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听《二泉映月》》600字
总评:点评诗歌,其实也是点评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不存在准确与否,只能说是我与作者的诗歌通过点评缩短了一定的距离。
这首诗歌结构简洁,旋律平滑,节奏感也不错,选择意象没有唐突的感觉,诗句由虚入实,再由实转虚,使诗歌蕴涵的力量增强。以倒叙手法开端的“阵阵秋风吹动着他衣的袖衫吹动着他的蓬头发”到“宁肯卖艺也不乞讨”,再到最后的“就那么走着 走着走向那未知的明天”,这样写实与意境构想,其实也就是作者对苦难人生的咏叹和感悟,虽然作者还只是个小学生,但阅读了本诗却让我心里真的是不好受的,从表面看这是首很纯美的诗歌,其实它是一首很宿命的诗歌,正是因为这淡淡忧伤的宿命,也许是我喜欢的原因。
鉴于曾教授有过对同题材习作的评析,在这里我就不再具体点评了。
点评人:朱雨欣(小学高级教师)
听琴声悠悠
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着二胡沿街走
背着二胡沿街走
阵阵秋风
吹动着他衣(的)袖衫
吹动着他的蓬头发
是他 就是他
一个出生在贫困的家庭
任何人都会为他报不平
可他 却那么坚强
一点也不放弃
宁肯卖艺也不乞讨
他是一个音乐人
从小就有音乐天赋
可他
却是那么的不幸
自幼苗丧母
成年后
还染上漂娼 吸毒
他双目失明 何以维生
有谁会知道
有谁会为他哭泣
没人 一人也没有
他 就是那么不引人注目
可他的曲子却扣人心弦
在路边卖艺
是他生存的方法
他的曲子
引来多少人共鸣
引来多少人惊叹
音乐
是他的全部
如果没有音乐
他一定生存不下去
所以
他的二胡
他的琵琶
总是带在身边
就那么走着 走着
走向那未知的明天
作文二:《听二泉映月》300字
涓涓流淌在松石上的倾诉,
一个古老而疲惫的传说;
流连在波光上的幽怨,
黑暗中默默的摸索;
压抑了很低很低的叹息,
一条生生不息的小河。
姑苏城外,
寒山寺里的钟声,
回应着你的惆怅,
天下第二泉的碧波,
荡漾着你的忧伤,
一声声,如泣如诉,
揪心的挣扎,
一行行,大漠落雁,
掩不住对明天的向往。
是杜甫忧国忧民的叹息,
是李白《蜀道难》之感慨,
是屈原那怒不可遏的呼喊,
是扬州八家之犀利,
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
所蕴涵的悲愤与锋芒。
是什么样的神手,
弹奏出杜鹃啼血样的神曲?
是什么样的明眸,
透视出人世间,
如此深刻的喜怒哀愁?
我的眼睛,
平视着你紧闭的双眸,
我的灵魂,
却跪在你伟岸的音符前;
看得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那看不见的,
也许更真切,久远。。。。。。
作文三:《二泉映月听后感 听《二泉映月》有感》1700字
二泉映月听后感 听《二泉映月》有感
听《二泉映月》有感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江阴游玩。刚刚来到学院广场时,不经意间,我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乐曲声。那乐曲声听上去哀婉凄凉、如诉如泣~这是什么乐曲啊,怎么那么动听,看到我如此好奇,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就是他曾经对我提起过的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它因为什么著名啊,难道关于它还有什么故事吗,望着一脸迷惑的我,爸爸把我拉到一处安静的地方,耐心的为我讲诉有关《二泉映月》的故事。原来,这首乐曲的创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民乐家阿炳。阿炳原名华彦钧,他的一生十分坎坷,早年丧母,34岁时由于身患疾病导致双目失明,从此只能流落街头,靠沿街乞讨、卖艺为生。在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尝尽恋人间的酸甜苦辣之后,回想起自己的人生遭遇,他创作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听了爸爸的讲诉,我更加迷上了这首乐曲。晚上回到家,我找来《二泉映月》的磁带,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欣赏着,感受着。那淡淡的乐曲,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低沉,时而激昂。透过它那凄婉的旋律,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双目失明、骨瘦如柴的老人,捧着一只残缺不全的瓷碗,步履蹒跚,艰难地在寒风中行走着。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雨,淋湿了他的脸庞。他的眼中没有光明,只有黑暗~我似乎听到了作者那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向往......在凄凉的曲调中,我听到的不仅有苦难,还有抗争,更有憧憬~
《二泉映月》犹如一缕甘泉,滋润着人们干枯的心田,给奋斗的人以勇气,给苦难的人以希望。阿炳虽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给我们的不朽作品《二泉映月》将会流芳千古~
听《二泉映月》有感相关内容:《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 陈婷婷初二11班《我在天堂等你》是作家裘山山的一部关于西藏的军旅作品。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广播里,我晚上睡不着喜欢听广播。听了这个名字让人有一种浪漫的感觉,以为这是一部浪漫的小说,听了以后才知道这只是错误的直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 作者:江南绿利用这个暑假的时间,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被书中海伦凯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海伦凯勒是不幸的。在她出生19个月时,上帝就把她关在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里。于是,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粗暴、无礼。
