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小苗与大树》1600字
《小苗与大树》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学习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师:在苗苗对季老先生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生:我觉得闲书就是指不是课本的书。苗苗看的《水浒传》,季老小时候读的《三国演义》《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都算闲书。
师:你是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到的。那到底是谁管这些孩子们爱读的书叫闲书呢? 生:我在读《哈里?波特》时,妈妈就这样说过,“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看闲书。” 生:我喜欢看漫画,爸爸也说要我少看闲书,多做点题。
师:看来很多家长都把读课外书称为“闲书”,言外之意就是没用的、浪费时间的书,所以苗苗和季老都要偷偷地读。那季老今天为什么还主张看闲书呢?让我们再读读课文。 生:季老说要把文章写好,写通顺,应该看课外书。他的文章写得那么好,一定和他小时候看闲书有关。他还讲鲁迅也说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师:季老的话多么有说服力啊!
生:还有呢。季老在回忆他童年看闲书的事时,说得津津有味,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那么清楚,这说明看闲书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生:还有,当他听说苗苗看闲书挨了爸爸的打时,没有评论,而是笑了。
师:季老就是这样在谈笑风生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是那么亲切自然。让我们同桌间分角色读一读6-7页的内容。
(同桌间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生:阅读,是一位向导,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生:阅读,是一架望远镜,让我看得很远很远。
??
师: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杜甫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六、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作文二:《2.小苗与大树》1900字
课时授课计划
任课教师: 韩丹 章节名称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日期 班级 9月7 日 五年级 星期三 编号:3 教 时 计划 实用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8 月 28 日 9月7 日
授 课
编写时间 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 学习活动。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谈话、讨论 小黑板 一、理解课题,激发兴趣 1.结合课题质疑、解疑。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 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小苗指的是苗苗,大树指的是季 羡林。 2.为什么要把苗苗比作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请大家带着 这个问题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出答案来的。 3.交流课前对季羡林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1999 年 8 月 21 日,苗苗同学采访了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 让我们去听听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 ,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4.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爷爷都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 各自有何见解? 2.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交流。 (主要有以下方面:阅读、 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 3.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步骤剖析
直切课题, 理解课 题,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 了解课 文的主要内容
4.本文是一篇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 5.同桌分角色对话交流,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 教师点 拨: 要像说话一样
6.在苗苗与季爷爷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请 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 学生自己先做准备,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7.重点引导“闲书”的问题: (1)在苗苗对季爷爷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讨论看闲书。 那么到底“闲书”是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 其实, 我们已经从他们两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 帮助写作。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走过爱读书的童年和 少年,我想说, “是阅读,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你能用这样 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看来, “闲书”不闲,杜甫曾说过, “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 外。 ”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四、品味题目,理解深化 1.再读课题,为什么要把苗苗比做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 (1)与二人名字有关。 (2) 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 犹如破土而出 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 叶茂的大树。 2.文章把季爷爷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其理由是什么? (1)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季爷爷平易近人,关心下一代,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从一株小苗长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五、学习访谈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1.访谈是与人交流,通过阅读这则访谈录,你对访谈技巧有了一 些什么新的认识? (1)要有礼貌地请教,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要倾听对方的表述。 2.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再细读课文,加深对访谈的认识和了解。
自然, 不做作, 争 取做到亲切与自 然。
学生自由交流, 如 果自己说不出来, 还可以谈谈自己 搜集的关于阅读 的名言警句。
他们之间的交流 亲切自然。苗苗: 热爱读书的小学 生, 谦虚好问, 对 季爷爷的尊敬、 崇 拜溢于言表。
作 业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 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科书
教材及参 考书 自学内容
预习课文 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 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如:季羡林先生和 苗苗算不算书虫?说说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 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等。在议读中,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升华,总的来说课堂效果 还算好。 时间: 2011 年9 月1 日
教学课后 回顾
教研组审
查意见
刘月丹
作文三:《小苗与大树》800字
在一个美丽的树林里,有一棵参天大树和一棵小苗。小苗贪婪地吮吸养分,过得十分快活。这时,小苗看见自己身旁的大树爷爷,它是那么枝繁叶茂、是那么苍翠挺拔、更是那么盘曲多姿……令小苗十分羡慕,就产生的好奇心,于是他、它仰起头,俏皮的地问:“大树爷爷,您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长得这么高壮呢?而我又怎样才能长成您这么高壮呢?”
