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8200字
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
一、怎样对待“立意自定”
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在命题上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也体现了新时代的创新精神
://.taodocs./fjseo001。从作文的写作来说,总体要求是“立意自定”,这就给考生放开了手脚://.taodocs./fjseo001。
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来引出话题,这段引言,在形式上与材料作文也有一定的相似,但这段引言并不是用来限制考生的,它只是话题的一个引子,只提供一定的思维启发,并不是要让考生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题://.taodocs./fjseo001。
写作时文章的立意倾向,主题思想,由作者自己决定
://.taodocs./fjseo001。如2003 全国卷“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的立意可以有多种角度://.taodocs./fjseo001。由于话题所使用的材料是寓言,因而寓言本身所反映的对事物认知的思路会比较直接地引导考生顺着材料的思路走,即认为主观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一定会形成因果关系://.taodocs./fjseo001。为此,话题引导语中用“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一句进行了提示,同时,还在“注意”事项的第一条中明确提示“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taodocs./fjseo001。这种引导和提示的主要意图就在于帮助考生避免材料的单向影响,认识这个话题可以从不同的或相反的角度立意,进而突出话题可以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作用://.taodocs./fjseo001。你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你也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没有必然的联系;你还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不应该产生什么联系;甚至你可以将话题分为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去表达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taodocs./fjseo001。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花谢花又开
,山西考生,
题记:每一朵花里都藏着一个灵魂~它代表着信任~它需要用不绝的耐心
共 1 页 第 10 页
和爱来浇灌……
(一)
“妈”~我又一次从梦中哭醒~望着窗台上那黑黑的相框里妈妈温柔的笑脸~仿佛她还在我的身边~为我赶蚊子~为我煮早餐~陪我苦读至深夜……而不是已经去了那遥不可及的天国://.taodocs./fjseo001。我起身到阳台上给那盆栀子花浇了点水~望着洁白的花朵~就像看到了妈妈洁白的脸。妈在天上飞累了就到花瓣上歇—歇~这里永远是您栖息的地方!
(二)
“姣姣~快叫张阿姨!”望着爸爸明显苍老的脸庞~看着旁边那个感觉很“贤惠”的阿姨~我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天!我感到一种被背叛的苦涩液体流出了眼眶。我僵硬地走到阳台~抱起了那盆栀子花~转身进了我的小屋~任凭他们怎么叫也不出来。肩头娇弱的栀子花因一天没浇水而显得蔫蔫的~我感到心中那朵信任的花也逐渐枯萎了!
(三)
从此~那位“张阿姨”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了——不论我愿不愿意~她成了我的“妈妈”。但我从未和她说过一句话~与父亲也好像成了陌路人。那个“张阿姨”也为我赶蚊子~煮早餐~陪我读书——在隔壁。但这些在我眼里~都只是虚伪。嗤!还不是想占据我妈的位臵!我心中满是愤恨~窗台上的栀子花因我的无心照料已经枯死了~而我的心也随着关闭了!
(四)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过。有时站在门外~听到家里混合着男声女声的笑声~恍如妈妈还活着~而父亲那终日不展的愁容也消失不见了。心中的恨好像渐渐在消失~但我自己并未察觉。推开了小屋的门~正看见阿姨在擦拭母亲的相框~仔仔细细地。随后~又为那盆我以为已经枯死的栀子浇了点儿水。一转身~便看到站在门外的我。看着她尴尬的神情与若有期待的目光~我微润着眼~笑着叫了声:“张阿姨!”而她~潸然。
(五)
栀子花又活过来了!而我们一家三口现在也相处融洽。信任的花朵在爱与耐心的浇灌下也重新绽放。花落无声~花开也无声~只有那淡淡的香气香着肺腑~充满整个胸臆。
[点评]
文章叙写的事件其实很简单:妈妈早逝,“张阿姨”代替妈妈走进了我们的
共 2 页 第 10 页
家庭,“我”由感情上不能认同继母到最后接纳继母。这样的题材如果以平铺直叙的方法记叙下来,可以写得了无新意,索然寡味。聪明的作者没有这样处理。她精心构思,巧妙为文。文首“题记”,紧扣题目,概括主旨;主体部分,以数字为序,渐次展开(母亲谢世,继母出现,难以认可,怡然接受,融洽相处),而尤为令人击节赞赏之处,则在具有象征意味的栀子花的穿插描写(由花之枯萎“枯死”,到花之重新绽放、香气四溢),巧妙地阐释了感情亲疏对认知事物所起的神奇作用。叙事的简洁流畅,文脉的清晰自然,行文的灵动睿智,点题的含蓄蕴藉,读来都能给人留下历久而难忘的印象。
二、怎样对待立意要“符合题意”
? 在所要求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
以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为例。无论褒扬,还是贬斥,是支持,还是反对,描绘记忆移植成功带给社会的积极意义,或者展现记忆移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无论怎样确立文章的主题,都不能离开“记忆移植”这一话题范围。
? 注意作文题本身的提示
话题作文的命题一般对写作有一定的提示,这是在动笔之前应认真研究的。
”??可以2001年提示有: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这些都是对写作的一种提示,可以以此提示中某一点为写作角度,再结合这一角度来确立文章的立意。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灵魂的膜拜
,重庆考生,
希腊在土耳其十万大军的眼中也许不过是—片断柱残垣的废墟~但拜伦却在眼中引燃炽烈的火焰横渡地中海来保卫它的圣洁。拜伦在英国歌颂希腊的月亮~而土耳其的铁骑却划破了希腊的天空~诗人震怒了~他挥舞着战刀第一个冲进了土耳其人弥漫在整个希腊半岛的战阵中。希腊使我生~我为希腊死!拜伦终于把他的财富与生命一同为他终生挚爱的希腊文化燃烧殆尽。36岁的拜伦~在迈索隆吉翁的病床上呼出了他的最后一口气~外面土耳其人攻城的呐喊声震天裂地。
一切浮泛在无尽诗性当中的人都会对时间、空间、声音、色彩、地域等构
共 3 页 第 10 页
成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的那些最基本的要素感到无法遏止的好奇与热爱~他们热爱与此对应的—切人类文化~比如历史、宇宙物理学、音乐、绘画、地理。为了使他们的灵魂感受到最强烈悸动的某种文化~他们可以付出自己所拥有的—切东西~甚至生命。他们把自己的灵魂裸露并蜷缩在这种文化的面前~就像婴儿裸露并蜷缩在他母亲的怀里—样。这就是他们的生命最后回归的地方~是他们的灵魂终生朝拜的圣地~绝对不容侵犯。
国学大师王国维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遗书言曰:“五十之年~惟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举世轰传他是殉清而死~但与他相知最深的陈寅恪却明白~王先生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当他终生膜拜的故清文化的最后象征被连根拔起时~王先生老泪纵横义无再辱~惟有一死!
拜伦哀希腊~王国维悲大清~最后他们都在太过炽烈的感情中过早的泯灭~我不知道这究竟是诗性对他们生命的伤害~还是对他们生命的完成。
我只知道~一个沉溺在无穷诗性当中的人~他必定会追逐最寒冷最孤独的空间~他们的眼睛~总是注视着星月以上的境界~然后眸子里盛满致命的悲哀。鲍鹏山在《永恒的乡愁》里说过:“这种形而上的悲哀是致命的毒药~并无人间的良药可解”。
诗性的人~他们透明美丽的灵魂巨大地在人类的土地上站立~但却卑微而渺小地膜拜在他们所钟爱的文化面前~千百年虔诚如故!
[作者自评]
通常来说,高考作文最难的一点就是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境界,因为高考作文必须切题。无论你的文字功力有多深厚、情感经历有多丰富,只要试题所要求的表达范围在你积累的生命体验以外,那么你必定会束手束脚,无法发挥全部的实力。而且文学素质越高的考生,面对这个问题时越是会觉得艰难。文学的对象是生命,一个长期沉浸在文学当中的人,他的语言积累、言说方式、价值信仰以及存在理念都是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核心聚集在一起的,并且由于心理学家凯伦?霍妮所说的那种“个人宗教”的作用,这种聚集的力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它使得一切在写作者生命体验以外的写作要求都变得难以忍受。一个有文学潜质的人,在潜意识里是拒绝命题写作的,这势必会影响他在高考中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来说,本文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写作者在高考中所遇到的这种困境,较为真实的表达了作者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境界。
今年全国卷的满分作文在切题上大概有这么儿种方式,其一是中规中矩的
共 4 页 第 10 页
按照话题切题,写亲情、友情对人们判断力的影响;其二是单方面拥护理性或是感性;其三是分析理智与情感的辩证关系。我出于对自己平日写作体验的考虑,感到这些切题方式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境界,于是有些冒险的放弃了论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认知的作用,而选择描写人对文化的强烈感情以表达自己在大量阅读中获得的思考力、审美力与生命体验。这等于是对话题进行了一个很大的技术处理,把一个原本不擅长的话题分解并且重组,转换成一个自己擅长的话题,因此在文字中保留了文学的精神。不过由于缺乏在高考作文上的审题和构思训练,写的时候对自己有怀疑,有点战战兢兢的,当时的很多想法都没用上,所以觉得这篇文章还是留下了点遗憾,相信以后没有这个缺点,而又具有文学潜质的考生,能写出比本文好很多的文章。
三、怎样对待“立意深刻,思想健康”
文章立意要深刻,要能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性的东西,要能在常人的观点或说法上再进一个层次,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立意是否有深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虽然立意自定,但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时代气息。一般来说,要与现阶段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社会公德相一致;要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精神相一致;要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新世纪意识相一致??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真理只有一个
,湖南考生,
袭人的寒风沿着漫天枯黄的野草卷来~我在苍茫的幽幽古道上~寻找着千百年来被人们遗忘和丢失的珍宝。
那是一种怎样的奇思~会将真理埋没在幽僻的山谷~若不是有夸父追日的决心~怎有人能将它觅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姆莱特站在崖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
我不知道亲缘对我意味着什么~莫不说是我的姓氏和血统?那么真理又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仅仅也说是一种痴迷的执着?我不知道“文敌诗友”的白居易、元稹是怎样作出这种两难的选择~更无法想象那位为江州司马受贬而惊起的大诗
共 5 页 第 10 页
人怎不受到“文敌”的牵绊~反而泪溅湿青衫。
我不解爱因斯坦和波尔为什么开始还争得面红耳赤~转眼间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是情感埋没了真理~还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拥下熠熠生辉~这真是一种无助的悲哀和孤独。
我是我父亲的儿子~而我却认为父亲的处世过于圆滑。我是我老师的学生~而我却认为老师的教学过于呆板。我理解父亲的苦衷~更尊重老师的劳动。但“真理只有一个”~我只能选择这惟一不让我感到内疚的东西。
浩渺的星空呀~你永远闪耀着动人的灵光。你哪知道纵使万丈的火山灰能掩埋整个庞贝古城~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罗马广场上空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声音:“未来的世界会认识我的价值……”
躁动的人群中回荡着为和平、为真理献身的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声音:“相信我~千万人呼喊的声音比不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痛苦……” ’
对面不是血海深仇的死敌吗?为什么明知危险重重还要执着主动地伸出和平的双手?这不是满目疮痍的子民吗?为什么还要背着激进的青年~迈出寻求和平的出路?
