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傲慢与偏见概括 英文》4700字
Pride and Prejudice
General:Chapter7-9
Jane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iss Bingley.She was invited to have dinner with Louisa and Miss Bingley,that made Mrs Bennet crazy because she thought it’a good chance to get close to Mr Bingley.She asked Jane to ride a horse there instead of taking a carriage because it’s going to rain and Jane can stay there for a night if she ride a horse.As a result,Jane got a serious cold and
wasn ’t able to go home,so she stayed at Mr bingley’s home.Her sister Elizabeth walked to see her and was invited to stay there for a night too.Miss Bingley and Mrs Hurst were hostile to Elizabeth because they thought she was rude and mean.In contrary ,Miss Bingley always flattered Mr Darcy because she liked him.However, Mr Darcy liked Elizabeth and was indifferent to Miss
Bingley.Later,Mrs Bennet came to see Jane and talked with Mr Darcy,and that shows her ignorance.
CHAPTER9
"But people themselves alter so much,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new to be observed in them for ever."
CHAPTER8
he was an indolent man, who lived only to eat, drink, and play at cards, who, when he found her prefer a plain dish to a ragout, had nothing to say to her.
CHAPTER7
Extort
She did at last extort from her father an acknowledgment that the horses were engaged.
SELF RELECTION
I like the words Mr Darcy said:”Her eyes were brightened by the exercise. ”He said that to encounter Mrs Bingley and Mrs Hurst ’s discredit against Elizabeth.I agree with him:Elizabeth made herself so embarrassing because of her worry about her sister,we don’t have right to laugh at a person who has tried hard to do something out of love.
I hate Miss Bingley because she is a girl who treat others very friendly when faced with them and abuse them secretly.Moreover,she is very snobbish,she looked down upon Elizabeth because she has several poor uncles.I thin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sonality of a person in stead of his(her) wealth.
I think the spot in chapter 7 is interesting:Mr Biennt thought his little daughters were silly to talk about the officers,however,Mrs Bennet disagreed with him and said that he should never thought his own children silly.In Chinese families,fathers always point out their children ’s fault directly while mothers are inclined to treat their children with warm encouragement.This dialogue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ays fathers and mothers used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CHAPTER9-12
Mrs Bingley admired Mr Darcy and kept flattering him when he was writing a letter.However,Mr Darcy liked Elizabeth instead of her and treated her impatiently. Later,they discussed about if deciding immediately and changing one’s mind quickly is right.After that ,in order to show her skills,Miss Bingley played piano.However,Mr Darcy asked Elizabeth to dance with him,which made Miss Bingley hate Elizabeth.Since then,Mrs Bingley started to provoke their relationship by saying bad words about Elizabeth to Mr Darcy.Jane felt unfortable staying Bingley’s home,so she borrowed a carriage from Mr Bingley to go home.As usual,Mrs Bennet eagerly hoped Jane can stay there for a few more days, and she was unhappy to see them back.Mr Darcy found himself attracted by Elizabeth.He is so proud and don ’t want to be controlled by her,so he pretended to be indifferent to her.
CHAPTER10 Mr Darcy
"Nothing is more deceitful," said Darcy, "than the appearance of humility. It is often only carelessness of opinion, and sometimes an indirect boast."
"To yield without conviction is no plime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either."
CHAPTER11 Mr Darcy
"Yes, vanity is a weakness indeed. But pride -- where there is a real superiority of mind, pride will be always under good regulation."
disarm
"Your humility, Mr. Bingley," said Elizabeth, "must disarm reproof."
I totally agree with Elizabeth that friendships and emotion can affect people profoundly.If someone respect you,he is likely to respect your ideas,you don’t need to persuade him into think into them.
I like the words Mr Darcy said that we shouldn’t take jokes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our lives,if we do that,even the smartest people will be ridiculous in our eyes.In our lives, sometimes we need jokes to tease the world but in more cases we are supposed to be serious.In a lot of conditions,jokes are equal to irresponsibility and ignorance.So we should learn to be serious in appropriate cases.
I can not understand Mr Darcy.He liked Elizabeth so much but he didn ’t want to show that to her,he tried to disguise that just because he thought if Elizabeth knew that she will control his feelings.From my perspective,if you like someone,you should show that to him(her) or even tell him(her)directly,otherwise you won’t know if he(she)likes you too.
作文二:《傲慢与偏见英文概括》800字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story shows the British society's life in that time by describing the marriage problem. It is mainly describe the love story of Bennet ’s several daughters Mr. Bingley is newly from London and fall in love with the big daughter , Jan ,who is gentel and beautiful , his friend Darcy is sweet upon the second daughter Elizabeth. For some reasons prejudiced Elizabeth against Darcy , their marriage moves slowly . After a range of interesting troubles, the misunderstanding is finally removed . With Darcy overes his pride , and Elizabeth her prejudice ,they get together with each other finally . Through the describing of different marriage , Austin expresses her opinions of the marriage which is insist on the understanding to each other . To a certain extent , this novel is also reflectes the wish and ideal on the marriage independently for women in that time.
