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初三中考小论文建设生态文明》9700字
实施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新要求,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实施节能减排,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实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虽已得到初步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是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水和大气污染加剧、森林草原面面积锐减等。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主要表现为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损失浪费严重。实施节能减排,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实施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性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实施节能减排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实施节能减排才能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实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做斗争,从身边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落实节能减排行动,培养生态文明理念。
稳定为幸福之源 动乱是灾祸之根
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彻底戳穿了暴力犯罪煽动者的谎言,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剥去了恐怖分子所精心伪装的画皮,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的场景再一次警示人们:稳定为幸福之源 动乱是灾祸之根。
30年来,新疆国民经济以年均10.3%的速度增长。2008年,新疆工业增加值达1790.7亿元,粮食产量突破100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既是新疆的发展成果,也是新疆人民的福祉所在。如今的新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这正是三股势力不愿意也不甘心看到的,因此,他们总是伺机制造民族矛盾,利用一切可能挑起事端,唯恐新疆不乱。
历史也一再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多名族聚居的大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分裂与动乱只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千百年来,新疆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只有社会和谐,新疆才能发展进步,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新疆人民幸福的根源。我们青少年要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坚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多数世界性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中国都普遍存在,且更加严重。****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臵。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再加上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土地、矿
产资源开放利用粗放浪费,加剧了资源的紧张状况,是我们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党中央和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工作,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价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解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资源、环境的国情,树立起节约资源、减低消耗的意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维护民族团结 共建和谐中国
2008年3月14 日,拉萨市区发生了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这一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损害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毁掉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繁荣发展成果,我们要与“藏独”做坚决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中国。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其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分布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过了长期的经济文化等多年的交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正是因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建立起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民族建设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正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才巩固了我们的国防,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需要我国各族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团结奋斗。
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物。并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开通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而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其根本目的就是搞“西藏独立”分裂祖国。我们一定要与“藏独”做坚决斗争,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时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发现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要与之做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众志成城 民族精神谱写抗灾壮歌
一场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奋勇抢险,中华民族精神再次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灾之歌。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昂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次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
和信心。这正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大灾面前迅速出动,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奋战,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全力投入抗灾救灾攻尖战〃〃〃〃〃〃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我们才取得了抗灾抢险的伟大胜利。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干在危险处〃〃〃〃〃〃正是中华民族精神鼓舞他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
灾难面前才能锻造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建设者,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近几年,由于校园暴力,食品中毒、失火、溺水等,校园事故频繁发生,在这些校园安全事故的背后,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必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因为生理,心里发育还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和保护。学校是我们青少年学生最集中的地方,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校园安全关系到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
未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社会、学校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同时加大对侵害学生安全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社会应加强宣传和教育,为保护青少年的人身安全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学校应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和自律意识,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我们青少年要有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同时学法、懂法、依法自律,与同学和睦相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铭记英雄功绩 弘扬民族
“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启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勇往直前,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敬可爱的英雄模范人物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是祖国的骄傲,是世人的楷模。
英模名垂青史,他们的光辉精神应代代相传。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融入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锻造出整个民族绵延不绝的光荣传统。英雄人物的评选,是在全社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的有益尝试,必将引起全社会的积极响应。
我们一定要宣传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典型、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我们坚信英模们的先进事迹将永远为人民铭记,英模们的崇高精神将与时代同行。
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所要建设的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自然和谐的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解决人们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民生问题是立国立本的头等大事,民生问题既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具体的直接的利益,综合国力综合起来又关系着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觉到决策者执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并拥护党和政府,为此,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采取方方面面的措施,着力改善民生,解决民生。
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广大人民群众特殊关怀,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修订《义务教育法》,实行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抑制房价,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几年来,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社会秩序变好了,社会更加和谐了。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自觉投身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
