场的尺度。
作文三:《敬畏自然的教案》2100字
《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
?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与自然、与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速读文章两遍,把握文意。
?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1.导入 新课:
?可以用爱护自然的警句、格言导入 。
?也可以用大自然受损的图片资料导入 。
?也可以用类似“罗布泊消失”的自然现象导入 。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阅读本文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敬畏自然
目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2.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要求:自选难读难写的字同位相互交流识记,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反复阅读文章两遍,初读可以自提问题,再读可以圈点勾画写下感受,理解评价。
充足的时间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交流之中,学生可以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而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如:
?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
?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课堂交流
提示学生讲观点还要学会讲根据,可以用文中的话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后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我们整体感知到人类应该敬畏自然,敬畏,就是敬重又畏惧,敬畏就是爱护。人类要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时时刻刻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人类自然和谐发展。对于这一观点,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读者明理呢,
2.自主探究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提出质疑见解,学会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可以将各小组讨论题集中归纳,如:
?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呢,
师生可以互动式参与讨论,学生可以说,教师帮助引导归纳:
?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的方法,最后引出中心也是结论。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从智慧——生命——敬畏自然与生命。
?也许印象最深的写法有对比、有拟人、有反问。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读一读,并比较一下用法的不同,从中看出用对比、拟人、反问的妙处。
?文中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可联系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二)做一些反思和理解。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一些看法,教师引导评价就可以了。
体验反思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己学了文章后有哪些想法,能不能举例说明,
2.对于作者否定“征服自然”、倡导“敬畏自然”的观点,自己持什么态度,赞同呢,还是有其他观点,
3.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同学交流“人与宇宙”的资料或看法。
〖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讲述,也可以另立题目讲述,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并延伸文章内涵,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拓展延伸
1.比较学习郭牧华的《敬畏头顶的星空》、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
2.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
严春友
人类生命 与大自然 对比
人类智慧、自然智慧 拟人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 反问
作文四:《敬畏自然的尺度》1500字
敬畏自然的尺度
?商家智慧?
敬畏自然的尺度
?邹文
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农
场,主人是位农学博士,农场是他
父亲的父亲创办的,他继承了祖
父的遗训,一直专心经营着这片
只有100公顷的土地,遗训的核心
是:实行土地轮作制,不得无度
耕种.他父亲临终时把他叫到床
前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
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
休止地索取,就会遭到自然的惩
罚.在你祖父去世后,我刚接管农
场时,看到由我们培育种植的奇
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国际市场上
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
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
单像雪片飞来,面对滚滚财源,我
就决定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
土地用于扩种天然卷菜,产量一
下子增加一倍,满足了销售商们
的出12t要求,可第二年卷菜价格
却下降了1/3,到第三年价格又降
1/3,结果,产量上去了,收益却
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
于扩种,增加了机械,水电,肥料,
人工成本,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
前少了,地力也下降了.特别要命
的是,由于天然卷菜集中上市,包
装跟不上,只好用袋装统货出12t,
人们认为是假货,不肯掏腰包.这
是你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
训.
父亲的教训,深深刺痛了农
场新主人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
一
直坚守土地轮作制,50多年风
风雨雨不改初衷,除了已栽植的
奇异珍果外,他把剩余的60公顷
土地划分为两个轮作区,一年种
植,一年休养,限量生产,精美小
包装,并打上由他亲自签名的标
志,市场上始终保持旺销势头.全
家人过着衣食无忧,富足有余的
日子.尽管家里有人从事其他职
业,但他坚守向父亲的承诺,并选
好自己的接班人.在他成为”全球
环境义务大使”后,到过许多国
家,包括中国,宣传保护环境,珍
爱家园,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人类要敬畏自然的尺度”.