作文三:《傲慢与偏见书评》800字
《傲慢与偏见》书评
一段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
在骨子里,我一直很欣赏略带骄傲、傲慢特质的人,那是一份理性与睿智,乐观与豁达,自信与从容并举的气质彰显。这种傲慢,不同于柯林斯在伊丽莎白他们面前虚荣做作的显摆,在凯瑟琳夫人面前盲目恭敬的崇拜,是啊,傲慢是自己一个人很自我的事情,虚荣却是因为你在意别人的看法,很不自我的表现。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也许你觉得别人俗,别人还觉得你傻呢,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你是怎样的生活态度,就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它从不对任何人偏私,每个人的一天都是同样长的24个小时。
我相信,即使达西和伊丽莎白不相遇,不相爱,他们也会有幸福美丽的人生。因为他们有平和充实的内心,误会冰释当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没有很自我的本性,可以不计较世俗的看法,拥有内心平和平等的心态,也不可能拥有那份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人生吧。
简介:
本书被列为经久不衰的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作者的创作风格历经两百年,至今仍影响着世界文坛上的一些作家。小说以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富有喜剧色彩的四起姻缘,文笔辛辣而滑稽,发人深省。此版译文忠实、准确、流畅,别具特色。
本书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然而,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共计描写了四起姻缘,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傲慢与偏见》实属世界文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难怪毛姆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作者简介: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一七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斯蒂温顿村,她的父亲乔治·奥斯丁系牛津大学毕业,兼任两个教区的主管牧师。
简·奥斯丁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十一年。简·奥斯丁一生只写了六部小说,其中《劝导》和《诺桑觉修道院》是她死后第二年出版的。
简·奥斯丁的小说,随着时光的流逝愈加被证明具有不衰竭的生命力。近来欧美再次掀起奥斯丁热,她的小说屡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并屡获各种 奖项。最近,在英国,简·奥斯丁的小说每星期可售出35000多本,成为最畅销的长销书之一。
作文四:《傲慢与偏见》1700字
没有爱情,不要结婚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这本名著《傲慢与偏见》,这是老早之前就想好好读的一本书,在看过凯拉.奈特莉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剧照后,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定。之所以看了一个月是因为书的前半部分内容分散而曲折,让人看不到希望。自己也向班纳特太太一样,盼望着故事中的每个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让一切的误解和通往幸福婚姻之路上的障碍都随风飞走。终于,简和伊丽莎白的感情都有了进展,于是急切盼望看到结局,也许作者正是用这种手段抓住读者的思绪。随着达西对伊丽莎白感情的流露和表达,故事到达高潮,不再平淡,最终以简和伊丽莎白二人的幸福婚姻收尾,真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本书以英国的一个家庭在女儿婚姻问题上的各种态度为背景,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书中以四个女孩从为人女到为人妇的过程,充分表现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婚姻观的不同。
其中,以一对最鲜明的对比班纳特老爷和班纳特太太为例。班纳特太太是一位拥有五个女儿的太太,一生与其先生格格不入,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自己的五个女儿嫁出去,最好是嫁给有钱人,至于女儿今后生活的是否幸福似乎根本就不在其考虑范围内。而班纳特老爷则不同,一方面他对家里大
大小小的事情貌似都不太关心,但是当达西先生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时候,他又生怕自己的宝贝二女儿是因为金钱地位的原因嫁给阔少达西,特意找女儿谈话。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这样拥有着两种不同心理的人结为夫妇原本就是一件怪事,因此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充满了话剧性的一幕又一幕。
再来说说书中结婚最早的一对,柯林斯和夏洛特。柯林斯,班纳特老爷的侄子,按照法律是班纳特一家财产的继承人,在自己的赞助人的帮助下有一份牧师的工作,是一个不太惹人喜欢的怪人,他深深地相信,以自己牧师的身份一定会很容易的找到一位愿意嫁给自己的小姐。因此在班纳特先生家做客的短短一段时间里,他向班纳特太太提出想要迎娶纳特家最漂亮的大小姐简,被告知简马上就要订婚的事实后不假思索的将目标转向容貌仅次于简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并向伊丽莎白求婚,惨遭拒绝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柯林斯竟背着班纳特一家人来到伊丽莎白好友夏洛特的家里向她求婚,而夏洛特竟不顾与伊丽莎白的友情答应了求婚。二人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与大家预想的一样,过着味同嚼蜡的生活。好在女主人事先已经预料到,因此这对夫妇一直保持着外人看来和谐有序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是一直被大家所看好的一对,简和宾利。二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按照所有人的预测,第一次见面后宾利就表现
出对简的另眼相看,他邀请她跳舞,整晚和她聊天,简作为五个女儿中最漂亮的一个,她天生丽质,拥有一副好心肠和温顺的脾气,她美丽而自信,她有理由接受宾利的示好并像大家的期待一样,期待着两人感情的进一步升华,等待着宾利的求婚。就在事情按照大家所预想的那样发展的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故事的男主人公搬到了伦敦,只剩下简一个人,这场独角戏要怎么继续下去?像伊丽莎白一样相信爱情的简不明白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对待,就在日子最难熬的时候,宾利再一次出现在班纳特家中,他向简解释自己离去的原因,看到简如此深爱着自己,宾利再也不能忍受与她的离别,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经过跌宕起伏后终于还是像人们预想的完美结局一样,宾利和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在一起了,就像班纳特太太说的一样:她不会平白无故生的那样好看的。
与此同时,第一次见面就有隔阂的一对冤家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却机缘巧合的一次又一次邂逅,每一次的见面两个人都对彼此有新的了解,二人之间的误会也渐渐散去,这时,一直对达西有偏见的伊丽莎白看到了他对她的改变与付出,一向低调的达西其实在整个故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左右着故事的结局。伊丽莎白作为班纳特最喜爱的一个女儿,她与达西的结合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作为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二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作者描写的最细腻
的。
这不是一部爱情小说,尽管满篇都是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的进展为主线,但大部分还是描写了在当时背景下,一部分人利用婚姻获取财富的行为。就像莉迪亚的婚姻,维克汉姆充分利用二人的婚姻,狠狠敲诈了达西一笔钱财并且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成功利用婚姻致富了,希望班纳特五小姐会幸福。
作文五:《《傲慢与偏见》赏析》3400字
鞍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12级6班
02毕书君
《傲慢与偏见》(2005版)赏析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是在翻译课上。我还记得那天天气很棒,8点钟的阳光很温暖,我就坐在第二排静静地看着这个电影,恍惚间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的主人公,当他们开心的时候我也开心,看见他们因为误会争吵而难过的时候,我也跟着止不住的难过。所以当老师留了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几乎想也没想就决定写《傲慢与偏见》了,因为我真的有太多想法和情感想去倾诉。 这部影片是根据《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利、马修·麦克费登、唐纳德·萨瑟兰等主演的一部爱情电影。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小镇生活的班内特夫妇家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女儿,而班内特太太一直亟不可待的想为女儿们物色到好的丈夫。有一天,从伦敦搬来的宾格来先生和达西先生出现在小镇上,而有钱有势的他们也就成为了班内特太太心中最理想的目标。在小镇的舞会上宾格来先生与大女儿吉英一见钟情,而二女儿伊丽莎白却与傲慢的达西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场关于爱的冒险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拉开了帷幕。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我想讲述的只是我通过这部影片看到的这个故事,它很清晰且独特,接下来就让我以我的视角走进这个故事。
影片的第一幕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幕之一,一片广阔地森林和绿地,缓缓升起的朝阳,将阳光撒漫整个大地,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响起的还有干净唯美的轻音乐。这个时候,在美丽的天幕下走来一位轻盈清瘦的女生,她手中拿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的读着,从她的眉
宇间,我看到些许的与众不同,颇有些遗世独立的味道。她就是我们的女主角,伊丽莎白。女主角的登场可谓营造的匠心独运,不得不承认导演真的是很用心的打造了一个勾人心魂的开场,全篇的清新气质表漏无疑。在小镇热闹非凡的舞会上,宾格来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的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大女儿吉英和宾格来先生也在舞会上一见如故并且被对方深深吸引,这就是两人之间爱情萌芽的开始和见证。而女主角伊丽莎白也与达西先生有了一面之缘,相比宾格来先生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目中无人的达西先生并没有得到伊丽莎白的认可。而无意间听到达西与宾格来谈论自己的对话是伊丽莎白对他的讨厌又加深了几分。不过生性爽朗大方的伊丽莎白也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甚至在和达西先生讨论什么能将爱情燃烧的时候,用达西先生评论自己的话语调侃自己。其实不知道导演拍这段是心里是如何让想的,在我看来,此刻的达西先生已经对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只是他自己不知道或者说自己拒绝知道。舞会上他不时寻找的眼神,他略带讽刺的话语,对爱情的质问,不都正是因为伊丽莎白引起了他的注意吗!只是他孤傲的性格并不允许他将这份关心以正常人的方式表现出来。我记得《傲慢与偏见》的原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便使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半路了,要是爱你爱的少些,话就可以说得多些了。”我把这句话专门记在了一个本子上,这句话里的那个时候,我想就是这个时候吧,就是开始的时候,其实很多事
早就已经注定,只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所以亲爱的达西先生的爱情也早就起步了,不是吗?