2007年金秋,嫦娥1号探月探测卫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进一步显示和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谱写的壮丽篇章。“嫦娥工程”作为中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是中国人敢于挑战世界难题的勇气的体现,也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精神的升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力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是用于和善于进行创新的,我们一定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艰辛的工程,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国家高度重视,要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是一个自主创新的工程,嫦娥奔月所带来的攻坚精神、创新意识都将成为全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积极探索,敢于质疑,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趋利避害 文明上网
互联网技术是现在E时代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它超越空间,接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网络,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
交新友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它在提高人们社会活动质量的同时,会对部分网络使用者造成伤害。一方面,个别不法分子经常利用网络传播黄毒、流言、绯闻和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另一方面那些校园周边的黑网吧根本就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以营利为目的,不管是否未成年都“一视同仁”的一概接纳。以至许多在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以及出现诱惑欺诈的事情,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会因为支付不起巨额上网费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都还很弱,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黄毒”泛滥流言恶语很容易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容易被网络游戏所迷惑,沉溺其中,乐而忘返。作为政府部门,也应该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公安部、文化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全国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教育部布臵加强校园网和校内上网场所管理,组织学校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都会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文明上网提供了各种保证。
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以免受骗上当,误入歧途。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做网络的主人,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发挥网络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寓意为“四海之宝”以“人”为核心创意,契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上海世博会的国际招展工作顺利推进,截止2009年6月4日,已有23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为世界各城市搭建交流平台。
口号: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歌曲:《在那身边》
抓住机遇 谋求发展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文化和科技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在经历了150多年后将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上海举办,这是因为中国发展了,中国崛起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一切都为中国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当今世界,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我们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抓住举办世博会的机遇,推进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世博会 一次多元文化的精彩对话
上海,2010年5月1日,承载着欢乐和期望,世博会这个游历世界各地150余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文明智慧火花的奇幻之梦。将在这里拉开大幕。这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章,更将是人类多元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
世博会既是对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立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世博会长期囿于少数发达国家,中国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1851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的成功,是全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也必将对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的中国,正行走在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上海世博会必将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催生创新的激情,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前进历程,而世博会引发的思想火花,必将照亮我们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进而照亮世界。
加快新农村建设 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多。约占60%以上,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同时应积极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推动农村科技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尽我们的能力帮助农村的贫困学生,为新农村的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
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持和鼓舞,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实现现代文化建设中,更应该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们的艰苦奋斗。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弘扬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凝聚着党和人民齐心向前的精神力量,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越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新时期,要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我们依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新时期的艰苦,已非昔日之苦,乃是勇攀科技高峰的劳苦,这种时期要求我们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弘扬艰苦创业精神。
我们青少年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不与周围的人攀比,不浪费一分钱;在学习上勇于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我国科技实力大幅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跃升期。
近几年来,我国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太空行走等一大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原始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论文发表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已居世界第一位,形成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国际科技合作迈出新步伐,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科学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发展任重道远。
走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珍惜受教育权,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复兴之路————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事
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长9.67%,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复兴之路。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重新调整分配制度,适时的把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坚持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更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与合作,提高综合国力。
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是: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说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把自己融入改革开放大潮中去,为
民族复兴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反** 促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陈水扁八联公投的失败表明:**不得人心,统一必将实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和共同遵循的原则。然而,台湾分裂势力不顾渴望和平、谋求发展,希望祖国统一,希望与亲人团聚的台湾民众的愿望和梦想,鼓吹**,其目的就是要将台湾从祖国永远分裂出去,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公然的否定与挑战。
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国已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希望以此来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现在台湾在以马英九为核心的领导下,两岸关系已朝着和平稳定,互利共赢得方向发展,这都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我国青少年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义务,坚决同一切分裂和迫害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加强道德修养 做文明守法公民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文明建设的现象,如:法制观念淡薄,社会治安恶化,一些人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自私自利,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都还存在,这些现象和行为虽然都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严惩,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充分展示广大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我国青少年应积极向先进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的自强自立、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加强道德修养,做文明守法的公民。