无独有偶.在我国浙江千岛
湖,旅游公司下有个专门从事养
殖的水产公司,利用独特的湖水
养殖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
巡! 圃墨堡兰塑蕉_
利用的水体只占千岛湖的1%不
到,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鱼
的个体和生长时间都有严格标准,
鱼小了大了,生长时间长了短了
都不行,同时,他们还研制烹调用
料,精选独特配方,形成独家风
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
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
天还实行”三限”,即:限鱼捕捞
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
量.不管多么热销,千岛湖就是不
涨价,被调足了12t味的游客,到千
岛湖都想亲口品尝”鱼宴”,为了
能吃到”鱼宴”,据说要提前好多
天挂号预订.曾有几家外企和有
实力的民企前去洽谈合作事宜,
扩大生产,准备在全国各地开设
连锁店,都被公司婉言谢绝.很多
人对”有钱不赚,有肉不吃”的做
法不理解,公司总经理面对央视
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合作是好
事,这种合作是冲着暴利来的,合
作就要扩产,扩产就要多销,多销
就要连锁,连锁就要出售配方,结
果势必导致为利而鱼,盲目扩张,
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品质要
下降,风味无法保障,甚至会出现
竭泽而渔,到那时,千岛湖”鱼宴”
还有什么魅力,还能吸引世界各
地游客吗?
”和坚守土 不能为鱼而”渔
地轮作,虽隔千山万水,又是不同
产业,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
既敬畏自然的尺度,又敬畏市场
的尺度.无论高山大地,还是湖泊
海洋,能养育多少生命,容纳多少
生物,产出多少价值,造化早有安
排,敬畏这大自然的尺度,正是生
态文明的哲学基石,关键是我们
每个人的心里要时刻装着这把尺.
(编辑思迪)
作文五:《11敬畏的自然》18000字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通过把握课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了解反问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辩、质疑;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二)教学设计:(走进与走出)
1、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
(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
2、品味语言
①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②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质疑反思
①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②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
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
4、链接练笔
①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示例: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②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设计理念:
自然,即宇宙、天地、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怎样,人又处于怎样的位置?人类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要如何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主宰吗?人要继续在自然中繁衍生息,发展进步,该好好地思考这些问题。此文作者目光独到而又犀利敏锐,一反过去充盈于耳的“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提出了“人应敬畏自然”。此文内容较为深刻,所以在教授此文时,应让学生反复阅读,可结合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理解作者所提的观点。
学习目标:
1、加强字、词、句的积累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3、领悟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4、增强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
重难点:
1. 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人们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而课文的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阅读时,应弄懂:作者为什么主张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的主张。
3. 理解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文字,图片),自己动手制作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口称要“征服自然”。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不过是受到自然羽翼庇护的一枚脆弱的薄壳鸟蛋,只不过是在母亲慈爱目光下蹒跚学步的孩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深入,就越感到自然力的伟大、神奇,越感到生命的珍贵和困惑,正如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所说:“从最小的
苍蝇到神下凡化身为基督的神灵,每一件事对我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人类应该充分地尊重充满神奇的自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作者将人类智慧和大自然智慧做了哪些方面的比较?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
2、作者认为,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是何种关系?
(1)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2)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3、据此看来,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找出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三、深入研读,探究质疑
1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课文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就具有可比性。但是,拟人手法毕竟是拟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会走向宗教。
3、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就会觉得精巧了。生物学家研究得越精细,越觉其精巧。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想想这样小小的生命怎么会长成这样的,苍蝇怎么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够吸血,不能不觉奇妙。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假如深入地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精巧。
4、 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照作者的说法,人,这种智慧生物其本身就是宇宙智慧的创造,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级形态,又包括高级形态的概念;一个是小概念,单指低级形态。所谓“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这里所说“宇宙智慧”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头脑的认识、头脑的思维当然就是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这就容易理解这一串话语了。再则,也说明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公害,破坏宇宙机体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痛苦,所以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反之亦然。
5、“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高级生命形态与低级生命形态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形态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
6、文中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此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四、杂谈随感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咏叹“人与自然”
棋盘就是世界,/棋子就是宇宙的现象,/比赛规则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对手隐身幕后,/永远公正而有耐心。/可是从经验获知,/他从不忽视我们的错误,/也不肯容忍无知。
谈谈你对此诗的感悟。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2、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课前预习
1、掌握生字词,阅读课文,弄清文意。
2、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观点,弄清文意。
2、 掌握阅读议论性散文的方法。
导入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母体,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她的庇护,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然而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破坏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学习本文后,也许我们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3、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划出文中有启发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个语段或句子点明了此观点?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
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号召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点明观点的部分是最后一段。
合作交流
1、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
2、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能举出具体例子谈谈你的看法吗?
