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写沈从文的作文素材》11600字
写沈从文的作文素材
篇一: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盼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他也感觉到,有些人其实是在等着看笑话。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白脸女孩和弟弟,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而他将未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朴素洁白的期望,欲语还休的心动,用生命表达的纯粹,闪烁在字里行间。
在痛苦无法排遣的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我终于有点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为她的纯粹高洁。
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我仔细读过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他关于“瓶瓶罐罐”的文章,功力胜于如今的文物专家不知多少倍。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
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十分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以口若悬河。
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
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
一个死过一次的人,还畏惧什么,还有什么不可失去的呢,还有哪种痛苦,无法化成春泥,故而,在一次批斗中,他与老舍等作家被逼跪成一圈,中间是熊熊燃烧着的他们从前的作品。在灼人的热浪与辱骂、鞭打面前,沈从文安之若素,事后拍拍灰回家,依然进行自己的文物研究。老舍在此事后,却不能从身心深重的痛苦与屈辱中解脱,当天自沉湖底。
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都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
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真的,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它可能会改变你的轨迹,却不能摧毁你的尊严与傲气。当然,它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她妹妹张充和补充: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篇二:作文素材
**中洒脱从容的沈从文最后嚎啕大哭 0钱理群曾经说过,**最可怕的,是“让身边最亲密的人,互相揭发”。在这个人寰乱弃的年代,多少名人名宿为之抓狂,恨不能以死解脱,又有多少风骨桀骜之士,被逼至折腰、撒谎~心中如水的沈从文,即使在这最黑暗的浩劫中,依旧竭力保持着自己的从容和
淡定。
有一回,造反派们组织批斗会批斗沈从文,在一张纸上写上了“打倒反动文人沈从文”的标语,用糨糊贴在了他的背上,对他进行批斗。造反派们高喊革命口 号,让沈从文低头认罪。批斗会开完以后,沈从文从背上揭下那张标语,仔细地看了一遍,事后,他对人说:“那人的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 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
一练的~”
造反派安排沈从文每天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文学老人来说,是一种侮辱。但沈从文对此却很看得开,他幽默地说:“这是造反 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一个叫双溪的地方从事劳动,在那样凄苦的境遇下,给他的 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惊喜赞叹不已。 有一天,黄永玉和沈从文一起走过一个小胡同,胡同边有一个厕所,当时厕所里有一个人边上厕所边吹笛子,沈从文听后对黄永玉说:“你听,‘弦歌之声不 绝于耳’~”还有一回,沈从文和黄永玉在一个胡同里相遇,那时正是**高潮,彼此不能说话,互相看了一眼就匆匆而过,这时,黄永玉听到沈从文头也不回地 说:“要从容啊~” 沈从文竭力隐忍和微笑的背后,不是没有痛苦和挣扎。这伤痛甚至在他余生的十几年,愈加刺痛着他的心。据林斤澜回忆:“大约去世三年前,一位美国女记 者问起沈从文先生‘**’时的情形。沈从文先生说:‘我在**里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女记者很感动,就走过去拥着他的 肩膀说了句:‘您真的受苦受委屈了~’不想先生突然抱着女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起来,很久很久。”
去世那一年,林斤澜和汪曾祺常去看望他。他木然。有时看电视一看就是半天,然后忽然冒出一句话:“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
说的~”——是失望,还是绝望,或许,这污浊的世界,太喧哗、太粗暴了,根本配不上他的恬静和优雅
**中的梁漱溟和沈从文
标签:社会2013-12-14 19:42 星期六
十年**,是中国人的一场大灾难,而灾难最深重的,首当其冲的,是中国的传统文人。
对这些传统文人最惯常的手法,一个是游街批斗,第二个是批斗后的流放发配。游街批斗,就是戴着纸糊的高帽子,五花大绑,胸前吊着木牌子,遭受无数人唾沫和拳脚的声讨殴打;流放发配,就是剥夺他们从事本职工作的权力,让他们从事最卑贱最肮脏的工作,把他们丢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无人问津,让他们自生自灭。前一种是对身体的侮辱,后一种是对灵魂的侮辱。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好的作家之一,他写有《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能够和他齐名的也只有巴金、沈从文、张爱玲等少数的几个人。老舍遭受批斗后,自沉于北京湖水中。
傅雷是中国最好的翻译家之一,他翻译有《约翰.克里斯多夫》和巴尔扎克的大量小说,能够和他齐名的,也只有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的朱生豪。傅雷遭受批斗后,和妻子上吊自尽。自尽前,担心倒下的凳子会影响楼下邻居的休息,就把棉被铺在凳子下。 他们用自己的死亡,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我见过他们的照片,他们都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身体柔弱,但是性格极为刚烈,宁折不弯。
即使他们死了,迫害他们的造反派还宣告说他们“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为了捍卫自由的当时最美丽的两个女人:张志新和林昭,被枪决了,而杀人者居然上门找她们的家人,索要五分钱的子弹费。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哪一个杀人者能够猖狂到这种地步,能够无耻到这种地步。然而,这种事情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中国。
死,是伟大的;而能够在那种暗无天日的逆境中生存下来,同样是伟大的。
共和国刚刚成立后的1953年,全国就开始批判两个人,一个是胡适,一个是梁漱溟,这两个人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师,是中国硕果仅存的学术泰斗。胡适去了台湾,而梁漱溟则遭受冲击。
梁漱溟被中断了学术研究,先是无间断的批斗,后来被罚扫马路扫厕所,那时候北京的公厕都是旱厕,打扫厕所的人需要把无数人的便溺舀在木桶中运走。没有去过旱厕的人,是无法想象那种铺天盖地的臭味。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漱溟怡然自得,不以为辱,反以为乐。每天打扫完厕所,他先去澡堂里泡一个澡,然后去公园打一套拳。这样一种在别人眼中认为屈辱的生活,而梁漱溟却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更好,心情也更好了。“一
声佛号观世音,深深唤醒自家心。”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被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被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人的心灵能够容纳世间万事万物,当然也包括屈辱。
心灵如此辽阔,那么一点痛苦一点屈辱放进去,又算个什么,
很快就会消融了。
在那个时期,和梁漱溟遭受同样屈辱的,有无数人,其中有一个人叫沈从文。中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中国百年来文笔最好的作家。
沈从文也被罚扫厕所,他打扫的不是梁漱溟打扫的那种大街边的公厕,而是历史博物馆的厕所,然而,厕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铺天盖地的恶臭。每天早晨五点钟,沈从文就来到故宫门前,在寒风中袖着双手,瑟缩成一团,等待着故宫开门。在占领了故宫的造反派起身前,他就要把厕所打扫干净。
身处那样的逆境中,沈从文和梁漱溟一样乐观处之,从容应对。
有一次,造反派写了标语:“打倒反动文人沈从文”,贴在他的胸前,游街批斗。结束后,沈从文把那幅标语小心撕下来,端详片刻,然后说:“这么烂的书法,居然贴在我的身上,真难为情,以后要多多练习怎么写毛笔字。”
在历史博物馆,每次打扫完厕所后,沈从文都会得意地说:“我打扫的厕所最干净。”于是,造反派就让他专门打扫周边几家单位的女厕所,沈从文照样得意地说:“我政治上虽然不可靠,但是道德上是很可靠的。”
后来,沈从文被下放到了湖北咸宁五七干校,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开荒种田,垒屋盖房。2006年,我曾经来到这里采访,听说仅仅劳累而死的人,就多达十余人。一名老人告诉我,当时她是五七干校的护士,是一名文学青年。有一天来了一个老人,向
他要止疼片。他看了老人填写的表格,才知道他是沈从文。沈从文拿了几粒止疼片后,转身离去,一路唱着戏曲,神采飞扬。
我没有见过那时候沈从文的照片,但是我见到了陈早春的照片。陈早春当时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总编辑。陈早春光着上身,胸大肌凸起,臂膊上的股二头肌也凸起,他脸上带着舒心的微笑,手中牵着缰绳,身后跟着一头牛。一个书生拥有这样健壮的体魄,一个落难者带着这样的笑容,所以我一下子就记住了那张照片。
我还采访了到冰心的故事。冰心那时候也被发配在咸宁五七干校,没有房子住,借住在房东家。房东家的儿子要结婚,村中会写字的老先生没有在,冰心自告奋勇来写礼单。冰心写字的时候,全村人都来看,他们惊讶地说:“啊呀,一个老太太,居然会写字,而且字还写得那么好。”冰心的牙齿快要落光了,诗人郭小川的牙齿也落了,冰心笑着对郭小川说:“我们都是无耻(齿)之徒。”
无论面临怎样的逆境,你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无论你的遭遇多么凄惨,你都要保有一颗平常心。国学大师梁漱溟尚且打扫厕所,文学大师沈从文尚且游街批斗,我们常人受一点委屈又算的了什么,梁漱溟和沈从文以前著书立说为乐,现在打扫厕所也为乐,无论际遇多么糟糕,他们依然兴高采烈。如果我们有一天突然被宣布打扫厕所,我们会有这样的心态吗,
厕所难道就不是人打扫的,清洁工人能打扫,你为什么就不能打扫,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怀着一颗快乐心面对生活,你收获的当然就是快乐。
季羡林:金秋,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聚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守门人模样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没说什么,答应了,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守着。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子吃惊地认出了台上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就是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教授给新生看行李,好像并不难,许多名人达官不也是常上街头搞义务为灾区贫困地区献真情吗,可是刻意为之与本能为之,却有雕琢与率性之别。《中庸》说:“率性之谓道。”人本来都是平凡的,可当许多人都要显得不平凡时,那个衣着和行止都平平常常的人,就自然露出他的不平凡来了。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这个道理。
汪曾祺:西南联大出人才皆因“自由”二字
2012年02月10日08:40人民网刘仰东我要评论(
0)
字号:T|T
汪曾祺晚年在一篇题为《新校舍》的文章中写道:“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
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汪曾祺的母校是西南联大。1939年,他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云南考大学,这一去就在昆明待了七年。汪曾祺数学一般,作文突出,喜欢画画,在中学属于偏科学生,报考由清华、北大、南开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大,多少抱有一些碰运气的心态。他当时想,一旦落榜,就再去考也在昆明的国立艺专,如此则后来的汪曾祺就应该是一个画家而非作家了。
汪曾祺的同学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区,有一个河南的同学是从老家一步一步走来的,一个西康的同学是买了一头驴一路骑过来的,可见战时上大学,是何等的不易。汪曾祺说: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和智慧的,他却这样自问自答:“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
在那个时期,办学条件非常艰苦。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有借用昆明原有的学校、房舍、祠堂,也有自建的新校舍,条件确实说不上好。汪曾祺读的是中文系,住在新校舍。学生宿舍在新校舍的西边,土墙草顶,汪曾祺说:“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子,既是书桌,也是衣柜。”
教学区也同样简陋。教室是土墙、涂上绿漆的铁皮屋顶,汪曾祺说:“这些教室方向不同,大小不一,里面放了一些一边有一块
平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很多著名教授已不复清华北大时期的优雅,破衣烂衫者比比可见,汪曾祺提及一个例子:“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抡。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此
篇三: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四)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四)
高考作文素材:心底荷花
**期间,著名作家沈从文陷入非人的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厕所。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湖北咸宁接受劳动改造。一代文学巨匠饱受被践踏的痛楚。
可沈从文毫不在意,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儿的荷花真好&&
一句话,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飘荡着荷花的芬芳,令人以为多雨泥泞的咸宁是王孙可游的人间仙境。
上帝不会给的太多
一个孤独的年轻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他贫穷,无钱租房,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作为画室。夜里常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一天,疲倦的他抬起头,看见在昏暗的灯光下有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他没有想方设法去捕杀这只小精灵,磨难已使他具有艺术家悲天悯物的情怀。他与小老鼠互相信任,甚至建立了友谊。不久画家离开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卡通片。然而他再次失败,穷得身无分文。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在黑暗中苦苦思索,怀疑自己的天赋。突然,他想起了那亮晶晶的小眼睛,灵感就在黑夜里闪现了:全世界儿童所喜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这位画家就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沃尔特迪斯尼。
上帝给他的并不多,只给他一只老鼠,他抓住了。
走不回来的人
曾读过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三份试卷
在一次考试中,老师将三组题目发给学生。一组为20题,一组为30题,一组为40题。全班同学都作了选择。
题目收上来了。老师将选择20题的学生都判为c等,尽管有
的同学做的全对;老师把选择30题的同学都判为b等,尽管有的同学做对了一半;而老师把选择40题的同学都判了最高的a等,尽管有的同学对的很少。
老师解释说,这次考试不是考同学们的能力,而是考同学们的勇气。
手表原理
有一个人,早先戴着一块手表,他时常看手表,时间观念很强,他也很自信。后来,他添置了一部手机,而经常出现手机的显示时间和手表不太一致,他不知道该信哪个更准,这使他平添了不少的苦恼。
高考作文素材:徐溥投豆
明人徐溥在求学时期,为了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便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妙法。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每当自己须知了一件坏事,说了一句坏话,想了一个坏念头时,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黑豆,做了好事就在另一个瓶里放一粒黄豆。开始时,黑豆颇多,黄豆寥寥,他便深刻反省;过了一段,黑豆黄豆已各占一半。他再接再厉,律已更严,久而久之,瓶中黄豆半满,黑豆则屈指可数。徐溥就凭着这种持久约束,不断修炼自我,完善品德,终于成为明朝一代名臣。
寻找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年轻人暂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机会
一位教营销学的老师问他的学生:什么叫机会?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机会就是你碰到了,别人碰不到的那种特别的运气;有的说:机会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关照;还有的说:机会就是你平时经营的种种关系。这位老师未置可否,只是给学生讲了他出国考察时了解到的一件事情。