作文二:《生态文明建设论文》4100字
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 共存 共荣的进步状态, 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 反思了征服自然, 最终 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关键字:生态文明;现状;环境保护
一、当前我国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发展, 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 还应 该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蓝天碧水、 惠泽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中国奇迹,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各地粗放的经济 发展模式已让我们的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代价, 江河不再清澈, 天空不再湛蓝, 青山绿 水成为人们的孩童记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民的环境需求不断提高, 优美 的生态环境正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强烈生活需求。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 我们党一直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 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 态文明”, 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党 的十八大第一次被写进了政治报告。 经过五年气势磅礴的伟大实践之后, 尤其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上均有了重 大创新。 在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框架下, 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总 体指导思想, 而且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就总体指导思想而言, 报告明确提出 了 “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 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 这事实上就把生态文明建 设明确地列入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宏伟蓝图中,体现出了更宏大、更宽 广的执政情怀和治理视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 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就我国而言,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有:森林面积锐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和沙 灾,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海洋污染严重,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城市噪声超标问题。
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时代挑战。 2011年 1月评估世界各国 (地区 ) 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 斯正式对外发布。 在全球接受调查的 144个国家和地区中, 芬兰位居第一, 列第二到第 五的国家分别是挪威、 乌拉圭、 瑞典和冰岛。 中国位居第 133位, 列全球倒数第 12位。 在 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在全球接受调查的 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 129位,列全球倒数第 14位。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 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 就讲究“天人合一”, 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 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 因此, 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 系,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
三、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
生态问题是个全球问题。 人们曾轻率地把自然界的存在仅仅看作人类满足自身需要 的一种手段,于是,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森林资源缺失、物种多
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便日益凸显。 中国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努力, 从 积极促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到**同志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签署 《巴 黎协定》, 再到 G20杭州峰会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共识要积极推动 《巴黎协定》尽快生 效,再到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为全球 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 这无疑是置身当今环境问题迭起的现时代。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深刻总结人类文 明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先后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严格的法律 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五年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 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巨大变化。新造人工林 4.47亿亩,人工林总面积已 达 10.4亿亩,位居全球之首;治理沙化土地 1.26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 1980平方公里, 40多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审议通过,绿色发展理念深 入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普遍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生活方式、价 值理念的“绿色革命”。五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 八柱” 已经形成,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国土空间开发得到整体谋划,生态环境 治理明显加强。
四、十九大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主席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 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 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绿色金融,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 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 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 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 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 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 态安全屏障体系,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推进荒漠化、 石漠化、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 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 补偿机制。
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 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
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 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1. 加强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把环保的意识渗透 到孩子的课本中, 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我们要大力宣扬环境 保护意识, 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 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造福自己,造福人类,造福子 孙后代。
2. 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 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一些不自觉的人会钻法律的空子, 破换生 态环境, 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 ,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 的内涵 , 使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 进而适应生态文明 建设的需要。
3. 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 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 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 这就要求改变我们传统工业生 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 发和推广节约、 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 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 通过优化产 业结构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 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碳排放总量突出,我 们应当提倡低碳生活, 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 少开私家车, 多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 大家还应该节约用纸, 减少或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这样可以挽救许多要被砍伐的木 材。 除此以外, 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难, 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家里的废物利用等等。同时,多种一些花花草草,也是非常不错的明智之选。
六、小结
古语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 人力之成物有大限, 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 则常足; 取之无度, 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是人民过 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它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 五年前,壮丽山 河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文明理念笔酣墨饱; 五年后, 美丽中国建设妙手丹青, 下笔有神。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 这是党和政府实施社会治理的大事, 但同样也与每个 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用自备的菜篮或布袋买菜购物、及时切断家电电源、拧紧水龙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餐巾纸??美丽中国, 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 生态文明, 是托起美丽中国强有力的 臂膀。让我们以积极行动,建设起一个碧水蓝天的美丽家园!