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味语言,培养语言能力。
2、 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一、 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 语言品味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例: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
三、 拓展延伸
1、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辨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1)如果说至今人类的成就(一万年后)还是可笑的,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3)我们对自然正确的看法应当怎样?
(4)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吗?
(5)人类有好有坏,大自然是否也一样?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2、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
“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参考:
1. 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 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
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 自然界的法则不是竞争,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合作、节俭和艺术性;作为人类,我们伟大之处与
其说是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我们仅能够改变自我。
4. 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
带着绝望的泪!
5.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总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在文字里我们也读到了作者一种大生命观:生命平等,生命尊严的理性之美和人文关怀。
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本文的语言也极有特色,富有文学色彩,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洒脱俊丽,读来爽心悦目。
四、作业
课外查找并阅读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短文,写下你的阅后札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一、 说教材
(一)对课文的理解,
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把七至
九年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本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
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二)教学目标
一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要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二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要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
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二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四) 教学难点在于:
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二、 说学法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考虑:首先要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如果较长时间不改变教学方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所以教学设计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教学设计的第二点在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
思考,本课以散文形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 说学法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问答法,最后由学生发言、总结。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能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提高、发展。
四、 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想谈一下本文的教学程序。要达到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好把本文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重在课文的整体感悟,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观点,第二课时重在写作技巧的探究与理解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我想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景。
以多媒体播放《人与自然》或《宇宙与人》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简要写出自己读书感受与理解,同时投影出阅读中需解决的思考题,并小声播放音乐,以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
第三步:小组讨论。
给予学生适当的自读时间后,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学习,尽量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投影的思考题。
第四步:互动探究。
学生讨论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学生回答、可以老师回答,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第五步:张扬个性。
请学生发言说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意见,究竟同不同意,同意你将怎么办,不同的又如何办,只要学生谈来有理有据,都应给予肯定。
拓展思维,涵养精神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点评
海南/苏盛葵
《敬畏自然》是一篇立意新奇、充满了思辨色彩、情理兼融、极能开启人们思考和遐想的好文章。文章在文字上没有多大难度,所以上述两个设计均将重点落实在“思辨”这个重点上,均力图给学生以情理的感染,帮助学生明晓作者独到的思考,开发其心智和悟性,给以精神点染,这是得当的。因为“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