泰国许多地方盛产椰子,而椰树高达十几米,且树干光滑没有枝丫,采摘椰子难度非常大,每年上树摘椰子都要出一些安全事故。一位高中毕业的挪农设立了一个驯猴学校,主要是训练猴子摘椰子的技术。然后把这些训练有素的猴子卖给那些园主或者是想以出租猴子为
业的农民。因为猴子摘椰子的工效比人高了三四倍。结果,他训练的猴子供不应求。短短几年这位农民就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翁。
老师接着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说:那个泰国农民如果不了解椰农摘椰子的艰辛,没有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机会永远也不会来到他的面前。
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孟尝君胸襟宽广,有超人的气度,是他用人成功的原因之一。冯谖寄食于孟尝君,起初并无半点功劳可居,却接二连三地弹剑,歌长铗归来乎,嫌孟尝君对他的待遇不周,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容忍的,无怪乎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但孟尝君却对他有求必应,关怀备至,直到冯谖不复歌。冯谖第一次为孟尝君办事就自作主张,胆大包天地把孟尝君的债券付之一炬,为其市义而归。孟尝君虽然一时不能理解,感到不悦,但他还是礼数周到地对冯谖说:喏,先生休矣。他在紧要关头表现出过人的涵养和气度。
信陵君从谏
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窃得虎符,杀了大将晋鄙,解了赵国首都邯郸之围。赵王为了感谢他,准备把五座城送给他作为封地。信陵君听到这个消息很得意,显露出骄傲自得的神色。这时候有个门客对他说:世上的事情是不可以忘记的,有的事情又是不可以不忘记的。人家有德于你,你不可以忘记;你有德于人家,希望你把它忘了。况且你假托魏王的命令,夺了晋鄙的兵权救了赵国,对于赵国虽然有大功,但是对于魏国却算不上是忠臣。你却居功自傲,我认为你不该这样。信陵君立即自责,显出无地自容的神
色,虚心接受了门客的意见。
高考作文素材:根深才能叶茂
19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幼时受母亲的熏陶而爱好文学,在卢昂上中学时,受到他的老师路易布耶的指导,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普法战争结束后,他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写作,得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指导。福楼拜教莫泊桑写小说要在练基本功上下功夫,因此十几年不让他发表小说,只是写作。1879年夏,以左拉为首的6位标榜自然主义的文人,在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莫泊桑写了《羊旨球》,得到福楼拜允许发表,从此一举成名。
一滴智慧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不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它有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留神观察,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否可以节省成本,
他经过一番研究,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经试验后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虽然
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替公司增加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吊灯在风中摆动的启示
300多年前的一天,伽利略到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悬挂在教堂半空的一盏吊灯被门洞里刮来的风吹得来回摆动。这引起了伽利略的注意,奇怪~怎么每次摆动的时间都相同呢,伽利略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了确切地肯定每次摆动的时间相同,当时在学医的伽利略忽然想到用自己的脉搏测试。千真万确~伽利略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喜。接着他又想,吊灯要是大小不一样,摆的时间会有什么不同,挂吊灯的绳子要是有长有短又会怎么样呢,回到家,伽利略做起了实验。结果发现摆动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当线长时摆动慢,当线短时摆动快。后来人们根据伽利略的发现,设计制成了钟摆。
杰克伦敦的笨功夫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学识全是靠自修得来的。他经常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的时间念一念。他由于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
坚持的胜利
英国医学家罗斯为了证实蚊子是疟疾病菌的媒介,日复一日地和蚊子打交道。1893年的一天,他在显微镜下看了8个小时,眼睛酸痛,视力模糊,外加天气炎热,蚊叮虫咬,观察难以继续。可是,还有两只蚊子未观察。放弃它们呢,还是再坚持一下,他定了定神,咬了咬牙,继续在显微镜下观察。最后的胜利,往往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突然,他发现这两只蚊子向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细而圆的细胞,其中含有黑色物质组成的小颗粒,和疟疾寄生虫的色素完全一样。就这样,他终于找到了传播疟疾病的根源。
高考作文素材:让未来记住今天
被人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一百 年前生活的社会我们也许已经无法感知,但我们都知道这位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是在怎样清贫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的故事,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当我们探寻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的动力时,居里夫人的那句话仿佛又响起在我的耳旁,她说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是的,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活在哪个时期或什么样的环境中,要想过的有趣而且有用在于我们个人的内心世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我不知道屈原是否抱怨过他生活的时代,当楚怀王不再相信他的时候,当他的祖国抛弃他的时候,走到汨罗江边的诗人的心中
已经对未来没有了期许,但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今天还回荡在时代的天空,屈原让未来记住了他。比屈原稍早一些时期,在泗水的岸边埋葬着一个中国乃至于世界伟大人物,他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个曾经是管理仓廪和放牛羊的小官,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十五即志于学,周游列国,推行仁爱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当今在全世界有一百多所以他名字名命的学院,他就是孔子,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沟通着世界与中国的桥梁。这个早年丧父,家境衰落的没落贵族子弟孔子不知是否也曾抱怨过生活和时代对他的不公~,但孔子让未来记住了他,这位对全世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吧~但丁
余秋雨先生曾所说他最想生活在魏晋时代,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个人物,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人陶渊明。发现一片世外桃源,那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座寺院敲响的晚钟,在山中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一汩汩清澈的流水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暮霭中天边的飞鸟依恋着旧林,回归的浣女在竹喧中隐约可见,相信你你一定能体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需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留下我们的足迹拿破伦一世
我们不能挽留昨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也不能确定未来,但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今天。每个时代里,都有那么一些守候自己信仰的人,从而留下了他们坚韧的足迹。这些被称为孤独的舞者的舞姿也成了无数后人所敬仰的姿态。史铁生不能走路了。于是他与北京地坛公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读书,看日出日落,他说: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地坛公园弥漫着沉静的光芒,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准备了这样一处安静的地方,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的身影,对这位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的青年,时代没有特别眷顾这位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的伟大作家,读罢他的作品你会从他睿智的言辞中感到为人的价值和光辉。史铁生走了,然而他的足迹是那样的鲜明,史铁生也让未来记住了他。
正如一位哲思的人物说过时代不是从青天上叮当一响掉下来的,是无数的我的呼吸与湮灭铸成的,如果有人问我愿意生活在什么时代,我会说我愿意生活在我的时代里,在一个时代里我们要做的是把握今天,让未来记住今天
一天与一年
阿道夫门采尔(1815-1905)是德国油画家和版画家,创作有大量的生动素描和速写,还有风俗画、历史画和风景画等。有一天,一位不知名的画家找到门采尔,向他唠唠叨叨地诉苦说:我真不
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时间,可卖掉它,却要等上
整整一年。门采夫回答说:亲爱的,请你颠倒过来试试吧~要是
你花一年功夫去画它,那在一天里准能卖出去。
作文二:《关于沈从文的高作文素材》1600字
考研辅助网 .5730.net
以下是考研屋.kaoyanwu.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沈从文的高作文素材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考研人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考研辅助网 .5730.net
考研辅助网 .5730.net
考研辅助网 .5730.net 考研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考研人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考研辅助网 .5730.net
作文三:《作文素材之沈从文》2600字
沈从文的高贵精神和品德
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听说湖南凤凰有个著名作家沈从文,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边城》,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最近读了凌宇先生写的《沈从文传》,对沈先生才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除了他的天赋以外,是他的勤奋与执著,他的宽容与豁达。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14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称赞某某多产作家为 “著作等身”,而沈先生一生创作结集了约80多部文学作品,若将这些书稿码起来足有两人身高。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沈先生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和影响力也非常好,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因此,沈先生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解放以后,由于特殊原因,沈先生停止了文学写作,改作从事文物研究和古代服饰研究。此时,他已经年届五旬,虽然以前也有对文物收藏的业余爱好,但真正从事文物研究还要从头学起。沈先生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先生在晚年又一次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由于他是“名人”,由于他的“固执”,由于“社会变动”,他经历了很多人生坷坎,甚至遭受磨难。其中特别是解放初期使他离开他所热爱的写作,和**期间下放到湖北咸宁的那一段经历。有许多人为他感到委屈。而他每当听到人们谈起这些却总是十分平静。他在一次演讲时说:“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30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他还说:“ 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早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还有,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涉及成果的归属,沈先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豁达。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研究成果署哪个的名字,只要能将成果搞出来,对国家有用就行。
这便是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的高贵品德的体现!也是我从沈先生身上深深受到感动的所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沈先生也是一面镜子。今天读他,对照自己,过去总为生不逢时、条件不好、学历太低等等而感到惭愧,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这些,而是缺少象沈先生那样的勤奋、执着、宽容、豁达的精神和品德。如果有了这些,虽然不能取得象沈先生那样的辉煌成果,至少现在也该活得充实一些,坦然一些。
羡慕沈从文
我读沈从文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二十岁前就读过了那些他自称为“乡土抒情诗”的小说,四十岁后躺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才开始读他散文中那些“生命的记录”,近几日又在无意间读到了
他当年写下的情书。回头看去,也许正是这样配合着年龄增长的渐进,于不经意间成就了我走近沈从文的最佳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化外之地”的《边城》于我只是一段亦真亦幻亦尘亦烟亦仙亦俗的故事,直到今岁的一个夏夜我在两岸斑斓的灯火中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修砌的跳岩时,才真正领略了交织其中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也才猛然领悟到这样愁绪飘渺的人间情爱悲剧,只能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搬演。
踏着石板路上的氤氲走进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其时我已经在沈从文所生长的地方沉沉地睡过一夜了。这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孩子时的沈从文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以自己坚守一生的率真彻底地伤了父亲的心。沈从文读私塾的第二年便学会了逃学,为的是“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七岁那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当我又一次站在晨雾弥漫的沱江边,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沈从文率性一生的由衷羡慕。沈从文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没有再去沱江边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拜谒,我更愿意在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吊脚楼边遥想沈从文的自由生活,更愿意仰望古城楼上不朽的沈从文。
这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将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生命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率性的沈从文在1949年前完成了那些摹写湘西古老习俗和原始生命的作品,这些光润精美的文字描绘着和发掘着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羁束和污染的边地社区的“人生形式”,在山灵水秀、人性淳朴中散发着悠远的忧郁,把一切消融在静观淡泊的超越之中。
又因了这些“把文学当作一种个人抒写”的文字,沈从文被某些评论者定位于性文学作家。1949年后,率性的沈从文转而做起了文物学这门在他看来“实实在在的学问”,沿着另一条河流溯源而上重新踏进曾给他无穷滋养的璀璨的古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染让沈从文与行吟泽畔的屈子傲然风骨一脉相承。
当年,沈从文在山东任教时有过一个学生江青,这个学生后来曾经一度母仪天下,可是沈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 而对于同样也是他的学生的张兆和,沈从文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穷追不舍,一鼓作气给这个学生连着写了四年情书。直到她娴静优雅的沉默让为人师表的沈从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封正在写的情书里狠狠加上一句:“我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身体!”
