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地震灾难与校园安全》800字
小学生面对地震怎么办
学 校:紫金山街小学
班 级: 139班
姓 名: 王靖博
指导教师: 贺红梅
小学生面对地震怎么办
——紫金山街小学 139班 王靖博
众所周知,地震的破坏力是巨大。在2008年的5月12日,我国就发生了一次8级特大地震,地震中心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造成近7万人死亡,30多万人受伤。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在这之后,我们各地的学校也更加重视校园安全,更加重视教会我们小学生如何面对地震灾难。
首先,是我们市启动了校安工程。政府投资了很多钱,对全市的老旧的、不够坚固、抗震级别不够的教学房屋都进行了维修加固,甚至拆除重建。我们学校就是5.12地震之后重建的,特别结实,抗震级别高,面对一般级别的地震,我们的学校还是很安全的。
其次,老师教会了我们许多关地震和自救的知识。我们学校北边的活动中心,悬挂了许多关于地震形成、如何地震逃生的宣传版面。老师教我们在网上观看了地震知识录像片。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地球的结构,地壳的活动,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万一发生了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比如说,万一地震时被自己被压在倒塌的房子里,要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的灰尘,用可移动的物品支撑身上的物体,当听到外面有声响是应进行呼救,若无
法脱险,应保存体力,等待求援等。
然后,我们学校还组织我们进行了多次的地震应急演练。其中有一次,是在下午,模拟的情景是这样的,我们正在上课,第一声哨响后,表示地震来了,我们迅速钻到自己的课桌底下,手抱着头,保持下蹲姿式,第二声哨响后,我们迅速从课桌下出来,保持手抱头半蹲的姿式,前几排的同学从教室前门有序跑出,后几排的同学从教室后门有序跑出,出教室后,下楼跑向操场集合,在这过程中不能拥挤,要有秩序。
以后,我还要向更多的人宣传地震自救知识,万一有地震时,心中不慌,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作文二:《地震灾难与城市安全》900字
地震灾难与城市安全
我静静地坐在灯下看书。突然,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映入我的眼帘:强烈的地震会使人感到剧烈的摇晃、房屋倒塌、地面出现裂痕、道路扭曲、山石塌陷、岩石崩落、河流移位等严重的灾害。破坏性地震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瘟疫、污染、断水、断电、断路、断桥、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次失态灾害。据史料记载,从公元1038年至今的近千年中,我国境内曾遭受死亡人数达万人以上的地震灾害25次,平均约40年就有1次严重的地震灾害。1920年宁夏还原8.5级地震,死亡23.4万人,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共夺走24.2万人的生命,整座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 看着看着,我的心被地震所带来的灾害强烈地震撼着。
地震这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多少危害~每当我从电视中看到哪个地方有多少级地震,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时,我的心就很难过。因为伤亡的都是我们人类,毁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的家园。 然而,对于地震,我们人类真得束手无策吗,不是的。人类在同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平时,我们应该做好相应的应急防范和应急措施。当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沉着冷静,绝不能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弄得昏头脑转,不知所措,盲目逃亡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防震减灾,必须以预防为主。如果有一种仪器,能在地震前准确地测出地震的位置、级数,那该多好啊~假如我是世界防震专家,我会以我的能力,为世界的人民服务。
我会发明一些仪器去预测地震的发生。我发明的仪器叫做地震预测仪。这个地震预测仪可以在地震发生前的十个小时发生警告,以便于人们的疏散。如果我发明的这个地震预测仪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的话,这样就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的伤亡和资金的损失。 那造成地震的罪魁祸首是谁,是地球吗,不,不是地球~造成地震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原因是我们人们不断开采地下资源,造成岩层不断挤压,岩层产生褶皱,然后褶皱不断增加,岩层随即断裂,这时就发生地震。只有保护环境,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等等做,才能使地震灾害减少到最低。 让地震灾害远离我们,这是我的心愿,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2016年6月
作文三:《汶川地震灾难救援与信息控制》4600字
汶川地震灾难救援与信息控制
作者:王芳,姚元章,郭庆山,沈 岳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重庆 400042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信息控制对灾难救援的作用及对救治秩序的影响。方法 通过登记本、伤员信息卡、麻醉记录单及病历资料,收集德阳市某医院在
(P
【关键词】 地震伤;创伤;救援;信息控制
WANG Fang,YAO Yuanzhang,GUO Qingshan,et al. (Trauma Center,Institute of Surgery Research,Daping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n disaster relief.Methods Register,information card,anaesthetic and medical record of 1420 patients collected from a hospital in Deyang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basic injury information,analyze the patients' inflow,information inflow.Results A majority of injury
mechanisms were blast injury resulting from building collape including 1821 injury sites.Among them,extremity injury was more than other injuries(P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day after the earthquake,which was obvious more than that in other days.The information was more and more
plete along with the time.Conclusio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n't consistent with early disaster relief.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disaster relief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consummated,aeroamphibious web be built for a car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 fast as we can.The patients' flow should be stablized to ensure information fully available so as to rescue scientificly and orderly. Key words:earthquake;trauma;relief;information management