作文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3900字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传媒 1003班
221004018 施思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 树产生态文明观念,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 才可能走出 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 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 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 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 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 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 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 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 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 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 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 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 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建设生态文明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 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大多采用低水平、 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 方式 ,忽视了生态效益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
提高。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其次是大气污 染严重。 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 此外 ,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 ,海洋生态恶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与日俱增。 因此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 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建设生态文明 ,凸显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 党的十七 大提出生态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温情宣言。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 ,并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 一是把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环 境保护联系起来,在分析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 境代价太大” , 一些地方单纯追求 GDP 的畸形发展观 ,是各级官员扭曲的政绩 观 ,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方式实践证明 ,单纯追求 GDP 增长指标是片面的 ,它没有估量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 本 ; 而且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 ,GDP 的增长也 难以为继 ,最终制约人与社会的发展。 ;二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的重要抓手, 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 要 “在优 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 2000年翻两番” ;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 要求之一, 明确提出要使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 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 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环境问题的 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 ,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 辑 ,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 社会公正、 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 近些年来 ,在环境、 资源方面存在大量不公正 现象 ,如城市向农村无偿倾倒垃圾 ,河流上游企业向下游大量排污 ,沿海工业 发达地区廉价使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 ,等等。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 题 ,特别是日益增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影响 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 ,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 ,解决地区、 企
业、 个人等内部之间的不和谐 ,重建生态环境、 资源利用方面的公正秩序 ,是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公共行为观念。 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 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 长期以来, 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 但对于 环境保护落后、 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 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 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 将 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 生活各个方面, 积极推进绿色消费, 努力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 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 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要推进经济增长 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更重要的是,大 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交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和服 务业等领域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 。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 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 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 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 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 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 标考核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制定和完善生 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 GDP 考核办法。
三、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和公共行为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 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 时代挑战。 在国际产业链中, 我国由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 处于不利的分工 地位,许多时候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要有效地回应挑战, 必须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调整 环境与发展的战略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 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又好又快 地发展。