在处理上,上述两个教学过程也各有特色。第一个设计以形象可感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接着以几个问题引领学生钻研课文。先是对全文进行总体观点的梳理和把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再是对文本中具体语言材料的感读揣摩(“语言品味,互动探究”),然后深入一步,进入课的高潮──“质疑思辨,拓展研究”,将文本学习引向思维开发的深度,要求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再质疑,体现了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最大亮点,设计得有新意,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要求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这是能力的提升,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使之潜移默化地吸收文章观点的手段,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课的思路清晰,处理简洁而重点明确,有一定的创意,学生应该会有良好的收获。
第二则教学片断也是重在文本思路的梳理挖掘和学生思维的开发。不同的是它重在文本思路的多层开掘,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一步步地深入开掘,由表及里层进式地梳理文本的思想脉络,然后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引向现实生活、由生活中的具象来印证文本的观点(第一个设计是由感性形象过渡到理性思考),用文中的理性眼光来分析具体的现实事件,最后进行综合迁移,要求学生拟写一则倡议书,实现三维目标的聚合。虽是一则小型片断,但主要出发点与上一个设计一样是开发思维,滋养学生的精神,开发学生的能力和心智。这值得肯定。
如果说还有些薄弱环节要改进的话,则是两个教学均较多地关注了理性思辨层面的内容,对文本感性的语料稍欠体悟,课的“茎枝”分明而“血肉”不太丰满。第一个教学有了这些环节。如“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但还不够。这篇课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风格独具,对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很有裨益,但两个课在进行中缺少了读,对语言材料感知的过程少了些,还要加强诵读和品味。除了读句,还要读段,精彩的段落宜读熟读透,课内应多些读书声。第一个设计“质疑思辨,拓展研究”这个环节(“你敢对本文作者的现点进行质疑吗”)若为了更进一步活跃思维,集中群体智慧,也可以改成课内小型辩论。第二个设计学生思维的深入过程也缺乏有梯次的相机点拨,学生答问多,教师的引导则较薄弱,变成了简单的问答式。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让学生转变过去人们一致认为的征服自然的观念,应该敬畏自然,
爱护
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 斥安鸟(yan4) 蓬蒿(hao1) 咫尺(zhi3)
狼藉(ji2) 相形见绌(chu4) 美味佳肴(yao2。)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 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
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
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高科技------航天事业------相比大宇宙,空间十分狭小 人类的智慧 认识---------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矿坑---------可能成这人类自掘的陷阱 人类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
兄弟关系-----------敬畏自然=======保护、爱护
自然
自然中其它事物
教学后记:
通过诵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并学习到本文运用反问、拟人的修辞手法达到表达效果的方法。
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A]自主学习
创意说明: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渎、自理、自析、自用的活动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在大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中,掌握自我阅读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步骤:
一、自读
1.读顺课文
①读准下列字音。
蓬蒿hāo 咫zhǐ尺 狼藉jí 深邃suì
混淆xiáo 相形见绌chù 硕shùo大 狂妄wàng
②读畅下面的句子。
A.无论是令人生厌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B.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的问候吗?
C.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D.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2.读懂课文
①解题:课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
②探究: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
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究:
A.“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B.“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C.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
D.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二、自理
自理指的是学生自己对课文作一番梳理。自我梳理应完成如下工作:
1.理出思路
分别说出文章含有作者的哪些观点,这些观点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点拨:文章表现了作者以下一些观点:
①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②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③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以伦比的。
④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是兄弟关系。
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其中②③④对①进行支撑,是①的具体说明,⑤是②③④的推论,同时又和它们一起支撑⑥。文章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智慧是一层,从智慧到生命,又进一层,最后得出结论“敬畏自然”。 全文按照“概括——具体——推论——结论”的思路展开。
2.理出结构。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可以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出文章的结构。
三、 自析
学生对课文作独立的分析。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析文章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2.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运用;