电影观后感--《小抗连》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小抗连》观后感11月19日星期一,学校组织我们去宛平剧场观看了儿童剧《小抗连》。我受到很大启发,也有不少感想。这部儿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少年儿童智斗日本兵的故事。
《金银岛》读后感 《金银岛》的作者斯蒂芬森是19世纪末期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而《金银岛》则是其所有作品中流传最广
的代表作,其故事情节起源于作者所画的一幅地图。该书曾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并多次被搬上银幕。
人世间的真情(小学生作文)——读《异乡的雨伞》有感 人世间的真情(小学生作文)——读《异乡的雨伞》有感“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每当我想起这句歌词,就会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篇——《异乡的雨伞》。
四大名著《水浒传》读后感:轰轰烈烈的一生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讲述了宋朝时期,梁山伯好汉的传奇经历。梁山伯上有一百零八将,各个都有自己的外号和本领,他们为了打倒宋朝腐朽的帝王统治,举起反旗,进行农民起义,由于帝王为了自己的统治稳固,与好汉们进行妥协,随即使好汉...
《傅雷家书》读后感 午后的阳光,总是晒得人懒懒的。我蜷在沙发上的一隅,捧了《傅雷家书》,细细品读。这本书虽无总的主要内容却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傅雷要孩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
《后天》观后感 看完《后天》我感触颇深,第一次才敢觉到,人类是多么软弱无助,在地球上随心所欲的消耗着地球的资源,随着脚下的土地一片一片的减少,森林逐渐的离开了我们的视野,身边的空气??有什么我们没有破坏到,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
作文四:《三次听二泉映月教学二泉映月》2100字
三次听《二泉映月》教学《二泉映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音乐~可优化教学过程 ~生成精彩。 第1次听,感知乐曲内容
背景:教学伊始
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一起欣赏民间艺人阿炳创作的著名乐曲《二泉映月》,听的时候要用心,听听这首乐曲怎样,
(播放音乐)
师:欣赏以后你们感觉怎样,
生:(齐)好听。
师:你觉得好听在哪,
生:乐曲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生:旋律富有变化。刚开始舒缓,后来激昂,最后又舒缓。
生:乐曲激荡部分很有气势。
生:将民族乐器二胡深沉、凄凉特点拉了出来。
生:乐曲刚开始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听了沁人心脾
- - - - -
,评:乐曲内容怎样,无须讲解分析,听~最为直接有效。优美的琴声还拨动了学生心弦~感染了学生情感~学习主动性被充分激发起来。,
第2次听,感悟乐曲内涵
背景:感知了乐曲内容,了解了阿炳在短时间内能创作《二泉映月》原因之后。原因是阿炳心中有了积淀已久的情怀:?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无限向往?师傅的教诲启迪?自己苦难的经历。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道士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4岁时被逼自尽;十几岁时表现出了出众的音乐天赋,父亲死后当上了雷尊殿的掌门人,但到21岁患眼病,35岁双目失明;双目失明后,被阴险狡诈的堂兄华伯阳逐出,从此失去殿主之位,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卖艺度日,饱尝生活折磨;抗日战争时期,编词骂勾结日本人的汉奸而遭到毒打;解放战争时期因拒绝给国民党军阀汤恩伯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遭毒打 - - - - -
片断实录
师:正是阿炳心中有了积淀已久的情怀,化作创作灵感,才孕育出这无比
美妙的不朽名曲。接下来让我们准备再次聆听此乐曲,看看我们在对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在课堂上第二次听《二泉映月》,你除了听到琴声之外,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播放音乐)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伤心的哭泣,“我的命真苦啊,为什么自己年纪轻轻就双目失明,”
生:他在哭泣,“妈妈,你为什么这么早就丢下我不管,离我而去,”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叹息,“命运真会捉弄人,想当年才华横溢,如今却穷苦潦倒。”