排名前 5位的国家主要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 较低的人口密度以及成功的 环境管理三大方面。 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在于, 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自然资源 贫乏和管理不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类要珍惜自然、尊重自然、爱护 自然, 把自己当作自然中的一员, 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 是一种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对象而没有把它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基础和生命 源泉的错误态度。这一新的发展思想指出,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经 济只是发展的手段。 从目的上看, 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但这种需要不仅是 物质的需要, 还包括各个民族的价值及社会、 文化和精神的需要, 以及发展不能 损害当代人的生活条件和健康, 更不能损害代际之间的资源能源的均衡等。 这使 我们彻底突破了过去那种单纯为经济增长而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 将发 展指数放在全局战略的视角上, 思考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重大问 题,以及怎样在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工具与目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 局、当代与下代的关系上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生产观是, 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资 源并循环使用, 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以良性循环来创造社会财富。 循环经济 要求我们要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 拼命消费”的误区, 提倡物质的适度 消费和层次消费, 在消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起循环生产和 消费并重的观念。 同时, 它还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 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 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特别是, 它视自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 需要维护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要求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在资源承载能力内良性循 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 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 崇拜各种自然之神, 传统的以 “天人合一” 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的环境文化体系的 形成, 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这种文化不仅是整个民族一代 又一代的人们从中找到树立环境意识的根据, 而且这种文化总是现实地发挥着作 用。 以文化因子的形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这种文化提供给人们一把处 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 中华文明的延伸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深厚的环境文 化分不开的。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这一文化根基, 它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就会 迷失方向。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
作文四:《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900字
成绩
论文题目,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授课教师,侯培岩
院系,日本语学院
年级,2012级
姓名,孟哲
学号,120121316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次第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升华。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环境良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我国为促进生态平衡采取的措施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
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可持续发展战略
(1)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把它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2)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都要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4)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很多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创新。(5)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样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的责任制。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做的更多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做起,从
保护做起,从响应国家的号召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
设的大潮中去,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做出一份贡献~
作文五:《生态文明建设论文》5500字
一位班主任的生态文明建设
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 赵玉环
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已成为中华名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请看党的十八大: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些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就好像一只强心针,给广大人名注入了活力。
读着这些我激动万分,仿佛看到了祖国到处天蓝蓝、地绿绿,到处花香鸟语、莺歌燕舞。同时也感到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兼班主任肩上的责任和大有可为。因为我可以比一名普通百姓做的更多。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回想这些年的做法我十分欣慰。
老百姓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大”,意思是凡事从小时候开始教育效果最好。学生固然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班主任的教育作用必是首当其冲的。你给学生们灌输什么理念,学生总会受到影响的;你坚守什么,学生也总会耳濡目染的。所以,我主要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低碳意识,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践行。
树立一种意识,就等于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越早越好,越深刻越好。所以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去做:为什么要树立节约和环保低碳意识?树立怎样的意识?现在怎样践行?长大了怎样践行?这三个方面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一、为什么要树立节约和环保低碳意识
这是问题解决的根本。只有让学生弄明白这个问题,才会从心底触动学生,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急迫性和严重性,学生才会从心底接受这种理念。为什么要树立节约和环保低碳意识?主要原因就是国家资源的有限甚至短缺与日益增多的需求之间的极大矛盾,所以要节约;触目惊心的资源破坏与环境生存、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低碳环保。我的方法是放手让学生搜集资料,一个小组一个方面,分别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水资源的短缺、破坏和浪费,电资源的短缺和浪费,水土流失及危害,空气质量与危害,温室效应及其危害,粮食资源及其浪费情况六个方面进行。大家汇总后展现给全班同学,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手抄报、课件等,可图文并茂,相互解说。目的是人人动手,人人了解,人人自危。虽然耗费了一定的时日,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教训,真是不弄不知道,一弄吓一跳,学生们感言说太可怕了。我把大家的资料整理如下:
1、水资源的短缺、破坏和浪费
.水资源的短缺:
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地球虽有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其中的97%是海洋,海水含盐量过高,不能被陆生生物利用。剩下3%的淡水面中又有2%以上集中在地球南北极,其余不足1%的淡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地下、大气以及生物体内,可见,水资源并不丰富。由于利用、污染和浪费越来越剧烈,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明显。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全国66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14个。严重缺水城市中北方城市占71个,南方城市有43个。即便在多水的长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59个,缺水县城155个。中国近90%沿海城市水资源短缺18城市极度缺水。
.水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震惊国人的十大水污染事件。
.水资源的浪费: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水的宝贵,随意浪费水,随意往江河扔垃圾,排放污水。有很多孩子认为:自来水一开水笼头就有,自来水厂里多的是,没必要节约。他们没有意识到水从河里抽上来要经许多工序才能供我们使用,而且,河水被污染得越利害,花费的人力、物力就更大。
每一滴水来之不易,不节制用水,不保护好环境,水就会越来越少,将来我们用的水就要比金子还宝贵。
2、电资源的短缺和浪费
当前,我国一方面面临电资源短缺的困扰,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电资源浪费现象。以北京市为例,今年夏天估计最高用电负荷将突破1000万千瓦,而电网供电能力只有830万千瓦,供电形势严峻。但是,有多少单位出现“长明灯”现象。
3、水土流失及危害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严重。