沈从文的难得,在于他能历经岁月的磨蚀依然坚守自己的率性,这样的坚守即使在最羡慕率性而为的中国知识阶层中亦不多见。面对身后留下长河般文字生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遗嘱的沈从文,我唯有羡慕。
作文四:《高考作文素材——沈从文》13600字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沈从文
羡慕沈从文
我读沈从文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二十岁前就读过了那些他自称为“乡土抒情诗”的小说,四十岁后躺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才开始读他散文中那些“生命的记录”,近几日又在无意间读到了他当年写下的情书。回头看去,也许正是这样配合着年龄增长的渐进,于不经意间成就了我走近沈从文的最佳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化外之地”的《边城》于我只是一段亦真亦幻亦尘亦烟亦仙亦俗的故事,直到今岁的一个夏夜我在两岸斑斓的灯火中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修砌的跳岩时,才真正领略了交织其中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也才猛然领悟到这样愁绪飘渺的人间情爱悲剧,只能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搬演。
踏着石板路上的氤氲走进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其时我已经在沈从文所生长的地方沉沉地睡过一夜了。这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孩子时的沈从文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以自己坚守一生的率真彻底地伤了父亲的心。沈从文读私塾的第二年便学会了逃学,为的是“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七岁那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当我又一次站在晨雾弥漫的沱江边,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沈从文率性一生的由衷羡慕。沈从文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
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没有再去沱江边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拜谒,我更愿意在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吊脚楼边遥想沈从文的自由生活,更愿意仰望古城楼上不朽的沈从文。 这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将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生命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率性的沈从文在1949年前完成了那些摹写湘西古老习俗和原始生命的作品,这些光润精美的文字描绘着和发掘着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羁束和污染的边地社区的“人生形式”,在山灵水秀、人性淳朴中散发着悠远的忧郁,把一切消融在静观淡泊的超越之中。
又因了这些“把文学当作一种个人抒写”的文字,沈从文被某些评论者定位于性文学作家。1949年后,率性的沈从文转而做起了文物学这门在他看来“实实在在的学问”,沿着另一条河流溯源而上重新踏进曾给他无穷滋养的璀璨的古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染让沈从文与行吟泽畔的屈子傲然风骨一脉相承。 当年,沈从文在山东任教时有过一个学生江青,这个学生后来曾经一度母仪天下,可是沈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而对于同样也是他的学生的张兆和,沈从文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穷追不舍,一鼓作气给这个学生连着写了四年情书。直到她娴静优雅的沉默让为人师表的沈从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封正在写的情书里狠狠加上一句:“我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身体!”
沈从文的难得,在于他能历经岁月的磨蚀依然坚守自己的率性,这样的坚守即使在最羡慕率性而为的中国知识阶层中亦不多见。面对身后留下长河般文字生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遗嘱的沈从文,我唯有羡慕。
我眼中的沈从文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86年的世界,把无尽的哀思和怀念留给了世人。神秘秀丽的湘西凤凰城角,漫江碧透的沱江江畔,秀竹遍野的听涛山上,一块天然五彩玛瑙石墓碑——他长眠的地方,无数崇仰他的中外游客陆续来到这儿哀悼追思他那传奇的一生。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背面是他的姨妹张允和的题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样的撰联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沈从文先生的性情品格和文章造诣,是沈从文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去了。好在历史不是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毕竟是明鉴的。前半生作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以及后半生作为文物考古专家的历史地位,赋予沈从文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公正的评价。2002年12月,北京举办的“沈从文生平与创作展”以“流宕湘西的寻路人”、“闯入文坛的乡巴佬”、“寂寞路上的独行客”、“默默无闻的耕耘者”、“生命不息的常青树”这五个部分很好地概括、展现了沈从文的一生。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凤凰城一个行伍之家。15岁从军,20岁离湘进京,著文执教,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沈从文一生出版各类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个理想的王国,蕴涵了永恒的意象和美好的追忆。他的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悠然的语态,透明的境地,描述的淳朴民情犹如一副恬美的风景画,好像一卷灵动的江村图,闪烁着人性的美和人间的幽怨,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迷醉。沈从文的作品中,营造的那种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充
满令人陶醉诗意,带给我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他使我们相信了纯情的力量,一种超然物外的纯粹的美和清洁的魂。他的作品往往以不痛表现痛,以不苦折射苦,使读者在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流淌之间感悟人性、触摸灵魂。他始终以一双“乡下人”的眼睛打量世界,一贯以一颗恬淡平和之心拥抱故园的山山水水和恒久乡情。在那个人们纠缠于概念、迷恋于理论、沉溺于政治的年代,他却写出了超于意象之外的纯粹的美,跨越了时代,展示了清魂。对于那个一味物质化的世界而言,他是诗意的太阳,逆流而上的清乐,一切丑陋与鄙俗,都在他的光泽里均消融了。
1949年后,由于历史原因,沈从文被迫离开了文坛,他作为作家的“从文”生涯结束了,弃文改做文物考古工作。对于这个人生及其突兀离奇的转折,沈从文也曾失意,也曾痛苦,但他最终选择了顺应,并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勇对磨难的精神,为自己的后半生书写了灿烂的一笔。在这段默默无闻的日子里,沈从文品尝了难耐的寂寞、遭遇了令人心痛的冷落、也经历了巨大的困难,但他终于挺过来了,他凭着一颗对于古代文物的拳拳之心,含着一腔对祖国考古事业的炽炽之情,度过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岁月。他从一个普通的讲解员做起,在那些貌似琐碎的花花朵朵、瓶瓶罐罐中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一个勇于推敲的头脑,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事文物工作的38年间,他涉及的领域很多,如服饰史,山水画史,家具发展史,绸缎史,漆工艺史,陶瓷加工艺术史,扇子、灯的历史,金石加工艺术史,马的应用和装备进展史,乐舞杂技发展史等等,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过手了数不清的珍贵文物,撰写了很多宝贵的文献,孜孜不倦,厚积薄发,为民族文化的研究洒下了辛劳的、智慧的汗水。其中,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空白,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方法,为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
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虽然他的文学创作之笔被剥夺了,但他却在历史的隧道里,寻觅到了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引领着他那执着的灵魂溯古而上,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写下了考古史上不朽的动人华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拍摄的戏剧、电视、电影的服装,都是根据沈从文的这一著作而制作的。虽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现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当时,沈从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得不到理解的苦闷,使得他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一个真正知道我在为什么努力的人。”在这样的时候,一曲欢乐宁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曾给他创伤的灵魂带来过一丝慰藉,也支持着他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永不回头。感谢贝多芬!
沈从文的人生转折,给我们以深思。一位前辈曾这样评价沈从文的舍弃,他说:“人生的轨道原没有什么一定。对文学,真诚地爱它,投身于它,又真心地离开它,可悲亦可喜。”可悲的是,沈从文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一个活跃文坛的优秀作家变成一个无人重视的普通文物工作者,这样的“舍弃”,无论在谁看来,都是一个艰苦的心灵和思想的抉择;尤其是迫于当时强大的外部环境,为了生存而抛弃至爱的文笔,激流突转,进退失据,令人深深叹息。可喜的是,沈从文在放弃文学之后,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考古事业,并在艰难的环境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美了自己人生的后半生,实在是可敬可喜。面对时代的迁移,生活的骤变,他懂得舍弃,也敢于舍弃,这份认识、勇气与洒脱深深地折服了我,令我久久地感动。在精神世界的进退之间,他自有一份常人所不及的雍容气度。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感慨世事的无常,生活的残酷,生命的渺弱。在那一份可悲可喜的进退之间,沈从文究竟经受了多少黯然神伤、痛苦悲凉、凄然泪下的无眠夜晚,才抵达了我们目及的雍容洒脱呢?这其间的酸甜苦辣、悲欢恼怒,我们究竟能理
解多少,能品味几多?正如汪曾祺在《沈从文转业之谜》里说到的,“这一番改行,可真是亦悲亦喜,悲喜难言;亦得亦失,得失难言。——步入冷径仍采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唯有敬仰先生那份超然物外的从容淡定了,唯有心存一份深深的怀念之情了!
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它沉淀了那些扭曲人性、违背规律的东西,它会把永恒的、真正美好的、光辉的一切浮上水面,让后人得以一睹真实的曾经。沈从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文坛寂寂无名的“乡下人”,到三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京派代表”作家和鲁迅所赞扬的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桃红色作家”、“反动作家”,到八十年代的再度被重视,直至九十年代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仅次于鲁迅的文学大师——这一系列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其间的戏剧性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从强调文学阶级属性到张扬文学审美品格再到凸现文学文化品性的变迁;在这样的复杂深刻的大背景下,沈从文与张兆和相濡以沫的伟大爱情,沈从文与巴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坚贞不渝的深厚友谊,沈从文与丁铃从莫逆之交到形同陌路的恩怨沧桑,以及沈从文与范曾之间的令人惨痛画像事件、与王予予、王亚蓉令人欣慰的亲密关系,无不折射了世事变迁之下,世态的冷暖,人性的善恶,生活的美丑。
然而,无论如何,沈从文从尘封的岁月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世人瞩目的一代文学大师和文物专家,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灿如星斗的文学著作和弥足珍贵的考古文献,他辗转曲折的人生经历更向我们展示了他“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人格魅力,让我们久久地怀念他,追忆他。
在这儿,且让我引用一位前辈的话来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沈从文的存在昭示着一个寓言:美与自由,永远不会被封杀至死,她们总会象涓涓之水,不是在这里喷出,便是在别处流淌,而那精魂,将永远滋润着无边的绿色。”
走过沈从文的河
沅水,一条从古诗词里流淌出的美丽的河。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沈从文,一个来自湘西大山里的文弱而又目光熠熠的年轻人,就是由这条河顺流而下,开始了对那课“永远也学不尽的人生”的追寻。沅水奔流不息,她不知她此时载负的,也正是湘西的古老与神秘,以及那片土地上生生不已的热望。
但沅水知道:湘西,是终归要走到山外去的,正如她最终要汇入长江,涌向大海一样。
十多年后的一九三四年,这个久羁异地的“乡下人”终于又踏上了重返故园的旅程。沅水奔流如故,将疲惫的游子心洗涤得温润而透明,伴着轧轧的船声,湘西的儿子又开始了对生命本源的回溯??
《湘行书简》正是沈从文在回溯中的点滴记录,它的重新发现,已是六十年后的事情了。当我们轻轻开启岁月的尘封,寻着踪迹,将作家这三十多封浸漫着船歌的家书依次排列,静心读之,便渐渐地读出一条河来。这条河在他的笔下静静地流淌着,积淀着浓烈而深沉的情愫,糅合着明朗而又恬淡的诗意。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沈从文是水质的作家,水的兼容包蓄,水的柔濡中的强韧,都深深影响着他的个性和艺术气质。水给了他静心默想的定力,也给了他承受苦难的勇气,在水边这所天然的学园里,沈从文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初之课。
“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我看到了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地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有的一切努力。”
正是水的儿女们对“一切努力”的“不逃避”,使沈从文看到了人之为人的光芒。他尽情感受着生命气息的灼烧,并小心翼翼地保存点点火种,以烛照他理想中的人性“神庙”。
在理智上,我们也许会承认那种“道德无定性”的观念使沈从文的爱中搀杂了几丝盲目,但也恰恰就是这宗教式的悲悯情怀,构成作品最具感染力的内质。
“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水的包孕和博大,启迪着沈从文对世事人生作更深切的谛视,而这种关照也注定了他要在孤独与痛苦中郁郁而行。握紧了爱的承诺,也就背负起苦难的行囊。仿佛,是一种宿命。
唯心已如水,奈何?