生:他也在叹息,“想不到堂兄会把我逐出雷尊殿,这世上的有些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向他人倾诉,“我爱那支撑我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在呐喊,“命运的坎坷泯灭不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生:他在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
生:他在呐喊,“这社会真是太不公平,太黑暗了。”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赞叹家乡慧山优美的景色,“惠山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清泉令人向往~”
生:我听到了阿炳感谢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师父,谢谢你当年的教诲,谢谢你当年的关爱。”
- - - - -
,评:有了对阿炳情怀的体验~融入了教师人情的呼唤“你除了听到琴 声之外~还听到了么声音,”当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再次响起~学生已 走进了阿炳内心世界~触摸到了其情感脉搏~听到了阿炳真情诉说“我的命 真苦啊~为什么自己年纪轻轻就双目失明,”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 决不能让我屈服。” “惠山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一泓清泉令人向往:” - - - - - -没有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讲解~学生在激荡情思流露过程中已获得了对《二泉映月》丰富内涵的深层领悟,突破课文重点、难点做到了“寓教无痕” 。,
课后听,关注学生发展
背景:引申拓展
片断实录
师:这样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你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去听,
生:做功课时,优美的乐曲能提高学习效率。
生:休息、休闲时听,动人心弦乐声让人感到惬意,生活的美好。
生:生病时,乐曲激昂部分能给人一种力量,去战胜病魔。
生:考试不理想,心中难过时去听。想想阿炳的坎坷经历,会觉得自己 的失败是多么微不足道,应该正确面对。
生:郁闷时,优美的琴声能让我摆脱掉当时的心境。
生:成功时,借助乐曲可以更好体验为了成功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生:追求美好理想而不能坚持时,比方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 但训练是枯燥无味的,当因为训练的苦和累而想放弃时,去听《二泉映月》,会激发我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我就会为了理想而坚持下去。
- - - - - -
,评:这样的引申拓展~挖掘了教材蕴含的开放性因素~紧贴课时目标~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需要、精神需要联系在一起~丰富了生命体验~关注了学生发展~具体地说是促进了学生个性、行为、情感、心理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了提高人文素养之目的~有效地提升了文本价值。,
江苏省丹阳市麦溪中心小学 葛洪峻
电子信箱 ghj96257@126.
作文五:《我听《二泉映月》》1100字
我听《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的旋律可谓磬人心扉动人肝肠,那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的音符组合简直就能把人带入无限的遐思之中。
《二泉映月》的作品赏析,关心的人大都比较熟悉。通常说《二泉映月》乐曲主题中的三个乐句分别指的是(1)述说遭遇,
(2)冲动和感慨,(3)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
我不完全同意这种分析。我更愿意从这首乐曲的极端优美去享受,去理解,去感悟。
东晋的著名音乐家稽康在他的《音无哀乐论》中表明音乐指向情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音乐作品所寓哀乐之情尚不能轻率擅定,以往众多书写有关《二泉映月》赏析的作者何以能够对伟大深刻的《二泉映月》之中的具体乐句进行对号入座、逐句逐段,对位式的文字解析呢?
由阿炳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大略地推测《二泉映月》的创作情况。阿炳在某一时刻,某一情景之下,很可能也曾在无锡惠山的山泉月色之下,心有所感,拿起心爱的二胡,旋律变化应手而出。其主题旋律与曲式变化也许早有萌发,也许是忽然间乐思喷薄而出。不朽的作品也许就是这样不经意间造就的。创作当中,
旋律起伏和强弱变化,随阿炳的呼吸节奏、体力状况,胸中的意象自由展发,也许有郁闷从中而解,必定也有欢乐潜滋暗生(我想对中国民乐感受较多的人很容易体会出这样一种景象)。音乐在从心中奔涌而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调整阿炳的身心。
当然,阿炳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和当时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那么听众从对阿炳身体精神状态的体会当中也会感受到一些时代的信息。如果说《二泉映月》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是不是就是通过这样的渠道反映出来的呢?