大树听了,摸了摸长长的胡子,和蔼可亲地说:“小苗呀,我的灵丹妙药就是多多吸收养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小苗听了,双手托着脑袋,疑惑不解地问:“那怎样才能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多多吸收养分呢?”
大树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说:“你现在还小,不懂没关系,就让我给你讲讲我是怎样做到的,好吗?”
小苗高兴地说:“好呀!那您就开始讲吧!”
“首先,我按时吸收养分,然后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比如: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等等,而且要临危不惧,做到永不回头、永不放弃,并且要坚持着这个信念,不做回头马。”大树晃着头,细细道来。
小苗专心致志地听完以后,拍了拍手,说:“嗯,我明白了!我一定要向您一样,经历种种磨难、吸收养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大树说:“呵呵,有志气!等你成为大树的时候,可别忘了我哟!”
“放心,忘记谁也不会忘记您的,因为您是我前行的指路人。”小苗说。
从那以后,小苗一直坚定着信念:每逢暴风雨来临时,小苗挺直腰板,坚强地面对困难。当狂风吹掉它的叶子,它没有放弃;当暴雨打在它身上,令她浑身疼痛,它没有低头;当闪电对着它时,它抬起头说:“我不会向任何困难屈服!”终于,它的执着打动了上天,对小苗露出了阳光,此时,小苗感到十分幸福。
最后,小苗经历了种种磨难,成为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
是呀!小苗只要做到按时吸收养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有着坚定的信念,就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就和我们人一样,只要勤学苦练,有信心、恒心、决心,要坚持努力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就会苦尽甘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文四:《2小苗与大树》1900字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
学校: 以龙小学 教师: 莫金忠 学科: 语文 课题 小苗与大树 知识与技能 教 过程与方法 学 目 情感态度与 标 价值观 考点 年级: 五 (1) 班 第 1 课时 时间: 2015-9-7 修改提示
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综合性学 习活动 自读课文,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 长的要求。 学习访谈中如何倾听对方的表述,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于自身的实 践活动。 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阅读《我的童年》节选。
精讲要点 互 自主学习 动 合作学习 提 纲 探究学习
小苗与大树分别代表什么
一、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跟随 12 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 赏他们的访谈片段。 二.初读课文,感知谈话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可在书上做上 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板书: (闲书、偏科、学习外语)[初 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明晰季老对读书、学习的见解 1. 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 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 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示: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 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 )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 殷切期望。导语: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 是如何解答的呢? 交流预设: ㈠ 把文章写好, 要多看书⑴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 出来的?(季老以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以及询问苗苗如何写好文章来阐明 自己主张读闲书。 )⑵同学们对《彭公案》 《济公传》 《施公案》 《三侠五 义》有哪些了解?(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 ⑶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 ,但 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激发学生共鸣,促其酣畅淋漓地发 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教 学 流 程
㈡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的人才, 因此不能偏科。 ⑴同学们如何理解 “三 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 ” ( “贯通” ,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三贯通” 则是指清华
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 。这句话是季老 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 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 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 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 四、品味人物,分角色朗读 1.过渡语: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同学们的对 季老的话感想不一,苗苗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读一读。 (指名读,读出苗苗的惊诧、童真) 2.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谦虚好问,率直而有礼貌,对季老充满了爱戴崇敬。 ) 3.引读:季老也从苗苗的语气中听出了苗苗的惊讶,季老说: (生读) 4.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于季羡林教授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 的教授,他翻译和创作过许多作品,涉及到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季老在《我 的童年》一书中记录了他小时侯偷偷看闲书的有趣经历。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初步了 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5.分角色朗读 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 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回 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巩固训练 课 堂 训 练 强化训练