通讯、交通、医疗资源三要素均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医学救援也在混乱中开始。笔者作为首批进入灾区救援的医疗队员,在地震后24小时内即到达德阳市某医院,参与了医学救援的整个过程,通过分析医学救援中信息控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灾难早期伤员信息控制对指导救治、后送、后期总结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 早期救援信息控制
震后72小时内采取的伤员信息收集方式:(1)登记本:在接诊区(急诊科)由急诊科护士填写,内容包括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家庭住址、初步诊断等。(2)伤员信息卡:自医疗队到达及医学救援开始后,除沿用登记本外,根据平时与战时的不同特点,吸取了伤标与伤票的优点,制作了伤员信息卡,由专业的创伤外科或急诊外科医生填写,目的是为院内各救治环节提供信息,为后送单位提供参考依据[3]。信息卡用10cm×8cm不干胶材料制成,并在边缘用黑色(死亡伤员)、红色(开放性损伤伴大出血、休克、严重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紧急手术及ICU监护的危重伤员)、黄色(严重闭合性骨折、暂时不需手术、软组织开放性损伤需清创,生命体征平稳的重伤员)、绿色(暂时不需手术的轻伤员)、蓝色(合并感染的伤员)5种不同颜色区分不同伤情,分别贴于伤员额部、胸部 、手臂等部位,卡上记录了伤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受伤时间、部位、受伤机制、地点、初步诊断、伤后处理、需进一步的检查及处理意见、去向等。(3)麻醉记录单:由麻醉医生
手术后填写的伤员信息,用于紧急手术的伤员,主要包括伤员的基本信息、最后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出血量、输血输液量等。 2 后期救援信息控制
震后72小时后采取的伤员信息收集方式:(1)病历资料:住院伤员的医疗文书,可从中收集更为详细的受伤资料、治疗过程、方法及效果等。(2)检查资料:可从中收集血液学检查结果、培养结果,详细的B超、X线检查及CT检查结果等。
结 果
1 基本信息
从登记本、伤员信息卡和麻醉记录单所得到的信息:2008年5月12日~30日,德阳市某医院共收治1420例伤员,占德阳地区地震伤员(55255人)的2.57%。1 420例伤员中,男性652例(45.92%),女性768例(54.08%);年龄2个月~102岁,平均年龄43.70岁。受伤机制:房屋垮塌后砸伤1350例(95.07%),逃生时摔伤55例(3.87%),其它15例(1.06%)。职业分布:农民539例(37.96%),居民525例(36.97%),学生183例(12.89%),工人79例(5.56%),儿童42例(2.96%),干部39例(2.75%),教师7人(0.49%),医务人员5人(0.35%),军人1例(0.07%)。 2 伤情信息
从登记本、伤员信息卡、麻醉记录单、病历及检查资料所得到的信息。本次地震1420例伤员中有1821个损伤部位,四肢损伤746例(52.54%),体表伤505例(35.56%),其它部位伤570例
(40.14%);单个部位伤1089例(76.69%),多部位伤331例
(23.321%),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4)63例(4.4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伤员流
4 信息流
讨 论
1 信息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此次地震的突发性、破坏性及影响面大,灾区医疗单位
应急反应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准备不足、重视不够、仓促上阵,特别是无信息支撑等原因导致早期救治场面混乱;医务人员分工、职责不明确,组织管理及指挥不力,是伤员信息收集缺失的重要原因;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的缺陷、大批量伤员的冲击是信息不全、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从本组资料的伤员流及信息流的情况可以看出,伤员流和信息流是不相适应的。早期忙于救治和转送,忽视了伤员的信息收集、登记和交接,特别是现场救治机构转送来的伤员,几乎在震后24小时内没有多少可用的信息,在大批伤员流的同时缺乏信息流,这给二线医院的救治、物质准备和伤员的后期资料总结带来较大的难度。随着后期救治任务的缓解和伤员流的下降,伤员信息收集成为所有救治机构关注和重视的问题,72小时后此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轨,开始对原有的伤员信息进行补充,所得的伤员信息也较为完整和准确。即便如此,也只能如本组资料所显示的这样,分析伤员的基本信息、救治信息或流行病学调查,有许多信息如现场处理的图片和记录、死亡伤员的死亡原因等信息将永远无法弥补,不能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对指导今后的灾难救援的作用十分有限,这不能不说是此次医学救援的一大遗憾。
2 早期信息控制策略
如何在灾难救援中更好地控制信息,这是国际、国内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笔者根据参加救援实践认为:从宏观上,国家应重视医学救援信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内应充分应用现有高科技技术手段,如卫星技术、红外线遥感技术、飞行侦察
等手段对灾情进行信息侦察,了解灾害范围,以最快速度向灾区派出医疗队,形成陆海空救治一体的救治网络。特别是早期以应用空中救援为主,后期以陆路或水路为主,将救援单位放在一线,或加强一线救治,增加空中救援的力度,这样可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从微观上,平时应加强群众的自救互救宣传,普及自救互救知识[6],特别是对医务人员进行创伤相关知识的培训[7],增强灾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意识。灾难发生时派专门从事创伤或急救的医护人员参与伤员信息的收集,这将保证灾难医学救援的连续性,对后期灾难救援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 信息控制对救援的影响
此次灾难救援的最大问题是救治的反应速度不快,医疗救援单位出动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掌握地震后早期伤员分布的信息,说明国家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与发达国家在灾害早期的信息侦察能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发生地震和1999年苏联Bashki共和国首都的瓦斯爆炸医疗救援中,均采用了太空联网电视医学,这是卫星传递视听传真的先进工具,很好地解决了医疗协助问题[8]。本组资料显示,伤员流与信息流的不相对应性,除了以上原因分析外,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对伤员流的失控。平时与战时不一样,无准备的伤员流肯定对信息流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稳定伤员流的流序和流态,才能保证信息流的畅通和准确;缺乏信息流的支持,伤员流及救援必将是混乱、无序的,只有信息流能更好地推动伤员持续流动,才能更有效地控制伤员流模
式[9]。
【参考文献】
[1]周世伟.复合伤员流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
报,2005,27(13):1311-1313.
[2]姚元章,张连阳,程晓斌,等.汶川地震德阳地区伤员医疗救治的分析与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5):393-397.
[3]王芳,沈岳,姚元章,等.大批量地震伤员救治早期军用伤标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5):410.
[4]吴之理,陆一农.伤员流[J].解放军医学杂
志,1986,11(2):107-109.
[5]吴之理.再论
Med,2008,15(6):544-548.
[7]Emami MJ,Tavakoli AR,Alemzadeh H,et al.Strategies i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am earthquake victims[J].Prehosp Disaster Med,2005,20(5):327-330.
[8]张鸿棋.关于空发灾难中伤员的求救问题[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8):449-450.
[9]沈岳.地震灾难医疗救援中几个常见的问题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8):1-3.
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xianjiansuo.