在琴声的演进当中,阿炳完成跳跃、转折、盘旋、收束等变化,乐思和他的心灵相和睦、相摩擦、相碰撞,从而烦恼也许得到缓解,心灵得到锻炼和安定。饱满统一的乐思当然展示了某种执着,旋律的千变万化当然也意味着感受性的丰富,这些确有个性、性格的因素。但何以竟明确表示了如有些赏析文章中所书写的“坚强”和“不屈服”呢?如果确实可以得到这个结论,那么这些作者何以这样高估读(听)者的能力而毫不说明推导的方法呢?对于乐曲的高潮,是随着乐思盘桓既久,情绪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调动,乐思带动的感受力逐渐加大,集中而致爆发,对阿炳自己来说,也许是对自身悲苦命运的一声高亢的哀鸣,也许是无限烦恼的暂时解脱,或许是突然进入了一种强度的悲喜莫名的艺术圣境。当然,也不排除有可能如某些人所认为的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
但以往一些书写《二泉映月》作品赏析的作者何以认定就是
“控诉”而不是其它呢?其作者倘若理由充分,应该向读者有所明示;但倘若他们并没有确凿的理由,那我不免疑问,这样的作品赏析对欣赏作品的音乐爱好者来讲,未免有些武断。
所以我更喜欢从《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中去陶醉,去体味,去遐思,去设法触摸瞎子阿炳的灵魂深处对音乐,特别是对美好的追求。
作文六:《听《二泉映月》有感》700字
听《二泉映月》有感
自古英雄多磨难,在音乐世界中,阿炳就是这样的一位艺人,他在饱经社会黑暗,历经生活沧桑中创作出了不朽之作——《二泉映月》。
有人说选择了艺术就选择了孤独,阿炳很孤独,他在音乐被贬低到极点时选择了它。一切荣华富贵与他无缘,终日只有一把二胡相伴,所见只是“路有冻死骨”,所闻只是“苛政猛于虎”。这是艺术给他的不公,但如果不是那把二胡在他最孤独时给了他安慰,在他受伤时填补他心灵的创伤,这位音乐巨子是否与世长辞,恐怕也无人知晓。
也有人说:音乐属于强者!这是否与前面那一句相互矛盾?不,绝不。这两句话单独来说任何一句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就如同一块被分割的玉,只有一方面,是无法创造出这惊世奇作的。
艺术是在失落时被人挖掘出来的,它把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使他们在音乐得到启迪、迸发,变成生活强者。
《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旋律上人如痴如醉,站在主席台上的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对于月,中国有许多神秘的传说,有得美好,有得凄凉,贝多芬有美妙的《月光交响曲》。而阿炳,则把一生愤愤不平、憧憬与悲苦都赋予了月。
在劳动公园的广场上,我以外地听到了《二泉映月》。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街头艺人,他完全把阿炳那种凄楚、无奈、愤恨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失落中的迸发,我终于理解了阿炳,理解了一生清贫,不求名利,为追求艺术、实现自身价值而在黑暗中挣扎的阿炳。听着那首《二泉映月》,我完全将自己融化在音乐的惊涛骇浪中,静静地感受着它给我带来洗礼,在音乐当中得到解脱与永生。
月光如泪,轻轻从阿炳的二胡中慢慢流出,洒在我的心上,我的心,感受着阿炳的痛??