闲书——多看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
三贯通指什么
教学反思
老师要着力讲解三贯通: ( “贯通” ,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 的“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 。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 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 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 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 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
作文五:《小苗与大树全》3200字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文本特性来说,属于访谈录,这也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文体。国外兴起的比较早,现在国内访谈也很热,电视媒体像杨澜访谈鲁豫有约都做得很好,平面媒体也有像人物周刊那样的访谈专刊,所以从另一层意思上看这也是一种新的应用文。面对这样的文本,学生首先会有新奇感,其次会有凌乱感,因为一次访谈往往会有几个话题组成,学生在阅读时会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在上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握住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把握谈话要点,学会从口语化的平铺直叙中挑拣谈话中的重要信息。所谓的要点我们可以从整理问题提纲入手,苗苗提出了哪几个问题?1、读闲书到底好不好2、偏科怎么办3、什么时候学语言最好?而季老的几个回答要点就是属于重要信息。1、读闲书好,对写作文有帮助。2、偏科不行,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3、学外语早学比晚学好,古诗文也应该在小时候积累。
学情分析: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逐渐增强,所以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不是理解的难点。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把这课的教学内容聚焦在把握要点,提取有效信息上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直接会对他今后面对其他访谈文本时起作用。他会记住阅读访谈类的文章搞清楚它究竟说了些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从这些文章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要比“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更有意义。
二、教学要求: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四、教学准备:了解季羡林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学生齐读:彭公案、水浒传、三侠五义、古今贯通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1、读闲书到底好不好2、偏科怎么办3、什么时候学语言最好?而季老的几个回答要点就是属于重要信息。1、读闲书好,对写作文有帮助。2、偏科不行,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3、学外语早学比晚学好,古诗文也应该在小时候积累。)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
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四)想象练笔,品味题目寓意。
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文章的题目一定有个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就请你把你的理解和认识写下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提示: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五)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七、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话题一:讨论看闲书-----多读课外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话题二:谈学习偏科-----提倡三贯通
(苗苗) (季羡林) 话题三:请教学好外语----鼓励早学习
话题四:背诵古诗文-----加大积累量
八、课后评价题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绿林好汉(lǜ lù) 水浒传(chuán zhuàn) 倒下(dǎo dào) ...
盛白面(chéng shàng) 散文集(sǎn sàn) 宝藏(cáng zàng) ...
(二)苗苗访问季羡林爷爷,获得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启示。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看闲书会挨打,以后不能再看了。( )
2.要把文章写好,应该多看课外书。( )
3.21世纪的青年必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
4.古文也很重要,从小就要进行适当的积累。( )
九、课外阅读拓展
特别的爱
扶我一把,非要我自己爬起来。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不给我冰糕钱,叫我带水壶。平时,不管是扣子掉了,带子断了,还是鞋袜脏了,妈妈都叫我自己处理。
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起,妈妈就逼我到机关食堂去买早餐。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早晨六点半钟,我就被妈妈从梦中叫醒,无可奈何地揉揉眼睛,嘟着小嘴,拖着无力地双腿走向食堂??
路上走着。进了宿舍,快上楼了,我两手发烫,双臂酸疼,脚下一滑,滚烫的稀饭泼了一身。我烫得跳了起来,边哭边看,两只手背都烫红了一大块。哭声惊动了底楼的王婆婆 呀 不得了 王婆婆急忙返身拿出她家的烫伤药 直往我手背上抹 她边抹边说 你妈妈也真是的 叫这么小的孩子去打饭 今天要不是穿得厚 身上准会烫起泡 我哭得更伤心了。妈妈闻讯跑下楼来,拉着我的手看了看说:“没什么,不就烫红了一点皮吗?路路是个勇敢的孩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快回家洗一洗,换身衣服,重新去打早饭。”我想:妈妈怎么这么不心疼我呢?
晚上睡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我被痛醒了。听见隔壁房间爸爸妈妈在议论着什么,只听妈妈说:“一个人就是要多吃点苦头,多受点磨难,才能成为强者。我这样对待孩子,虽然无情了点儿,但是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会让她终生受益的??”
说话声渐渐没有了。我感觉妈妈来到我身边,替我把被子盖严后,轻轻走出了房间。顿时,我的泪水禁不住顺着我眼角流了出来,我想: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我该怎样做个妈妈所希望的孩子呢?