作文四:《电影《唐山大地震》与灾难记忆》1900字
唐山大地震是一个民族的心灵隐痛。这个隐藏在民族记忆深处三十多年的伤痛,很少有人愿意去触及它,无论是历史著作还是文艺作品。刚刚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则以此为题材,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争议。如何表现灾难,或者说灾难记忆的艺术再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人认为,将以人的生命为沉痛代价的真实事件拍成电影,让大家或观赏体验或煽情流泪,是不合适的,尤其是会揭开经历过灾难的人的伤疤。在我看来,灾难也是人类生存经验中的一部分。古代人将天灾看成是来自某种神秘力量的警示和惩戒。天灾是一种偶然的、不可预知和无法克服的变故,这一点可以提醒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生命的脆弱性的认知。灾难记忆构成了人类意识的一部分,尤其是深层的无意识部分。灾难记忆固然是痛苦的,有时甚至是残忍的,但灾难记忆除了表达对受难的亲人和同胞的追思和哀悼之外,同时也在强化人类珍惜和敬重生命,对大自然和某种超验事物心存敬畏。这种敬畏之心,是人类向善的精神驱动力。 面对灾难,人类体味着生存的苦痛,同时也选择了担当。哀伤与坚强、绝望与希望、畏惧与勇气,这些悖谬、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人类精神特质,在此刻却一同呈现出来,从中可以看到人的脆弱和强大、卑微和崇高、渺小和伟大的并存状态。在生存的艰难中,选择更有价值的生活,追求生命的至善境界,这就像是悲剧艺术一样。悲剧所传达出来的悲伤的情感,却能唤起人们生存的勇气,净化人的心灵。 电影艺术并无定法。《唐山大地震》并不是一个对灾难全景式、史诗性的展示,而是讲述了一个震后家庭母女心灵重建的故事,灾难本身的展示只占开头很小的篇幅。艺术的震撼力,未必来自题材上和场面规模上的巨大。国内影片一度热衷于模仿好莱坞大片的思路,好大喜功,虚夸空洞。这种思路在拍其他题材的片子尚无大碍,但拍唐山地震这样的题材的作品,如果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性的效果的话,就有点儿不道德了。微观视角进入灾难叙事,在艺术上更容易把握,也更容易做到细微、精致,这样,就有可能更好地让故事进入到一个更为内在的情感世界当中。艺术作品关注灾难中的人,关注具体的人的内心情感,应该看作是一种进步。不能要求一部作品解决所有问题。应该有更多的作品去尝试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来表现这种重大的题材。有一些是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灾难片,灾难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借灾难来营造视觉(和听觉)的震撼效果,比如较早引进中国的好莱坞大片《龙卷风》。还有一类灾难片,是探索人性或表达某种特殊的自然观和伦理观的,如《大白鲨》、《异形》等。这些影片虚构性较强,商业色彩也很重,表达手段也相对较自由。而对《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有一定程度上的纪实性的电影来说,这些模式就不怎么合适了。弄一个救主式的英雄,还搞点什么情感戏之类,那简直就是在亵渎亡灵。 也有人认为,灾难片应该宣传救援和感恩,以鼓舞民众以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公众关注灾难,首先希望了解的是灾难的真相,是现场的实情。救援,是社会的每一份子应尽的义务,不是为了“感恩”而去的。只有面对灾难本身,救援才是必要的,才真正显示出救援的意义,才会打动人心。否则,救援就容易变成一场表演。过分渲染“感恩”,只能令人反感,好像是要从灾难中捞取什么似的。我想,每一个参与救援的人,无论是官方组织的还是民间自愿的,他们都不是为了自己呈英雄,不是为了自我表现,不是为了日后被“感恩”而去的。天然的同情心和生命博爱,应该是普世性的。表现救援,如果偏离了这一原则,而过分将救援者英雄化,这等于是喧宾夺主。 影片的结尾有一点理想主义的味道。一个真实的幸存者,站在刻着死难者名字的纪念墙下,深情凝视。这一场景应该说,它传达主创人员的良好愿景。事实上,许多灾难过后,具体死难者的名单都不存在。汶川地震,以及刚刚发生的南京大爆炸,死难者的名单依然难以完全清晰。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死后,只是一串模糊的数字,缺乏对一个具体生命的关注,记忆也等于遗忘。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一个健忘的民族。正因为如此,影片的这个结尾,毋宁说是一种呼吁,一种对真实、具体的生命至上原则的呼吁。 遗忘是一种生存本能。通过遗忘灾难,能够减缓悲痛给生者造成的心理伤害,让生者赢得更多的活下去的理由。然而,如果说遗忘是本能,那么,记忆则需要良知和勇气。良知要求我们记忆,记住那些死难的同胞,记住那些失去亲人的痛苦。另一方面,记忆又唤醒良知,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珍惜亲情和尊重生命的情感。而当我们触动内心创伤记忆的时候,则又需要极大的勇气来面对。记忆的勇气,从更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存的勇气。只有记住,而不是遗忘,才能够克服和超越灾难所带来的恐惧和绝望。因此,记忆与其说是面向过去的,不如说是面向未来的,它在创伤痛苦的废墟上,建立起未来生命的新的希望。这也正是《唐山大地震》这一类影片可能带来的深层的意义。
作文五:《地震灾难中的抢救与护理》9200字
地震灾难中的抢救与护理
干部病房 鲁娟娟
【摘要】护理人员要塑造优良的整体素质在地震灾害医学领域内,对医护人员提出了高素质的全科要求。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地域性等特点,决定了其病种
【关键词】地震;灾难;护理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大规模、长期化趋势。通过汶川在地震灾害救援护理,显现出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救援护理队伍的人员素质、专业水平、应急能力以及和其他国际救援人员的配合进行探讨,为今后突发灾害应急救援护理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1]。
1.灾区资料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引起数十万平方米的地区受灾,数以万计的群众死亡,几十万群众受伤,受灾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阻塞,天气由暴雨转为炎热,2011年给救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
2 搜救现场的救护
2.1 搜救现场的管理和分工搜救现场的救援队员由总指挥负责统一协调。根据当地灾民提供的线索, 或发现某建筑物下可能埋压幸存者, 首先由地震和工程力学专家勘察地形, 对建筑物残垣和余震的影响进行评估, 之后封锁现场, 由搜索队员和营救队员深入洞穴利用生命探索仪、搜索犬等在废墟中搜救幸存者。医护人员的任务是在发现幸存者后迅速接近伤员, 了解幸存者的伤情和病情严重程度, 指导营救方式并采取措施, 为营救争取时间, 营救成功后积极开展院前急救。
2.2 搜救现场的急救和护理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包括现场急救护理和转运与途中监护[2]。发现幸存者后, 医生负责简要查体、尽快诊断、包扎固定伤口、搬运伤员,护士负责清理口腔尘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液体通道、检测心电和血氧饱和度, 经过上述处理后, 尽快送往营地移动医院或转往后方医院。幸存者长时间饥饿、缺水加上外伤失血, 输液时表浅静脉很难找, 若情况紧急只有选择肘中静脉等大血管穿刺.其中以遇到的挤压综合征最为凶险,肌肉组织丰富的部位长时间被倒塌的建筑物挤压,解救后受压部位解压可迅速出现高钾血症、全身中毒反应、急性肾衰, 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救援队应进一步加强心肺
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危重病监护和救治[3]。
2.3灾难发生后,伤员数量大、伤情复杂、危重伤员多。急救现场出现四大矛盾,即急救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急救物资短缺与需要量的矛盾;重伤员与轻伤员都需要急救的矛盾;轻重伤员都需要后送的矛盾,因此需要简单分类和快速救治 在急救现场,伤员分类是为了快速而高效的治疗,在分类现场应实行分工合作,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边分类边抢救,但总体上仍以分类为主,对危重伤员只施行救命”的必要措施[4]。