面积大,范围广。根据遥感调查,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达到35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2%。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而且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强度大,侵蚀重。
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225个、海河71个、松辽河44个,分别占41.0%、34.9%、11.0%和6.8%。从省级行政区来看,水土流失严重县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97个;其次是山西省,84个;然后依次是陕西省63个,内蒙古自治区52个,甘肃省50个。
危害: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我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由于水土流失使上游地区土层变薄,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增加了山洪发生的频率和洪峰流量,增加了一些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会;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成为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削弱生态系统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对我国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空气质量与危害
我国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很差。环保专家指出,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着下降。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是室内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家具等散发的有害气体: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氡、氨等。
危害:
二氧化硫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主要影响呼吸道,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产生气喘、咳嗽等一系列症状。可吸入颗粒物,能随人体呼吸深入肺部,产生毒害作用,尤其值得关注。
二氧化氮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从而引起肺水肿。
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降低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引起组织缺氧,使机体各项代谢发生紊乱。
臭氧对呼吸系统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甲醛可引起人的嗅觉异常,并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时可出现流泪、流涕、咳嗽等症状,并发生呼吸道疾病。慢性吸入可导致持续头痛、无力、失眠等。造成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异常,甲醛还被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对人体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导致皮肤过敏,使人产生头痛、咽喉痛、乏力等症状;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有毒致癌物质,吸收或经皮肤吸收一定量会引起中毒,严重时会对人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苯不仅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还能在体内神经组织及骨髓中蓄积,破坏造血功能,长期接触会造成严重后果。
5、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海平面上升;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
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6、粮食资源及其浪费情况
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发表报告称,全球每年浪费20亿吨食物,几乎占生产量的一半。生产食物需要耗用大量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浪费食物无疑就是浪费宝贵的资源和能源。因此,节约粮食也是一种环保。我国一年的粮食浪费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以上内容的整理让学生既懂得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懂得了人类主要生存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其被破坏的现状和极大的危害。从根本上懂得了为什么要树立节约和环保低碳意识,这种认识是根本性的、长久性的,也是刻骨铭心的,他们会发自内心的需要去做。所以如何实践就不会是一种空话。
二、树立怎样的意识
树立节约和环保低碳意识意识 。大力宣扬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思想,倡导环保低碳的行为。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升油,每一粒米,每一元钱的小事做起,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多用节能环保产品,做到人走水断流、下班关电源、剩饭剩菜不浪费,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厉行节约,拒绝浪费。拒绝追求名牌、追求享受、过度消费等。做到少开一天车、多植一棵树等,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影响和带动自己的亲朋好友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节约环保行列,揭露和制止铺张浪费行为,在社区、在企业、在校园、在农村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树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树立节约环保刻不容缓的危机意识。树立节约环保关乎民族生存发展的忧患意识。树立节约环保为自己、为子孙的发展意识。树立人人为建立“美丽中国”尽一份力的责任意识。
三、如何践行
只有理念的倡导,没有行为的实践,理念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要把理念转化成一种有力的力量,就必须在如何践行上下功夫。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发动学生,让学生说自己或他人平时的浪费和不环保低碳的行为,然后分成几类进行整理如下:
1、吃的方面 ①吃饭时挑食,不好吃就扔掉,剩饭剩菜随意倒掉;请客大讲面子,多点多要,大半剩下倒掉,尤其是婚宴和公款吃喝。 ②买各种零食吃; 可以看出在吃的方面,凡事多余的、不必要的、过高的需求均会带来浪费。
2、穿的方面 ①旧的衣裤不穿,总爱买新的衣服; ②互相攀比,追求新异穿名牌。
3、用的方面 ①随意丢弃、破坏物品,比如桌椅,买不适合学生的高档文具和图书 ②将铅笔、橡皮、书本、衣服、雨伞等经常丢失。 ③浪费纸张,不会节约用纸,环保用纸,乱撕作业本,一张纸上随意写几个字就丢掉。无用的纸张随意丢掉 ④乱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花钱大手大脚。(5) 买东西大量使用塑料袋又随意丢掉,一天使用十几个是常有的事。(6)废旧电池乱仍。
4、玩的方面 ①买很多玩具,又不爱惜,几天就弄坏了。 ②过生日,大手大脚请客。 ③到公园时,玩这样那样。 (4)电视、电脑长时间使用,无效使用。
5、资源方面 ①随便浪费水电。洗脸、洗澡时使用大量的水,不用时也不关水龙头,在公共浴池洗澡用水量是在自己家洗澡用水量的几倍;能第二次使用的水也任它流走。长流水经常出现在办公场所及公共场所;随意开空调等。
二、大家讨论解决办法,畅所欲言,整理分类,有的放矢。
1、水:水龙头使用时间长有漏水现象,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的橡胶盖剪一个与原来一样的垫圈放进去,可以保证滴水不漏;洗澡时多用喷头淋浴,这比用浴缸洗澡节省水量达八成之多。洗澡时应避免过长时间冲淋,搓洗时应及时关水,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用洗米水、煮面水洗碗筷,可节省生活用水及减少洗洁的污染。用洗菜水、洗衣水、洗碗水及洗澡水等清洗水来浇花、洗车及擦洗地板,蔬菜先用淘米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水,而且能有效清除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增加水的二次利用。
2、 电脑: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可以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关机后,一定要将电源插头拔下,否则不仅浪费电而且会缩短电脑的寿命。在用电脑听音乐或看影碟时,最好使用耳机,以减少音箱的耗电量。
3、 电视机:音量不要太大,时间不要过长。关上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
4、 灯光:不用时随即熄掉;尽量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日光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线柔和、寿命长、耗电少的特点。
5、 空调:夏天温度不要过低,冬天不要过高,能降低一度算一度。
6、 电冰箱:冷藏室设在5℃,冷冻室设-6℃,冰箱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也最省电,购买时应挑选高能源效益的型号。
7、 洗衣机: 装满一机衣物才洗衣;切勿使用过量洗洁剂; 特别是使用乾衣机前,先采用高速旋转脱水程序较为节电。
8、、 拒塑:拒绝塑料袋、使用布袋子,也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
9、不浪费粮食:吃多少,做多少,不随意丢弃;吃不完打包;不买过多的零食。
10、不买过多的衣物,不破坏物品,做到物尽其用;纸张两面使用,废弃纸张集中存放,回收利用。 以上是教导学生们的个人行为,要落实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落实在每一天。我们还探讨了班级节约行为,营造了一种人人环保节约的班级氛围:
1、开展了“环保节能口号”征集大赛,各班上报的口号简洁新颖,“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人人树立节约意识”,“个个争当绿色天使”,“树环保之风,迎美好明天”;充分体现了同学们重视环保,提倡节约的决心。并且张贴这些学生创造的环保宣传语,各小组轮流。
2、设立环保角,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要求学生集中存放塑料瓶、废弃纸张。各组轮流管理。