之后的情节顺理成章的连接到姐姐吉英受邀到尼日斐庄园,而在班内特太太的设计下吉英顺利的感冒留在了庄园里。担心姐姐的伊丽莎白来到庄园再次见到了达西先生。我觉得此处的达西先生已经开始向伊丽莎白示好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通过言谈举止间,已经初见端倪。随着柯林斯先生的到来,以及中尉韦翰先生的出现,这让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误会逐渐加深。在宾格来先生的舞会上,达西主动邀请了伊丽莎白跳舞,达西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我会让你逐渐了解我的。”当下,杂乱的现场只剩下两个人,我想着也是在达西先生眼中,很明显,他是先坠入爱河的那一方。此时的伊丽莎白应该是满心的困惑,她并不知道达西态度忽然转变的原因,她更为在意达西对韦翰中尉造成的伤害。之后达西和宾格来先生也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庄园。吉英很伤心,一家人都六神无主,此时伊丽莎白坚定地告诉吉英不要放弃,让吉英去城里的舅舅家,她相信宾格来先生是爱姐姐的并且一定会去看她。这时候的伊丽莎白展现出了在遇事时的淡定与镇静,这是其他姐妹缺少的气场,也是她与众不同的原因。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夏洛特和柯林斯先生走到了一起并邀请伊丽莎白去做客,在那里受到了达西姑妈的邀请,并再次见到了达西先生。达西先生向她解释了第一次见面时没有跳舞的原因,并跑到柯林斯的家来与伊丽莎白进行交谈,看得出此时的达西先生正深陷这段关系无法自拔,他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起,而此时的伊丽莎白一头雾水。但当一
行人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伊丽莎白意外得知了达西拆散了吉英和宾格来先生,十分的气愤,冒着大雨跑了出来,这一段是我特别喜欢的第二幕。达西在雨中的告白。
此刻音乐瞬间转变了风格,和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样,强壮有力的直击人心,带着愤怒,带着紧迫,与独自奔跑在雨中寻找避雨地点的伊丽莎白完全融为一体。而突然出现的达西也让伊丽莎白吓了一大跳,以及突如其来的达西的告白也让伊丽莎白并不能接受。不过这段对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达西的爱,没有任何隐瞒的,犹如暴风般果断的袭来。达西说:“伊丽莎白小姐,我实在没有办法撑下去了,这几个月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我来罗新斯只是为了见你,理智的想法和家族的期望阻挠着我,你卑微的出身和我爵位的悬殊也令我迟疑不决,但我要把这一切统统抛开,请你终结我的痛苦。”伊丽莎白:“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达西:“我爱你。”达西:“最真挚的爱,请赐予我荣幸,接受我的手吧。”这一刻,没有任何音乐的声音,只有雨声,纯净的雨声,和达西的爱一样纯净。然而接下来的谈话却话锋急转,伊丽莎白拒绝了达西,因为她认为达西并没有在这段爱中给与自己和他同等的位置,以及达西拆散了吉英和宾格来,还有韦翰中尉对达西的指证,这些都难以让伊丽莎白对他释怀,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回到柯林斯夫妇家后的伊丽莎白郁郁寡欢,她在思考也在等待。此时的音乐是低沉平缓的,和伊丽莎白的心情一样让人高兴不起来。在她最难过的时候,达西先生来了并留下一封信,向她解释了韦翰事情的经过,原来是韦翰欺骗了自己。伊丽莎白回到家后,得知姐姐吉英从伦
敦回到家中,吉英因为宾格来而伤心欲绝。同样处在悲伤心情中的伊丽莎白和舅舅舅母一起去旅行。这段的风光是绝佳的,让我们领略到了英国绝妙的自然生态,奔跑的鹿群,参天的大树,壮美的河山,看这段有种看旅游宣传片的即视感,不得不说英国的自然风光保护的很好,影片的拍摄地点角度选取的也非常好,在赶走女主角心中阴霾的同时,也赶走了观众心中的阴霾,这些拍摄技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舅父舅母的劝说下, 来到了达西先生的家,拥有独立的湖区,欧式风格的建筑,家里各种各样的人文工艺品,我想都让伊丽莎白对达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没想到达西先生在家,再次相见的两人显得有些尴尬,以致伊丽莎白匆忙逃走。但是达西先生邀请三人去家中做客,所以二人再次相见,并且还有达西的妹妹乔治安娜,一行人原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但突然收到的来信使伊丽莎白再次陷入悲伤之中,妹妹莉迪亚和韦翰在一起失踪了。但最终在达西先生的帮助下所有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莉迪亚和韦翰先生结了婚,吉英和宾格来也重归于好。伊丽莎白知道这一切,都要感谢达西,也知道他做这一切是因为爱她。
我喜欢的最后一幕是,两个人冲破所有的阻碍,解开所有的心结。一夜未眠的伊丽莎白站在蒙蒙亮的天色下,迎来了从晨雾中风尘仆仆走来的达西。达西说,你把我的躯体和灵魂都占据了,我爱你。从今天起我不想与你分开。阳光下,两个人的头紧紧地靠在了一起,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阳光和我,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杜拉斯说过:“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
而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我想,这用在达西和伊丽莎白身上真的再适合不过了。有些人看起来是这样的,其实他的内心不一定是这样的。有些人我们以为不合适,其实他们就是命中注定的。《小王子》不也告诉我们,看东西不一定是要用眼睛,要用心去感受。我想达西和伊丽莎白是用心感受,才明白彼此是多么重要的人。我希望所有怀揣着爱的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勇敢的去爱。这个世界多美好,去爱才是正经事。
作文六:《《傲慢与偏见》影评》2500字
《名著与英语电影赏析》公选课论文
题目:《傲慢与偏见》影评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傲慢与偏见》影评
从 18世纪末到 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 国文坛。 此时, 有一位女小说家破旧立新, 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 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 她, 就是伟大的 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生于英国的乡村小镇斯蒂文顿, 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 奥斯汀没 有上过正规学校, 但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她的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 奥 斯汀一家热爱阅读流行小说, 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 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 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 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 由于她居住在乡村 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 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真实地描 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虽然其作品反 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 在英 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被誉为 “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 的作家。 