阅读练习
1.给文中画“ ”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用“~~~”勾出一处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
3.用“|”把第1自然段分为两层。
4.写出有“△”的自然段的段意。
5.填空。
(1)“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中的“这样在爱着我”,是指
(2)文中两次出现的“特别”一词,意思不同。第一次的意思是 ,第二次的意思是 。
(3)本文着重记叙了一个冬天的早晨 的事,说明了“我”的妈妈是一个 。
十、教学反思:
作文六:《小苗与大树》1400字
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评论
1、通过比较,了解“访谈录”文体的特点。
2、通过体验,感受访谈的现场感及话题的集中性。
2设计背景 评论
对于小学阶段唯一的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大多老师忽视了文体的认识,而像以往的课文教学一样,让学生拿腔捏调地进行朗读,学生受益不大。为此,我从“文体”角度出发,,通过自读、对比辨析、现场模拟,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明确“访谈体(录)”文章的核心及采访时的注意事项,从而学会如何去与人交流、表达。
3重点难点 评论
1、对“访谈录”文体特点的把握。
2、“人物访谈”时应注意的问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 评论
1、收集美国11岁小学生威沃采访总统奥巴马的视频及文字材料。
2、收集有关季羡林、张钫的资料。
活动2【导入】一、看组图,引出“文体”概念。 评论
1、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观察,看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图1:美国11岁小学生威沃采访总统奥巴马。
图2:2016里约女排夺冠后,采访教练郎平。
图3:陈伟鸿与马云的对话。
2、学生谈看图后的收获,突出两个关键词“采访”“访谈”。
3、出示题目“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猜猜看这与上面的“采访”、“访谈”有关系吗?说理由。
小结:这就是我们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唯一一篇“访谈体”的文章,那么,对于这一类文体,我们要学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探究。
活动3【讲授】二、读课文,找出“文体”特点。 评论
1、初读:思考: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形式上不同:开头就标明时间、地点、人物、谈话的内容
行文上不同: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一问一答对话行文的方式也不一样,人物的语言均不用引号,人物的表情、动作用()注明,一目了然。
2、再读,这篇文章中小苗与季老都谈了哪些话题?
读闲书、偏科、学英语、积累古诗文
3、细读,分角色体验小苗采访季老的现场感。
小结:访谈体跟我们以往的课文不同在:要素齐全、标题醒目、主体部分,围绕某一话题来谈,并使人从中受到启发。
活动4【讲授】三、相比较,强化“文体”特点 评论
1、对比阅读“美国11岁小学生采访总统奥巴马”的采访录,梳理出各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话题
2、观看当时采访的视频,想想:对照这份访谈稿,如果让你添加人物的表情,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3、小组讨论,同桌角色扮演体验。
4、班级交流,师生点评。
活动5【活动】四、试模拟,突出“文体”应用 评论
1、创设情境,提出价值问题
师:同学们,刚刚结束的微课大赛组委会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班数学老师朱老师的作品独占鳌头,获得全市唯一的一个特等奖。如果让你去采访这位获奖者,你会问她哪些问题?
(1)小组讨论,拟出话题
(2)教师点化:做到话题突出且有层次性
话题一:请问朱老师。您的获奖作品是什么?
话题二:请问朱老师,您是怎样把这节课打造成精品优课的?你都做过哪些努力? 话题三:这次获奖,你有什么感想?
2、挑选最佳采访者,现场采访
(1)采访进行时
(2)师生评议
活动6【测试】2、模拟二: 评论
当堂操练,总结学习收获
任务下达: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既然我们今天学的是访谈体,那我们就现学现用,我想采访一下同学们,我们的话题是: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表达想法,我即时把你们说的记录下来,这成了访谈录”
时间:
地点:
采访人:
被采访者:
老师:
×××:
老师:
×××:
活动7【作业】课外作业 评论
5、布置课外作业,总结学习收获
大家将这次的采访进新整理,形成访谈录,发到班级微信群,让更多的人得到分享。
作文七:《小苗与大树教案》1800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准备]
1.利用网络了解季羡林及其作品。
2.了解《水浒传》《施公案》《济公传》《古文观止》等文章。
3.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激发兴趣
1.结合课题质疑、解疑。(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小苗指的是苗苗,大树指的是季羡林。
2.为什么要把苗苗比作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出答案来的。
3.交流课前对季羡林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1999 年 8 月 21 日,苗苗同学采访了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让我们去听听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4.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爷爷都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各自有何见解?