3.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点拨:
1.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2.作者运用了对比、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等。
3.文中有许多拟人句、反问句、富有哲理的语句,它们增加了文章语言的形象性,易于激发读者的情感。
四、 自用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连词组段。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仿照它试写一句话。
3.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仿照它试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B]复式阅读
创意说明:《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兼有议论文和散文的特点。议论的内容与散文的语言完美结合,使文章独具风格。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将议论文阅读与散文阅读结合,一篇文里学多面知识,这样会令学生情趣高涨、兴味盎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文章,整体感知
思考:从体裁上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兼有议论的内容与散文的语言。
二、分角度读课文
1.如果我们将文章作为议论文来读,请按议论文结构的三部分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将所得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
①论历史,宇宙至少200亿年,人类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与自然相比。
引论(1)征服自然,不自量力 ②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肌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③沦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①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非常狭小。
②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
(2-4)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算不了什么。
(5)大自然的智慧无与伦比:宇宙中的一切都精妙绝伦,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
本论 自然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
(6—7)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认识自我的工具;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8-10)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
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结论 (11)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2.如果我们将文章作为散文来读,请从散文的角度来赏析文章的语言。
文章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反问、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如:
①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个“笑”字,把大自然拟人化了,“笑”写出了人类不自量力的狂妄表现。
②“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把“航天器”比作“儿童玩具”,富有情趣,充分表现了从人类自身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③“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融比喻、反问于一炉,语气强烈,表现了作者喷涌的激情,同时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④“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排比的运用表现了作者炽热浓烈的情怀,表露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文意识。
……
[教学设计C]专题辩论
创意说明: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仅仅只是阅读一篇文章,这个观点很难在学生灵魂中生根,为了让“敬畏自然”的观点走进学生的心灵,组织辩论是最好的方法。学生会在资料的准备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振聋发聩的事实、更多的前沿性的环保理论,同时,语言的表达能力、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都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锻炼。
教学步骤:
1.出示辩论题:人类应该征服自然
2.资料准备:分小组搜集资料,准备辩论 。
3.辩论方法指导:
辩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立场一定要鲜明,不可摸棱两可。
②说话要有条有理,更要有据可依,才有说服力。
③说话一定要紧扣话题,不要游离于中心之外。
④要善于从对方的发言中寻找漏洞,适时反驳。
⑤了解一些驳论方法,如: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4.分小组辩论,教师点评,评出最佳辩手奖、最佳合作奖等。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课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全文见《散文》杂志1998年第5期
或登陆(://.guoxu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3 文史聚焦网 )搜索
2.课文扩读材料
大自然的哀歌
管 桦
从那迷蒙的遥远天宇走过来的大自然,飘起淡墨色烟云,斜飞着细雨。铺开广阔草原,洒下五彩鲜花。衣裙带起南风,芬芳了四月荒郊,你快活地在浓荫的枝头歌唱。麦田尽头的果园,漫着粉红色的雾。山涧撩拨着石壁下潺潺流水。你的激情奔流着波涛滚滚的江河。你的襟怀荡出无边的莽原。你的神思浮起连绵起伏的山峦,又耸出云中的峰巅。
明净的露水,滴绿了路边小草。豆棚瓜架密叶间,透出蝈蝈清亮的叫声。深川、荒谷、悬崖石缝中幽独的野藤,恬静地醉入落日的云气。湖畔最初开放的紫丁香唤出的几枝蔷薇,几枝杜鹃,羞怯地半露在山石上。一片尖尖竹笋,悄悄探出嫩绿的草从,惊喜地瞧着湖中的天鹅,扑扇着翅膀,抖出闪亮的珍珠。到夏日,林中的柳莺、喜鹊、山鸡,闻到清香,急促地转动着美丽的脖颈,寻到茫茫水荡邀来的一朵朵红的白的芙蓉,它们争抢着展开羽毛,亮起歌喉。牤牛沉稳而又悠然地漫步在被河水浸湿的草地,哞儿哞儿地叫出朦胧着淡紫色的暮霭,唤来归巢的燕子。青山抱回一轮红日,又洒出满天繁星,送下甜蜜的梦。
大自然,你以为陪伴的都是绿叶,才开出鲜花。你以为飘荡的都是白云,才纯净了蓝天。你以为遮蔽的都是茂密的森林,才欢乐地跳唱! 可是,在六月的阴雨天,你的眼睛为什么滴着泪水!啊,嫣红的牡丹,苗条的郁金香,妩媚压倒群芳的水仙,漫漫白雪中浓艳而又清冷的梅花,都因为绝美的风姿和迷人的芳香,被采折,凋殒。鸟儿扇起的五彩羽毛和荡漾魂魄的歌声,夺去自己海阔天空的自由!丛林中阔步的大象呀,浑圆的长长的象牙,葬送了你的生命。还有冰海上被杀的海豚、白熊,山中失去的狮子、虎豹、野鹿、羚羊,云中被击落的天鹅……你们美丽、纯洁、珍贵出死亡!