河是流动的光阴,流动的历史,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
一条河。”历史时空的风云变幻往往掩盖了真正书写历史的苍生,我们只看到风云,却看不到背后的天空。而一条河却使沈从文真实地体味到了历史的底蕴,那永远是一个奔流不息的过程,它“粘合着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挟带着人世的挣扎与浮沉,浩浩汤汤,一去不返。 社会地理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梅契尼柯夫曾经指出:水不仅仅是自然界中活动的因素,而且是历史的动力。水是刺激文化发展,刺激文化从江河系统地区向内海沿岸并从内海向大洋过渡的力量。
水同样也刺激着沈从文沿着河的脉络走出大山,走进都市,并凭借着一个“乡下人”的热忱与执拗,用文字构筑起一个特异的世界——湘西。
那是儿子对母亲河的回报。
写在沈从文旧居
心披着一袭风尘,我从灯火辉煌的凤凰古城文化广场,走进从昏暗的灯光中淌下的月辉里,来瞻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旧居。
朦胧的夜色中,那青青封火砖有些模糊了,那斑驳木门有些模糊了,那繁体“沈从文旧居”几个字有些模糊了,那门上一把铁锁有些模糊了。只因陪家人多游玩了一会儿沱江,竟错过了沈从文旧居的开放时间。也罢,岁月深处的历史,如这夜色朦胧;远去的大师的背影,如这夜色朦胧。就让这一片朦胧美丽在我心中吧。
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商铺相比,沈从文故居的灯光是暗了一点,人是少了一点。不过,辉煌的灯火灼疼了月光,鼎沸的人声多了喧嚣。而沈从文旧居前,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有浓浓的宁静漫开来。多好!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两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照相后匆匆离开。只剩我一人了。我情不自禁,又走近了大门。我知道,在大门的那边,是一片烟云,是一泓梦幻;人去楼空,那里什么都没有。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大门。
“咚、咚、咚。”
那扇大门发出了轻轻的回声。声音很厚实。那是逝去岁月的声音么?
沈从文只有二十岁就去了北京,那是一九二三年。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心身俱疲,一九八八想回故居看看,却再也走不进老屋,而在沱江岸畔的听涛山卧地长眠了。二00七年初夏的敲门声,他永远也听不见。
在沈从文长眠的宝地,有一花刚岩石碑,上铭十六字竭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此刻,我坐在沈从文的旧居前,悟着这十六字,忽然想起“翠翠”来。
在今天的下午,我恍惚看见“翠翠”从《边城》中走了出来,款款行至沱江岸边,和我不期而遇。她带着满是银饰的帽子,穿着色泽亮丽、同样缀满银饰的苗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来往的游客。我痴情地邀她合影。她灿烂地一笑,说要收费。那一刹那间我醒过神来,哦,她不是翠翠。比她清纯的翠翠仍在《边城》里,独自守在渡口,静静地等候着心上人傩送归来。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表达爱情,一切由男女自己做主。
多么纯朴而美丽的翠翠。我原以为她只是先生的一个幻影。今天,我才明白翠翠真实地存在。是的,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踏进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望下去,只见沱江水泛着初夏的阳光,缕缕潋滟光波直抵心灵,就像恋人的湿吻一样让人迷醉。天天生活在这里,月月生活在这里,年年
生活在这里,性情怎能不像沱江水一样清纯?这山这水这吊脚楼,难道不能孕育出翠翠?
翠翠是湘西人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
我原来只是把《边城》作一个爱情故事来欣赏。今天,当我来到湘西凤凰,当我来到沈从文旧居,当我“照我思索”时,我忽如醍醐灌顶,多少年来,因了我的浅薄,我是怎样误读了先生?《边城》哪里是一个爱情故事?分明是先生憎恨爱情与物质交换,而借翠翠这个人物对信守人的美德进行歌颂与弘扬!
我想起了《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我们的祖宗在歌唱爱情的美德。他们从我们民族的生活中发现美德,又把她提升后加以讴歌弘扬,引领我们民族不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沈从文先生也是这样,以自己的良知,塑造富有湘西特色的翠翠,至今仍照亮我们的灵魂。
是的,一个民族有美的东西,也有丑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们会一叶障目,不知美为何物,丑为何物。那就需要圣人先知来点亮美德的灯,照着人们前行的路。
一个民族的美德,是靠一代代人口授笔传而得以彰显和传承的。芸芸众生,来去勿勿,所有的繁华与喧嚣都将成为昨日黄花,长久留在人间的惟有美德。美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美德,那一个民族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被人类唾弃。
从《边城》中翠翠的纯美爱情,想到当今时代权力与金钱对爱情的践踏,我忽然有点悲哀了。那些二奶、那些卖肉的小姐,为什么就不能像翠翠一样去生活? 在沈从文旧居不远的一家小书店,《边城》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告别沈从文故居从那里路过,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向伫立在里的翠翠注目.....
感受沈从文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沈从文之墓志铭
不得不承认,沈从文的文字有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般的充斥了我的心灵,他们又一次无可救药的征服了我的全部世界。
脚下的沅江在缓缓的流淌,耳边响起了苗族少女天籁般的歌声,当指尖在湘西的每一页上轻轻的抚摩之后,优美而灵动的画卷在沈从文的笔下慢慢的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眼前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湘西忽然变的那样的活泼生动起来。与其说是湘西的钟灵毓秀创造了沈从文的那座伟大的“希腊神庙”,还不如说是沈从文的睿智和机敏让世人发现了湘西她那粗犷的无比诱惑的而又温柔多情的魅力。
沈从文像一首美丽的诗歌,湘西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里有龙珠的感伤,这里有潇潇的忧郁,这里亦有少女翠翠初恋的羞涩和对于爱的憧憬;沈从文亦像一弯浅浅的河滩,湘西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都在这个河滩里酝酿流传,这里有边城那条淌着母女两代人爱恨的河流,这里有吊脚楼上那个多情的水手怀中那个同样多情的女人;沈从文又如一部历史,湘西曾经沧海桑田的变换都承载着世事太多的艰辛,这里有军阀的霸气,这里有土匪的残暴,这里亦有反抗暴力的苗族英雄的壮举。
迎面而来的空气中夹杂着土地芬芳,偶尔有点残缺的陋巷,三五成群的孩童正在小巷中追逐嬉戏,沅江边上那些正在捣衣的俏媳妇,山道上正在挑着担子的少壮男子以及坐在门口看着夕阳的老者??一切都是那样的秀美,一切是那样的详和,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这就是沈从文为我构筑的梦中湘西的模样。
其实,好几次我都想去拜谒生养沈从文的那片可爱又可敬的土地,也许是一个肃穆的致敬吧,或者也许是献上一把刚采的虎耳草。但总是在临走的时候放慢了热切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原因很多,但我想,最简单的原因恐怕也许只有这样一种解释:我实在不忍心去冒犯这位伟大作家的心灵中最后守护的精神之所!就这样吧,也许这才是我所能做的!
沈从文的高贵精神和品德 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听说湖南凤凰有个著名作家沈从文,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边城》,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最近读了凌宇先生写的《沈从文传》,对沈先生才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除了他的天赋以外,是他的勤奋与执著,他的宽容与豁达。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14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称赞某某多产作家为“著作等身”,而沈先生一生创作结集了约80多部文学作品,若将这些书稿码起来足有两人身高。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沈先生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和影响力也非常好,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因此,沈先生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解放以后,由于特殊原因,沈先生停止了文学写作,改作从事文物研究和古代服饰研究。此时,他已经年届五旬,虽然以前也有对文物收藏的业余爱好,但
真正从事文物研究还要从头学起。沈先生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先生在晚年又一次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由于他是“名人”,由于他的“固执”,由于“社会变动”,他经历了很多人生坷坎,甚至遭受磨难。其中特别是解放初期使他离开他所热爱的写作,和**期间下放到湖北咸宁的那一段经历。有许多人为他感到委屈。而他每当听到人们谈起这些却总是十分平静。他在一次演讲时说:“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30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他还说:“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早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还有,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涉及成果的归属,沈先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豁达。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研究成果署哪个的名字,只要能将成果搞出来,对国家有用就行。
这便是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的高贵品德的体现!也是我从沈先生身上深深受到感动的所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沈先生也是一面镜子。今天读他,对照自己,过去总为生不逢时、条件不好、学历太低等等而感到惭愧,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这些,而是缺少象沈先生那样的勤奋、执着、宽容、豁达的精神和品德。如果有了这些,虽然不能取得象沈先生那样的辉煌成果,至少现在也该活得充实一些,坦然一些。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突然想起这句话,希望对自己有用。
我看沈从文先生
某日,我到其一乡场上去赶集,路上遇一老农似的人,因路途遥远,寂寞而孤单,不觉俩人搭腔而行。渐渐我成了他听者,这老人边走边谈,我俩时而停停坐坐的,他指着这乡间青石小道,沿途风景、路边商旅杂点、街坊土人、山坡竹林;还有那小溪、塘河、小桥、村寨、边远县城、石寨山堡、水码头人物等,滔滔不绝,洋洋大观地讲出了许多故事来。令我惊讶的是,他那渊博的乡村风情的话语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脑子不断地迷惑地想,这人是谁呀?这么有才而有趣,后来凭印象读了几本他的书,才明白此人叫沈从文。
其实这沈从文根本与我不识,只是随他写的《从文自转》中去领略一下那湘西边城山村的风景,也是顺着他的文字从小溪河中流出来。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中,沈从文先生算是一个“乡土文学”的大师。他的文章中很少有直接的抒情段式和文字,却读他的文章却却处处处载着深情。沈从文先生是位描写乡村风情和讲述民俗故事的大师。他的行文如流水般的美妙,那流水姿色和山村风光如中国水墨画那样浓淡相宜。那画轴中隐匿的故事,不停地牵动着你的情思。中国民风俗物是那样的真实。读他的作品有一种流韵之感,传神、跌宕、古朴而苍远;主干凸出而单纯,清美、厚重、浓郁。他的文章语言流畅而清新,格调清雅,意境
如诗。他的笔法无不是那样把边区小镇描写得悠然,超丽而雅致。他笔下的人物无不是那样淳厚沌朴,场景也是宁静清丽。当我们静默中阅读时,一种清幽的人生和性情油然而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文学大师中,难得有这样一位因作品《边城》出名而成为旅游景点的凤凰古城。
如果以现代标准去看沈从文,是否他显得太“土气”了。他没什么文凭,只是挂名的高小学生,也没留过洋,更没有什么博士头衔。他的笔下没有什么艳丽和英雄式的人物,更看不出他是什么新奇,他总是一种山村野味,其笔风上看既谈上儒门禅学和道家根渊,又谈不上什么西方人性艺术标准,他只是一种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一种中国浓郁的边寨风情的调式,还有那民俗精气在里面。他的小说《边城》《萧萧》《菜园》等读来分外优美。