《傲慢与偏见》 是奥斯汀表达爱情观的代表作。 小乡绅班纳特家中有五个待 嫁的千金, 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为女儿物色如意郎君。 恰巧, 此时新来的邻居格 莱是个有钱的单身汉, 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的目标。 在一次舞会上, 格莱先生 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吉英一见钟情, 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 参加舞会的还有 格莱的好友达西。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但他非常骄傲,认为在场的姑娘们都 不配做他的舞伴, 其中也包括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 决定不去理睬这 个傲慢的家伙。然而不久,达西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会上请她同舞,却 遭到拒绝, 令达西狼狈不堪。 而达西也开始反感班纳特太太及其小女儿丽迪亚的 粗俗。此后的一天,魏克翰告诉伊丽莎白,达西的父亲曾给他一大笔财产,却被 达西吞没了。伊丽莎白听后,对达西更加反感了。此后,柯林斯夫妇请伊丽莎白 去他们家做客, 又见到了达西。 达西无法抑制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 向她 求婚, 但态度还是那么傲慢。 伊丽莎白坚决地拒绝了。 这一打击使达西第一次认 识到骄傲自负所带来的恶果, 他痛苦地离开了她, 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作了几点 解释:他承认格莱的不辞而别是他促使的, 原因是他不满班纳特太太的轻浮和粗
鄙; 魏克翰说的却全是谎言, 事实是魏克翰自己把那笔遗产挥霍殆尽, 还企图勾 引达西的妹妹私奔。 伊丽莎白读信后十分后悔, 既对错怪达西感到内疚, 又为母 亲的行为感到羞愧。与此同时,她也逐渐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
第二年夏天, 伊丽莎白随舅父舅母来到达西的庄园, 与他再次相遇。 她发现 达西变了,不仅对人彬彬有礼,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而且对他妹妹非常爱护。 她对他的偏见消除了。 与此同时, 伊丽莎白接到家信, 说妹妹丽迪亚与身负赌债 的魏克翰私奔了。 这种家丑使伊丽莎白非常难堪, 以为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 但 事实出乎她的意料, 达西得知消息以后, 不仅替魏克翰还清赌债, 还给了他一笔 巨款, 让他与丽迪亚完婚。 自此以后, 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都化为了 真诚的爱。 经过一番周折,达西知道伊丽莎白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诚恳 地再次向她求婚,最终,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产生误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让我十分的印象深刻:电影开始, 画面定格在典型的英 国庄园, 浓郁的色彩, 轻易就将人带入那个时代。 伊丽莎白手里拿着一本书从原 野走到家中,再加上优美的音乐,给人一种清纯、脱俗的感觉。回到家中,姐妹 们和班纳特太太听到有新邻居后表现出来的势力、贪婪与她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简单的开场对话就将这一切交代得很清楚, 每个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影片 末尾, 伊丽莎白独自一人走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带着绚烂的夕阳, 仿佛所有的 事物都染上了一层镀金的薄莎, 充满的朦胧的诗意。 而此时达西先生的身影渐渐 的出现在地平线上, 并逐渐放大。 他大跨着步伐往伊丽莎白走去, 风吹起他看似 沉重的外衣、轻柔的头发,甚至是心底的一汪清水。夕阳比往时更为柔和,仿佛 是情人之间最为亲密而细腻的触摸, 已然靠近俩人身上。 他们是相似的人, 所以 会彼此吸引,所以会相爱。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探索真正的爱情也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爱情需要什 么,奥斯汀已经在片中告诉了我们。在我看来, 《傲慢与偏见》很好的反映了奥 斯汀的婚姻观。她主张有爱情的婚姻,纯粹为了财产和地位而结婚是不道德的, 而且这种婚姻只能看作是一种交易。 但是, 人也不能光靠爱情就结婚, 必须要有 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这场婚姻。 门当户对, 阶层相当是最好的, 但如果不能够 门当户对, 两个人的婚姻中也至少应该有一方要有经济保障, 而且这两个人也必 须是情趣相投的才好。 在这部电影的开篇就非常直接和生动的道出了财产在婚姻 中的重要性。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 , 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句话
揭示了无论什么样的婚姻, 都至少要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才能结婚。 在当时的社会 风俗中, 父母的理想也是要将自己的女 “嫁个有钱人, 儿子最好也娶一位有一定 财产的女子。 因此, 班奈特夫人会在得知她们家附近要搬来一位有钱的年轻绅士 时那么兴奋, 最后当伊丽莎白要嫁给年收入一万英镑的达西先生时, 她也欣喜若 狂 , 为女儿要嫁个好人家而激动不已。
奥斯汀的爱情观念运用到今日也是十分客观实际的。 她启示我们, 性格在爱 情与婚姻中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元素, 两个人若是能够实现性格的互补, 有共 同的兴趣爱好, 这无疑是爱情与婚姻的催化剂, 能够建立和谐。 美满的婚姻关系。 另一方面, 婚姻也必须以爱情与物质为基础, 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是难以保障的, 没有爱情的婚姻同时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相信,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不只有 爱情的温存,更有心灵的启迪。
(字数 2300)