作文七:《听《二泉映月》断想》1400字
盲人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对这首曲子,我是百听不厌。而青年二胡演奏家宋飞所演绎的琴弦版,更成为我最衷爱的版本。每次聆听宋飞的《二泉映月》,总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仿佛有一股泉水在两弦之间悠悠地流淌。每当听着这支曲子,我心里就会溢出一种缠绵,一种悲欢。就似来自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那优美的旋律,悠扬的曲调,动人的琴声,让人懂得了什么是怦然心动,什么是声情并茂,什么是如泣如诉,什么是浮想联翩,什么是沉浸痴迷,什么是百感交集,什么是回味无穷…
音符在弦上雀跃,我被音乐唤来,开始读阿炳的故事。故事的始终是凄美的,美得宛如你就置身于月夜的惠山泉边,在听从月宫里演绎出的天籁之音,悠远而贴近。阿炳四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二十岁时父亲患病去世,二十一岁开始患上了眼病,三十五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他命运遭际的悲惨和他性格的坚韧,使《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带有直透心扉的悲凉之感,却又不失昂扬。
每到月光如洗的夜晚,我就会想到了《二泉映月》,想到了瞎子阿炳。《二泉映月》和着轻柔的夜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烦躁的心。你会随音乐而安静起来,屏住呼吸去聆听从琴弦里发出的天籁般声音,它充满素淡的人性、颤粟的温情和悲痛的力量能够安抚和修复一个远离故乡游子精神的疲惫。
《二泉映月》自一个有着坎坷命运的民间艺人心底流出,全无遮拦,全无矫情,全无伪饰。阿炳生前绝不会料到他的音乐会成为经典,他只知道这是自己心灵的依托,它与风月、泉水无关,与凄惨、悲切、博人同情不同,它是饱经风霜的阿炳对人生的禅悟。苍凉、平和、淡泊、从容是《二泉映月》的全部,也是阿炳一生的追求。
《二泉映月》的喑哑、凄恻,先短促复悠长的调子,弓弦滑音如泣、颤声如诉,进入了低沉委婉的主题旋律,恰似作者在沉静而略带伤感地诉说着自己坎坷的人生。阿炳背琴卖艺,游走于大街小巷之间,朱门红楼之间。抚琴低唱。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
我们仿佛能看到:在一个冬日的傍晚,寒风裹着大雪无情地扑打着街市。在惨淡的灯光照射下的石板老街空寂无人。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街道上蹒跚而行。瞎子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越来越大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呜咽之音。……
胡琴的弯弓是阿炳人生行走的起伏,那回旋拉进隐藏着阿炳对自己凄苦生活的回忆;没有拘束的丝弦汩汩诉说着对坎坷命运愤愤不平。流进一个个心湖,漾起一圈又一圈的苍凉。所有的风景都被琴音译成凄美的诗,一行一行。
难怪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中国第一次听到闵惠芬演奏的《二泉映月》时会泪流满面,他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态度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下去听,”说着便从椅子上顺势跪下去,“坐着和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那如诉如泣的哀怨贮满了惠山的梅树;那凄凉悲愤的泪滴吻过太湖里片片香荷的清纯…
虽然身置已有寒意的秋天北京,但《二泉映月》的旋律还是把我硬是拉到了江南的惠山的北坡,那个由乾隆皇帝题写的“天下第二泉”。乐终才知是幻觉。
作文八:《又听《二泉映月》》1100字