激进青年的爱戴难道比不上对手的停战吗?亲亲子民的情感难道比不上与“敌人”的一次握手吗?
“真理只有一个”~原来这就是答案。是我寻寻觅觅~魂牵梦绕的惟一归宿。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终生追求奋斗的惟一终极目标。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立意深刻,涉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显示出作者相当不错的人文素养。
文章紧扣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行文,由疑惑而痛苦思索直至最后悟出道理,步步深入,表达了“真理只有一个”,人类必须挣脱感情因素对认知的影响的主旨。材料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典型、鲜活等特征,行文大气而结构谨严,理性的表述中洋溢着真挚的感情。尽管某些地方因过分追求语言的优美而损害了意思的表达,但瑕不掩瑜。
四、怎样创新立意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帅”胜则文胜,“帅”败则文败。文章立意的灵魂和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
共 6 页 第 10 页
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的运用和遣词造句。创新的立意归根到底是两种思路的创新:其一是方向创新,其二是立体创新。
方向创新具有极强的规律性。首先我们要考虑原来的方向是什么,它往往体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常见的观点,二是话题本身包含的观点。前者如“诚信”,大多数人总认为“人应该讲诚信”,后者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本身就体现了观点。在准确把握既定方向的基础上,观点创新可沿着两种方向进行。一是逆向创新,就是提出与原来意向截然相反的观点,如大多数人认为“要讲诚信”,我们偏要讲“有时候可以不讲诚信”;话题指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却可认为“答案不都是丰富多彩的”。二是兼向创新,就是以一分为二的方法对话题进行思考,肯定话题的一部分,否定话题的一部分。如对于“诚信”,我们可认为“讲诚信要看对象”,对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说“答案丰富而不多彩”。
立体创新是在原来的意向基础上进一步作内涵的拓展,在包含原来话题意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文章内涵,从而使原来的一个平面式内涵变成一个立体式内涵。如面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位考生立意“寻找最好的答案”,另一位立意“世界因多彩而精彩”,这两篇文章获得成功,原因是它们不仅承认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又都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添加了新的内涵,这样文章就显得特别深刻。
所谓创新的立意,就是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不重复前人或别人已经弹过的老调,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创新立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多角度思考,悟出新意
多角度,就是对作文话题多推敲,多琢磨,多出点子,多想门径,在比较权衡中,优胜劣汰,爆发出创新求异的新火花。例如以“压力”为话题,可以确定这样一些立意:?化压力为动力; 2 (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压力;3 (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压力;4 (压力太大会使人精神崩溃;5 (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精神压力;?压力要适度;?要给自己加压。
在这些立意中,一般人都是从怎样对待外在压力的角度去思考,而7则立足于怎样不断地自我超越实现新的突破,这就很有新意。又如1994年许多考生写《尝试》时,大都想到了尝试游泳,尝试骑自行车,尝试打工,尝试做饭??这些都显得一般化。有个考生从尝试接受继母的感情,弥合继母和家庭变故所带来的心灵创伤立意,写出了人间的真情。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打出了一个满分。
共 7 页 第 10 页
? 反弹琵琶,萌发新意
“反弹琵琶”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朝多种多样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比如1999年高考中,当大多数学生从“记忆移植”这个角度去着手写作文的时候,有个考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掉转头来大谈“我不要别人的记忆”。这一立意恰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是那么亮丽,那么惹眼,一下子便赢得了阅卷者的青睐。
? 手法奇特,创出新意
考场作文立意多求“稳妥”,“义贵圆通”,确保一个“稳”字。但如果人人满足于此,阅卷者岂不疲倦,因此,避开平道,以智取胜,“意”在人外,使文章闪发出智慧之灵光,就会使人读后不由拍案叫绝。如果文体规定不那么严格,议论文可向杂文靠拢一点,带一些“杂文味”,记叙文可向散文靠拢一点,带一些散文味。以2002年作文为例,一般考生多以严肃的笔调或叙述,或抒情,或议论,或编故事。而一位聪明的考生匠心独运,胆识超群,采用书信体的反讽笔法,在题为《谏屈原书》的文章中和屈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借古人之口,砭痛心世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不仅体现了对屈原思想强劲的穿突力,而且显示了对疾首时弊敏锐的洞察力,颇具杂文风味,因而魅力四射,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又如2003年四川考生的作文《愚者传》构思非常巧妙,通过“以亲近而疑邻”和“以亲疏而笞子”两件事的对比来揭示主题,即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事物必然会导致“谬事”的结果而获得满分。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打开另一扇门
,广西考生,
雄鹰也许会感激它矫健的双翅~让它得以自由地翱翔~却忘了苍穹给予它的那一份宽广。
梅花也许会感激它清幽的芬芳~让它得以欢乐地绽放~却忘了感激风霜给予它的那—份砺练。
而我们~也许只会感激身边亲人朋友的帮助~却忘了为我们打开一扇心门的萍水相逢。
因亲而感知
羊水中母亲的爱抚~呱呱坠地时母亲的笑脸~襁褓中母亲的微笑~让我们
共 8 页 第 10 页
从孩提时已体味爱的甜美~亲情的醇厚——
熟睡中父亲坚定的脊背~拥抱中父亲敦实的双臂~抚摸时父亲饱经风霜的脸~让我们从呀呀学语时已深味爱的深沉~亲情的炽烈——也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风风雨雨和千沟万壑。
共同奋斗时朋友的汗滴~欢乐时留下的串串笑语~悲伤时共同筑造的万里长城~让我们在刻下回忆时也刻进了青春的火花~年轻的梦想——也让我们明白这世界仍有一片清澈晶莹的蓝天~仍有一块心灵的净土。
……
身边的亲人们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为我们抵挡住假恶丑的洪水侵袭~让真善美的花朵在我们心中长开不败,身边的亲人们也让我们体味了酸甜苦辣~人生百味~让我们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勇往直前~在风风雨雨中浮浮沉沉。
亲近的人打开了我们的心门~让我们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涵泳于人生的海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世界!
非亲而感知
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
他们虽与我们没有血肉之亲~但他们的一番教诲足使我们幡然悔悟;他们虽与我们只是萍水相逢~但他们的只言片语可让我们胜读十年书。难道这不是亲人吗?
旁观者清~不是只有亲近的人才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而那些与我们非亲非故的人常会开启我们另一扇心门~让我们从另—个角度体味人生~真实地感受人生!只要用心去聆听~那么你也许会发现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
不要关闭另一扇心门~让人们用双耳聆听世界的呼吸~用双眼笑看世界的变幻~用心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点评]
该文章寓意深刻,立意新颖,充满诗情画意;构思新巧,层次分明,内容厚实,论述透彻,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全文采用散文诗的形式,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辩证地分析了感情的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美感。全文折射出一种哲理性的光芒。
共 9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作文二:《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2700字
维普资讯 ://.cqvip.