作文七:《书评《傲慢与偏见》》500字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英国旧乡下的田园,路边黄色的小野花,远远地,斑驳墙壁上绿色的爬山虎生意盎然,还有若隐若现的白色小院。一架马车,两架马车……少女欢笑声从马车飘起的幔窗溢出,还有微微扬起的秀发,宽沿的贝雷帽饶着长长的飘带。尖尖的红色房顶,牧师双手合十,暗自祷告……
虽然说简奥斯汀的小说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但是这本《傲慢与偏见》倒更像一本浪漫美丽的爱情童话。
从小对于《傲慢与偏见》的痴迷,不为它在文学史上有多少的成就,仅仅是欢喜着故事里的浪漫,还有背景里旖旎的风光满足了我对英伦田园的所有幻想。
一个小乡绅的女儿,书里这样描述她: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且善于思考问题。聪明善于思考,那么必定有自己的主见,自尊,却也是自大,那么就必然有了偏见。
达西,是除却《飘》里的瑞德?巴特勒,最爱的一位男主。为着他明明理智的明白一切利弊,却仍然毅然决然的向伊丽莎白求婚的勇气。傲慢是因为地位的差距,却也是因为不善言语。当被误解的傲慢碰上善于思考的偏见,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经历重重还是走到了一起。
看一遍《傲慢与偏见》吧,不为别的什么意义影响,让你的心灵放松,去欣赏一下那个美丽的爱情。
作文八:《浅析《傲慢与偏见》》4300字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性格与婚姻的关系
摘要: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反映了十八世纪到十九世 纪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作者通过对几种不同的婚姻的描写展 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生活画面, 本文试从性格的角度来分析几种不同的婚姻模式及其发展趋 向。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性格特征;婚姻模式;发展趋向
引言: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的细细 雕刻” 。 她以女性的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用幽默讽刺的笔法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十八世 纪末、 十九世纪初中产阶级的生活, 从日常平凡的事件中揭示出普遍而深刻的道德内涵, 并 且在英国文学中第一次全面地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问题。 她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 开 启了 19世纪 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
简·奥斯汀是一个擅长刻画人物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个个都是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似 乎可以从书中走出来, 如 《傲慢与偏见》 中的伊丽莎白与达西、 简与宾利、 夏绿蒂与柯林斯, 莉迪亚与维克翰以及班纳特夫妇, 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 本文将分析四对青年男女和班纳特 夫妇的性格特征与他们的婚姻关系,进而思考性格对婚姻的影响。
一、善良贤淑的简与温和绅士的宾利的婚姻:情感婚姻
简是班尼特夫妇的大女儿也是五个女儿中最漂亮的一个,拥有极好的人缘, 不管是在小说还是影片中,简给人的印象总是一副面带笑容,举止优雅的淑女, 区别与班尼特太太和她其他的三个女儿。 长相与气质决定了她的爱情, 小说开篇 就说 “每一个有钱的单身汉, 都得找一位漂亮的太太, 这就像一条举世公认的真 理” 而简漂亮的相貌就完全符合有钱的单身汉的要求, 也符合时代的审美。 加之 班尼特太太一心想要把自己的五个女儿嫁出去, 给她们找一个有钱的单身汉, 以 期找到一个好归宿。所以简与宾利的相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简善良贤淑,看 人总是看到他美好的一面, 因为她的内心是美好的, 当伊丽莎白对她说达西是一 个多么傲慢的家伙的时候, 她却不相信他是那样的人。 所以伊丽莎白说她对所有 人有好感,既是调侃,也是夸赞。简容易相信别人,虽然宾利对她的爱是真的, 但后来在达西的干预下不辞而别去伦敦也让她尝到了苦头。 简传统羞涩, 不善于 表达自己的情感, 虽然符合十九世纪初人们对女性的要求, 但她这种不善于表达 自己观点, 隐藏自己内心真正想法的性格特征使她与宾利产生了误会, 在别人看 来, 简是为了宾利的钱财才和他在一起的, 两个人地位悬殊, 加之班纳特太太谄 媚势力的举动让人不得不那样认为,而简是一个传统的,听父母安排的话的人, 不会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乖巧的性格使她在面对宾利的离开时不会努力主 动地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还是在妹妹伊丽莎白的鼓励下才去了伦敦, 争取与宾利 见面的机会, 在她与宾利的爱情中处于一种弱势的被动的地位。 而宾利是一个温 和的有着绅士风度的贵族,与简性格很像,但是优柔寡断,容易受人影响,对简 一见钟情,展开热情的追求,而简似乎也对他很有好感,但是在达西的劝诫下, 却断然给简写了一封绝情信, 而后来再向简求婚也是在达西的鼓励下才去的, 由 此可见虽然宾利性格温和善良, 但是与简一样, 性格中也有着怯弱的一面。 但好 在历经曲折后, 终于幸福的在一起了, 这样的婚姻符合班纳特家庭的利益, 对于 宾利也是最好的结局。 两人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无疑是美满幸福的, 但这样的一 见钟情似的爱情能否持续?热情能否不在平淡无奇的平凡生活中一点点地退 化?宾利与达西含蓄内敛的性格是否会让他们在婚后的生活中再次因为别人有
心或无心地介入产生矛盾, 因为阶级的差异而再次分离?表面的美满不一定预示 着这样的婚姻没有危机。
二、睿智勇敢的伊丽莎白与冷静忠诚的达西的婚姻:理智婚姻
伊丽莎白在小说中是塑造得最理想最成功的角色,她个性鲜明,睿智勇敢, 思想深刻,幽默犀利,博闻强识,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样有个性有思想, 有知识的女性是很少见的。 而作者塑造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实际上是在对当时社会 的一种反抗, 标准着女性意识的觉醒。 大家应该还记得第一章节描写伊丽莎白的 场景, 她手拿一本书在河边阅读,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这样的情境与班纳特太太 其他三个小女儿形成鲜明地对比, 三个小女儿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哪里搬来了有钱 的单身汉, 帅气的军官, 什么时间会举行舞会, 当然这对于她们家庭来说是必要 的,但物质、无知将她们吞噬,让人觉得可悲。小说会时不时提到伊丽莎白手拿 一本书, 我想伊丽莎白之所以相比其他的人来说有魅力, 有思想, 言语尖锐幽默, 这与她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思考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体现思想,行为解释观念。 尽管达西地位很高, 很有钱, 是她们中产阶级的理想结婚对象, 也是众多女性的 追求对象;但伊丽莎白却是感情为先,她的婚姻观是:如果没有爱情,一定不会 有婚姻, 不愿将就。 