你大气的清新污浊了自己,引来飘荡的毒雾,涌进核的尘埃。林立的烟囱喷吐出的黑色浓烟,卷向你灵魂的白云。雨后也呼吸不到早晨的清爽空气。透明的碧波肮脏了千万条江河。滋润生命的流水枯竭了河床。风中摇颤的森林,尘埃都不会玷污七月的湿风也在芬芳的林中沉醉。可是,你的粗壮、笔直,折没了无边的绿海,葬送了獐狗野鹿和松鸡山鸟,在伐木的轰然巨响中倒下。
大自然在难以忍受的凌辱中,惊扰于失去自己的尊严,早已燃烧起压抑心底的怒火。啊,神圣的烈焰在天地间奔流。山峦平原在灼热的沙尘中昏迷僵卧,田野变成死亡的荒郊。大自然为了拯救自己,把核的尘埃和所有一切毒雾喷吐出来。庞大、威严、暴怒的飓风,呼唤出席卷大海的乌云,急疾地旋转着,驰过被砍伐的森林所留下的裸露的伤疤;卷起黄尘,刮上荒凉的山顶。天神一般呐喊着,发出摇山动地的雷鸣。什么也抑制不住你的激愤。击打着一路的泥沙和田园,咆哮着奔腾着,穿过宽阔曲折的山谷,又从那光颓的高山绝顶往下倾泻,惩罚着一切罪孽。
可是大自然被自己盛怒造成的景象吓呆了。旷野变成大海,漂浮着无数生灵的尸体。到处是凄凉、荒漠与空虚。你捍卫自己的纯洁、正直、善良与尊严,却加倍地失去了你的纯洁、正直、善良与尊严。你怀着一腔悲悯诅咒自己。横空亮起火焰长剑,刺穿浓重的乌云。啊,大自然撕开自己的胸膛,要扔弃内心的黑暗。接着,无力地在天空隆隆地发出低沉的呻吟。风中扭动的大树和激起的浪花,是你在翻来覆去的滚动,撕扯着长发。雨后,树叶上滴落下硕大的泪珠。田间大道和林中的小路都被浸成泥泞。穿行在烟云里雁群的叫声,悠长而又悲凉。卷着落叶的秋风,也在旷野上吹起哀愁。冬天凝冻的空气中,光裸沉重僵硬的树干,在忧郁地伫立。云雾中山峰的积雪,是沉重忧患而白了的鬓发。从阳光、大气和风的穹庐下波涛的轰响,直到夜晚满月清光中蟋蟀的颤鸣,我听着大自然的哀歌:
你悲戚自己的善,
寓含于你的天敌的善!
选自《时文选粹》第三辑 (南方出版社)
使用建议:如果课文是以雄辩的“理”取胜的话,这篇文章则以饱含深情的形象的描写来打动人心。建议作为比较阅读材料,探究两篇文章在主题、表达、语言等多方面的同与不同。
作文六:《敬畏自然的教案》2600字
《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民勤五中 姜海燕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 斥安鸟(yan4) 蓬蒿(hao1) 咫尺(zhi3)
狼藉(ji2) 相形见绌(chu4) 美味佳肴(yao2。)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比喻距离很近。 咫尺:(书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
((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
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
主动。) 。 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
(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界有目的吗?