话题 作 文 的立意 巧 技
t 朱佩 琴
写文章的目的是通过记叙 、议论 、 描写、说明等方式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 理,或者给人一点什么启示 ,或者让人
”
一
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中,无论是唐诗 的 “ 一叶” , 还是说宋诗的 “ 一枝” 都是说小的方 , 面, 的是现象 ; “ 说 知秋” “ 、 春色” 、
受到一 些感 染 ,这就是 文 章要立 的 “ 。意犹帅也,意是文章的灵魂。所 意” 以, “ 意”立得如何 , 决定着文章的质 量。古人云, “ 意在笔先” 。在运思谋 篇中, 要根据话题所给的材料人手 , 或 从话题中提炼主题,或从提示语中去开 掘主题,或联系实际探求主题,或变换 角度寻找主题。这样,文章的立意才会 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从题目或话题中提炼主题 般说来,学生面对题 目,可从内 容、 结果、事例 、 评价四个方面来考虑
一
世界”说的是大的方面 ,本质的方 面。联系现实生活,从刘翔的跨栏,可 以看到中国体育事业 的发展 ; 从航天员 的太空遨游 ,可以看到中国科 技的腾 飞 ;从 见面的一 声问候 ,可 以看出礼 貌;从弯腰捡起一片废纸 ,乃至不随地
吐痰 , 可见其文明修养程度……由 此可 见,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窥一斑而知全 豹,见微知著,从微小现象 、微小事物 透视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在审题立意时,只有密切联系现实 生活, 才能从广泛的题材中提炼出深刻 的主题 , “ 从 一枝” “ 一叶”中窥见事 物的全貌。
四、变换 角度寻 找主题
、
一
作用 ,分析研究这些提示语 ,便于把握 文章的主旨、例如: 位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 在 海拔 80 米 的高度 ,他体 力不支,停 0 0 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述这段经历时, 大
一
立意。内容 :此话题的具体内容是什 么; 结果: 将话题作为前提 , 会导致什 么结果 ; 事例: 根据话题或题目,回忆
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事件;评价:就是 针对话题进行价值评价 , 如好与坏 、 美 与丑、 善与恶 、 利与弊 、 得与失等 , 表 达出自己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态
度。 从而确定文章的主旨。 例如: “ 挺胸” ,是一种姿势 ,更是一种 意志 ,一种胸怀,一种气魄 ,一种精 神。名人志士挺胸奋斗的事迹 ,伟大祖 国挺胸站立的历史,向你展现了挺胸的
丰富含义。面对困境 ,走向挑战,追逐 梦想 , 让你有 了 “ 挺胸”的经历和感 受。以 “ 挺胸” 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 从上述四个方面来分析 : ( ) 1 内
家都替他惋惜 , 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 , 再 攀一 点 高度 ,再 咬 紧一 下 牙 关 。 “ ,我很清楚,海拔 80 不 00米是登山生 涯的最高点 ,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 ”他
说。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 同” ,说 的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产生的 结果相应有别。很多情况下,我们从既 定的方向或用常规思维去看问题,往往 难 出新意 ,甚 至抓不 住 主 旨;而 如 果我 们变换个 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却 能有
“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写文章也 是这样。例如: 脸,是大家熟悉的, 其内涵是丰富
的。平时我们常常想起与 “ 脸”有关的 情境 ,思考与 “ 脸”相关的问题 。以 “ 脸”为话题 ,写一篇 60字左右的文 0 章。 尽管文体不限 ,但如若单纯写成 “ 脸”的说明文 ,虽然好下笔 ,却难分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 自我的 认识和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 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 致, 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 , 都值 得我们深思。就 “自我认 识与他人期 望”这一话题 ,写一篇文章。
一
容: 通过名人志士挺胸奋斗的事迹, 伟 大祖国站立的历史 ,面对困境、走向挑 战的经历,写出挺胸的含义和挺胸的感 受。 ( 2)结果 :挺胸的丰富含义 ,实 际上是说要有骨气。 ( )事件 :列举 3 中华民 族几千年来的无数英雄豪杰 、 仁 人志士挺胸奋斗的事迹 。选取 自 身经 历 、体 验中有关挺胸 的人 、事 、景 、 物 ,进一步打开思路。 ( 4)评价:挺 胸是民族 自 豪感的表现, 是战胜 自 我的
表现 。
这则命题,前面材料仅是话题的一 个例子, 作文的要求在提示语中说得十 分清楚 , “ 在现实……我们深思” ,这 是立意的切人点。写作时 ,我们应联系 社会现实 ,回想 自己或者周围的人与 事,归纳出共 同点。我们可以将立意确 立为:要正确认识 自我 ,还要正确认识 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 识和对待他人 、 社会对 自己的期望 、 要
一
高下。脸,在人体中最富于表情 ,也最 富于变化。它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 的情绪变化。如果抓住脸的这种变化, 可以写对一个人复杂性格的认识 ,这恰 是一个很好的切人点。如果我们再变换 下 角度 ,写脸要天天洗 ,还要照镜 子,检查脸上有没有污点,由此引申到
人们开展批评和 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应 该 说也 是一个 很 不错 的立 意
。正 可谓一 枝一叶皆符号, 浓妆淡抹总相宜。
求、 批评以至约束。
三、联 系现 实探 求主题
通 过 以上 分析 ,文 章 要确 立 的 “ 意”就很明显。通过对有关挺胸的人、 事 、景 、物的描叙 ,抒 发 自己面对困 境、走向挑战、追逐梦想的豪迈之情 , 赞美中 华民族的自信心和 自 尊心。 二、从提示语中开掘主题 有些提示语对材料有总结 、 提示的
结合话题 ,联系现实 ,探求主题 , 是谋篇立意的又一策略。例如: 唐诗云 : “ 叶落而知天下秋 。 一 ” 宋代 叶绍翁诗云: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枝红杏出墙来。 “ ” 一叶飘落而知秋, 叶勃发而见春。 ”寻常事物往往是大
一
一
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特点 。 “ 话 题”既贴近社 会生 活实际 ,富有现实 性;又体现社会变革中的热点,富有前 瞻性。因此 , 话题作文的立意也要在开 放性思维中得以历炼。只有这样 ,立意 才有深度, 题材才有广度,运笔才有力
度。 国
朱佩琴 ,语 文教师 ,现 居江 苏通州。
本 文 编 校 : 高述 新
千世界的缩影 , “ 无限”往往收藏在 “ 有限”中, 以 “ 请 一枝 、一叶、一世
6 语 文 考 试 才 导 4 }
作文三:《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2000字
写文章的目的是通过记叙、议论、描写、说明等方式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或者给人一点什么启示,或者让人受到一些感染,这就是文章要立的“意”。意犹帅也,意是文章的灵魂。所以,“意”立得如何,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古人云,“意在笔先”。在运思谋篇中,要根据话题所给的材料入手,或从话题中提炼主题,或从提示语中去开掘主题,或联系实际探求主题,或变换角度寻找主题。这样,文章的立意才会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一、从题目或话题中提炼主题
一般说来,学生面对题目,可从内容、结果、事例、评价四个方面来考虑立意。内容:此话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果:将话题作为前提,会导致什么结果;事例:根据话题或题目,回忆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事件;评价:就是针对话题进行价值评价,如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利与弊、得与失等,表达出自己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从而确定文章的主旨。例如:
“挺胸”,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意志,一种胸怀,一种气魄,一种精神。名人志士挺胸奋斗的事迹,伟大祖国挺胸站立的历史,向你展现了挺胸的丰富含义。面对困境,走向挑战,追逐梦想,让你有了“挺胸”的经历和感受。以“挺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从上述四个方面来分析:(1)内容:通过名人志士挺胸奋斗的事迹,伟大祖国站立的历史,面对困境、走向挑战的经历,写出挺胸的含义和挺胸的感受。(2)结果:挺胸的丰富含义,实际上是说要有骨气。(3)事件:列举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挺胸奋斗的事迹。选取自身经历、体验中有关挺胸的人、事、景、物,进一步打开思路。(4)评价:挺胸是民族自豪感的表现,是战胜自我的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文章要确立的“意”就很明显。通过对有关挺胸的人、事、景、物的描叙,抒发自己面对困境、走向挑战、追逐梦想的豪迈之情,赞美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从提示语中开掘主题
有些提示语对材料有总结、提示的作用,分析研究这些提示语,便于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
一位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述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不,我很清楚,海拔8000米是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和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则命题,前面材料仅是话题的一个例子,作文的要求在提示语中说得十分清楚,“在现实……我们深思”,这是立意的切入点。写作时,我们应联系社会现实,回想自己或者周围的人与事,归纳出共同点。我们可以将立意确立为:要正确认识自我,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社会对自己的期望、要求、批评以至约束。
三、联系现实探求主题
结合话题,联系现实,探求主题,是谋篇立意的又一策略。例如:
唐诗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宋代叶绍翁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中,无论是唐诗的“一叶”,还是说宋诗的“一枝”,都是说小的方面,说的是现象;“知秋”、“春色”、“一世界”说的是大的方面,本质的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从刘翔的跨栏,可以看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航天员的太空遨游,可以看到中国科技的腾飞;从见面的一声问候,可以看出礼貌;从弯腰捡起一片废纸,乃至不随地吐痰,可见其文明修养程度……由此可见,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微知著,从微小现象、微小事物透视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在审题立意时,只有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才能从广泛的题材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从“一枝”“一叶”中窥见事物的全貌。
四、变换角度寻找主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相应有别。很多情况下,我们从既定的方向或用常规思维去看问题,往往难出新意,甚至抓不住主旨;而如果我们变换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却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写文章也是这样。例如:
脸,是大家熟悉的,其内涵是丰富的。平时我们常常想起与“脸”有关的情境,思考与“脸”相关的问题。以“脸”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尽管文体不限,但如若单纯写成“脸”的说明文,虽然好下笔,却难分高下。脸,在人体中最富于表情,也最富于变化。它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如果抓住脸的这种变化,可以写对一个人复杂性格的认识,这恰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再变换一下角度,写脸要天天洗,还要照镜子,检查脸上有没有污点,由此引申到人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应该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立意。正可谓一枝一叶皆符号,浓妆淡抹总相宜。