2.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交流。(主要有以下方面: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他们之间的交流亲切自然。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爷爷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爷爷: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他们的对话,使我们懂得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
4.本文是一篇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你认为应该怎样朗读?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要像说话一样自然,不做作,争取做到亲切与自然。
5.同桌分角色对话交流,朗读课文。
6.在苗苗与季爷爷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
学生自己先做准备,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7.重点引导“闲书”的问题:
(1)在苗苗对季爷爷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是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其实,我们已经从他们两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走过爱读书的童年和少年,我想说,“是阅读,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交流,如果自己说不出来,还可以谈谈自己搜集的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
(3)看来,“闲书”不闲,杜甫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四、品味题目,理解深化
1.再读课题,为什么要把苗苗比做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
(1)与二人名字有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2.文章把季爷爷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其理由是什么?
(1)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季爷爷平易近人,关心下一代,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从一株小苗长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五、学习访谈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1.访谈是与人交流,通过阅读这则访谈录,你对访谈技巧有了一些什么新的认识?
(1)要有礼貌地请教,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要倾听对方的表述。
2.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再细读课文,加深对访谈的认识和了解。
六、板书设计
阅读
偏科
学习外语
积累古诗文 2.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苗苗 季羡林爷爷
七、作业(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八、教学提示
本课为略读课文,文章内容浅显。教学时首先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默读、快速浏览、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中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引导学生直奔主题,理解苗苗与季爷爷交谈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最后,在初次接触访谈录的过程中要懂得该如何进行采访,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文八:《2,小苗与大树》1400字
宿州市第九小学电子备课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主备人:丁玲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 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 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 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 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总课时 第3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学习了《窃读记》 ,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 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 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 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 他对读书的见解。 (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生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 生提问: 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 些什么等等。 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 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二、自学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生词。 1课时。 季羡林的资料。 商榷内容
2、思考: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6 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指名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出示下列词语: 多媒体展示 指名认读。 3.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 出的问题。 生回答。 (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 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 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 4.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 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感受又怎样?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 还是要多看书。 b.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 c.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 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生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 (师板书:阅读、偏科、外 语和古诗文) 5.深入浅出,辩论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屏幕出示) : 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 在文 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 同? 6.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 话”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 题? (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 犹如破
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 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
四、写作结构剖析 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 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 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 地点以及采访 的对象等等。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 结论: 如果你想学好语文, 先爱上阅读吧! 诚如 《窃读记》 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 大的! ” 作业设计: (1)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2)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 访谈记录。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 多看书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教后小记:
作文九:《小苗与大树的对话》600字
张丰学校教学设计
1
2
(学生自由回答, 只要能依据课文内容来修正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 方法与习惯即可。 ) 预设
(1) “ 闲书 ” 问题:
①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 “ 闲书 ” 指什么, “ 正课 ” 呢?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②从他们的谈话中你了解到阅读有哪些好处? (阅读能带来欢乐, 帮助写作。
) 结合自 己的体会,还有什么益处?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 “ 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 打开知识的大门 ” 。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③教师小结:看来, “ 闲书 ” 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 “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 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2)偏科:结合自己的学习。
(3)学好外语:游学、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古诗词积累:语文书上、中文经典。
3、你们现在知道题目的真正的意思了吗?
(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 “ 小苗 ” 指苗苗, “ 大树 ” 指季羡林。实际上 “ 小苗 ” 还包 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 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 而季老学识 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 小苗 ” 与 “ 大树 ” 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 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都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
采访一位自己身边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 交流采访要注意什么,怎样写访谈录。
板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访谈录
闲书不 “ 闲 ”
不要偏科
学好外语
作文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200字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实录
(2012-09-05 15:11:42)
转 载 ▼
标签:
杂谈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能概括说出 季老先生和“苗 苗”提出读书问题的见解。
3、能组织语言用一段话语说出自己对读书的感受
学习重点:
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出小苗和大树对读书的见解。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识字读通课文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 -----
生: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很吸引人,怎么吸引你们了。
生:小苗和大树其实都是指人。
生:小苗是指文中的小姑娘,名字叫苗苗,大树是指季羡林。
师(出示课文插图)季羡林爷爷是怎样的一棵大树呢?