沈从文的一生大概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当兵时期,这个时期是他所见中国最黑暗时期,从辛亥革命至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他就像一滴山涧小溪的水渠漫漫地汇入到了小河,他将沿江河而行所发生的事件,所接触的各种江湖市井人物的事情,在他纯真的思索中,汇流成了故事河流,连绵不继地写出来。这条河流越流越大,他也从偏僻的山村走向了全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北京。他称自已是“乡巴佬”和“兵弃”期。这个时期是他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阶段。在这阶段里,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和经验。从一九二二年起,他在这北京边学边写“故事”。到了抗战时期,他不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了,而且成了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这是他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时,是他第三个时期,他的兴趣转向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和中国古文物研究,这个时间他成了大学者。
沈从文虽然没什么文凭,可他最为使人称道的是他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浓厚兴趣,他读了一本很大的书,这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他的文化知识。同时他是
一个极富有思索精神的人。他不是什么国学大儒,也不是海派人性代表,甚至一点官宦背景都没有。可他有颗善良的心灵和唯美的灵魂。他没什么文艺理论,他崇实,他笔下的风情总是那样自然。他的著述也极其丰厚,他有七八篇文集,六七百余篇文章出版。
沈从文是个行事作文十分低调的文人。他总是不经意地偶然遇上什么事,情感流动起来就写点故事,在他心中没有什么大的写作规划和惊天新闻,一切仿佛者是在“偶然”中产生。小说也好,散文也好也是情感所发。他把这些偶然事信手粘合一下,用心去点缀,用情去铺垫。实际上沈从文的文艺创作理论有点心学的笔调。他告诉我们文学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用心去感应美,体悟美。而创作的源泉就是社会知识这本永远学不完的大书。只有在社会活动中,用心去拾取那社会场景和人物,装进那“偶然”脑袋里,用情感去组织故事。这就是文学活动。沈从文终其一生的笔都放在那些村野蛮夫,市井脏人身上。“我的文章,是羡慕这些平凡,为事百事所动摇,为这小到这类职业也非常的倾心才写出来”,所以沈从文的一生行事著书都极其简单而朴实。
当我们细读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时,发现他的描写分外称奇。一座建筑物的一砖一瓦,一墙一角,一檐一梁无不细腻而有情调。又如那山坡上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一虫都有鲜活的名字和气息。那江河溪水的点点滴滴,一波一浪都有她的妩媚姿态。他笔下的人物分外有性情。如“清乡所见”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某此一商会会长的千金小姐得病死了,刚埋下后就被一个街坊卖豆腐的年青男子从坟墓里挖出来,背到山洞里睡了三天,方才送回坟墓去。后来被人发觉,这卖豆腐的年青男子被就地正法。行刑前,那男人清晰地微笑着说:“美得很,美得很”。
这时段细腻描写叫人称绝。“一个山大王”中也有精妙的描写。沈从文的文学描写,无论是场景,气氛和对白以及人物内心活动都是令人神往的。
我认为沈从文的诗意化语言和水墨化的情景呈现,还有行水染山式韵味是最佳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还有很多独到行文方法,他的散文中贯穿着一些说理论点,文学观点,以及对自已作品中的一些抵触思维的申辩和抗述。这也是他文弱书生气和学者气的表现。他不愿同别人面对面的吵骂,而是以一种行事极为低调的方式来阐述自已的观点,而且他多是以一种谕句式的方法阐述他的观点。读沈从文的书就尤如品茶,其中的味只有慢慢细品才出味,那味入大脑后,有一种是是非非的话头就越来越多,自然龙门阵也多起来。这实在是茶精妙的地方。你看沈从文生于晚清末年的偏远乡村里,当辛亥革命时,他正值青春年少,他亲眼目击了太多的新奇事件。“五四”提倡新文化口号,他从边远小城独自闯入北京。1924年,沈从文就开始名噪文坛。从某种意义上看,沈从文用白话文写作的风采在那时还无人可比。以致于有人把他的作品划入“新月派”闲情类文学作品中。可沈从文一生从没同政治活动挂上钩,顶多是在学术活动中露个角,他的身份多是作家,教师,编辑,研究员。
沈从文的文学活动中,在小说中以“乡土文学”独树一派,在游记随笔式的散文在新文学里又领风骚。读他的游纪就使人想到了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宋代的陆游的诗篇。他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中国古代文物博物馆为目开创出一门新型的学科和专业,从而填补了我国古文化领域里的一大空白。他学术研究上的份量远远超过那些博士和留职洋学者。这样他是否已单纯地脱离了职业作家的名份,按照中国历史文化杰出贡献的成绩上看,他成了中国文化大师的行列。如果要进入什么学院学术品极的话,他应该与郭沫若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如果以沈
从文的粉丝评级的话,应该是最大最广最深的顶级人物。而今在世界各地有上百的汉学家在从事“沈从文研究”,在日本甚至还开设了“沈从文讲座”。沈从文的文化活动及中国新文化的贡献成了一种研究现象,难怪于中国近代名家大系排序中,沈从文都是高居榜首二三名。按照官方的评语称其为“沈从文是一位文坛巨匠,也是史学家和书法家”。我认为此语的评论还弱了点,他应是大师级的文化人物而不是某个牌子的家。
许多读者认为沈从文没有文艺思想或没有文艺理论,这大概是暗指他没什么文凭或没留过洋的缘故。我认为恰恰是他没这方面的束缚,造就了他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行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审美魅力的所在。我这里以新文化人物中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例,他们中的思想基础和文艺理论都是洋人的,只不过他们拿到中国来照一下西洋镜罢了。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穿着洋马掛的洋丘儿。可沈从文则不同,他是戴洋手表穿中山装的土博士。这里我们不妨再多看一下沈从文的《创作杂谈》。例如:“读小说就是读社会史”“真理和热情是可传递的”这些文学观点多精辟。有些文学观点和认识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如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的缩影也可从民间俗语中反应出来,如“走到北京才觉得官小,走到广洲好像钱太少,走到上海才知道自已是个乡巴佬,走到重庆才发现原来自已结婚太早”。沈从文的故事极为丰满,湘西的,北京的,上海的等等,这与当今世态多少有点相似。所以生活本身就有故事,社会处处都有知识。这是沈从文的独特视角所在之处。
沈从文的一生极富有传奇色彩,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里,他以一个小兵从所见的兵匪杀人上千中,竟然多次化险为夷。只身独闯北京求学写文,饥寒交迫,如同乞丐苟且偷生。为爱情,不惜师生名份穷追不舍。在文坛骂战纷杂中,不惜自
成一家,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能洁身自好。在一些闲语碎语中,能把北京胡同街坊里,拾出祖先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物来。他在文坛上的趣事也不少,他的京派与海派言论引出一场纷争,解放后他又被定性为“桃红色”作家。
沈从文的个性极其重要。他是个老实人,他很坦诚地说出他的隐私,如他当年考北大“一问三不知,得个零分,连两元报名费都退还”,“刚到北京,我连标点符号都还不知道”。“这只算是为其他各研究部门打打杂,作后勤工作,说不上什么真正研究成绩”,他说写小说只是写故事。他的性格中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好动胆大,十三四岁就独闯江湖,二十岁就闯北京。他善良,能同各种人物打交道,能从各种人物和土俗风情中挖掘出美的品性。他明智而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执著,坚韧而刻苦。他重情讲义,就人格和品味讲,我认为沈从文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大文人。
从沈从文的一生中,我们可看到许多值得当代人思索的问题。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并不全在于文凭。沈从文只有高小文化,他曾经想就读于北京大学而未被录取,多次投稿被别人当面扔进废纸篓去。相反三年后,他却成了各个名牌大学竞相聘用的教授。这对于那种以文凭和专业来妄自菲薄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警示。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社会是一本大书”,是一本永远学不完,毕不到业的大学堂,它所承载文化底蕴是无尽的创作源泉和知识宝藏。沈从文的一生给我另一启迪作用时是面对挫折和责难,要有一种耐力和精神。千万不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自暴自弃。
以上只是杂七杂八的说点片面印象,真正要了解沈从文其人,还得找个时间去一下那湘西边城,去亲自领略一下凤凰乡土风情才好。
作文五:《【人物素材】作文素材人物—沈从文》300字
(沈从文)
崇文门东大街,北京。狭小的院子中有一株枣树横着,映着蓝天,也荫着树下那一张古旧的藤椅。他,静静坐在藤椅上,岁月迟缓了他的行动,模糊了他的声音,却没有抹去他眼中属于湘西凤凰的那道流溢着光彩的风景:“我的心总对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
沈从文先生,一生从未中止追寻那些存在于天性中的朴实、天真和自由。少年时代的漂泊、从未受过规范的教育、坎坷的求职道路、在牛棚中受尽煎熬??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创作出如此多优美的作品,永远漫溢出生命的活力。
(可用;
?克服困难,追求写作的理想;
?执着、坚持,曾获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拥有纯净自然的心灵,永远保持活力;
?毅然退出文坛,潜心研究,淡泊安然。)
作文六:《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沈从文》3100字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盼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他也感觉到,有些人其实是在等着看笑话。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白脸女孩和弟弟,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而他将未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朴素洁白的期望,欲语还休的心动,用生命表达的纯粹,闪烁在字里行间。
在痛苦无法排遣的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我终于有点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为她的纯粹高洁。
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我仔细读过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他关于“瓶瓶罐罐”的文章,功力胜于如今的文物专家不知多少倍。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十分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以口若悬河。
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
一个死过一次的人,还畏惧什么,还有什么不可失去的呢?还有哪种痛苦,无法化成春泥?故而,在一次批斗中,他与老舍等作家被逼跪成一圈,中间是熊熊燃烧着的他们从前的作品。在灼人的热浪与辱骂、鞭打面前,沈从文安之若素,事后拍拍灰回家,依然进行自己的文物研究。老舍在此事后,却不能从身心深重的痛苦与屈辱中解脱,当天自沉湖底。
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都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真的,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它可能会改变你的轨迹,却不能摧毁你的尊严与傲气。当然,它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她妹妹张充和补充: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直面磨难
沈从文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匹黑马。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曾经一文不名, 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
困顿来袭时,是什么让沈从文反败为胜?是直面磨难的态度与胸襟。其实,在与苦难的拉锯战中,人更多时候是在与自身斗争:战胜沮丧,战胜恐惧,战胜放弃…… 在这一个人的沙场里,只要你直面磨难,别畏缩不前,把困境放到生活的另一个坐标系里去称量,再从中寻求通往从容和成功的暗道,你就能完成在苦难中最华丽的一次转身。
干一行爱一行,把每一行研究透
1948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猛烈批判,从文先生宣布封笔,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一个把湘西凤凰写的浪漫多姿的文人,只能从事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
还要与他心爱的、相依为命度过抗战、内战的文字诀别!但沈从文却迅速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这时著下的《中国古代服饰史》却成为了所有古代文物研究必备的文案。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21万字的服装史。
如此具有灵性和才华的沈从文,毫无疑问成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但那种寂寞的振作,真为受苦的读书人争气!