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特点。“话题”既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富有现实性;又体现社会变革中的热点,富有前瞻性。因此,话题作文的立意也要在开放性思维中得以历炼。只有这样,立意才有深度,题材才有广度,运笔才有力度。
作文四:《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4700字
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
考场作文, 由于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容不得考生像平时练笔那样反复推敲,所以, 必须 迅速的打开思路, 快速准确地找好文章立意的切入点。 下面介绍六种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 巧。
一、化大为小
有些话题作文, 话题的范围比较大, 能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类话题, 学生往往难以把 握,落笔难于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从驾驭。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大为小” :把宽泛 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 ,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 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
也就是说此类作文要尽可能“口子”小,开掘深。话题限制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大。实 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通过细化话题,即缩小入题的范围和角度,化多为少, 化大为小,化粗为细,宽题窄做,最终确定文意的取向。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 收拢。话题缩小了,思路容易集中,避免在材料、立意等方面与别人的文章雷同。
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前面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后同时加, 这样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如: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等。 又如深圳中考作文“楼” ,可写楼的历史,我家的新楼房,登楼,望楼兴叹,宿舍楼里 的故事等等,打开思路就迅速了。
如“和谐”这个话题,可写的层面很多,要尽可能收缩到一个“小”层面,或写班级的 和谐,或述母子的和谐,或谈连、宋访问大陆的“和谐之旅” ,等等。
如:“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个话题, “精神家园” 的内涵非常丰富, 可以是伦理道德、 文明修养, 也可以是亲情友情、 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没有化大为小的意识, 很容易泛泛而谈 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 如果我们从小处入手, 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守住善良,守住正直,守住尊严,守住诚信,守住孝心,为了崇高理想甘守清贫等美好的品 德,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
如以“变化”为话题,你若锁定写家乡的变化,就考虑是写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如写精 神上的,你再缩小角度,写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并且紧扣时代精神,把“变化”这个大而 宽的话题通过实写一件小事而表现出来。 有位考生就以奶奶穿拖鞋为切入点, 通过奶奶思想 观念的变化,反映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如:写“倾听” ,有的熟悉田园生活,撇开别的,专写蛙鸣,听蛙儿独鸣、散鸣、齐鸣, 娓娓道来,由亲近自然,到净化心灵,于平常处见独特,俗套处立新意。
若“点”上实在找不到可深掘的,不妨在“面”上做文章。如写“感激” ,可从学会感 激,不要抱怨生活;学会感激,不要抱怨别人;学会感激,不要抱怨过去,用多角度、多侧 面来扬长避短。
二、 以小见大
有的话题作文, 题引材料非常具体, 话题范围很小, 学生如果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 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无从下笔。此时,就应该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拓 开思路。
比如有这样一个话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 突然, 在前面独自跑着的孩子被 绊倒了,摔倒在地上,大声哭着。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 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他自己爬起来。 ”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作文。 这是一个一读皆懂的小题, 一般情况下, 都不会跑题偏题。但如果仅就事论事,文章就 会思路狭窄, 显得 “小气” 。 我们不妨来个 “以小见大” , 把这一件具体的小事同社会、 生活、 人生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大的主旨来。
可以从 “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角度切入,谈培养孩子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
志的重要性。 也可以从精神品质、 人生哲理等大主题角度切入, 谈人生道路、 工作创业中 “永 不言败”精神的可贵。
只有“以小见大” ,才能避免信马由缰、言不及义,才有利于写出个性和特点。
三、 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比较抽象 ,学生立意时也不易把握。此时,可以利用添加因素的 方法,对话题加以限制,从一个小的、具体的角度谈论话题。
比如像“希望” 、 “理解” 、 “心愿”这样比较抽象的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 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 就要添加因素, 化抽象为具体。 比如写 “希望” , 完全可以限制为 “孩 子的希望” 、 “家长的希望” 、 “群众的希望” 等, 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位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求,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群众对干部清正廉洁的希冀等等。
比如以“幸福” 为话题作文,可以把抽象的“幸福”转换成了“母爱” “馨香” “礼物” “麦穗” 等具体的可感的事物, 非常巧妙的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领悟, 读者也因着这 些具体的事物与作者分享着他的体验、 感受, 作者与读者自会产生共鸣, 实现了精神的沟通、 交融。
例文:
宽容
宽容是风。 吹遍每一个角落。 吹开那满天的乌云, 让太阳露出, 溶化凝结在心头的冰雪, 放飞那颗被羁绊的心情,给生命一个美好的延续。
宽容是雨。浇灌好每一颗弱苗。倾盆直泻、丝丝缕缕,滋润焦渴的土地,抚平大地累累 伤痕,让花儿更艳,草儿更青,万物焕发新的生机。
宽容是山。当仁不让付出努力。挺拔起高昂的头颅,为森林、百兽栖身。敞开坚实的山 门,给宝藏安全的保护地。张开绿色的天伞,为前来投生的弱者避风挡雨。
宽容是水。 释放所有柔情。一滴一滴穿开情感的顽石,汇集爱的涓涓细流, 荡开一颗颗 无奈的心扉,去投向无际的大海。
宽容是海。袒露宽广的胸怀,接纳百川。无论风高,无论浪急,载着一条悔过的心船, 躲过暗礁,避开险滩,奔向光明的彼岸。
宽容是一颗星斗。不为自己的弱小伤悲! 划破黑色的夜空,发出那微微光亮,为迷失者 引路,与孤独者对歌,直面那属于自己的新一轮金色的曙光。
宽容是月亮。尽情地妩媚。不与太阳争光彩, 不求众生以回报,只悄悄引领群星走出黑 暗,为崭新的世界披上素装,为喧闹的星球泄淌恬静。
文段中,把“宽容”化为了“风” “雨” “山” “水” “海” “星斗” “月亮” ,每一个物象 都因此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都跳跃着生命的力量。 宽容, 一个无形的抽象概念,就这样有了 它的形体、 神态与容貌, 这都是因为有了具体可感的物象, 也就是 “虚” 的变成了 “实” 的。 四、化实为虚
还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若据“实”写来,往往拓展不开思路, 就事论事,立意层次比较低。如果化实为虚,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 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比如 “小草” 这个话题, 如果照实写来, 难以成就大气文章。 如果化实为虚——写小草, 就要扩展到那些像小草那样具有默默无闻、 自强不息精神或者具有与世无争、 不图名利的风 格的人,文章就思路开阔,立意深远了。
如黑龙江省 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 ,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 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 ,在这 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五、反面切入
有些作文题目, 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正向审题立意,可能难以入题,或者入题后, 容易 落入俗套, 毫无新意可言。这时如果舍弃正面硬攻,改而反面切入,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 的突破口,让阅卷老师在千人一面的作文中眼前一亮。
例如,以“玫瑰”为话题写作,一般的思维是极尽赞美之能事,表扬它的美丽。但是, 如果从反面落笔,写玫瑰虽然外表华丽, 却会在人不经意间刺伤人,是一个 “温柔的杀手” , 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反面切入得出的见解往往不是“常理” ,因而 不能广泛应用于所有命题。
【典型范文】
妈妈的爱
佚 名
在我心目中, 妈妈是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她把数不尽的爱都倾注在我这根独苗的身上, 把我当作?小公主?似的,捧在手上怕漏掉,放在嘴里怕化掉。我很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 可是妈妈的过分宠爱却给我带来了烦恼。为什么呢?还得从一件小事说起。
那是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一天,老师宣布下午要开展一次?炒菜大王?比赛活动。 这时,我心里一惊:这下可完了。我什么事也不会做,连洗手帕、梳头都不会,更别提炒菜 了。想到这里,我有些害怕了。此时,我期待着下课的铃声,好让我早点儿把这个?可怕? 的消息告诉妈妈。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铃终于响了。老师刚说?放学?这两个字,我就第一个 冲出教室,飞快地跑回家。一到家,我就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生着气。妈妈见我这 样,急忙走过来,手上还端着一杯桔子水,疼爱地抚摸着我的头。我休息了一会儿,噘着小 嘴撒娇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今天老师说,下午要开展一次‘炒菜大王’的活动,可 我什么也不会,怎么办呢??话音刚落,妈妈满不在乎地说:?不要紧,我的心肝,妈教你 炒菜就是了。?只见妈妈系上围裙,走进厨房。我也进去了,可是妈妈让我出去,亲切地对 我说:?厨房油烟太重,会伤身子的。?于是,我只好隔着窗户看妈妈做她的拿手好菜—— 红烧鱼。
到了下午,同学们都带着自己准备烧菜的原料,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学校,我也不例外。 活动开始了。第一个参赛的是中队长倪洁。她炒的是——土豆炒肉丝。她动作熟练, 不一会儿,就把菜炒好了。同学们都为倪洁喝彩、欢呼。
第二个轮到了我。顿时,我心里像装着只小兔子乱蹦乱跳。我去到炒菜锅前,装着一 副很?老练?的样子,把鱼放进锅里烧着。可毕竟是第一次炒这玩艺儿,所以,最后还是把 ?红烧鱼? 烧糊了, 引得同学们一阵阵哄笑。 我心里很难受, 好像这些同学存心是让我下不 了台。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口气便跑回了家。推开门,我就大声喊着跟妈妈发脾气:?都怪你!都怪你!?妈妈惊异地问:?怎么了?我的宝贝儿。?我把下午发生的事情告诉 了妈妈。妈妈没说什么,却带着我到玄武湖公园去玩了……
写到这里,我要对妈妈说一句话心里话:妈妈,你把全部的母爱都给了我,对我百般 娇宠。但是,您这样做,是溺爱我,是害了我呀!妈妈,请不要溺爱我!放开手,让我自己 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吧!