记得当她在书房里告诉班纳特先生自己已经接受达西的求婚 时, 班纳特先生惊讶极了, 说了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我以为没有人能够配得 上你”。说明伊丽莎白在班纳特先生心中是最优秀同时也是最“挑剔”的,她的 挑剔是她对精神层次的要求。 没有人能够配得上她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她认为能和 她精神合拍的人出现, 她会终生不嫁。 而此时, 出现了一个外表冷漠, 傲慢清高, 有着浓厚的阶级观念的达西, 伊丽莎白自然不会对他有任何好感, 即使他是整个 小镇上最富有的人, 相反, 还对他有严重的偏见。 而达西, 并不是表面上的傲慢, 冷漠,在邻居眼里,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对邻居友好的谦谦君子;并且是一个 忠诚的人,如果爱上一个人,只会钟情于她,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并且愿意为了 伊丽莎白, 为了忠于自己内心的爱情放下自己的傲慢, 放下阶级观念, 接纳伊丽 莎白的家人并且愿意为了爱情默默地在背后做帮助伊丽莎白家人的事。 他冷静忠 诚, 同时与伊丽莎白性格极为相像, 看不惯世俗的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喜欢阅读, 喜欢思考, 与伊丽莎白有着同样的精神追求。 这使得他们历经种种误会, 仍然能 够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们的婚姻属于以精神追求为先的理智婚姻。 这样的婚姻在 当时的英国社会是极少见的, 因而有一定的风险, 但他们独特的个性以及精神至 上的追求, 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让他们抵挡住外界的纷扰, 安安静静过自己的生 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三、空虚拜金的莉迪亚与放荡的维克翰的婚姻:情欲婚姻
莉迪亚的性格乖张, 骄纵拜金, 与班纳特太太一脉相承, 眼里只有钱与男人, 心里想得永远是怎么嫁的一个有钱的人, 不论他品质如何, 只要出身好, 一切都 好说。 才十五岁的莉迪亚在军官维克翰的引诱下竟然和他私奔了, 维克翰好女色, 爱赌博, 看到莉迪亚又这么空虚放荡, 毫无避讳地带走了她, 又利用班纳特夫妇 急于嫁出女儿的心态敲诈他们一笔财产, 他与莉迪亚好无爱情可言, 完全是情欲 的驱使, 却也最终走在了一起。 这种情欲婚姻注定不会长久, 若放荡的维克翰劣 性不改,依旧爱赌博,玩弄女色,那莉迪亚只会是这场婚姻中的悲剧人物,最后 名声,钱财两空。
四、虚荣平庸的夏绿蒂与粗俗浅薄的柯林斯的婚姻:名利婚姻
伊丽莎白的好友夏绿蒂在看到伊丽莎白的姐妹们纷纷都有了归宿后, 而自己 还孑然一人,没有相貌,没有钱财,没有地位,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未
来, 为了急于将二十七岁的自己嫁出去, 答应了柯林斯的求婚, 并且甘愿做居家 小女人, 为柯林斯打理一切。 夏绿蒂实际上嫁的不死柯林斯, 而是柯林斯的那套 房子, 舒适的房子能给她带来安全感, 能使他下半生有着落, 也能使她以那套房 子的女主人自居。 虚荣平庸的夏绿蒂可能嫁给任何一个有房子的人, 何况柯林斯 还委身求婚, 碰到这样难得的机会她的本能反应就是一定要抓住机会, 立马答应 了柯林斯的求婚, 搬家成为女主人。 粗俗浅薄的柯林斯把婚姻当做交易, 他知道 自己会继承班纳特家的房产,而班纳特夫妇正在急于为他们的女儿们寻找归宿, 而这时, 若提出与班纳特太太的女儿结婚, 班纳特太太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的, 因而提出想要向简求婚, 很中意她的美貌, 然而当他得知简以及与人订婚后, 立 马盯向容貌仅次于简的伊丽莎白。 在对伊丽莎白求婚时, 列出的三点理由实在是 滑稽可笑,到了结婚的年纪,需要结婚;房子需要一位女主人;凯瑟琳夫人建议 他赶快找一位女主人; 如此荒唐的求婚, 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完全没有 一点情感在里面。 柯林斯这样的形象与举动自然会受到伊丽莎白的断然拒绝, 两 个性格大相径庭, 思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的人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 急于结婚的 柯林斯在三天之内求了两次婚, 深知娶伊丽莎白无望时, 立即把目标转向了夏绿 蒂,两人一拍即合,两人结婚能满足各自的利益,因而迅速举办了婚礼。这样的 名利婚姻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应该是占多数的, 女人们为了使自己有安身立命的房 子, 男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女主人来管理, 双方利益相符, 结婚就变得 简单多了。 而这种没有感情的婚姻又能够经受多大的挫折呢?没有牢固的感情基 础能够走得长远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五、浅薄无知的班纳特太太与幽默机智的班纳特的婚姻:互利婚姻
虽然全文的笔墨很大部分都花在了班纳特太太的女儿们身上, 但班纳特夫妇 的婚姻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也是作者想要描写的另外一种婚姻模式。 从班纳特 太太对女儿们的要求, 婚姻要求来看, 班纳特夫妇的结合必定也是一种互利婚姻。 男方看中女方的嫁妆,女方看中男方的房产,一拍即合,结成连理。班纳特太太 浅薄,无知,经常抱怨自己的神经经不起折腾,而班纳特先生博学,幽默,喜欢 讽刺挖苦班纳特太太, 但却不太注重小女儿的教养方式, 对她们不管不问, 怕麻 烦,喜清静。性格如此不同的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并且能够生活这么多年,对班 纳特夫人与班纳特先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是什么使得他们能够相安无事地生 活这么多年呢?个人认为是容忍度和生活重心的转移, 多年的生活已经使得他们 可以只关注自身, 不关心他人的想法, 生活重心全部在如何尽快地将他们的五个 女儿嫁出去,自然不会有太大的矛盾,勉强维持着婚姻。
结语: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要结婚;但光有爱情,没有物质保障,也得要慎重。 性格相合,志趣相投才是美好婚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奇玉 . 性格与婚姻观—评《傲慢与偏见》中的四种不同婚姻 [J].2010.1.28
作文九:《傲慢与偏见作文》1800字
因为偏见,每个人都显得那样的傲慢;因为偏见,人与人之间互相猜疑;因为偏见,人与人之间误解太深。
耶和华和耶酥的信徒、穆罕默德的信徒、释迦摩尼的信徒都在阐释着自己的感悟,传播着自己的教义,他们都认为自己才是唯一找到真理的人。
因为偏见,因为误解,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形影不离。
1993年的夏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之后他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写了一本专著。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了,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引起的。可以说,《文明的冲突?》仿佛一颗石子,当它坠入湖水中时,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无庸质疑,塞缪尔·亨廷顿是站在他所身处的文明中发出了这样的惊呼。我也想试问一声,是否有消除这些偏见和误解的良方呢?