夏夜闷热。我不愿关门闭户开空调降温,便踱出室外,到附近土城公园纳凉。我坐在护城河边斜坡草坪上。时有小风吹来,摇曳起细长的柳条。夜月把飘逸的柳丝映在河里,撩起缕缕涟漪…… 突然,打破岑寂,从那边丛林下小屋里飘出一阵胡琴声,旋律哀怨苍凉,那不是我熟悉的《二泉映月》吗? 乐曲在短暂的引子之后,先是舒缓的旋律,似乎琴手正陷入往事的哀思之中。接着琴声由弱而强,时缓时急,忽起忽伏,迂回推进,前后承递,循环往复,一拉三叹。操琴者似有道不完的凄苦,说不尽的辛酸。夜阑人静,坐在河边,独自倾听如泣如诉的琴声,顿生“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受。 哀怨的旋律,浸润着月光,承受着摇荡柳丝的梳洗,流入心田,滤去烦嚣,留下凄凉,供人怀想。 听着琴声,我眼前出现一幅鲜明的图景:深夜江南小镇街道上,暗淡的路灯照着一个身穿长衫、头挽道士发髻、眼戴墨镜的盲艺人,自远而近慢慢走来。他右肩褡裢里背着二胡,右手持弓,左手按弦,边走边拉,穿街过巷,踽踽独行。琴为心声。艺人用琴音倾诉自己悲凉、哀怨的身世…… 记得无锡作家黑陶,采访了十多位阿炳的亲见者之后撰文说:1950年9月2日,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和他的同事给阿炳录这支二胡曲时,艺人穷困潦倒,家贫如洗,竟没有琴可用,临时从附近乐器店里借来一把二胡,让阿炳拉了拉。录音之后,阿炳摇头叹息道:“自病自知,我手上功夫已不如从前,见笑了。”问及二胡曲名,阿炳说:“这是我瞎拉扯、混饭吃的东西,哪有名字?”考虑到阿炳常在无锡惠山脚下“天下第二泉”茶馆前卖艺,便和他商量后取了个《二泉映月》的曲名。只过了三个月又两天,1950年12月4日,瞎子阿炳因病辞世。之后这首被抢救下来的二胡曲,便成永远的遗响,响彻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成为全人类宝贵的音乐经典。 据我所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上海听了《二泉映月》之后,给予很高评价:“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也十分欣赏这支乐曲,指示有关部门灌制唱片,当作珍贵礼品赠给国际友人。马思聪听了阿炳炉火纯青的二胡演奏技艺,赞不绝口:“他的二胡弓弦长得像一望无际的火车轨道,很难听出换弓的痕迹。”担任过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赵沨感慨道:“阿炳伟大的名字应该用黄金写在中国音乐史上。”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了《二泉映月》,流着泪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 音乐是点缀生活的花朵。《二泉映月》更是污泥中长出的白莲。只有像盲艺人阿炳那样,潜入人间最底层,尝遍辛酸悲楚,汲进民乐和地气的精华,才能像蜜蜂酿蜜那样,酝酿出如此曼妙、动人的旋律。 在闷热难耐的夏夜,碰巧在河边林下听到如此清寒、凄凉的至美之音,足以让纳凉者在心理上消去炎夏的酷暑。今宵听琴,如入梦境…… 责任编辑 贾秀莉
作文九:《听阿炳的《二泉映月》》1500字
我和奶奶静静地聆听着。田野一波一波地绿波涌动,似涌动着人间的悲苦,而风一阵阵清清爽爽地吹拂,那些涌动的悲苦皆若存若亡,似隐似现。 第一次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是在乡村,那种神奇的音乐效果,让天地、人生、生命、空间,都渐渐为之空旷起来,人仿佛坠入一种茫茫无边的,如月光、月色、夜色一样苍茫苍凉沧桑的感觉。 我特别地喜欢听《二泉映月》。虽然那时是七十年代初,中国大地还处在饥饿的岁月中,乡村的路上,捡到一粒麦子,也要放在口中咬碎嚼下。那时的奶奶,常常牵着我到乡村的野畈地上,走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抽那种野生的“茅针”吃。有一天,我正把抽的一把“茅针”剥了的一条条“白茸毛”盘在手掌中,盘成一个饼,放入口中吃下充饥。奶奶还在那儿佝偻着腰,寻觅更多的“茅针”。忽然,身后响起了一种奇妙的音乐。我扭头一望,是村中的光棍“五秃”在听收音机,收音机是他拿采了几年中草药卖的钱买的。当时,收音机中正在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他蹲在草坡地上,手中拿着收音机。那一刻,连连绵绵,挤挤挨挨的群山仿佛飘远了,四周天高地远地静谧了。奶奶也站了起来,她望着光棍“五秃”,莫名地喃喃说了一句:“五秃个丑货。”我和奶奶静静地聆听着。田野一波一波地绿波涌动,似涌动着人间的悲苦,而风一阵阵清清爽爽地吹拂,那些涌动的悲苦皆若存若亡,似隐似现。那个黄昏,奶奶和我坐在田埂边,坐在天地辽阔旷远中,边剥“茅针”吃,边默默地听《二泉映月》。感觉天地、生命、人生都在悸动。那轻灵如水的音乐,在天地混沌中流淌,似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如提泰山,如提天地,举重若轻,把一切的悲苦和压抑全提走了。心中陡然一松,甚至那种年代的岁月的饥饿感,也无足轻重了。 只是,后来我常常去村中光棍“五秃”那青砖瓦屋门前,等待播放《二泉映月》,却发现了“五秃”竟然真的如奶奶所言是个“丑货”。