【技法例析】《妈妈的爱》是一篇反题意而写的作文,记叙的是由于妈妈对“我” 的溺爱而引起的后果, 显得真实生动。 一般的写法总是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体现妈妈的爱, 写妈妈对自己的百般关心与呵护, 抒发感恩之情。 而本文小作者不写真心的爱, 却写妈妈对 自己的溺爱,写妈妈没能辨别是非,把溺爱当作“真心的爱”。这在立意上属于“反弹琵琶 法” , 令人耳目一新。 在写作中, 我们要善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 从文题指向的反面入手, 使文章脱颖而出。
六、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从社会、从学校时空范围 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 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 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 ,只要能含蓄、曲折 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 ,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年的中考话 题“初三生活” ,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 写爷爷、 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 只要合乎情理, 则定能让阅卷 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总之, 面对话题作文,即使一时难以把握也不要慌乱,而应当稳住心神,用上述六种方 法试一试,往往能立即做出决断,找出立意的切入口。
作文五:《写好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1600字
写好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 考场作文,由于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容不得考生像平时练笔那样反复推敲,所以,必须迅速的打开思路,快速准确地找好文章立意的切入点。下面介绍六种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 一、化大为小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的范围比较大,能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落笔难于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从驾驭,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大为小”: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 比如:“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话题,“精神家园”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是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也可以是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没有化大为小的意识,很容易泛泛而谈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如果我们从小处入手,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守住善良,守住正直,守住尊严,守住诚信,守住孝心,为了崇高理想甘守清贫等美好的品德,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 二、以小见大 有的话题作文,题引材料非常具体,话题范围很小,学生如果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无从下笔。此时,就应该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拓开思路。 比如有这样一个话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突然,在前面独自跑着的孩子被绊倒了,摔倒在地上,大声哭着。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他自己爬起来。”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作文。 这是一个一读皆懂的小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跑题偏题。但如果仅就事论事,文章就会思路狭窄,显得“小气”。我们不妨来个“以小见大”,把这一件具体的小事同社会、生活、人生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大的主旨来。 可以从“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角度切入,谈培养孩子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的重要性。也可以从精神品质、人生哲理等大主题角度切入,谈人生道路、工作创业中“永不言败”精神的可贵。 三、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比较抽象,学生立意时也不易把握。此时,可以利用添加因素的方法,对话题加以限制,从一个小的、具体的角度谈论话题。 比如像“希望”、“理解”、“心愿”这样比较抽象的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就要添加因素,化抽象为具体。比如写“希望”,完全可以限制为“孩子的希望”、“家长的希望”、“群众的希望”等,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位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求,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群众对干部清正廉洁的希冀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因素只是把话题由抽象转化为具体,也是化大为小,而不是改变话题的意思。 四、化实为虚 还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若据“实”写来,往往拓展不开思路,就事论事,立意层次比较低。如果化实为虚,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比如“小草”这个话题,如果照实写来,难以成就大气文章。如果化实为虚——写小草,就要扩展到那些像小草那样具有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精神或者具有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风格的人,文章就思路开阔,立意深远了。 五、联系时代 高考作文题因其自身的独特目的性,命题者往往站在时代前沿,赋予题目时代的特点。所以,如果拿到作文题后,不知道怎样立意,可以试着广泛联系当前热点。如此一来,很有可能一下子柳暗花明,找到最佳立意。 比如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杂》,乍一看,确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如果联系当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兼收并蓄、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人们对个性的呼唤等等,我们肯定会心头一亮,迅速打开思路: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人类思想复杂,对同一事物可以发表各种意见,作为领导者,应该善于听取与借鉴各种意见等等。
作文六:《6种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2000字
考场作文,由于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容不得考生像平时练笔那样反复推敲,所以,必须 迅速的打开思路,快速准确地找好文章立意的切入点。下面介绍六种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 巧。
一、化大为小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的范围比较大,能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 握,落笔难于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从驾驭,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大为小:把宽泛的话 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 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
比如: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话题,精神家园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是伦理道德、文 明修养,也可以是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没有化大为小的意识,很容易泛泛而谈守 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如果我们从小处入手,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守住善良,守住正直,守住尊严,守住诚信,守住孝心,为了崇高理想甘守清贫等美好的品 德,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
二、以小见大
有的话题作文,题引材料非常具体,话题范围很小,学生如果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 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无从下笔。此时,就应该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拓 开思路。
比如有这样一个话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突然,在前面独自跑着的孩子被 绊倒了,摔倒在地上,大声哭着。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 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 ! 让他自己爬起来。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作文。
这是一个一读皆懂的小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跑题偏题。但如果仅就事论事,文章就 会思路狭窄,显得小气。我们不妨来个以小见大,把这一件具体的小事同社会、生活、人生 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大的主旨来。
可以从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角度切入,谈培养孩子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的 重要性。也可以从精神品质、人生哲理等大主题角度切入,谈人生道路、工作创业中永不言 败精神的可贵。
三、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比较抽象,学生立意时也不易把握。此时,可以利用添加因素的方 法,对话题加以限制,从一个小的、具体的角度谈论话题。
比如像希望、理解、心愿这样比较抽象的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实 情感的文章,就要添加因素,化抽象为具体。比如写希望,完全可以限制为孩子的希望、家 长的希望、群众的希望等,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位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求,父母望子成龙的心
情,群众对干部清正廉洁的希冀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因素只是把话题由抽象转化为具体,也是化大为小,而不是改变话 题的意思。
四、化实为虚
还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若据实写来,往往拓展不开思路,就事 论事,立意层次比较低。如果化实为虚,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 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比如小草这个话题,如果照实写来,难以成就大气文章。如果化实为虚 ——写小草,就要扩展到那些像小草那样具有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精神或者具有与世无争、不图 名利的风格的人,文章就思路开阔,立意深远了。
五、联系时代
高考作文题因其自身的独特目的性,命题者往往站在时代前沿,赋予题目时代的特点。 所以,如果拿到作文题后,不知道怎样立意,可以试着广泛联系当前热点。如此一来,很有 可能一下子柳暗花明,找到最佳立意。
比如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杂》 , 乍一看, 确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如果联系当前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 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兼收并蓄、 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 人们对个性的呼唤等等,我们肯定会心头一亮,迅速打开思路: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具 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 人类思想复杂, 对同一事物可以发表各种意见, 作为领导者, 应该善于听 取与借鉴各种意见等等。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诚信、 心灵的选择等, 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如果联系时代特色来审题,不但思维过程轻松,审题速度快,而且题旨把握得准确,立意时 一般不会跑题。
六、反面切入
有些作文题目,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正向审题立意,可能难以入题,或者入题后,容易 落入俗套,毫无新意可言。这时如果舍弃正面硬攻,改而反面切入,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 的突破口, 让阅卷老师在千人一面的作文中眼前一亮。 比如 2003年高考作文, 题引材料的指 向是:感情的亲疏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这样立意当然比较稳妥,但不易出新出巧。如 果从反面切入,从感情的亲疏不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立论,或弘扬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的精神,或赞扬一些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领导干部,这样就更有启发意义,更有新意。
需要注意的是,反面切入得出的见解往往不是常理,因而不能广泛应用于所有命题。
总之,面对话题作文,即使一时难以把握也不要慌乱,而应当稳住心神,用上述六种方 法试一试,往往能立即做出决断,找出立意的切入口。
作文七:《写好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1700字
写好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
一、化大为小
比如:“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话题,“精神家园”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是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也可以是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没有化大为小的意识,很容易泛泛而谈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如果我们从小处入手,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守住善良,守住正直,守住尊严,守住诚信,守住孝心,为了崇高理想甘守清贫等美好的品德,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
二、以小见大
比如有这样一个话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突然,在前面独自跑着的孩子被绊倒了,摔倒在地上,大声哭着。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他自己爬起来。”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作文。
可以从“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角度切入,谈培养孩子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的重要性。也可以从精神品质、人生哲理等大主题角度切入,谈人生道路、工作创业中“永不言败”精神的可贵。
三、化抽象为具体
比如像“希望”、“理解”、“心愿”这样比较抽象的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就要添加因素,化抽象为具体。比如写“希望”,完全可以限制为“孩子的希望”、“家长的希望”、“群众的希望”等,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位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求,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群众对干部清正廉洁的希冀等等。
四、化实为虚
比如“小草”这个话题,如果照实写来,难以成就大气文章。如果化实为虚——写小草,就要扩展到那些像小草那样具有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精神或者具有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风格的人,文章就思路开阔,立意深远了。
五、联系时代
比如作文题《杂》,乍一看,确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如果联系当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兼收并蓄、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人们对个性的呼唤等等,我们肯定会心头一亮,迅速打开思路: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人类思想复杂,对同一事物可以发表各种意见,作为领导者,应该善于听取与借鉴各种意见等等。
六、反面切入
作文,题引材料的指向是:感情的亲疏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这样立意当然比较稳妥,但不易出新出巧。如果从反面切入,从“感情的亲疏不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立论,或弘扬“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或赞扬一些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领导干部,这样就更有启发意义,更有新意。
宽容是一种气度
宽容是一种力量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理解
宽容是一种沟通
坚持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坚持是“苏武牧羊,归心不改”
坚持是“红岩志士,宁死不屈”
坚持是“塌方待援,食煤度日”
坚持是“海伦身残,完成名著”
刘邦从屡战屡败到逼迫霸王别姬??失败是一种成长,一种鞭策
实验室被焚诺贝尔从头再来??失败是一种新生,一种开始
张继名落孙山写出《枫桥夜泊》??失败是一份创造宣言,是一首千古绝唱
放弃可以摆脱困境
放弃可以走向成熟
放弃可以走向成功
奉献意味着胆识
奉献意味着胸襟
奉献意味着选择
有这样一朵诚信之花,它忠实于爱情
有这样一棵诚信之树,它忠实于友情
有这样一方诚信之士,它忠诚于人民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春天的多姿多彩”
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希望是学子心中播下的种子,是长辈眼里饱含的期待
希望是青春之火点燃的激情,是阳光之手翻开的新的一页
希望是风,吹绿心灵的绿洲;是雨,滋润企盼的心田;是虹,照亮七彩的人生
人生是春日绽放的那片绿色,是七月流火的那轮骄阳
人生是秋风中的落叶,是冬景里飘洒的飞雪
人生是季节的变换,生命的年轮
人生是田野上的希望,是浪涛的搏击
人生是是大漠的孤烟,是空中的飞燕
人生是山的雕像,是水的灵性
人生是贝多芬命运的扣问,是拿破仑英雄的交响
人生是屈子心中《离骚》之幽怨,是太史公笔下郁积的悲愤,
是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是渊明悠然采菊见南山
人生是酸甜苦辣那杯酒,是色彩缤纷那幅画
人生是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是骑士手中锐利之剑
人生是坎坷不平的道路,是风雨兼程的航船
人生是四川小吃麻辣烫,是沐着阳光茶一杯
人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作文八:《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doc文档)》7700字
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
://.DearEDU.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谭文淼
一、怎样对待“立意自定”
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在命题上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也体现了新时代的创新精神。从作文的写作来说,总体要求是“立意自定”,这就给考生放开了手脚。
话题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来引出话题,这段引言,在形式上与材料作文也有一定的相似,但这段引言并不是用来限制考生的,它只是话题的一个引子,只提供一定的思维启发,并不是要让考生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题。
写作时文章的立意倾向,主题思想,由作者自己决定。如2003 全国卷“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的立意可以有多种角度。由于话题所使用的材料是寓言,因而寓言本身所反映的对事物认知的思路会比较直接地引导考生顺着材料的思路走,即认为主观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一定会形成因果关系。为此,话题引导语中用“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一句进行了提示,同时,还在“注意”事项的第一条中明确提示“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这种引导和提示的主要意图就在于帮助考生避免材料的单向影响,认识这个话题可以从不同的或相反的角度立意,进而突出话题可以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作用。你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你也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没有必然的联系;你还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不应该产生什么联系;甚至你可以将话题分为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去表达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花谢花又开
(山西考生)
题记:每一朵花里都藏着一个灵魂,它代表着信任,它需要用不绝的耐心和爱来浇灌??