乐观豁达
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是他的侄儿,他有一次接到表叔的家书,上面写道:「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了。。。」
谁能想到呢?这封看起来浪漫平和的信写在十年**中!那时从文先生已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
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浆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他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他从东城小羊宜宾胡同走过,公共厕所里有人一边上厕所一边吹笛子,是一首造反派的歌。他说:「你听,『弦歌之声不绝于耳』!」
宽容平和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沈从文的墓志铭,由张充和撰写。这句墓志铭深刻地表现了从文先生的一生,“不折服,不屈从,既仁慈,又谦让,他的文章像天上的星斗,而他为人则有赤子之心。”他的文章清新淡雅,就像他的人从来都那样温文宽和。但这宽容是有底线和原则的,钱锺书先生评价说:你别看从文这个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君虽已故,我用却一生凭吊
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虽然政治的纷扰喧嚣之下,容不下沈从文给文学带来的那一泓静美之水,但先生仍然是那样如水的宽容平和、乐观豁达。
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更无疑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在“**”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毫不在意,他不争,他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幻出不同的色彩,这无疑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著名服装研究专家。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青生机昂然的大山。
在那湘西凤凰古城,你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生在吟唱、在书写了吗? 吟唱,吟唱水的多情;书写,书写山的传奇。
作文七:《[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沈从文》2700字
沈从文的高贵精神和品德
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听说湖南凤凰有个著名作家沈从文,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边城》,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最近读了凌宇先生写的《沈从文传》,对沈先生才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除了他的天赋以外,是他的勤奋与执著,他的宽容与豁达。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称赞某某多产作家为 “著作等身”,而沈先生一生创作结集了约,,多部文学作品,若将这些书稿码起来足有两人身高。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沈先生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和影响力也非常好,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因此,沈先生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解放以后,由于特殊原因,沈先生停止了文学写作,改作从事文物研究和古代服饰研究。此时,他已经年届五旬,虽然以前也有对文物收藏的业余爱好,但真正从事文物研究还要从头学起。沈先生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先生在晚年又一次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由于他是“名人”,由于他的“固执”,由于“社会变动”,他经历了很多人生坷坎,甚至遭受磨难。其中特别是解放初期使他离开他所热爱的写作,和**期间下放到湖北咸宁的那一段经历。有许多人为他感到委屈。而他每当听到人们谈起这些却总是十分平静。他在一次演讲时说:“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他还说:“ 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早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还有,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涉及成果的归属,沈先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豁达。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研究成果署哪个的名字,只要能将成果搞出来,对国家有用就行。
这便是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的高贵品德的体现~也是我从沈先生身上深深受到感动的所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沈先生也是一面镜子。今天读他,对照自己,过去总为生不逢时、条件不好、学历太低等等而感到惭愧,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这些,而是缺少象沈先生那样的勤奋、执着、宽容、豁达的精神和品德。如果有了这些,虽然不能取得象沈先生那样的辉煌成果,至少现在也该活得充实一些,坦然一些。
羡慕沈从文
我读沈从文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二十岁前就读过了那些他自称为“乡土抒情诗”的小说,四十岁后躺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才开始读他散文中那些“生命的记录”,近几日又在无意间读到了
1
他当年写下的情书。回头看去,也许正是这样配合着年龄增长的渐进,于不经意间成就了我走近沈从文的最佳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化外之地”的《边城》于我只是一段亦真亦幻亦尘亦烟亦仙亦俗的故事,直到今岁的一个夏夜我在两岸斑斓的灯火中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修砌的跳岩时,才真正领略了交织其中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
也才猛然领悟到这样愁绪飘渺的人间情爱悲剧,只能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搬演。
踏着石板路上的氤氲走进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其时我已经在沈从文所生长的地方沉沉地睡过一夜了。这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孩子时的沈从文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以自己坚守一生的率真彻底地伤了父亲的心。沈从文读私塾的第二年便学会了逃学,为的是“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七岁那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当我又一次站在晨雾弥漫的沱江边,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沈从文率性一生的由衷羡慕。沈从文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没有再去沱江边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拜谒,我更愿意在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吊脚楼边遥想沈从文的自由生活,更愿意仰望古城楼上不朽的沈从文。
这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将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生命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率性的沈从文在1949年前完成了那些摹写湘西古老习俗和原始生命的作品,这些光润精美的文字描绘着和发掘着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羁束和污染的边地社区的“人生形式”,在山灵水秀、人性淳朴中散发着悠远的忧郁,把一切消融在静观淡泊的超越之中。
又因了这些“把文学当作一种个人抒写”的文字,沈从文被某些评论者定位于性文学作家。1949年后,率性的沈从文转而做起了文物学这门在他看来“实实在在的学问”,沿着另一条河流溯源而上重新踏进曾给他无穷滋养的璀璨的古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染让沈从文与行吟泽畔的屈子傲然风骨一脉相承。
当年,沈从文在山东任教时有过一个学生江青,这个学生后来曾经一度母仪天下,可是沈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 而对于同样也是他的学生的张兆和,沈从文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穷追不舍,一鼓作气给这个学生连着写了四年情书。直到她娴静优雅的沉默让为人师表的沈从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封正在写的情书里狠狠加上一句:“我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身体~”
沈从文的难得,在于他能历经岁月的磨蚀依然坚守自己的率性,这样的坚守即使在最羡慕率性而为的中国知识阶层中亦不多见。面对身后留下长河般文字生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遗嘱的沈从文,我唯有羡慕。
2
作文八:《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沈从文》1900字
鲁迅的生活智慧
孔庆东
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后勤工作,甚至有的军事专家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于一个思想战士来说,生活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情绪和战斗的结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有个书商骗了我和余杰、摩罗等人的钱,我们跟他交涉,他却对我们说:你们知识分子怎么这么庸俗、这么爱钱啊?你们是灵魂工作者啊!我不听他的欺哄,就学习鲁迅,一定要跟他算账。
鲁迅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他的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稿费。后两者是不定的,所以他很看重固定的薪水。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购买基本生活品的购买力大约是今天一块人民币的七八十倍到一百倍。举个例子:根据老舍的回忆,当时老舍当个“劝学员”——教育分局局长,每月100元,小学校长40元,小学老师25元,学校的勤务员6元。**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临时工性质的管理员8元,而馆长李大钊300元。老舍说当时1毛5就可以吃顿很好的饭:一份炒肉丝,三个火烧,一碗馄饨带两个鸡蛋,这些只要1毛二三,如果1毛5,就可以再来一壶老白干喝喝了。这一顿饭现在在北京,15元恐怕还未必能拿下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很看重他的300大洋。所以前边说的,他跟章士钊打官司,也有经济原因,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铁饭碗——章士钊免了鲁迅的职,许多人等着谋他的缺呢。后来,他离开了官场,也离开了大学,由广东到上海。领导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每月给他干薪300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为什么拿着国民党政府的钱,还要骂国民党。在鲁迅看来,钱是该拿的,但骂也是该骂的。跑到外国去,在帝国主义的大旗下面骂中国,那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就在国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豪杰。
鲁迅有个学生叫李秉中,在军队当官,想辞职不干了,写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反对,认为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鲁迅回信说:“人不能不吃饭,因此即不能不做事……我看中国谋生,将日难一日也。所以只得混混。”鲁迅居然说出“混混”这样的话,很不英雄吧?很不容易理解吧?其实重视饭碗,重视物质生活对于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态度。鲁迅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的这个真理,而是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所以,我也不避讳“钱”字。到饭店吃饭,我一般不说什么“买单”那种文理不通的话,我就直接说:算钱。而且还要检查一下账单——当然,如果跟女朋友吃饭,就算了。
可见,鲁迅的生活智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搞不好,仍然追求理想,当然也值得尊敬,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有志”青年。但是不要把二者绝然分开,一味追求理想,不顾生活实际,那就可能成为“幼稚”青年了。
他在生活中的智慧,使他在思想上、在文章里都明察秋毫。
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做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小杂感》)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拒绝逢场作戏。他说:“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记者纠缠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鲁迅答道:“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智慧不一定都是圆融婉转的,有时候也表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鲁迅在《世故三味》中写道: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棠说:“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作文九:《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沈从文》14200字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沈从文
羡慕沈从文
我读沈从文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二十岁前就读过了那些他自称为“乡土抒情诗”的小说,四十岁后躺在凤凰古城的客栈里才开始读他散文中那些“生命的记录”,近几日又在无意间读到了他当年写下的情书。回头看去,也许正是这样配合着年龄增长的渐进,于不经意间成就了我走近沈从文的最佳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化外之地”的《边城》于我只是一段亦真亦幻亦尘亦烟亦仙亦俗的故事,直到今岁的一个夏夜我在两岸斑斓的灯火中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地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修砌的跳岩时,才真正领略了交织其中的“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也才猛然领悟到这样愁绪飘渺的人间情爱悲剧,只能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搬演。
踏着石板路上的氤氲走进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其时我已经在沈从文所生长的地方沉沉地睡过一夜了。这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孩子时的沈从文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以自己坚守一生的率真彻底地伤了父亲的心。沈从文读私塾的第二年便学会了逃学,为的是“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七岁那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沈从文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当我又一次站在晨雾弥漫的沱江边,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对沈从文率性一生的由衷羡慕。沈从文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我没有再去沱江边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拜谒,我更愿意在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吊脚楼边遥想沈从文的自由生活,更愿意仰望古城楼上不朽的沈从文。
这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将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生命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率性的沈从文在1949年前完成了那些摹写湘西古老习俗和原始生命的作品,这些光润精美的文字描绘着和发掘着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羁束和污染的边地社区的“人生形式”,在山灵水秀、人性淳朴中散发着悠远的忧郁,把一切消融在静观淡泊的超越之中。
又因了这些“把文学当作一种个人抒写”的文字,沈从文被某些评论者定位于性文学作家。1949年后,率性的沈从文转而做起了文物学这门在他看来“实实在在的学问”,沿着另一条河流溯源而上重新踏进曾给他无穷滋养的璀璨的古楚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染让沈从文与行吟泽畔的屈子傲然风骨一脉相承。
当年,沈从文在山东任教时有过一个学生江青,这个学生后来曾经一度母仪天下,可是沈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而对于同样也是他的学生的张兆和,沈从文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穷追不舍,一鼓作气给这个学生连着写了四年情书。直到她娴静优雅的沉默让为人师表的沈从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一封正在写的情书里狠狠加上一句:“我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身体~”
沈从文的难得,在于他能历经岁月的磨蚀依然坚守自己的率性,这样的坚守即使在最羡慕率性而为的中国知识阶层中亦不多见。面对身后留下长河般文字生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遗嘱的沈从文,我唯有羡慕。
我眼中的沈从文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86年的世界,把无尽的哀思和怀念留给了世人。神秘秀丽的湘西凤凰城角,漫江碧透的沱江江畔,秀竹遍野的听涛山上,一块天然五彩玛瑙石墓碑——他长眠的地方,无数崇仰他的中外游客陆续来到这儿哀悼追思他那传奇的一生。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背面是他的姨妹张允和的题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样的撰联真真切切地道出了沈从文先生的性情品格和文章造诣,是沈从文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去了。好在历史不是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毕竟是明鉴的。前半生作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现代第 1 页 共 8 页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文学大师以及后半生作为文物考古专家的历史地位,赋予沈从文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公正的评价。2002年12月,北京举办的“沈从文生平与创作展”以“流宕湘西的寻路人”、“闯入文坛的乡巴佬”、“寂寞路上的独行客”、“默默无闻的耕耘者”、“生命不息的常青树”这五个部分很好地概括、展现了沈从文的一生。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凤凰城一个行伍之家。15岁从军,20岁离湘进京,著文执教,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沈从文一生出版各类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成书最多的作家。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个理想的王国,蕴涵了永恒的意象和美好的追忆。他的代表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悠然的语态,透明的境地,描述的淳朴民情犹如一副恬美的风景画,好像一卷灵动的江村图,闪烁着人性的美和人间的幽怨,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迷醉。沈从文的作品中,营造的那种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充满令人陶醉诗意,带给我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他使我们相信了纯情的力量,一种超然物外的纯粹的美和清洁的魂。他的作品往往以不痛表现痛,以不苦折射苦,使读者在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流淌之间感悟人性、触摸灵魂。他始终以一双“乡下人”的眼睛打量世界,一贯以一颗恬淡平和之心拥抱故园的山山水水和恒久乡情。在那个人们纠缠于概念、迷恋于理论、沉溺于政治的年代,他却写出了超于意象之外的纯粹的美,跨越了时代,展示了清魂。对于那个一味物质化的世界而言,他是诗意的太阳,逆流而上的清乐,一切丑陋与鄙俗,都在他的光泽里均消融了。
1949年后,由于历史原因,沈从文被迫离开了文坛,他作为作家的“从文”生涯结束了,弃文改做文物考古工作。对于这个人生及其突兀离奇的转折,沈从文也曾失意,也曾痛苦,但他最终选择了顺应,并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勇对磨难的精神,为自己的后半生书写了灿烂的一笔。在这段默默无闻的日子里,沈从文品尝了难耐的寂寞、遭遇了令人心痛的冷落、也经历了巨大的困难,但他终于挺过来了,他凭着一颗对于古代文物的拳拳之心,含着一腔对祖国考古事业的炽炽之情,度过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岁月。他从一个普通的讲解员做起,在那些貌似琐碎的花花朵朵、瓶瓶罐罐中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一个勇于推敲的头脑,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事文物工作的38年间,他涉及的领域很多,如服饰史,山水画史,家具发展史,绸缎史,漆工艺史,陶瓷加工艺术史,扇子、灯的历史,金石加工艺术史,马的应用和装备进展史,乐舞杂技发展史等等,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过手了数不清的珍贵文物,撰写了很多宝贵的文献,孜孜不倦,厚积薄发,为民族文化的研究洒下了辛劳的、智慧的汗水。其中,他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空白,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方法,为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虽然他的文学创作之笔被剥夺了,但他却在历史的隧道里,寻觅到了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引领着他那执着的灵魂溯古而上,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写下了考古史上不朽的动人华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拍摄的戏剧、电视、电影的服装,都是根据沈从文的这一著作而制作的。虽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现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当时,沈从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得不到理解的苦闷,使得他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一个真正知道我在为什么努力的人。”在这样的时候,一曲欢乐宁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曾给他创伤的灵魂带来过一丝慰藉,也支持着他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永不回头。感谢贝多芬~
沈从文的人生转折,给我们以深思。一位前辈曾这样评价沈从文的舍弃,他说:“人生的轨道原没有什么一定。对文学,真诚地爱它,投身于它,又真心地离开它,可悲亦可喜。”可悲的是,沈从文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一个活跃文坛的优秀作家变成一个无人重视的普通文物工作者,这样的“舍弃”,无论在谁看来,都是一个艰苦的心灵和思想的抉择;尤其是迫于当时强大的外部环境,为了生存而抛弃至爱的文笔,激流突转,进退失据,令人深深叹息。可喜的是,沈从文在放弃文学之后,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考古事业,并在艰难的环境中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美了自己人生的后半生,实在是可敬可喜。面对时代的迁移,生活的骤变,他懂得舍弃,也敢于舍弃,这份认识、勇气与洒脱深深地折服了我,令我久久地感动。在精神世界的进退之间,他自有一份常人所不及的雍容气度。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感慨世事的无常,生活的残酷,生命的渺弱。在那一份可悲可喜的进退之间,沈从文究竟经受了多少黯然神伤、痛苦悲凉、凄然泪下的无眠夜晚,才抵达了我们目及的雍容洒脱呢,这其间的酸甜苦辣、悲欢恼怒,我们究竟能理解多少,能品味几多,正如汪曾祺在《沈从文转业之谜》里说到的,第 2 页 共 8 页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这一番改行,可真是亦悲亦喜,悲喜难言;亦得亦失,得失难言。——步入冷径仍采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唯有敬仰先生那份超然物外的从容淡定了,唯有心存一份深深的怀念之情了~
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它沉淀了那些扭曲人性、违背规律的东西,它会把永恒的、真正美好的、光辉的一切浮上水面,让后人得以一睹真实的曾经。沈从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文坛寂寂无名的“乡下人”,到三十年代声名鹊起的“京派代表”作家和鲁迅所赞扬的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桃红色作家”、“反动作家”,到八十年代的再度被重视,直至九十年代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仅次于鲁迅的文学大师——这一系列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其间的戏剧性生动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从强调文学阶级属性到张扬文学审美品格再到凸现文学文化品性的变迁;在这样的复杂深刻的大背景下,沈从文与张兆和相濡以沫的伟大爱情,沈从文与巴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坚贞不渝的深厚友谊,沈从文与丁铃从莫逆之交到形同陌路的恩怨沧桑,以及沈从文与范曾之间的令人惨痛画像事件、与王予予、王亚蓉令人欣慰的亲密关系,无不折射了世事变迁之下,世态的冷暖,人性的善恶,生活的美丑。
然而,无论如何,沈从文从尘封的岁月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世人瞩目的一代文学大师和文物专家,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灿如星斗的文学著作和弥足珍贵的考古文献,他辗转曲折的人生经历更向我们展示了他“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人格魅力,让我们久久地怀念他,追忆他。
在这儿,且让我引用一位前辈的话来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沈从文的存在昭示着一个寓言:美与自由,永远不会被封杀至死,她们总会象涓涓之水,不是在这里喷出,便是在别处流淌,而那精魂,将永远滋润着无边的绿色。”
走过沈从文的河
沅水,一条从古诗词里流淌出的美丽的河。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沈从文,一个来自湘西大山里的文弱而又目光熠熠的年轻人,就是由这条河顺流而下,开始了对那课“永远也学不尽的人生”的追寻。沅水奔流不息,她不知她此时载负的,也正是湘西的古老与神秘,以及那片土地上生生不已的热望。
但沅水知道:湘西,是终归要走到山外去的,正如她最终要汇入长江,涌向大海一样。
十多年后的一九三四年,这个久羁异地的“乡下人”终于又踏上了重返故园的旅程。沅水奔流如故,将疲惫的游子心洗涤得温润而透明,伴着轧轧的船声,湘西的儿子又开始了对生命本源的回溯??