他常常骗人,说就要播放《二泉映月》了,他要我回家中去偷红砂糖给他吃。还有一次,他竟然叫我去偷别人家的东西。我不再去他那儿了。 我听爱读书报的爷爷讲过,书上讲有一个村中,一个小孩有一次上山砍柴,看见一片山岩上摊晒着一些碎玉米、野山果之类。他想躺在山岩上歇一会儿,便一把一把地把那些碎玉米、野山果之类抹下了万丈山崖。他回家一讲,他爷爷便把他打了一顿,说那是野生松鼠晒在山岩上的冬粮。两只松鼠就靠那些碎玉米和野山果过冬。两只松鼠不见了冬粮,肯定气得跳在岩石上撞死了。 第二天去一望,真的有两只野松鼠跳岩撞死了。他爷爷掩埋了两只野松鼠的尸体。他爷爷告诉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别以为你做了一点点偷鸡摸狗的事没多大事,那对别人或动物有时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人啊,只有拥一颗善美的心,才可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否则,即便是再美好的事物,你也不懂得它,更不会珍惜他,更不配拥有他。我想起了爷爷讲的这些,觉得光棍“五秃”亵渎了阿炳的《二泉映月》,用它来招摇撞骗。他不配听那么美的音乐。失去了善美之心,心灵便是一片荒漠。心存善美,方能与一切大自然的、杰出艺术品的美好心心相应。那以后不久,我亦坚持上山采摘山药卖钱,积攒了几年,够买一个收音机了。到后来,我就可以下载《二泉映月》,可以随时随地静静聆听了。 虽人生迷雾重重,苦难重重,困惑重重,伤痛重重,却不再是不堪重负了。那音乐旋律中溢着漫漫无边的悲苦凄凉,如浩瀚无边的大海一样涌动的悲苦凄凉的潮水之上,却分明凌空照来一片神性、瑰丽的朝霞,映照在悲苦凄凉的波涛之上,最难忍耐的人间悲苦凄凉亦泛出了一种波光粼粼,神性瑰丽的禅意色彩,让人顿悟,悲苦凄凉亦不是来折磨自己的,其中的美好蕴藉、禅意大道,非慧心慧眼不可识得,识得了,方知那人间茫茫无边的悲苦凄凉,亦是来引领自己走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迷途苦痛的。悲苦凄凉之上,更有超凡脱俗的神性、神境、神圣,给芸芸众生引路。 (编辑 燕然)
作文十:《听阿炳的《二泉映月》》700字
听阿炳的《二泉映月》
“我应该跪下来听《二泉映月》。” 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在指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后发出的感慨。
在一个月圆的夜晚,我们聆听了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并为之倾倒。
音乐一开始很平静,很舒缓,如同一条连绵不断而又高低起伏的绸布汇聚成的音带,很丝滑,很柔韧。那些跳跃的旋律组合在其中,在上面缓缓滑行,给人以美的享受。
当听到这时,似乎会感觉到有一位仙子正牵着你的手飞上蓝天,飞向广阔的天穹。此时此刻,你会觉得心胸特别地开阔。
听着听着,音乐忽然又变得低沉起来。在这中间,我感受到了阿炳对坎坷人生的悲痛之情。他似乎在哀叹、感伤上帝的不公。
在他4岁时,就失去了母亲;在他即将成名的时候,却患了眼疾,并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弓弦在呜咽,我们似乎听到了阿炳地叹息,听到了阿炳悲伤地哭泣??要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个道士,他因为家里穷而无法读书,小小年纪只能去街头卖艺,过早地经受社会的风风雨雨?? 这时候,我心里定格了这样一幅画面:在风霜中,在野地里,在一轮冷月的映照下,阿炳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拿着那把终身相伴、被视作知己的二胡在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那悠扬的琴声在他的指尖不断地跳跃,不断地流泻而出?? 好不容易熬到解放了,阿炳过上了安定的
1
生活。可是,1950年,在阿炳的艺术人生充满光明前途之时,他却因肺病发作,病入膏肓。虽然朋友们都期盼着他好起来,但事与愿违,他却匆匆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1950年12月4日,阿炳走了,永远地走了,留下了美妙的《二泉映月》,也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 坎坷的人生,苦难的岁月,打造出了有着优美旋律的《二泉映月》。我听着阿炳那穿透时空、扣人心弦的音乐,深深地被感动,并陷入了沉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