(一)
“妈”,我又一次从梦中哭醒,望着窗台上那黑黑的相框里妈妈温柔的笑脸,仿佛她还在我的身边,为我赶蚊子,为我煮早餐,陪我苦读至深夜??而不是已经去了那遥不可及的天国。我起身到阳台上给那盆栀子花浇了点水,望着洁白的花朵,就像看到了妈妈洁白的脸。妈在天上飞累了就到花瓣上歇—歇,这里永远是您栖息的地方!
(二)
“姣姣,快叫张阿姨!”望着爸爸明显苍老的脸庞,看着旁边那个感觉很“贤惠”的阿姨,我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天!我感到一种被背叛的苦涩液体流出了眼眶。我僵硬地走到阳台,抱起了那盆栀子花,转身进了我的小屋,任凭他们怎么叫也不出来。肩头娇弱的栀子花因一天没浇水而显得蔫蔫的,我感到心中那朵信任的花也逐渐枯萎了!
(三)
从此,那位“张阿姨”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了——不论我愿不愿意,她成了我的“妈妈”。但我从未和她说过一句话,与父亲也好像成了陌路人。那个“张阿姨”也为我赶蚊子,煮早餐,陪我读书——在隔壁。但这些在我眼里,都只是虚伪。嗤!还不是想占据我妈的位置!我心中满是愤恨,窗台上的栀子花因我的无心照料已经枯死了,而我的心也随着关闭了!
(四)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过。有时站在门外,听到家里混合着男声女声的笑声,恍如妈
妈还活着,而父亲那终日不展的愁容也消失不见了。心中的恨好像渐渐在消失,但我自己并未察觉。推开了小屋的门,正看见阿姨在擦拭母亲的相框,仔仔细细地。随后,又为那盆我以为已经枯死的栀子浇了点儿水。一转身,便看到站在门外的我。看着她尴尬的神情与若有期待的
”而她,潸然。 目光,我微润着眼,笑着叫了声:“张阿姨!
(五)
栀子花又活过来了!而我们一家三口现在也相处融洽。信任的花朵在爱与耐心的浇灌下也重新绽放。花落无声,花开也无声,只有那淡淡的香气香着肺腑,充满整个胸臆。
[点评]
文章叙写的事件其实很简单:妈妈早逝,“张阿姨”代替妈妈走进了我们的家庭,“我”由感情上不能认同继母到最后接纳继母。这样的题材如果以平铺直叙的方法记叙下来,可以写得了无新意,索然寡味。聪明的作者没有这样处理。她精心构思,巧妙为文。文首“题记”,紧扣题目,概括主旨;主体部分,以数字为序,渐次展开(母亲谢世,继母出现,难以认可,怡然接受,融洽相处),而尤为令人击节赞赏之处,则在具有象征意味的栀子花的穿插描写(由花之枯萎“枯死”,到花之重新绽放、香气四溢),巧妙地阐释了感情亲疏对认知事物所起的神奇作用。叙事的简洁流畅,文脉的清晰自然,行文的灵动睿智,点题的含蓄蕴藉,读来都能给人留下历久而难忘的印象。
二、怎样对待立意要“符合题意”
? 在所要求的话题范围之内进行写作
以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为例。无论褒扬,还是贬斥,是支持,还是反对,描绘记忆移植成功带给社会的积极意义,或者展现记忆移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无论怎样确立文章的主题,都不能离开“记忆移植”这一话题范围。
? 注意作文题本身的提示
话题作文的命题一般对写作有一定的提示,这是在动笔之前应认真研究的。2001年提示有: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这些都是对写作的一种提示,可以以此提示中某一点为写作角度,再结合这一角度来确立文章的立意。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灵魂的膜拜
(重庆考生)
希腊在土耳其十万大军的眼中也许不过是—片断柱残垣的废墟,但拜伦却在眼中引燃炽烈的火焰横渡地中海来保卫它的圣洁。拜伦在英国歌颂希腊的月亮,而土耳其的铁骑却划破了希腊的天空,诗人震怒了,他挥舞着战刀第一个冲进了土耳其人弥漫在整个希腊半岛的战阵中。希腊使我生,我为希腊死!拜伦终于把他的财富与生命一同为他终生挚爱的希腊文化燃烧殆尽。36岁的拜伦,在迈索隆吉翁的病床上呼出了他的最后一口气,外面土耳其人攻城的呐喊声震天裂地。
一切浮泛在无尽诗性当中的人都会对时间、空间、声音、色彩、地域等构成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的那些最基本的要素感到无法遏止的好奇与热爱,他们热爱与此对应的—切人类文化,比如历史、宇宙物理学、音乐、绘画、地理。为了使他们的灵魂感受到最强烈悸动的某种文化,他们可以付出自己所拥有的—切东西,甚至生命。他们把自己的灵魂裸露并蜷缩在这种文化的面前,就像婴儿裸露并蜷缩在他母亲的怀里—样。这就是他们的生命最后回归的地方,是他们的灵魂终生朝拜的圣地,绝对不容侵犯。
国学大师王国维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遗书言曰:“五十之年,惟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举世轰传他是殉清而死,但与他相知最深的陈寅恪却明白,王先生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当他终生膜拜的故清文化的最后象征被连根拔起时,王先生老泪纵
横义无再辱,惟有一死!
拜伦哀希腊,王国维悲大清,最后他们都在太过炽烈的感情中过早的泯灭,我不知道这究竟是诗性对他们生命的伤害,还是对他们生命的完成。
我只知道,一个沉溺在无穷诗性当中的人,他必定会追逐最寒冷最孤独的空间,他们的眼睛,总是注视着星月以上的境界,然后眸子里盛满致命的悲哀。鲍鹏山在《永恒的乡愁》里说过:“这种形而上的悲哀是致命的毒药,并无人间的良药可解”。
诗性的人,他们透明美丽的灵魂巨大地在人类的土地上站立,但却卑微而渺小地膜拜在他们所钟爱的文化面前,千百年虔诚如故!