病特点①外伤多,伤情重。由于灾害规模较大,又因当地天气由暴雨转为炎热,受害者伤口大都未及时得到处置引发感染,部分患者出现坏性气疳,患者不同程度存在吸入性肺炎、消化道出血、。②骨折发病率高。由于地震和暴雨同时并存,倒塌物造成患者骨折居多。③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患者多数掩埋时间过长,长时间缺水和食物,缺氧。严重脱水④呼吸道疾病表现独特。因吸入尘灰,患者患吸入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独特,护理观察发现患者痰液的性状、颜色与一般肺部感染不同,表现为粘稠度大、灰黄色。⑤心理、精神症状突出。本次灾害伤亡重大,部分患者出现较明显的心理、精神症状,表现为神志恍惚、情绪不稳定、躁狂、抑郁等。⑥其他。由于灾害造成交通中断,救援物资不能及时送往灾区,患者多伴有轻到中度脱水,因长期食物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一些患者表现贫血、低蛋白血症、消瘦;另外皮肤病及一些原发慢性病同时存在。
4.抢救和护理
4.1 外伤的初步处理
当遇大批创伤病人就诊,在有医护人员统一指挥下急诊护士首先做好预诊分诊工作,急救处理病人到科室后接诊护士通过对病人的意识、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瞳孔、伤口大小等症状、体征评估伤员伤情, 边评估边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如多发性肋骨骨折影响呼吸、咳嗽者立即用多头带固定胸壁, 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术前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有效多管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 同时做好急诊探查术术前准备, 为抢救赢得时间;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急诊术前准备, 及时准确使用抗菌药物;骨折的患者疼痛厉害, 除做好补充血容量, 伤肢制动外, 及时遵医嘱予以止痛, 因为疼痛不仅使病人痛苦, 还可诱发休克。对暂无生命危
险的伤员, 根据情况予以包扎、止血、清创、输液等处理, 同时也应注意病人的主诉,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的改变, 防止漏诊的发生。对每一个有开放性伤口的病人都应进行预防破伤风的处理, TAT试验阳性在做好抢救准备的同时予以脱敏治疗
4.2 预防地震挤压综合症
挤压综合症(Crush Syndrome)是指在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打击、挤压等钝性外力作用下,软组织严重受损所造成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损伤局部组织广泛挫伤、出血、肿胀;局部感觉障碍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导致挤压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受损部位软组织(特别是肌肉)的变性、坏死和血管通透性改变,而横纹肌溶解是其最明显的局部特征。大量研究表明,全身性症状出现在肢体解压力之后,其间出现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血液高凝状态和肌红蛋白血症等,可以引起全身各脏器特别是肾脏的损伤[21]。
预防地震挤压综合症:伤后补乳酸林格氏液和胶体液:伤后尽快补充。如胶体液可用血浆或右旋糖酐。可按每1%受压面 积输入胶体液80~100ml,每受压1小时,每公斤体重补液3~4ml,加24小时所需量1500ml计算,为伤后第一天补液量,以后根据情况调整。但 若以发生挤压综合症时,则不能按上述补液,并要控制输液量。②碱化尿液:因挤压综合症常有酸中毒,所以早期即应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预防酸中毒,防止肌 红蛋白与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肾小管中沉积。可口服碳酸氢钠液或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每日给予25~30左右。③利尿:当血压稳定之后,可进行利尿,使在肾 实质受损害前,有较多的碱性尿液通过肾小管,增加肌红蛋白等有害物质的排泄。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输入,其高渗透压作用可使肾脏血流增加,使肾小球滤 过率增加,肾小管保持充盈状态,减轻肾间质水肿,防止肾小管中凝集物沉淀,从而保护肾功能,所以宜早期应用。④解除肾血管痉挛:挤压伤后,血液中肾素、组 织胺等收缩血管物质浓度增加,使肾血管收缩痉挛。早期用甘露醇的同时可加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肾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⑤切开筋膜减压释放渗出物,改善循环: 切口应在肌肉肿胀最严重部位,长达肿胀区之外不必探查深部。对于肌肉已坏死的肢体,一旦出现肌红蛋白尿或其他早期肾衰竭症象,就果断截肢。 [5]
4.3 预防休克
严重创伤时可能引起休克,应立即止血、止痛、包扎、固定,充分补足血容量。为保证输液通畅主张安置深静脉导管,并在血容量补足基础上尽早采用血管活性药,改善微循环,并严密观察血压与尿量。伴呼吸功能不全、误吸或误吸风险者行气管插管并给予氧气疗法;必要时行动脉血气检查,根据动脉血气决定是否行机械通气,凡SaO2 < 90%均予机械通气[6]病人到达后取休克体位,让病人取平卧位或头部和躯干抬高约10~20°,下肢抬高约20~30°,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翻身。休克卧位可增加回心血量,防止脑水肿,有利于呼吸通畅[7](如有腹腔脏器出血头部稍抬高),休克病人应给予保暖,避免受寒,以免加重休克,当病人体温过低时,应调高室温,增加被服。室温保持在18-25度太高会增加组织的代谢率,从而增加氧气的消耗量,维持舒适,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让病人充分休息。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及现场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少越轻越好,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关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尽快消除病因,创伤性休克不能墨守“先抢救后手术”的常规,例如控制腹腔大出血,修补脏器穿孔、切除球死肠管,整复肠扭转,引流体腔大量出血液脓汁等都应及时处理。
4.4骨折病人的护理
由于突发性灾难,房屋倒塌引起大规模骨折病人,多发性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是地震后的急症,常见的为大量失血而致血容量骤然减少的失血性休克,及因严重创伤刺激和神经精神因素影响而致的创,伤性休克,均是创伤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严重地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在抢救、治疗、护理过程中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全面评估病人,迅速制定正确的抢救护理措施是挽救病人的生命的关键, 合并腹腔实质脏器破裂出血时,来势凶猛,很快可引起休克,如抢救不及时,会引起死亡。因此对多发性骨折病人应随时做好抢救工作。一旦出现休克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对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者要开放2~3条静脉通道,应快速补给平衡液,尽快恢复有效的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纠正休克, 在此基础上边抢救边检查,尽快对主要伤情和损伤的主要器官作出判断。创伤性休克尤其是涉及胸腹、四肢的多发伤,应与相关科室制订最佳抢救方案,并做好术前准备,直接入手术室。
4.5预防MODS [9][8]