生:(读课件上的文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 作家 , 精通 12国语言。
师:他们在 1999年 8月 21日北京大学季羡林家有一番特别有意义的对话。我们同桌之间一 人读季羡林的话一人读小苗的画,相互检查有没有把每个字音读通顺。
(同学之间相互读课文)
师:检查这些字的认读(出示课件)
水浒传 绿林好汉 嗯 三侠五义 彭公案
二、自主学习,交流概括见解
(一)静心自主学习
师:全文就围绕读书的话题展开真诚的对话。在对话中对读书都有自己的见解。分别是怎 样的见解呢?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捕捉到。
. 学生静静读书 10分钟,老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二)引导交流概括
1、 -突破难点 ----关于读闲书
师:我们交流交流。
生:季老先生的看法是应该多读一点闲书。自己小时候看的三本闲书是清代侠义小 说 , 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的。
师:我们继续补充。为什么主张看闲书呢?
生:因为看闲书对于作文能力提高特别有帮助。
师:季羡林爷爷的见解容易明白,那苗苗的见解呢?
生:喜欢读闲书,也认为多读课外书能帮助提高作文能力。
2、其他观点
生:苗苗说自己偏科, 只喜欢语文, 不喜欢数学等。 季老先生的看法是喜欢语文是一件好事, 但是仅仅喜欢语文是不够的。 不管喜欢不喜欢数学, 都要学好数学。 因为 21世纪的青年要 “ 三 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师:这个“贯通”指什么呢?
生:“贯通”就是要把中国的和西方的、古代和今天的,文科和理科的都要弄明白。
师:我补充一点。中西方文化,古今文化,文理知识要融合在一起学习,全面的理解和 领悟,达到精通。为什么季老先生倡导“三贯通”呢?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21世 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 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他们的第三个见解是 什么?
生:苗苗的见解是从她的妈妈这里来的。认为是早学英语,过了十二岁就不容易说准了。
生:季羡林先生还认为可以早学习英语,早学要比晚学习要好。还认为学习古文很重要。 一个孩子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3、归纳各个观点,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
师:这些观点都零碎于各个段落中,也零碎于我们的表达中。现在归纳各个观点,用上 “一、二、三” 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先同桌练一练。
学生练习后交流。
生:一是喜欢看闲书感觉看闲书能提高作文能力;二是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偏科; 三是觉得是在 12岁以前要把英语学好。
生:季羡林的见解一是要多看闲书;帮助作文水平提高;二是不能偏科,要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是古文很重要,一个孩子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师:表达很清晰,我们也向他学习,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相互交流。
三、朗读课文,分享读书体会。
师:从一老一小谈笑中我们感受到了苗苗的率真、可爱,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同桌之间再合作读一遍课文。
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根据板书总结)季羡林爷爷对读书的看法一是要多看闲书,二是不能偏科,要中 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是古文很重要,一个孩子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
生:我同意读书要多读很多的课外书, 我的作文能力就是多读书中提高的。 上学期写 “乡 村生活”的文章,我没有在乡下生活过,我就跟着作者到乡村走走,写了一篇很好的作文, 当作范文来朗读。
生:季老先生让我们多背古文,吉老师也让我们背诵古诗八十首,还背了古诗名句。爸 爸说上中学就能派上用处了。
生:我比较喜欢语文,老师老是表扬我。觉得学习数学太难了,成绩退步很快。以后要 相办法把数学成绩搞上去
??
三、 回顾文题,体会题目寓意
师:这就是一棵棵小苗的心声。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 味题目,这“苗苗”和“大树”还是指某一个人吗?
生:这个小苗的意思是小学生是祖国的苗苗,大树意思是已经成为有用之才的意思。德 高望重的老前辈
师 “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 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与 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的照片)
四、扩展阅读,鼓励延伸学习
师: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 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可真谓是 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 名人面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