3、纸张必须双面使用,且合理使用。
4、选派专人负责电扇和点灯的开关,防止无效浪费。灯开关处张贴了自制的写有“随手关灯,节约能源”字样的提示牌,提示同学们从点滴做起,树立节约意识
5、定期选择并嘉奖优秀环保员。
6、定期创办“我为环保做贡献”手抄报。
通过以上行为,学生树立了节约环保意识,形成了节约环保习惯。
作文六:《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500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 期 论 文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姓 名: xxx
学 号: 序 号: 电 话: 研究所:
2015 年 5 月 21 日
浅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应人民心愿,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而所谓生态文明,其实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
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要实现生态良好。
建设生态文明 , 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凸显了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我国现在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
一、 在经济层面,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做到经济
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二、
在政治层面,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
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推进生态民主建设。
三、 在文化层面,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
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
四、 在社会层面,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创
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要注意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将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这不是单单只靠某个人或某些人甚至是某带人可以实现的,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需要我们全民参与的,需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蓝天白云不再是梦想。
让我们,为了实现生态文明,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和谐、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一起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 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0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万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N].人民日报,2009
[4] 杨柳.杨帆 略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战略[J]. 探索:2010年05期
作文七:《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800字
把发展低碳能源作为 推进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生态大省、能源大省,如何在改善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低碳能源的出现为破解这一矛盾提供了可借鉴模式。低碳能源是指替代传统煤炭、石油化石高碳能源,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能源类型,主要包括核能和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必将成为未来推进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一、发展低碳能源是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了40%,地表温度上升了0.8℃,导致冰川融化,海洋酸化和极端灾害频发,国际能源署提供数据显示全球正在朝着平均温度上升3.6摄氏度到5.3摄氏度的方向前进,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发展低碳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欧盟的《能源政策绿皮书》和《气候变化与可再生能源综合计划》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总能源的20%,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减少20%,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1/3左右,2050年要达到50%的目标。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能源新政,计划在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发展低碳能源经济,利用低碳能源发电量到20xx年达到总量的10%,到2025年达到总量的25%。我国也明确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时间表”,向国际社会承诺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产业是未来引领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战略产业。顺应世界减碳排放的大趋势,国内各省区抢抓机遇,纷纷制定和实施低碳能源发展规划,大上低碳能源项目,努力把低碳能源打造成新兴战略产业。据统计,目前已有18个省份提出了打造低碳能源基地,或把低碳能源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另外,有100多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各沿海省份加大海上风力发电开发力度,建设“海上三峡”。辽宁正在建设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亿千瓦时。低碳能源产业成为国内外新一轮发展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成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低碳能源是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国内频繁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引发公众对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强烈呼声,未来节能减排工作压力巨大。黑龙江省地处北国高寒地区,冬季取暖以燃煤供热为主,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较高,客观上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要在推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好大小兴安岭生态天然屏障,建设全国绿色放心大粮仓,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碳排放,积极促进能源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和环境可持续。 二、黑龙江省低碳能源资源丰富、基础良好、前景广阔 从资源禀赋看,我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64.2万千瓦,居东北之首;风能资源居全国第三位;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生物质能资源量多类全;太阳能位于全国的富集带;地热能也居全国前列;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3.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为我省今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撑。从发展态势看,我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2013年底,我省发电总装机为2392.59万千瓦,低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装机为534.36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22.33%。其中,水电装机96.52万千瓦,风电装机392.15万千瓦,生物质装机45.09万千瓦,分别占低碳能源装机的18.1%、73.5%、
8.4%。2013年低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18.69亿千瓦时,占上网总电量比重为16.67%。从产业支撑看,我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水电装备方面,哈电集团生产的空冷水轮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装备国内200多家电站和国外的20多家电站,占全国总量的1/2强。在风电装备方面,哈电发电设备、大庆瑞好、北安上海电气研发生产
的风力发电整机及风机叶片实现规模化量产,九洲电气生产的直驱、双馈两种型号的风电变流器填补了我省空白。
作文八:《论文生态文明建设》2400字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
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
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
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十八大 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届人们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
文明,强调“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目标。
**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
**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
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