4.5.1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长时间掩埋,身体各部位严重创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正确、及时处理原发性损害及有效控制休克是防治MODS 的发生、发展,阻断MODS 病理连锁反应的首要任务。MODS 患者病情变化快,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处理原发性损害及有效控制休克是防治MODS 的发生、发展,阻断MODS 病理连锁反应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利用各种监测手段连续观察重要的生理指标及症状体征变化,早期评价各脏器功能。如持续六参数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及脉压差、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幅度、深度,定期做动脉血气分析;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瞳孔的变化;监测尿量、液体出入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利用获得的血压、心率、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来指导液体复苏。
4.5.2感染是诱发MODS 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早期预防及控制感染。医护人员有效地洗手;加强口腔护理,预防细菌在咽部定植;定时改变患者的体位以减少误吸,定时翻动体位以减少肺部并发症;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加强对气管的护理,保证有效的气道湿化等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在预防导管相关感染(CRI) 方面,应保持导管的通畅及敷料的干洁;将多黏菌素或新霉素涂于周围静脉的导管上,碘酊软膏涂于中心静脉及动脉导管上,每48 h 重新涂抹1 次,可有效预防CRI 。而尽量减少长时间的导尿及采用密闭式的尿道管理可以推迟和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此外,应尽早采集痰、血、尿等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监测白细胞和体温的变化,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11]。
4.5.3呼吸系统监护
在严重创伤、感染及休克等并发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呼吸系统特别是肺脏常常是最常见和最先受累的器官,肺功能障碍可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进而引起或加速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做到: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供氧。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紫绀、呼吸节律频率改变、血氧饱和度改变的变化及听诊双肺呼吸音等。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做好呼吸道的护理。②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进行呼吸机力学监测,通过观察气道压力,了解肺顺应性变化;根据血气分析结果、X 线摄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依据调整通气模式及呼吸机参数;注意温湿化呼吸道,湿温度保持在32~35 ℃为宜;密切观察有无人机对抗,气管插管固定是否牢固,呼吸机有无报警,病人的通气效果如何;及时[10]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前给予100 %纯氧吸入2~5min ,防止氧饱和度下降,吸痰时由深处旋转向外提出,动作轻柔,每次吸痰时间低于10~15s ,负压保持在- (16~11) kP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此外,每2~3h 翻身1 次,并给予由下而上拍背,每次2~3min ,右侧卧位时拍左侧,左侧卧位时拍右侧,以促进痰液排出。如发现痰量多,而且伴有体温上升的趋势,应考虑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并及时摄胸片,做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③注意防止医源性感染,加强对吸痰管、氧气导管、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等的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或失误而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4.5 .4脑的监测及保护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有无Glasgow ( GCS 昏迷计分) 值下降和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早期发现和处理脑疝可以挽救患者生命。21112 脑的保护。根据病情给予头部冰枕、冰帽,腹股沟等大血管表浅处置冰袋降温,或使用电动降温毯进行人工冬眠治疗,有效地控制中枢性高热,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和耗氧量,增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脑水肿
[12]。
4.4.4 循环功能监测
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是所有衰竭器官恢复功能的基础。1.血压监测:血压的变化主要由心肌收缩力、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3 个因素决定,是循环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为此,我们据患进+病情持续24h 有创动脉压监测或自动电子血压监测每5-10min测量1次,待血压稳定后每小时测量1次或改为手动测量方式。为了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灌注,首选多巴胺,必要时加多巴酚丁胺,使用微量注射泵输入,据血压变化随时调节输注速度ml/h 积极补充血容量。中心静脉压监测;CPV是反映右心室充盈压和血容量的指标,有利于补液速度和估计血容量做参考,正常值为6-1.2kpa(6-12cmH2O)观察CPV的动态变化,结合患者心率、血压、尿量等综合分析判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如CPV高、BP 高、示周围血管阻力大,循环血量增多,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和利尿剂。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时测量CPV,病情不稳定时30-60min测量1次,一般2-4h测量1次,做好记录。测量时“0” 点要在患者腋中(右房) 水平,患者应相
对安静,否则影响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2.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病人心率、心律、心电图的变化,熟悉各型心律失常的抢救处理原则及扩管、强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关知识,根据医嘱迅速计算药物剂量,准确及时用药,备好除颤仪,做好抢救准备。
4.5.5肾功能的监护
肾功能障碍常继发于肺功能衰竭之后或与肺功能障碍同时发生,①严密观察尿量、血钾及肾功能各项指标。②减少使用肾脏损害的药物,必须使用甘露醇时,应注意用药后尿的改变。如出现尿量减少或血尿,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可考虑为甘露醇肾损害早期,应立即停药。③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严格控制输液量,必要时予肾透析;多尿期应密切观察血压、尿量、电解质、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注意水、电解质平衡。4.3.7中枢神经系统的监护 ①生命体征的监测:主要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瞳孔、角膜反射及意识状态等。特别要注意观察双侧瞳孔的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以及进行格拉斯哥评分等。②加强颅内压监护,防止颅内压增高,避免脑疝形成。③纠正长期和严重低血压、改善脑血流量,保证氧供,降低颅内压和脑的代谢率,是减轻脑神经元损害、维护脑功能的有力措施。如选用甘露醇、速尿及头低脚高位以减轻脑水肿;巴比妥类药物和低温能降低代谢率、减少脑耗氧量;右旋糖酐、肝素和阿斯匹林等,以防止脑血栓形成。
4.5.6 胃肠道监护