[作者自评]
通常来说,高考作文最难的一点就是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境界,因为高考作文必须切题。无论你的文字功力有多深厚、情感经历有多丰富,只要试题所要求的表达范围在你积累的生命体验以外,那么你必定会束手束脚,无法发挥全部的实力。而且文学素质越高的考生,面对这个问题时越是会觉得艰难。文学的对象是生命,一个长期沉浸在文学当中的人,他的语言积累、言说方式、价值信仰以及存在理念都是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核心聚集在一起的,并且由于心理学家凯伦?霍妮所说的那种“个人宗教”的作用,这种聚集的力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它使得一切在写作者生命体验以外的写作要求都变得难以忍受。一个有文学潜质的人,在潜意识里是拒绝命题写作的,这势必会影响他在高考中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来说,本文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写作者在高考中所遇到的这种困境,较为真实的表达了作者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境界。
今年全国卷的满分作文在切题上大概有这么儿种方式,其一是中规中矩的按照话题切题,写亲情、友情对人们判断力的影响;其二是单方面拥护理性或是感性;其三是分析理智与情感的辩证关系。我出于对自己平日写作体验的考虑,感到这些切题方式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境界,于是有些冒险的放弃了论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认知的作用,而选择描写人对文化的强烈感情以表达自己在大量阅读中获得的思考力、审美力与生命体验。这等于是对话题进行了一个很大的技术处理,把一个原本不擅长的话题分解并且重组,转换成一个自己擅长的话题,因此在文字中保留了文学的精神。不过由于缺乏在高考作文上的审题和构思训练,写的时候对自己有怀疑,有点战战兢兢的,当时的很多想法都没用上,所以觉得这篇文章还是留下了点遗憾,相信以后没有这个缺点,而又具有文学潜质的考生,能写出比本文好很多的文章。
三、怎样对待“立意深刻,思想健康”
文章立意要深刻,要能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性的东西,要能在常人的观点或说法上再进一个层次,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立意是否有深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虽然立意自定,但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时代气息。一般来说,要与现阶段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社会公德相一致;要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精神相一致;要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新世纪意识相一致??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真理只有一个
(湖南考生)
袭人的寒风沿着漫天枯黄的野草卷来,我在苍茫的幽幽古道上,寻找着千百年来被人们遗忘和丢失的珍宝。
那是一种怎样的奇思,会将真理埋没在幽僻的山谷,若不是有夸父追日的决心,怎有人能将它觅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姆莱特站在崖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
我不知道亲缘对我意味着什么,莫不说是我的姓氏和血统?那么真理又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仅仅也说是一种痴迷的执着?我不知道“文敌诗友”的白居易、元稹是怎样作出这种两难的选择,更无法想象那位为江州司马受贬而惊起的大诗人怎不受到“文敌”的牵绊,反而泪溅湿青衫。
我不解爱因斯坦和波尔为什么开始还争得面红耳赤,转眼间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是情感埋没了真理,还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拥下熠熠生辉,这真是一种无助的悲哀和孤独。
我是我父亲的儿子,而我却认为父亲的处世过于圆滑。我是我老师的学生,而我却认为老师的教学过于呆板。我理解父亲的苦衷,更尊重老师的劳动。但“真理只有一个”,我只能选择这惟一不让我感到内疚的东西。
浩渺的星空呀,你永远闪耀着动人的灵光。你哪知道纵使万丈的火山灰能掩埋整个庞
贝古城,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罗马广场上空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声音:“未来的世界会认识我的价值??”
躁动的人群中回荡着为和平、为真理献身的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声音:“相信我,千万人呼喊的声音比不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痛苦??” ’
对面不是血海深仇的死敌吗?为什么明知危险重重还要执着主动地伸出和平的双手?这不是满目疮痍的子民吗?为什么还要背着激进的青年,迈出寻求和平的出路?
激进青年的爱戴难道比不上对手的停战吗?亲亲子民的情感难道比不上与“敌人”的一次握手吗?
“真理只有一个”,原来这就是答案。是我寻寻觅觅,魂牵梦绕的惟一归宿。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终生追求奋斗的惟一终极目标。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立意深刻,涉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显示出作者相当不错的人文素养。
文章紧扣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行文,由疑惑而痛苦思索直至最后悟出道理,步步深入,表达了“真理只有一个”,人类必须挣脱感情因素对认知的影响的主旨。材料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典型、鲜活等特征,行文大气而结构谨严,理性的表述中洋溢着真挚的感情。尽管某些地方因过分追求语言的优美而损害了意思的表达,但瑕不掩瑜。
四、怎样创新立意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帅”胜则文胜,“帅”败则文败。文章立意的灵魂和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的运用和遣词造句。创新的立意归根到底是两种思路的创新:其一是方向创新,其二是立体创新。
方向创新具有极强的规律性。首先我们要考虑原来的方向是什么,它往往体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常见的观点,二是话题本身包含的观点。前者如“诚信”,大多数人总认为“人应该讲诚信”,后者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本身就体现了观点。在准确把握既定方向的基础上,观点创新可沿着两种方向进行。一是逆向创新,就是提出与原来意向截然相反的观点,如大多数人认为“要讲诚信”,我们偏要讲“有时候可以不讲诚信”;话题指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却可认为“答案不都是丰富多彩的”。二是兼向创新,就是以一分为二的方法对话题进行思考,肯定话题的一部分,否定话题的一部分。如对于“诚信”,我们可认为“讲诚信要看对象”,对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说“答案丰富而不多彩”。
立体创新是在原来的意向基础上进一步作内涵的拓展,在包含原来话题意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文章内涵,从而使原来的一个平面式内涵变成一个立体式内涵。如面对“答案是丰富多
彩的”,有一位考生立意“寻找最好的答案”,另一位立意“世界因多彩而精彩”,这两篇文章获得成功,原因是它们不仅承认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又都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添加了新的内涵,这样文章就显得特别深刻。
所谓创新的立意,就是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不重复前人或别人已经弹过的老调,能给
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创新立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多角度思考,悟出新意
多角度,就是对作文话题多推敲,多琢磨,多出点子,多想门径,在比较权衡中,优胜劣汰,爆发出创新求异的新火花。例如以“压力”为话题,可以确定这样一些立意:?化压力为动力; 2 (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压力;3 (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压力;4 (压力太大会使人精神崩溃;5 (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精神压力;?压力要适度;?要给自己加压。
在这些立意中,一般人都是从怎样对待外在压力的角度去思考,而7则立足于怎样不断地自我超越实现新的突破,这就很有新意。又如1994年许多考生写《尝试》时,大都想到了尝试游泳,尝试骑自行车,尝试打工,尝试做饭??这些都显得一般化。有个考生从尝试接受继母的感情,弥合继母和家庭变故所带来的心灵创伤立意,写出了人间的真情。令阅卷老师眼前一
亮,打出了一个满分。
? 反弹琵琶,萌发新意
“反弹琵琶”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朝多种多样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比如1999年高考中,当大多数学生从“记忆移植”这个角度去着手写作文的时候,有个考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掉转头来大谈“我不要别人的记忆”。这一立意恰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是那么亮丽,那么惹眼,一下子便赢得了阅卷者的青睐。
? 手法奇特,创出新意
考场作文立意多求“稳妥”,“义贵圆通”,确保一个“稳”字。但如果人人满足于此,阅卷者岂不疲倦,因此,避开平道,以智取胜,“意”在人外,使文章闪发出智慧之灵光,就会使人读后不由拍案叫绝。如果文体规定不那么严格,议论文可向杂文靠拢一点,带一些“杂文味”,记叙文可向散文靠拢一点,带一些散文味。以2002年作文为例,一般考生多以严肃的笔调或叙述,或抒情,或议论,或编故事。而一位聪明的考生匠心独运,胆识超群,采用书信体的反讽笔法,在题为《谏屈原书》的文章中和屈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借古人之口,砭痛心世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不仅体现了对屈原思想强劲的穿突力,而且显示了对疾首时弊敏锐的洞察力,颇具杂文风味,因而魅力四射,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又如2003年四川考生的作文《愚者传》构思非常巧妙,通过“以亲近而疑邻”和“以亲疏而笞子”两件事的对比来揭示主题,即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事物必然会导致“谬事”的结果而获得满分。
例文精选:(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
打开另一扇门
(广西考生)
雄鹰也许会感激它矫健的双翅,让它得以自由地翱翔,却忘了苍穹给予它的那一份宽广。
梅花也许会感激它清幽的芬芳,让它得以欢乐地绽放,却忘了感激风霜给予它的那—份砺练。
而我们,也许只会感激身边亲人朋友的帮助,却忘了为我们打开一扇心门的萍水相逢。
因亲而感知
羊水中母亲的爱抚,呱呱坠地时母亲的笑脸,襁褓中母亲的微笑,让我们从孩提时已体味爱的甜美,亲情的醇厚——
熟睡中父亲坚定的脊背,拥抱中父亲敦实的双臂,抚摸时父亲饱经风霜的脸,让我们从呀呀学语时已深味爱的深沉,亲情的炽烈——也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风风雨雨和千沟万壑。
共同奋斗时朋友的汗滴,欢乐时留下的串串笑语,悲伤时共同筑造的万里长城,让我们在刻下回忆时也刻进了青春的火花,年轻的梦想——也让我们明白这世界仍有一片清澈晶莹的蓝天,仍有一块心灵的净土。
??
身边的亲人们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为我们抵挡住假恶丑的洪水侵袭,让真善美的花朵在我们心中长开不败;身边的亲人们也让我们体味了酸甜苦辣,人生百味,让我们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勇往直前,在风风雨雨中浮浮沉沉。
亲近的人打开了我们的心门,让我们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涵泳于人生的海洋中,真真切
切地感受世界!
非亲而感知
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
他们虽与我们没有血肉之亲,但他们的一番教诲足使我们幡然悔悟;他们虽与我们只是萍水相逢,但他们的只言片语可让我们胜读十年书。难道这不是亲人吗?