《湘行书简》正是沈从文在回溯中的点滴记录,它的重新发现,已是六十年后的事情了。当我们轻轻开启岁月的尘封,寻着踪迹,将作家这三十多封浸漫着船歌的家书依次排列,静心读之,便渐渐地读出一条河来。这条河在他的笔下静静地流淌着,积淀着浓烈而深沉的情愫,糅合着明朗而又恬淡的诗意。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沈从文是水质的作家,水的兼容包蓄,水的柔濡中的强韧,都深深影响着他的个性和艺术气质。水给了他静心默想的定力,也给了他承受苦难的勇气,在水边这所天然的学园里,沈从文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初之课。
“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我看到了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地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有的一切努力。”
正是水的儿女们对“一切努力”的“不逃避”,使沈从文看到了人之为人的光芒。他尽情感受着生命气息的灼烧,并小心翼翼地保存点点火种,以烛照他理想中的人性“神庙”。
在理智上,我们也许会承认那种“道德无定性”的观念使沈从文的爱中搀杂了几丝盲目,但也恰恰就是这宗教式的悲悯情怀,构成作品最具感染力的内质。
“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第 3 页 共 8 页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水的包孕和博大,启迪着沈从文对世事人生作更深切的谛视,而这种关照也注定了他要在孤独与痛苦中郁郁而行。握紧了爱的承诺,也就背负起苦难的行囊。仿佛,是一种宿命。
唯心已如水,奈何,
河是流动的光阴,流动的历史,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历史时空的风云变幻往往掩盖了真正书写历史的苍生,我们只看到风云,却看不到背后的天空。而一条河却使沈从文真实地体味到了历史的底蕴,那永远是一个奔流不息的过程,它“粘合着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挟带着人世的挣扎与浮沉,浩浩汤汤,一去不返。
社会地理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梅契尼柯夫曾经指出:水不仅仅是自然界中活动的因素,而且是历史的动力。水是刺激文化发展,刺激文化从江河系统地区向内海沿岸并从内海向大洋过渡的力量。
水同样也刺激着沈从文沿着河的脉络走出大山,走进都市,并凭借着一个“乡下人”的热忱与执拗,用文字构筑起一个特异的世界——湘西。
那是儿子对母亲河的回报。
写在沈从文旧居
心披着一袭风尘,我从灯火辉煌的凤凰古城文化广场,走进从昏暗的灯光中淌下的月辉里,来瞻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旧居。
朦胧的夜色中,那青青封火砖有些模糊了,那斑驳木门有些模糊了,那繁体“沈从文旧居”几个字有些模糊了,那门上一把铁锁有些模糊了。只因陪家人多游玩了一会儿沱江,竟错过了沈从文旧居的开放时间。也罢,岁月深处的历史,如这夜色朦胧;远去的大师的背影,如这夜色朦胧。就让这一片朦胧美丽在我心中吧。
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商铺相比,沈从文故居的灯光是暗了一点,人是少了一点。不过,辉煌的灯火灼疼了月光,鼎沸的人声多了喧嚣。而沈从文旧居前,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有浓浓的宁静漫开来。多好~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两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照相后匆匆离开。只剩我一人了。我情不自禁,又走近了大门。我知道,在大门的那边,是一片烟云,是一泓梦幻;人去楼空,那里什么都没有。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大门。
“咚、咚、咚。”
那扇大门发出了轻轻的回声。声音很厚实。那是逝去岁月的声音么,
沈从文只有二十岁就去了北京,那是一九二三年。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心身俱疲,一九八八想回故居看看,却再也走不进老屋,而在沱江岸畔的听涛山卧地长眠了。二00七年初夏的敲门声,他永远也听不见。
在沈从文长眠的宝地,有一花刚岩石碑,上铭十六字竭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此刻,我坐在沈从文的旧居前,悟着这十六字,忽然想起“翠翠”来。
在今天的下午,我恍惚看见“翠翠”从《边城》中走了出来,款款行至沱江岸边,和我不期而遇。她带着满是银饰的帽子,穿着色泽亮丽、同样缀满银饰的苗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来往的游客。我痴情地邀她合影。她灿烂地一笑,说要收费。那一刹那间我醒过神来,哦,她不是翠翠。比她清纯的翠翠仍在《边城》里,独自守在渡口,静静地等候着心上人傩送归来。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表达爱情,一切由男女自己做主。
多么纯朴而美丽的翠翠。我原以为她只是先生的一个幻影。今天,我才明白翠翠真实地存在。是的,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踏进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望下去,只见沱江水泛着初夏的阳光,缕缕潋滟光波直抵心灵,就像恋人的湿吻一样让人迷醉。天天生活在这里,月月生活在这里,年年生活在这里,性情怎能不像沱江水一样清纯,这山这水这吊脚楼,难道不能孕育出翠翠,
翠翠是湘西人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
第 4 页 共 8 页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我原来只是把《边城》作一个爱情故事来欣赏。今天,当我来到湘西凤凰,当我来到沈从文旧居,当我“照我思索”时,我忽如醍醐灌顶,多少年来,因了我的浅薄,我是怎样误读了先生,《边城》哪里是一个爱情故事,分明是先生憎恨爱情与物质交换,而借翠翠这个人物对信守人的美德进行歌颂与弘扬~
我想起了《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我们的祖宗在歌唱爱情的美德。他们从我们民族的生活中发现美德,又把她提升后加以讴歌弘扬,引领我们民族不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沈从文先生也是这样,以自己的良知,塑造富有湘西特色的翠翠,至今仍照亮我们的灵魂。
是的,一个民族有美的东西,也有丑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们会一叶障目,不知美为何物,丑为何物。那就需要圣人先知来点亮美德的灯,照着人们前行的路。
一个民族的美德,是靠一代代人口授笔传而得以彰显和传承的。芸芸众生,来去勿勿,所有的繁华与喧嚣都将成为昨日黄花,长久留在人间的惟有美德。美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美德,那一个民族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被人类唾弃。
从《边城》中翠翠的纯美爱情,想到当今时代权力与金钱对爱情的践踏,我忽然有点悲哀了。那些二奶、那些卖肉的小姐,为什么就不能像翠翠一样去生活,
在沈从文旧居不远的一家小书店,《边城》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告别沈从文故居从那里路过,
边城>里的翠翠注目((((( 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向伫立在<
感受沈从文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沈从文之墓志铭
不得不承认,沈从文的文字有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般的充斥了我的心灵,他们又一次无可救药的征服了我的全部世界。
脚下的沅江在缓缓的流淌,耳边响起了苗族少女天籁般的歌声,当指尖在湘西的每一页上轻轻的抚摩之后,优美而灵动的画卷在沈从文的笔下慢慢的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眼前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湘西忽然变的那样的活泼生动起来。与其说是湘西的钟灵毓秀创造了沈从文的那座伟大的“希腊神庙”,还不如说是沈从文的睿智和机敏让世人发现了湘西她那粗犷的无比诱惑的而又温柔多情的魅力。
沈从文像一首美丽的诗歌,湘西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里有龙珠的感伤,这里有潇潇的忧郁,这里亦有少女翠翠初恋的羞涩和对于爱的憧憬;沈从文亦像一弯浅浅的河滩,湘西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都在这个河滩里酝酿流传,这里有边城那条淌着母女两代人爱恨的河流,这里有吊脚楼上那个多情的水手怀中那个同样多情的女人;沈从文又如一部历史,湘西曾经沧海桑田的变换都承载着世事太多的艰辛,这里有军阀的霸气,这里有土匪的残暴,这里亦有反抗暴力的苗族英雄的壮举。
迎面而来的空气中夹杂着土地芬芳,偶尔有点残缺的陋巷,三五成群的孩童正在小巷中追逐嬉戏,沅江边上那些正在捣衣的俏媳妇,山道上正在挑着担子的少壮男子以及坐在门口看着夕阳的老者??一切都是那样的秀美,一切是那样的详和,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这就是沈从文为我构筑的梦中湘西的模样。
其实,好几次我都想去拜谒生养沈从文的那片可爱又可敬的土地,也许是一个肃穆的致敬吧,或者也许是献上一把刚采的虎耳草。但总是在临走的时候放慢了热切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原因很多,但我想,最简单的原因恐怕也许只有这样一种解释:我实在不忍心去冒犯这位伟大作家的心灵中最后守护的精神之所~就这样吧,也许这才是我所能做的~
沈从文的高贵精神和品德
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听说湖南凤凰有个著名作家沈从文,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边城》,但除此以外,知之甚少。最近读了凌宇先生写的《沈从文传》,对沈先生才多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除了他的天赋以外,是他的勤奋与执著,他的宽容与豁达。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第 5 页 共 8 页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称赞某某多产作家为“著作等身”,而沈先生一生创作结集了约,,多部文学作品,若将这些书稿码起来足有两人身高。他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沈先生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和影响力也非常好,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因此,沈先生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解放以后,由于特殊原因,沈先生停止了文学写作,改作从事文物研究和古代服饰研究。此时,他已经年届五旬,虽然以前也有对文物收藏的业余爱好,但真正从事文物研究还要从头学起。沈先生是个不服输的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先生在晚年又一次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由于他是“名人”,由于他的“固执”,由于“社会变动”,他经历了很多人生坷坎,甚至遭受磨难。其中特别是解放初期使他离开他所热爱的写作,和**期间下放到湖北咸宁的那一段经历。有许多人为他感到委屈。而他每当听到人们谈起这些却总是十分平静。他在一次演讲时说:“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年的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情,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他还说:“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早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还有,在从事文物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观点,面对涉及成果的归属,沈先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豁达。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研究成果署哪个的名字,只要能将成果搞出来,对国家有用就行。
这便是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的高贵品德的体现~也是我从沈先生身上深深受到感动的所在。
历史是一面镜子,沈先生也是一面镜子。今天读他,对照自己,过去总为生不逢时、条件不好、学历太低等等而感到惭愧,现在看来,自己应该感到惭愧的不是这些,而是缺少象沈先生那样的勤奋、执着、宽容、豁达的精神和品德。如果有了这些,虽然不能取得象沈先生那样的辉煌成果,至少现在也该活得充实一些,坦然一些。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突然想起这句话,希望对自己有用。
我看沈从文先生
某日,我到其一乡场上去赶集,路上遇一老农似的人,因路途遥远,寂寞而孤单,不觉俩人搭腔而行。渐渐我成了他听者,这老人边走边谈,我俩时而停停坐坐的,他指着这乡间青石小道,沿途风景、路边商旅杂点、街坊土人、山坡竹林;还有那小溪、塘河、小桥、村寨、边远县城、石寨山堡、水码头人物等,滔滔不绝,洋洋大观地讲出了许多故事来。令我惊讶的是,他那渊博的乡村风情的话语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脑子不断地迷惑地想,这人是谁呀,这么有才而有趣,后来凭印象读了几本他的书,才明白此人叫沈从文。