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监护中,如患者既往无胃病史,却突然出现呕血或便血,或在胃肠减压管中出现血性或咖啡样胃液应首先考虑为应激性溃疡。因此,对原有胃肠道疾病患者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或生冷、过热、粗硬的食物,如出现应激性溃疡,要密切观察出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必要时胃管内注入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出血不能控制或发生穿孔时,需外科手术治疗[14]。
4.5.6 其他监护措施
①严密监测肝功能指标,发现异常积极进行治疗与加强护理,忌用或少用经肝脏代谢与肝损害药物;肝昏迷患者忌用肥皂水灌肠。②给予高血糖病人饮食指导,并进行血、糖监测。③对血液系统注意血小板与血细胞化验,早期监测凝血机制,防止DIC 形成。④及时采集和送检各种标本,阅读检验报告,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15][13]。
5 地震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地震时人们最大的心理特征是惊恐反应。地震的突然降临, 大地与房屋激烈晃动, 地光、地声, 犹如地塌山崩, 撕人肺腑。顷刻间, 一切不幸几乎与地震同时发生。目睹如此惨痛的情景, 人们原有的平静心理被打破, 在生理本能需要的驱使下, 必然会产生高度惊恐与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并表现出意识模糊、思维混乱、行为失态等种种异常心理特征。国内外震后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 震时的强烈恐怖感和精神危机是震时人们共同的心理现象[16]。震后的患者不仅自己的身体受到极大的创伤,而且还有痛失亲人的伤痛,会产生孤独的负面心情,因此从应当多陪伴患者,倾听患者的心声,抚慰患者受伤的心灵. 要用恰当的语言关心、安慰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出院后根据受伤部位,尽量指导其参加相应的谋生技能训练,如纺织、文字打印、美术等,让其有信心生活下去[17]。
讨论 护士在地震灾害中应该具备的素质
护理人员要塑造优良的整体素质在地震灾害医学领域内,对医护人员提出了高素质的全科要求。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地域性等特点,决定了其病种的
多样性、复杂性和工作环境的艰险性,而进驻灾区的医疗队相对于患者来说是少而又少,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既要熟悉灾区主要病种的护理,又要掌握灾区其他病种的护理;既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要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2. 1 良好的心理素质
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心理要求更为严格。灾害医学突发性强,奔赴灾区时间紧迫,灾区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在短时间内完成集结、奔赴灾区、形成临时机构,必须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胜困难、忠于职守的决定条件,高尚的医德要求护理人员在险恶的环境中,将自身利益置之度外,把灾民的痛苦和生命看得高于一切,视患者如亲人,将强烈的同情心化作无私的奉献精神,以积极稳定的情绪投入工作。
2. 2 健康的身体素质
灾害医学的特殊性、医疗条件的局限性、环境的危险性、工作的超负荷、生活条件的艰苦,加上灾区伤残人员的悲惨景象,对护理人员造成了严峻考验,因此
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正确履行职责,治病救人,因此平时应注意体育锻炼,如参加游泳、爬山、健身等活动。
2. 3 良好的全科素质
由于灾害的种类和灾害条件不同,对人的伤害也不一样,同一地区出现的伤员可发生多种伤情,又有轻重缓急不同,有单一伤也有多发伤,地震的平均每例伤员有3 处受伤同时[18],伤员还常因救治不及时,发生创伤感染,使伤情更为复杂;而洪灾之后,还需进行疫情监测及流行病防治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内外妇儿各科护理,而且对五官科、皮肤科、传染科、流行病等各科都要精通。此外,还要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肺复苏、静脉切开和脑功能保护等重要措施,保证在短时间内维护好患者的生命体征。优良的全科素质是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管晓萍1 ,张利岩1 ,侯世科2,从海啸救援谈国际突发灾难救援护理,[A]护理学杂志
1001 4152 (2006) 05 0072 02
[2] 刘喜文,刘冬焕,万宝珍等. 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系列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7) : 1662167.
[3] 樊毫军, 马洪杰, 谢景红, 焦洪彬巴基斯坦地震灾害搜救现场的救护体会[A],护理学
报,1008-9969(2006)02-0051-02
[4] 张 静 护士在大批伤亡事件中参与伤员分类工作的可行性思考 护理管理杂志2003
年9月第3卷第5 期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 - 315X(2003) 05 - 0006 - 03
[5] 何巧珍 基层医院收治大批灾难伤员的组织管理体会[B] 当代护士,1006-6411(2007)
009-0076-02
[6] 王永剑 急诊严重创伤133例救治的临床分析,[A]中国急救医学,2007, 12 (4) : 310
[7] 陈丽丽,赫玲玲,张智慧, 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B] 黑龙江医学报,
1004-5775(2008)01-0072-02
[8] 樊瑞玲,肖少军 126例急诊创伤性休克伤员的监测与护理,[A]井冈山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1673-4718(2008)02-0115-02
[9] 何玉冰 多发性骨折合并内脏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A]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07-1245(2007)22-0081-03
[19]
[10] 洪晓明1 创伤性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分析[J ]1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 ,3
(1) ∶481
[11] 邱淑丽,何咏群 48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探讨[B]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008 - 8849 (2006) 22 - 3130 – 02
[12] 潘美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Sept ; 24
[13] 文秀芳,赵焕琳16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体会[B]当代护士1006-6411(2005)011-0027-03
[14] 苏丽 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监测及护理[C]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001 - 5817
(2005) 06 - 0940 - 02
[15] 蓝惠兰 黄碧灵 廖游玩 张女玲 严重创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B]护士进修杂志2005 年1 月第20 卷第1 期 100226975 (2005) 0120076202
[16] 刘更才 城市地震时人的心理反应与应急对策灾害学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811X (2001) 0420072205
[17] 李英 83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18] 烫金洲,郭照江. 灾害医学紧急救治中的伦理冲突[J ] .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8
(2) :28~29.
[19] 郑玉华,陈祥才,宋于刚等. 做好灾害医学救护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J ] . 中国急
救医学,2006,20 (6) :375.