撇开西方文明中心论,假定耶和华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让我们暂且回到亚当和夏娃失去了乐园的时代。
那个时候,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说着同样的话语,不存在交流的障碍。他们向东方迁移的时候,看见一片平原,于是就决定住在那里。他们商量着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这是多么伟大的决策,多么伟大的举动啊!
耶和华降临,他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不知道他是带着怎样的心情?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人们分散了,语言不同了,偏见和误解也就慢慢形成了,人类的历史中就有了太多的战争和流血。
我把偏见和误解的形成归咎于耶和华,或许会遭到基督徒们谴责,然而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想声明一点,那就是亚当和夏娃失去了乐园以后,他们的子孙分别出了善恶,他们决定“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他们谋求的是人类的精诚团结与和平,他们希翼的是人类与诸神齐名!
偏见和误解的形成,没有那么简单。语言、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民族等等因素都会阻碍人们的交流,也正是这样,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
正义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谋求和平的道路是漫长的。古今中外,放飞白鸽,渴慕橄榄枝的人们在不懈的努力着。
生活在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三大喜剧诗人之一——阿里斯托芬,用他的诗歌在净化着古希腊各城邦人们的心灵。诗人在《阿卡奈人》中指出,战争对于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是有利的,对人民却是有害的,他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抵御来自波斯的非正义的入侵。。。。。。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倡导而衍生出的“和而不同”思想至今依然焕发着人性的光辉。所谓“和”,就是承认有多样性的统一;所谓同,则是单一、孤立,没有矛盾。单纯的从个人角度来讲,“君子”是以“和”为原则,但不肯盲从附和,而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小人”则盲从附和,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个人认为,“和而不同”思想还包含了“求同存异”的涵义。如果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和而不同”思想就是有原则的“宽容”,就是“求同存异”。
从先秦到春秋战国时期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正是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成功的处理了与佛教、道家的关系,最终创立了宋明新儒学。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处理国内民族问题采取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在外交政策上采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说都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因而,在国内形成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国际上形成了良好的国家关系。
伊拉克战争还在持续,陌生而并无仇怨的人们在炮火中相见,无辜的平民在流血、在死伤。。。。。。
我们不希望战争,我们酷爱和平,但是,战争与和平始终如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 尽管战争的硝烟距离我们十分的遥远,战机的轰鸣、炸弹的爆响、血腥的屠杀、妇女儿童的泪水、平民的控诉、人类的悲剧却在异域上演。我们不会麻木的“欣赏”战争带给我们的所谓的“感官刺激”。我们只会为“文明”二字感到疑惑。
遭受过战争苦难的人们,渴望着白鸽衔来橄榄枝,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了偏见,没有了误解,没有了猜疑,洪水退去了,战争的硝烟散尽了。。。。。。
作文十:《傲慢与偏见书评》4200字
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却深深震撼我心。
——题记
又一次翻开已经稍稍发黄的书,熟悉而亲切的文字,让我立刻想起伊丽莎白美丽的眼睛,达西似乎冷竣却隐藏着温柔的面容……这并不厚的一本初中就已读过的书,我却不惜千里之远从家里带到学校,让它时刻伴我身边。也许它并不是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小说,却是让我最难忘的一本。
真的,这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薄薄300来页,不到30万字,没有波澜壮阔,也谈不上深奥,和例如长达4000余页、超过300万字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等等一比就相形见绌。就像作者奥斯汀本人一样无法和那些大文豪相提并论。或许有的人认为这本书太平常而根本就不屑于去评价它。然而这却是一部极具生命力的小说,历经200余年,仍然吸引着无数读者。在今天著名的腾讯BBS论坛外国文学版面上,只要出现与《傲慢与偏见》或者奥斯汀有关话题的帖子,点击率和回复率一定会直线上升,尽管这些话题已不知被讨论过多少次了。
和奥斯汀的其他几部小说一样,《傲慢与偏见》的取材事实上是相当狭窄的。正如夏洛蒂?勃朗特曾说:“我可不愿意在她们的那些高雅而狭窄的房子里跟她(奥斯汀)的那些绅士淑女们呆在一起。”在我看来,奥斯汀的小说有点像小女子文学,缺少一种大气的感觉。但我却喜欢这种“小女子文学”。你可以说她目光狭窄,也可以说她缺乏深度,你却无法抵挡她的魅力。事实上,取材范围的狭窄,并没有限制作者的视野,正如《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和伊丽莎白的一段对话。达西说:“在乡下,你四周的环境非常闭塞,很少变化。”而伊丽莎白却回答到:“可是人本身变化那么多,你永远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出新的东西。”这也许正代表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吧。奥斯汀自己说“乡间村庄里的三、四户人家”是她“得心应手的好材料”,还把自己的艺术比作在“二寸象牙”上“细细地描画”。在我看来这正是作者的长处,也是其小说独到的地方。精工细致,一丝不苟,娓娓道来,细水长流,这就是我所喜欢的“小女子文学”的特点。无怪乎有人建议奥斯汀换一种写作方式的时候,奥斯汀拒绝道:“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按自己的方式写下去……”忽然联想到台湾作家三毛的文章,其最受欢迎的几本散文集如《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等,无非也是写一些生活琐事,取材也不见得有多广泛多深刻,却如此受亲睐,大概也源于此吧。反映生活的作品即是美的作品,《傲慢与偏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英国乡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倍感亲切自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好的文学作品总是反应永恒的人性,普通人的心态,在读者中产生共鸣。评论家们始终把奥斯汀排在勃朗特之前,其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就在于她的平淡、安宁。更何况有道是于平凡之中见伟大,于细微之处见深情,取材虽小,反映的问题却不一定小。这一点下面将谈及。