?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
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作文七:《敬畏自然的尺度》900字
澳大利亚南部的一个农场主,一直专心经营着一片100公顷的土地,他遵从了祖父的遗训――土地轮作,适度耕种。
父亲临终时对他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休止地索取,只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刚刚接管农场时,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接踵而至。面对滚滚财源,我忘记了你祖父的遗训,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扩种了天然卷菜,产量成倍增加,但收益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于扩种,增加了成本,地力也下降了。加之天然卷菜集中上市,价格一降再降,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前少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父亲的话,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一直坚持土地轮作,50多年不改,一年种植,一年休养,限量生产,精美包装。正因为如此,他培育出的奇异珍果在市场上始终保持旺销势头,全家人过上了衣食无忧、富足有余的日子。而他也被选为“全球环境义务大使”,到世界各地宣传保护环境、珍爱家园的重要性,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敬畏自然的尺度。”
无独有偶,我国浙江一家水产公司,利用千岛湖独特的湖水养殖了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坚持养殖利用的水体不得超过千岛湖的1%,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对鱼的生长和捕捞执行严格的标准;同时还研制烹调用料,形成了独家风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天实行“三限”制度,即:限鱼捕捞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量。而且不管多么热销,“胡子鲶”就是不涨价,被调足了口味的游客都为品尝“鱼宴”,慕名而来。曾有多家企业前去洽谈合作事宜,准备扩大生产,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都被婉言谢绝。很多人对他们“有钱不赚,有肉不吃”的做法表示不解,公司总经理却说,合作是好事,但有些合作是冲着暴利来的,势必导致为利而渔,盲目扩张,只能造成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品质无法保障,甚至会竭泽而渔,到那时,千岛湖“鱼宴”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还能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吗?
绝不能为鱼而“渔”和坚持土地轮作,既是敬畏自然的尺度,又是敬畏市场的尺度。无论高山大地,还是湖泊海洋,能养育多少生命,创造多少价值,自然早有安排,敬畏自然的尺度,正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
小满摘自《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作文八:《本文的中心论点》600字
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全文的主旨句 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一、要具有良好的资质或才能;
二、后天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于识别人才的伯乐。
作文九:《中心论点的判断》600字
中心论点的判断
一、 中心论点的表达方式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简洁、表示肯定的判断句。不能是一个短语。一般不是比喻句,很少用否定句式、反问句式,不会用设问、28. 阅读是灵魂的壮游 29. 笨功夫成就真功夫 30. 生动的重复 31. 求人不如求己 32.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33. 择善而读 疑问句式。
二、 判断下面的语句哪些可以做中心
论点 1. 谈骨气 2. 怀疑与学问 3.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4. 想和做 5. 论街头文化 6. 讲真话需要勇气 7. 知识就是财富 8. 知识与财富 9. 谈如何做人 10. 社会更需要专才 11. 中日关系之我见
12. 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 13. 科学无价 14. 学会认输
15. 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 16.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7. 应有格物致之的精神 18. 谈读书 19. 不求甚解
2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1. 敬业与乐业 22. 微笑着面对生活 23. 读书可戒躁 24. 勇于不敢 25. 青少年的易折人生 26. 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27. 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34. 不动笔墨不读书
35. “手绘微信说明”启示我们什么 36. 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 37. 家教与家风 38. 断了退路,才有出路 39. 人生何处不低谷 40. 同行非冤家 41. 学会善待他人 42. 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43.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 44. 微笑 45. 微笑最美丽 46. 美丽的微笑
4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48. 学而不思则罔 49. 三人行,必有我师 50. 温故而知新
作文十:《敬畏自然(教师中心稿)》3600字
敬畏自然(教师中心稿)高一、高二、高三在线视频课堂,名师讲解. 40节免费高中视频课
程任你选..
敬畏自然(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敬畏自然(教师中心稿) 2004-08-01
zxdl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 斥安鸟(yan4) 蓬蒿(hao1) 咫尺(zhi3)
狼藉(ji2) 相形见绌(chu4) 美味佳肴(yao2。)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
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
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界有目的吗?
?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
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课件下载
音像素材
语文试题
语文论坛
◎瑞文家园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推荐给朋友】【我有更好的资料】
量子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