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看一下我们所面对的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资源短缺:人类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利用自然资源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并与之保持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造成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和短缺,反过来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面广量大。2、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3、酸雨、盐渍化问题突出,耕地减少。4、河流
断流日趋严重。5、湖泊退化愈演愈烈。6、地下超采,水位下降。7、湿地破坏力加剧。8、雪线上升,冰川后退。9、海洋生态问题严重。
10、森林生态功能衰退。11、草地资源退化。12、珍稀濒危动植物面临灭绝威胁。13、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14、矿产资源开发加剧生态破坏。
看到这些问题我们有何感想呢?可知生态破坏所造成何种危害呢?生态破坏后果及其危害
1、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调查估算,1996年我国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已占GNP的14%左右,约9000多亿元。
2、影响社会安定。
近年来,宁夏的一些后进地区,由于贫困所迫,每年约有20万人次涌入内蒙古草原搂发菜、挖药材,造成草原植被破坏,加剧了草原荒漠化,严重破坏了牧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了民族团结。由此引发的群体性械斗,致使1511人次牧民和执法人员被打伤,2人死亡。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中上游引水灌溉,黑河来水量锐减,居延海干涸,水质恶化,人畜饮用水短缺,出现了25000名生态难民。
3、加剧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频繁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许多地区已由原来的“暴
雨成灾”演变成“大雨也成灾”,洪涝灾害防不胜防,面积不断扩大,受害面积和成灾面积都比50年代成倍增长。大旱之后接大涝,大涝之后又大旱的现象更加频繁。与此同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率增多,危害加重。
4、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致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丧失,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增加了脱贫的难度。农村5800万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成为脱贫攻坚的难点。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
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国家的整体生态系统正在急剧恶化,由于近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人们以前的传统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因此 我们需要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它与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有很大的区别,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利用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材料:《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索》、《山西大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莱州市地理教研网。
作文九:《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600字
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的,在历史的车轮走过的痕迹上,我们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当人类走进工业文明的那天,我们的地球环境便急剧的开始遭到破坏,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地球已是千疮百痍,伤痕累累,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全球的背景下,我们十七大的代表们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目标。在十八大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十八大的关键词之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 自然 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良性循环 全面发展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同时也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样我们的生态文明才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
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在假期里,我来到了我们家旁边的化工厂遗址调查,发现在工厂旁边存在着重大的污染。在工厂东侧有一条河流,由于长年的污染,这条河流基本算是黑色的,河边漂浮着白色的泡沫状污染物。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的只有一片死寂,没有了往日的活力。听年龄大的爷爷说早些年这条河流也没有如此的污浊,当时还会偶尔去河边垂钓,现在的河流散发的恶臭就让人呢望而却步。工厂走了,但是污染还在,四周的村子据说都要去很远的地方取水,连水井也要的打的比周围的深许多,给周围的居民带了大量的不便和健康隐患。
在前些年,工厂迫于压力搬迁到了市郊,原本和谐平静的田园村庄耸立起了一排排的烟囱,机器的轰鸣声,车辆的汽笛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现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工厂也大量的使用了清污装置,比起前些年的滚滚黑烟有所好转,但是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不要再以生态换经济,得不偿失。
正是由于国家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意识到了对环境的破坏,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
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在今年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表示了我国对生态的关心及保护。
而作为一名学习地理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学校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决不能乱扔垃圾,并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尽可能不用塑料袋,而对于废弃物品,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最大利用,使它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不要乱丢废弃物,以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学好地里专业知识,更好的了解地球,以便更好的保护地球。
让我们积极响应十八大充满激情的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保护地球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为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努力,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迈出坚定的步伐。
作文十:《生态文明建设论文》1600字
生态文明建设-为我们的明天
生活在大学校园的我们,不会感觉到外面环境的恶劣,或许你会因宿舍的一点垃圾而懊恼,而你是否关注过垃圾山......我国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
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大气环境 :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2〕水资源和水环境 *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3〕固体废弃物;4〕环境噪声;5〕乡镇工业污染排放惊人;6〕土地资源 ;7〕草原资源;8〕森林资源;9〕近海环境;10〕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政府针对的提出一种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理想和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去建设生态文明,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更好的未来。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
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
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成为社会的榜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因为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环保、材料、能源和制药业等领域也受到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关注,我是生物工程的学生,可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出自己的一人份力。在此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生物工程131 13243145 孙江南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初三中考小论文建设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