爱情是小说永恒的主题,《傲慢与偏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要内容,自然是吸引读者的。但描写爱情的小说不计其数(言情小说似乎就很多产),要像《傲慢与偏见》这样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傲慢与偏见》之所以称得上世界文学名著而不流俗于一般爱情小说,自有它的魅力所在。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它脱颖而出呢?一部好的小说,内容、情节是非常重要的。《傲慢与偏见》的内容并不复杂,情节却引人入胜。读过本书的读者应该对小说开篇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It is a tru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 在英文中in want of 是指客观需
要,而不是主观想要;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深深反映出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交易与利益的结合,可见作者的目光之透彻犀利,也正应证了前面所说的细微之处却能反映大问题。小说开篇就这样牢牢抓住了读者,接着通过班纳特夫妇风趣的对话,把读者带进一个女儿多得发愁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这个家庭家道已经中落,却还有5个待嫁的女儿,而且不幸班纳特先生又没有儿子,其财产将由表亲柯林斯继承。在资产阶级社会,如果女孩没有丰厚的嫁妆,就是再有才貌,也难找到体面的丈夫,就像书中达西所说:“她们倘使想嫁给有地位的男人,机会可就大大减少了。”所以处在婚姻要权衡双方阶级地位和金钱利害的情况下,这五位姑娘的出嫁前景确实不太美妙。小说采用古典的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结合,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也借此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即为财产打算的婚姻是没有幸福的,结婚不考虑财产是愚蠢的,讲究门第的包办婚姻不堪忍受,把婚姻当儿戏毫不足取,理想的婚姻要以感情为基础。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真心相爱,美满结合,是作者所颂扬的幸福婚姻。从伊丽莎白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作者虽然没有反映出她那个时代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然而她的强烈的阶级意识却表现了出来,对经济、财产决定婚姻关系乃至生活命运的揭露也可谓入木三分。西方有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大卫?戴克斯曾半开玩笑的说,在“揭露人类行为的经济原因”方面,奥斯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马克思以前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了。” 谈到《傲慢与偏见》,就不能不谈到它诙谐风趣的语言。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富有特色的语言在《傲慢与偏见》中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比如在写班纳特太太时,作者就这样写到:“只要碰到不称心的事,她就自以为神经衰弱。”又在班纳特太太与其丈夫的对话中写到:“我的好老爷,你怎么舍得这样糟蹋自己的亲生女儿?你是在故意叫我气恼,好让你自己得意吧。你半点也不体谅我的神经衰弱。”“你真错怪了我,我的好太太。我非常尊重你的神经。它们是我的老朋友。至少在最近二十年以来,我一直听到你郑重其事地提到它们。”多么活灵活现的语言,绝妙的嘲讽与诙谐,立刻使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脑海中变得立体而清晰。再如另一个片段的描写:咖苔琳夫人的马车路过门口,柯林斯牧师全家手忙脚乱出去迎接,伊丽莎白却说:“就是这么回事吗?我还以为是猪猡闯进了花园呢。”直率的挖苦,戳穿了咖苔琳夫人自己吹起来的唬人架势,也使伊丽莎白这个蔑视权贵的形象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越发觉得她的可爱。奥斯汀还善于通过最普通的语言让人物自己暴露自己。例如小说开头时,班纳特太太曾说郎格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假仁假义的女人,我瞧不起她。”而到故事的结尾,当其大女儿与彬格莱的婚事已成定局时,她又说“我觉得郎格太太这个人真是太好了。”这两段截然相反的话,让读者不禁哑然失笑的同时,又多么生动地表现出班纳特太太的反复无常、自我中心。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一个曾充满偏见的伊丽莎白、一个曾浑身傲慢的达西、一对有趣的班纳特夫妇、一个可笑的柯林斯、众多出场人物、再加上喜剧效果和特殊写作技巧,这就是《傲慢与偏见》,却不是它的全部。奥斯汀的幽默是需要反复咀嚼的,并不是一看就能逗得你哈哈大笑的书,你最多只能会心的微笑。
奥斯汀素来擅长于描写人物,正如《傲慢与偏见》这本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傲慢与偏见》中所涉及的人物虽不多也并不算少,要把所有这些人物描写得各具风格个性,突兀于纸上,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打开这本书,这些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立体人物好像可以从书中向我们走来:温柔美丽、心地善良的吉英,机智聪明、生气勃勃、有胆识、有远见的伊丽莎白,相貌平平,性好虚荣的玛丽,幼稚轻浮、娇纵放肆、卖弄风情的吉蒂与丽迪雅,愚蠢粗俗、趋炎附势的柯林斯……甚至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描写得惟妙惟
肖。如书中写伊丽莎白等人到咖苔琳夫人府上作客这个场景:“威廉爵士虽说当年也曾进宫觐见过皇上,可是看到四周围这般的富贵气派,也不禁完全给吓住了,只得弯腰一躬,一声不响,坐了下来;再说他的女儿,简直吓得丧魂失魄一般,兀自坐在椅子边上,眼睛也不知往哪里看才好。伊丽莎白倒是完全安然自若,而且从容不迫地细细瞧着那三位女主人。”似乎随手一写却那么生动细致的刻画,使我们好像也是当时的客人,身临其景地看到他们,甚至他们的内心世界。总之,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了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语言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傲慢与偏见》是我珍爱的一部小说,它不伟大但精工,不广阔但深刻。这部小说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书中弥漫着安详、静谧、和谐、秩序的气氛,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小说文风细腻生动,英国乡间的风俗人情跃然纸上,处处以小见大、匠心独具,社会风情画式的故事吸引着广大的读者,给我们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仰望世界文学的天空,巴尔扎克、莎士比亚、马尔克斯、乔伊斯……诸多文学大师浮现于眼前,也许我们不会想到奥斯汀,尽管我们可能对她早已知晓;《人间喜剧》《哈姆雷特》《百年孤独》《尤利西斯》……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如夜空中璀璨的明星,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让我们把《傲慢与偏见》遗忘,尽管我们可能早已读过。因为它太简单,太平凡,太通俗,人们通常是不愿意自己流俗的,尽管很多人事实上对高雅不知所云。我欣喜于自己发现了《傲慢与偏见》,它事实上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作品,因为对它的熟悉才更加感到亲切。它像乡间小路上的一缕清风,让我避开世间的喧哗,或者人间的悲伤。女孩子总是渴望浪漫,喜欢幻想,在作者笔下,爱情像传统的英国绅士,有些拘谨,但高尚可爱。达西“傲慢”,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追求真爱的勇气。伊丽莎白敢爱敢恨,有着一流的口才,出众的美貌,非凡的气质和勇气。我想这世界上肯定会有完美的爱情。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和人们沟通,交流,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事情的真正本质,最终,一定会找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