旁观者清,不是只有亲近的人才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而那些与我们非亲非故的人常会开启我们另一扇心门,让我们从另—个角度体味人生,真实地感受人生!只要用心去聆听,那么你也许会发现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
不要关闭另一扇心门,让人们用双耳聆听世界的呼吸,用双眼笑看世界的变幻,用心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点评]
该文章寓意深刻,立意新颖,充满诗情画意;构思新巧,层次分明,内容厚实,论述透彻,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全文采用散文诗的形式,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辩证地分析了感情的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美感。全文折射出一种哲理性的光芒。
作文九:《话题作文的立意》3500字
话题作文的立意
1、正题反写。
话题是正向的意思,可以以反向衬托正向的方式来立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比如2002年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有的同学便从“心灵的放弃”去谈“选择”,以“放弃”去衬托“选择”,敢于放弃才敢于选择,这样“心灵的选择”这一中心便在对立中得到强化。
2、反题正写。
话题是反向的意思,可以以正向衬托反向的方式来立意,确定文章的中心。例如作文话题是“学会说不”,有的同学便从“学会怎样说是才真正会说不”的角度来立意,并且结合生活中一些表面上是说“不”其实是说“是”的例子巧妙地作了论证,非常有说服力。
3、辨证题辨证写。
作文话题是关系型的、由两方面因素组成,体现矛盾的辨证统一性,立意时要兼顾两面或在兼顾两面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一面。如2004年全国山东卷的作文题“相信自已与听取别人”,就要求考生辨证地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地相信自已、保持自信是应该的,但过于自信就成了固执已见而不可取了;同样,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是应该的,但盲目听从别人也是不可取的。对这个话题的炼意便是从兼顾这两面或在兼顾这两面的基础上突出其中一点入手的。
4、因果和非因果题写法。
话题也是关系型,由两方面因素组成,这两因素之间可以是因果也可以是非因果的关系。如出2003年的作文话题是“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从影响人对事物正确认知的因素来看,感情的亲疏可以是一个因素,也可以不是一个因素,具体因人而异,因而“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两者便存在两种关系:因果和非因果,考生便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种作为立意都是正确的,比如有的学生这样立意“公而生明”,有的学生则是“因为爱而清醒”。
5、条件和非条件题写法。
话题也是关系型,由两方面因素组成,这两因素之间可以是条件关系也可以是非条件关系。如2004年全国广西卷的“调整思维方式与幸福快乐”,可以有两种立意:“调整思维方式”可以获得“幸福快乐”,这时两者存在条件关系,如生活中有的人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志向从而改变了不利的处境,获得幸福快乐,这种条件是强调了人作为改造自然界的主体在改造世界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调整思维方式并不一定获得幸福快乐”,这时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条件关系,比如有的人虽然调整了思维方式,但是只是在大脑实行了革命,却没有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即使获得一时的快乐,最终却因为改变不了现状而得不到幸福,阿Q的“精
神胜利法”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这种止于“调整思维方式”的未形成“获得幸福快乐”的条件原因在于作为改造主体的人放弃了实践这一有力杠杆。考生任选其中一种立意都是正确的。
6、繁题简写。
有的作文话题立意可以是多角度的,但作为考生应只选取其中一种适合自已有利选材来写。如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题: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7、简题繁写。
有的作文话题只是一个词或词组,内含简单,没有明确的指向,外延是很广的,这时可以给它加定语、谓语、状语、补语、宾语等成份的方式多角度立意,再选取其中合适的一个作立意。如“生命”这个话题,可以加上一个定语“坚韧的生命”,加一个谓语是“生命在于奉献”,加一个状语是“生在奋斗中”,加一个补语是“生得伟大”。
8.实题虚写。
话题或话题材料是实有的事情或事物,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意指向,这时需要运用发散联想思维多角度挖掘话题及材料的内含,如2005年广州市二模试题作文题目:据《广州日报》3月18日报道,称提供建造海珠桥的钢材的英国某企业向市政部门发来传真,提醒海珠桥的钢材已经有100年历史,现已进入疲劳期,如继续使用则建议进行疲劳强度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加固。又据介绍,海珠桥一直都是广州市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重点,已纳入广州市桥梁安全监测网,桥梁上都设有数据采集点,进行24小时监测。目前市政部门正加紧制定疲劳测试方案。这则报道给了你什么联想?或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对于这个材料,抓住主要信息,可以从提供珠海桥钢材的英国企业角度想:离大桥建成已经有一百年了,英国企业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一种什么品质?还可以从市政部门的角度想:不是说“海珠桥一直都是广州市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重点,已纳入广州市桥梁安全监测网,桥梁上都设有数据采集点,进行24小时监测”吗?为什么到目前在接到国供贷商发来的传真后才说“目前市政部门正加紧制定疲劳测试方案”呢?是信息落后吗?这反映了什么问题?经过这样由现象深入本质的思考,一个准确而又不失深刻的立意是不难找到的。
9.虚题实写。
题目只是一个概念,需要运用发散性联想思维联系社会人生,把这虚的概念和实有的人事及品格联系起来,在这基础上确定立意,例如2004年北京卷的作文题“宽容”可以作这样联想:“要体谅别人”是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想到;“包容才能兼收并蓄”是由中国近代文化“西学东渐”想到;“和而不同”是由**总理在访
问美国时谈到如何处理两国关系想到;“有容乃大”是由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对外全面开放如何应对的思考等。立意可以一点为发散兼顾其它,或只谈其中一者。
10.大题小写。
由一个话题可以引发多方面多角度的联想和立意,这时不妨只取“一瓢饮”。如话题“和谐”,会使人联想到很多,如“人和人之间相处” “国与国间相处”“一个社会的各阶层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发展”“一个人的成长与父母的期望”等都要和谐,那么是否都要一一例举呢?大可不必,正如一个精通舞剑的人不必十八般武艺样精一样(因为大铁锤更多需力气),作为考生,他可只写其中一种,比如有的同学以最后一种立意以记叙文的方式来写,写成长的阵痛,角度很小,却因为熟悉而写得真挚感人,是一篇考场上相当出彩的佳作。
11.小题大写。
话题是一些生活生命中的细节现象,但如果深入思考下去如同挖井一样会思之愈深悟之愈当。如话题“心理紧张”在材料中提到科学家的实验“老鼠在舒适条件下反不相如在紧张条件下长寿”,可以把这种现象与人类社会中的相似现象进行比较,历史上有孟子指出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象,现深入思考,人为什么会“生于忧患”呢?因为在忧患的环境中可以激发一个人的生命潜能,而人为什么又不会“生于巨大灾难中呢”?因为在巨大的灾难中生命有它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由上面的分析便可提炼出一个立意: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激发生命潜能。这个立意由生活中来,但是经过抽象和概括加工因而更具代表性和深刻性,因而较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佳。(原题为“选好支点,撬起心中的星球 ——话题作文如何快速立意 )
补充:
从“四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主要可从四个角度审视:横向、反向、延伸、类比。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这一材料,就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四个角度来立意。
1.横向立意: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
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
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
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丝路花雨”补充)
作文十:《话题作文审题立意》4200字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一)
话题类型
⑴单个词语型话题:
其话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
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
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如:战胜诱惑,“战胜” 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
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
⑸并列短语型话题:
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⑹完整句子型话题:
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立意方法
⑴:词语型话题(包括独词类,偏正短语类)的立意:
词语型话题,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对话题采用“前添加,后添加,中间添加”的办法(添加定语状语等修饰语,或添加主谓宾等主干成分),“宽题走窄”,使话题更具体明确,或把话题补充为一个句子。那么,文章的立意也就出来了。
如:话题“脸”
妈妈的脸,孔繁森的脸,曹操的脸;城市的脸,中国的脸,地球的脸;美化脸部,化装脸部;美丽的脸,丑陋的脸。
我希望有一张天使的脸;笑容,写在脸上;三国史是一部“脸”史;请你收起伪善的脸;改革开放的成果展露在人们的脸上。
再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的话题“双赢的智慧”
我们就可以造出这样一些句子来:
经商中需要双赢的智慧,中国对外交往中也需要双赢的智慧,人际交往中更需要双赢的智慧;集体和个人应实现双赢的智慧,双赢的智慧来自双方共同的需要,双赢的智慧可以实现共同
发展??这样一来,思路展开了,理解话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立意也就出来了。 ⑵:句子型话题(包括主谓短语类,动宾短语类)的立意
句子型话题,其本身就是中心论点,但任须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六种成分具体化,从而列举出不同的立意。
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对象的角度添加:
谁雕琢心中的天使?添加主语或通过添加不同的类属定语细化主语————(我,妈妈,孔子,丛飞,巴金,李白---------)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原因的角度添加:
为什么要雕琢心中的天使?给谓语“雕琢”添加各个层面的原因状语———因为(责任感,使命感;人生有追求,个人有理想;---------)而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办法(方式)的角度添加:
怎样雕琢心中的天使?给谓语“雕琢”添加各种的方式状语———(用爱,用奉献,用执着;用改造自己,用保持本色;
用勇敢,用坚强,用献身)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宾语的类属角度添加:
雕琢心中的什么样的天使?从宾语的类属角度添加定语———雕琢心中(人格高尚,才能卓越,形象高大,本色纯真,贡献巨大)的天使
■从后果(意义)的角度添加:
雕琢心中的天使就会怎么样?在话题后面添加词语或句子———雕琢心中的天使(自己幸福,人生精彩,社会美好;天地宽广,人际和谐,社会进步---------)
⑶:关系型话题的立意:
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1.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2.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3.辩证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和而不同”,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5.条件结果关系:
即话题两个要素之间为一是其中另一个的条件。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二)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一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
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2::2000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无须扩展。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
⑴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
⑵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
③评判事物时所持的标准不同。
2。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
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
例1:06年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
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 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
⑴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⑶自信乐观的,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
例2: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
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 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将会产生的结果(意义、价值、影响)。
例1: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前提,可以去阐发“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义(结果)。这样我们可以想到:
⑴在思维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才有“百家争鸣”的局面; ⑵在文学艺术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风格的多样、创作方法的多样,才有“百花齐放”的绚丽多彩;
⑶在经济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我们经济才繁荣,社会生活才丰富多彩。 例2: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
提炼: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4.追问对象法——即问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谓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06年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话题变具体一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为它作中心论点,谓语“雕琢”可涉及的人有: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可以组合成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内容: ⑴丛飞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⑵李春燕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⑶洪战辉等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例2: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
提炼:把话题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颜色”,于是可得到分论点:⑴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
⑵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
⑶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5.追问内容法-——即问一个“关涉哪些方面”
追问内容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06年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话题补充为一个句子:一代大家辛弃疾雕琢心中的天使。然后对宾语“天使”具体化,即得到分论点:
⑴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国家危难时);
⑵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乐观的天使(受贬时)
⑶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词坛的天使(文学上)。
例2:《拒绝窝囊废》文题
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
(1)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
(2)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
(3)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