其实这沈从文根本与我不识,只是随他写的《从文自转》中去领略一下那湘西边城山村的风景,也是顺着他的文字从小溪河中流出来。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中,沈从文先生算是一个“乡土文学”的大师。他的文章中很少有直接的抒情段式和文字,却读他的文章却却处处处载着深情。沈从文先生是位描写乡村风情和讲述民俗故事的大师。他的行文如流水般的美妙,那流水姿色和山村风光如中国水墨画那样浓淡相宜。那画轴中隐匿的故事,不停地牵动着你的情思。中国民风俗物是那样的真实。读他的作品有一种流韵之感,传神、跌宕、古朴而苍远;主干凸出而单纯,清美、厚重、浓郁。他的文章语言流畅而清新,格调清雅,意境如诗。他的笔法无不是那样把边区小镇描写得悠然,超丽而雅致。他笔下的人物无不是那样淳厚沌朴,场景也是宁静清丽。当我们静默中阅读时,一种清幽的人生和性情油然而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文学大师中,难得有这样一位因作品《边城》出名而成为旅游景第 6 页 共 8 页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点的凤凰古城。
如果以现代标准去看沈从文,是否他显得太“土气”了。他没什么文凭,只是挂名的高小学生,也没留过洋,更没有什么博士头衔。他的笔下没有什么艳丽和英雄式的人物,更看不出他是什么新奇,他总是一种山村野味,其笔风上看既谈上儒门禅学和道家根渊,又谈不上什么西方人性艺术标准,他只是一种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一种中国浓郁的边寨风情的调式,还有那民俗精气在里面。他的小说《边城》《萧萧》《菜园》等读来分外优美。
沈从文的一生大概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当兵时期,这个时期是他所见中国最黑暗时期,从辛亥革命至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他就像一滴山涧小溪的水渠漫漫地汇入到了小河,他将沿江河而行所发生的事件,所接触的各种江湖市井人物的事情,在他纯真的思索中,汇流成了故事河流,连绵不继地写出来。这条河流越流越大,他也从偏僻的山村走向了全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北京。他称自已是“乡巴佬”和“兵弃”期。这个时期是他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阶段。在这阶段里,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和经验。从一九二二年起,他在这北京边学边写“故事”。到了抗战时期,他不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了,而且成了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这是他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时,是他第三个时期,他的兴趣转向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和中国古文物研究,这个时间他成了大学者。
沈从文虽然没什么文凭,可他最为使人称道的是他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浓厚兴趣,他读了一本很大的书,这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他的文化知识。同时他是一个极富有思索精神的人。他不是什么国学大儒,也不是海派人性代表,甚至一点官宦背景都没有。可他有颗善良的心灵和唯美的灵魂。他没什么文艺理论,他崇实,他笔下的风情总是那样自然。他的著述也极其丰厚,他有七八篇文集,六七百余篇文章出版。
沈从文是个行事作文十分低调的文人。他总是不经意地偶然遇上什么事,情感流动起来就写点故事,在他心中没有什么大的写作规划和惊天新闻,一切仿佛者是在“偶然”中产生。小说也好,散文也好也是情感所发。他把这些偶然事信手粘合一下,用心去点缀,用情去铺垫。实际上沈从文的文艺创作理论有点心学的笔调。他告诉我们文学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用心去感应美,体悟美。而创作的源泉就是社会知识这本永远学不完的大书。只有在社会活动中,用心去拾取那社会场景和人物,装进那“偶然”脑袋里,用情感去组织故事。这就是文学活动。沈从文终其一生的笔都放在那些村野蛮夫,市井脏人身上。“我的文章,是羡慕这些平凡,为事百事所动摇,为这小到这类职业也非常的倾心才写出来”,所以沈从文的一生行事著书都极其简单而朴实。
当我们细读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时,发现他的描写分外称奇。一座建筑物的一砖一瓦,一墙一角,一檐一梁无不细腻而有情调。又如那山坡上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一虫都有鲜活的名字和气息。那江河溪水的点点滴滴,一波一浪都有她的妩媚姿态。他笔下的人物分外有性情。如“清乡所见”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某此一商会会长的千金小姐得病死了,刚埋下后就被一个街坊卖豆腐的年青男子从坟墓里挖出来,背到山洞里睡了三天,方才送回坟墓去。后来被人发觉,这卖豆腐的年青男子被就地正法。行刑前,那男人清晰地微笑着说:“美得很,美得很”。这时段细腻描写叫人称绝。“一个山大王”中也有精妙的描写。沈从文的文学描写,无论是场景,气氛和对白以及人物内心活动都是令人神往的。
我认为沈从文的诗意化语言和水墨化的情景呈现,还有行水染山式韵味是最佳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还有很多独到行文方法,他的散文中贯穿着一些说理论点,文学观点,以及对自已作品中的一些抵触思维的申辩和抗述。这也是他文弱书生气和学者气的表现。他不愿同别人面对面的吵骂,而是以一种行事极为低调的方式来阐述自已的观点,而且他多是以一种谕句式的方法阐述他的观点。读沈从文的书就尤如品茶,其中的味只有慢慢细品才出味,那味入大脑后,有一种是是非非的话头就越来越多,自然龙门阵也多起来。这实在是茶精妙的地方。你看沈从文生于晚清末年的偏远乡村里,当辛亥革命时,他正值青春年少,他亲眼目击了太多的新奇事件。“五四”提倡新文化口号,他从边远小城独自闯入北京。1924年,沈从文就开始名噪文坛。从某种意义上看,沈从文用白话文写作的风采在那时还无人可比。以致于有人把他的作品划入“新月派”闲情类文学作品中。可沈从文一生从没同政治活动挂上钩,顶多是在学术活动中露个角,他的身份多是作家,教师,编辑,研究员。
沈从文的文学活动中,在小说中以“乡土文学”独树一派,在游记随笔式的散文在新文学里又领第 7 页 共 8 页
欢迎登陆://.docin./app/my/docin/myBook 伟辰豆丁
风骚。读他的游纪就使人想到了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宋代的陆游的诗篇。他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中国古代文物博物馆为目开创出一门新型的学科和专业,从而填补了我国古文化领域里的一大空白。他学术研究上的份量远远超过那些博士和留职洋学者。这样他是否已单纯地脱离了职业作家的名份,按照中国历史文化杰出贡献的成绩上看,他成了中国文化大师的行列。如果要进入什么学院学术品极的话,他应该与郭沫若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如果以沈从文的粉丝评级的话,应该是最大最广最深的顶级人物。而今在世界各地有上百的汉学家在从事“沈从文研究”,在日本甚至还开设了“沈从文讲座”。沈从文的文化活动及中国新文化的贡献成了一种研究现象,难怪于中国近代名家大系排序中,沈从文都是高居榜首二三名。按照官方的评语称其为“沈从文是一位文坛巨匠,也是史学家和书法家”。我认为此语的评论还弱了点,他应是大师级的文化人物而不是某个牌子的家。
许多读者认为沈从文没有文艺思想或没有文艺理论,这大概是暗指他没什么文凭或没留过洋的缘故。我认为恰恰是他没这方面的束缚,造就了他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行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审美魅力的所在。我这里以新文化人物中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例,他们中的思想基础和文艺理论都是洋人的,只不过他们拿到中国来照一下西洋镜罢了。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穿着洋马掛的洋丘儿。可沈从文则不同,他是戴洋手表穿中山装的土博士。这里我们不妨再多看一下沈从文的《创作杂谈》。例如:“读小说就是读社会史”“真理和热情是可传递的”这些文学观点多精辟。有些文学观点和认识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如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的缩影也可从民间俗语中反应出来,如“走到北京才觉得官小,走到广洲好像钱太少,走到上海才知道自已是个乡巴佬,走到重庆才发现原来自已结婚太早”。沈从文的故事极为丰满,湘西的,北京的,上海的等等,这与当今世态多少有点相似。所以生活本身就有故事,社会处处都有知识。这是沈从文的独特视角所在之处。
沈从文的一生极富有传奇色彩,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里,他以一个小兵从所见的兵匪杀人上千中,竟然多次化险为夷。只身独闯北京求学写文,饥寒交迫,如同乞丐苟且偷生。为爱情,不惜师生名份穷追不舍。在文坛骂战纷杂中,不惜自成一家,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能洁身自好。在一些闲语碎语中,能把北京胡同街坊里,拾出祖先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物来。他在文坛上的趣事也不少,他的京派与海派言论引出一场纷争,解放后他又被定性为“桃红色”作家。
沈从文的个性极其重要。他是个老实人,他很坦诚地说出他的隐私,如他当年考北大“一问三不知,得个零分,连两元报名费都退还”,“刚到北京,我连标点符号都还不知道”。“这只算是为其他各研究部门打打杂,作后勤工作,说不上什么真正研究成绩”,他说写小说只是写故事。他的性格中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好动胆大,十三四岁就独闯江湖,二十岁就闯北京。他善良,能同各种人物打交道,能从各种人物和土俗风情中挖掘出美的品性。他明智而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执著,坚韧而刻苦。他重情讲义,就人格和品味讲,我认为沈从文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大文人。
从沈从文的一生中,我们可看到许多值得当代人思索的问题。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并不全在于文凭。沈从文只有高小文化,他曾经想就读于北京大学而未被录取,多次投稿被别人当面扔进废纸篓去。相反三年后,他却成了各个名牌大学竞相聘用的教授。这对于那种以文凭和专业来妄自菲薄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警示。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社会是一本大书”,是一本永远学不完,毕不到业的大学堂,它所承载文化底蕴是无尽的创作源泉和知识宝藏。沈从文的一生给我另一启迪作用时是面对挫折和责难,要有一种耐力和精神。千万不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自暴自弃。
以上只是杂七杂八的说点片面印象,真正要了解沈从文其人,还得找个时间去一下那湘西边城,去亲自领略一下凤凰乡土风情才好。
第 8 页 共 8 页
作文十:《写母亲的作文素材》600字
母亲——我心中一盏灯
很久以来就想为母亲写点什么,可是一直都没有如愿。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朴素、平凡、寡言,坚韧!一生勤勉,隐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儿女们竖起了一座丰碑!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困苦的一生、也是操劳的一生!
母亲27岁嫁给父亲,他们生育了我们兄妹五人!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不缺少幸福和快乐,可是好景不长,在母亲44岁时,42岁的父亲撒手人寰,把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扔给了脆弱的母亲!面对家徒四壁,面对嗷嗷带乳的我们,人到中年母亲放声大哭,她哭命运的不公,哭苍天的残忍,哭自己命运的多艰!有很多好心人都劝母亲再走一步,可是看看我们兄妹五人,母亲擦干悲伤地泪水,毅然决然的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还清晰地记得数九严寒的冬日母亲挑着水筲艰难的背影!还记得那个年月由于家里人口多,家里的粮食不够吃,母亲带领着我们捡麦穗,拾豆子的情景!还清晰地记得为了供我们上学,母亲从来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穿!哥哥们一年年大了,要娶媳妇,大哥二哥结婚都没有欠债,可三哥结婚就的借钱了!还清晰的记得母亲和别人借钱时那种尴尬的表情!刺得我们心都疼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母亲的白发越来越多,手上的老茧越来越厚,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挑战!在苦水和泪水中默默前行的母亲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不屈服!俗语说得好“苦难是人生一所最好的学校
母亲是我心中的一盏灯!每当我浮躁时,我就会想起母亲坚毅的脸!每当我生活不如意时,就会想起母亲不认输的目光,我就有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