[20] 赵文静,赵雪生 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解放军护理杂志 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8 - 9993 (2004) 10 - 0085 - 02
[21] 鲁天瑜, 竞花兰 挤压综合征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中国法医学杂志CH IN J FORENS IC
MED 2006年第21卷第4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728 (2006) 04 - 0226 - 04
作文六:《信息安全 “地震灾难”带来的警示》3400字
“地震灾难”带来的警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就这样突然发生了,灾害如此巨大,举国齐哀。我们在哀悼的同时,总得思考些什么。倘若我们事先有一些觉察和预测,倘若建筑物更坚固些,岂不是可以挽救更多生命吗,不是么,在同样的灾难面前,那些依然屹立不倒的房屋,使多少人幸免于难~
对于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来讲,何尝不是如此呢,可以想象一下:系统崩溃、数据损毁、信息遭窃、网络瘫痪,对企业同样是灾难。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与其事后弥补,何如事前防范~
面对网络业务的飞速发展,面安全威胁的日渐增多,我们不仅仅需要防病毒、防间谍,还需要采取更多和更加深入的主动防御措施,用看不见的投入保障未来的安全。
防病毒和防间谍软件是良好开端,但依然不够
对于防病毒、防蠕虫、防木马、防间谍软件,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传统的防病毒和防间谍软件也始终是企业最基础的安全措施。但是,仅有这些就够吗,
防病毒和防间谍软件基于特征码进行安全检测和处理,因此必须事先通过其它工具将它们识别为恶意代码并加入特征库,然后下发该特征码到终端计算机,这样才能及时检测和拦截威胁。因而,在特征库更新之前,未知新威胁便有了可乘之机,终端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零日攻击(zero-day attack)和感染。
这就要求采用主机入侵防御系统(HIPS)进行更为积极的安全防预,通过行为分析技术来识别异常和潜在的恶意行为,以此来保护计算机避免遭受零日攻击(zero-day attack)和其它攻击。
业务实践表明:终端需要混合防护
企业网络为拓展业务发展,其网络大门直接对内和对外敞开。大量的资产信息、金融交易、知识数据、职员和客户数据需要安全保障。由于员工使用笔记本电脑、U盘等移动设备在办公室、家庭和差旅地点频繁更换工作场所,随时可能将威胁带入到企业网络环境。企业网络边界变得更为模糊,网关统一保护并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安全问题。
随着时间变迁,在过去的几年里,恶意软件的制作和散布从大众化的黑客爱好者向职业化的利益集团发展。恶意软件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炫耀技巧和破坏向获取利益方向发展,恶意软件变得更加狡猾,其组合技术更难防范。这些混合型威胁很难被单一的防御技术发现和阻止。混合型威胁要求混合型保护。
建立混合型的主机入侵防御系统
有效的主机入侵防御系统应包含两个部分:入侵检测、入侵防御。这意味着当监测到可疑的网络流量时可能存在网络攻击,当监测到可疑活动时便及时告警并采用行动。主机防火墙是一种管理主机与其它计算机和网络之间通讯的基本措施。入侵防御还应该包括一些操作系统安全措施以保护文件、系统配置安全,限制对设备(例如USB存储设备)的访问。
一个有效的主机入侵防御系统,应包含如下功能:
入侵检测(IDS):通过检测入站和出站网络流量来发现可疑的网络攻击。
入侵防御(IPS):为IDS增加安全策略,当检测到可疑活动时进行报警和响应处理。IPS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用来保护系统免受潜在和未知的威胁。
防火墙:主机防火墙控制主机和其它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通讯,仅允许那些已知的合法网络连接行为通过。
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包括预防针对文件目录和系统配置(如注册表)的恶意访问或误操作。它还可有效限制设备使用,防止危害通过USB等设备引入到终端计算机。
策略管理:策略用于限制用户名、计算机名、网络地址、时间等要素。对多数企业来讲,策略管理能力甚为重要,因为所有用户不需要同等水平的威胁防御能力。
主机入侵防御系统可用于保护客户端计算机远离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
组合的威胁防御技术:独立防火墙、IDS、IPS和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可保护计算机抵御广泛的攻击。通过这些组合技术,您可以减少技术支持和实施成本。
基于行为的实时威胁防御:您可以使用策略检测那些超出预料行为模式的活动。这项技术不需要特征码更新即可有效工作,用以保护数据免受令日攻击(zero-day)和其它以前未知的攻击。通过修改这些策略,您可以定制适合自身业务需要的工作环境。
关注企业威胁管理:您可以决定允许哪些网络通讯进出客户端计算机,并且决定允许哪些程序访问网络。您还可以选择允许或拒绝某些类型的程序行为和访问权限。集中管理功能提供高效和有效的相关事件日志,以帮助合规检查、报告和研究。
什么是CA HIPS
CA HIPS组合了IDS、IPS、防火墙技术,它通过独立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和集中管理的措施,主动防御在线的安全威胁。通过这些技术,CA HIPS能够立即识别异常和潜在的恶意行为,防止零日攻击(zero-day attack)和其它攻击。
CA HIPS是一个终端安全保护工具,您可以通过中央管理服务器进行配置和管理,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通过安全策略接受强制保护。
主机防火墙
HIPS防火墙采用预定义规则过滤网络活动,或者使用您自定义的规则允许或阻断网络通讯。HIPS防火墙是一个状态包检测防火墙,用以替换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内建的防火墙。
IDS/IPS
IDS和IPS被组合到了CA HIPS的一个模块中。IDS/IPS模块按照HIPS数据库中文档化的已知攻击模式检查网络数据包。基于客户端强制执行的HIPS策略,通过执行IDS/IPS规则,HIPS服务器及时发出告警,必要时阻断可疑活动。这些在终端上的活动被事件管理器捕获并报告给后台运行的服务器。
操作系统安全
CA HIPS操作系统安全服务提供一个基础安全保障,保护操作系统资源免受意外或可疑的篡改。操作系统的变化可被监视,包括:
读和修改文件、注册表
衍生程序
加载DLL
访问OLE/COM对象
修改系统服务
获取系统特权的企图
访问计算机设备,例如USB、CD-ROM和DVD驱动器、红外接口等。
CA HIPS策略
策略是一套规则,用来描述允许或禁止客户端做什么,决定可接受的网络活动、应用程序和设备使用。策略由HIPS服务器下载到HIPS客户端。
CA HIPS允许您定义细粒度的策略。您可能有一组用户在总部上班,业余时间在远程办公,也会到客户现场。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定义3种策略:总部策略(HQ)、远程策略(Remote)、移动策略(Traveling)。
CA HIPS客户端
如果客户端安装了用户界面(可选项),您可以使用该界面显示安装在该计算机上的CA HIPS软件信息,例如本地告警日志中的阻断事件清单。作为管理员,您可以控制用户能否配置某些参数。
Gartner定义的9种HIPS
Gartner定义了9类主机入侵防御:
CA HIPS和冠群金辰的威胁管理方案覆盖了Gartner九种类型HIPS的每一个环节。比如类型5,CA HIPS提供IDS和IPS规则来识别病毒,但依赖于防病毒产品(KILL防病毒系统或其增强版)来实现高级的防病毒和系统恢复处理。此外,冠群金辰的KILL过滤网关(KSG系列)还可提供进一步的应用级保护,包括网络流量过滤(、ftp、smtp、pop3等)。
冠群金辰的集成解决方案
单一的产品或技术并不能保护计算机应对所有可能的威胁。这就要求多层次的防御,采用特定的技术来对抗特定种类的威胁。对终端的保护需要将多种产品联合起来共同实现。
CA主机入侵防御系统基于行为分析技术来识别威胁,是对防病毒、防间谍软件等基于特征码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CA HIPS可以集成冠群金辰的其它威胁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完整的威胁管理。
您还在到处寻找文档资料吗,在这里可以找到:://.docin./hechaoscut
每月定时更新最新的资料,案例/方案/市场分析/论文/设计====
欢迎到访我的空间:://hi.baidu./%BA%CE%B3%B1
作文七:《《唐山大地震》影评——灾难与心理创伤》3000字
《唐山大地震与心理创伤》
锁朋
昨天看了《唐山大地震》,是在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绵竹看的,昔日的重灾区,早已不是大家记忆中的断壁残垣,坐在装修一新、豪华的绵竹电影院大厅里,怀着一种期待又庄重的心情观看这部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史诗”的电影作品。
周围坐满了绵竹的观众,影片一开始,观众似乎就开始进入一种紧张而痛苦的回忆中。这个在512地震中遇难一万多人的小城,有多少家庭都有丧失亲人的经历,并且那惊天动地、惨不忍睹的地震场面如梦中惊魂一般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就如同回到两年前那场深重灾难的现场。
在这里工作也有两年多了,地震将我们这样的心理学工作者也震到了灾难的最前沿,我们与绵竹人一起走过了艰辛又充实的日日夜夜。所以看地震题材的电影,对我们来说,不仅是观看和欣赏,更多的是体验和回味,一路走过来的日子,就像河底的砂石,电影就像一阵风浪,砂石掀起来,又沉下去……每一颗,都像落入眼里一般尖利粗暴,泪水不自觉地落下来。
从开始的地震画面,电影院里就传出抽泣的声音,我知道对于同样经历地震的心,是经不起这样激惹的。单单那些血迹和呼喊声,就可以让很多绵竹人如鲠在喉。我倒还好,自认为毕竟没有直接经历血雨腥风的黑色夜晚,没有经历绝望的地震之夜,所以虽然一直心情凝重,倒也还能自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几个主人公的人生路渐渐展开,心情开始有了波动。
最触动我的是母亲元妮。
她在生死关头被丈夫用生命救下来,接着就面临着放弃女儿救出儿子的痛苦抉择,那一刻,抱着女儿小小的身子,她的痛已经无法用“心碎”来形容了。从此,她的哀伤被“内疚”紧紧攫住,“内疚”是经历“丧失”后常见的心理。元妮“碎成渣渣”的心,被这个魔鬼般的“内疚”挟持着,为了保护自己那颗已经无处存放的心,元妮的情感也跟着大地震的23秒,永远定格在了那个风雨交加,还留着大强热烈爱抚的夜里。面对儿子关切的劝告,希望她再找个老伴儿,她掷地有声地说:“我就为你爸守着,有哪个男人会像你爸那样能用命来对我!”近乎偏执地、甚至像一句宣言,将儿子的话全堵回去了,那初次上门拜望婆婆的娇弱女孩,简直被吓得几乎打颤。
元妮过着自虐一般的清苦生活,我们可以用专业眼光看她,典型的病理性哀伤,也可以说她不断给遇难的丈夫和女儿烧纸,念叨回家的地址是病态,给女儿买书也是病理性哀伤,都是“否认”,停留在了早期哀伤的过程中,无法理性接受丧失。那因“内疚”而变得自虐的生活,是为了
缓解内心的痛苦,就像她最后说对女儿说的:“我真的过得很好,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那就更对不住你了。”
这时候,几乎动摇了我作为一个心理医生的立场。元妮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人、一个失去妻子的丈夫,一个经历“心碎成渣渣”的柔弱女子,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病态的。可是难道不正是她这样的执拗坚守,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女人沉默了三十二年之久的爱吗?不仅仅是对丈夫、对孩子,也是对生命的挚爱和深刻体验,让我们看到她在女儿问:“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一个女人有几个三十年啊!”元妮蹲下来,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满足地说:“我真的过得挺好的”。
那一刻,元妮作为一个女人的心,是如此温柔和宽广,是多么柔韧和坚定啊!难道我们能说这是病态吗?倘若她经历了心理辅导,能够对过去说再见,并且经过一段时间,顺利地开始自己的另一段婚姻,再生育一个女儿……她的人生一定是比现在这样好吗?她那纯粹的生命能在碎成渣渣的心灵废墟上开出这样美的鲜花吗?我想大概不会了。
这就是中国女人,据说原著小说里元妮震后是非常风骚的女人,也许因为伤痕,也许因为寂寞,她到处招蜂引蝶,真正过得“花红柳绿”,那样她的“内疚”会少一些吗?估计是麻木了吧,那么地震不仅摧毁了家园,还凋零了生命。比起那样的元妮,我还是更欣赏也更尊重影片里苦苦守候的元妮。她像现代人诠释了人类在忍耐痛苦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与执着。而现代社会,能忍耐痛苦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能体味真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圣经上不是说“爱是恒久忍耐”吗?
在这个享乐主义肆虐的时代,元妮的这种“病态”,这种作为女人的沉默的美,是越来越鲜见了。32年,她用最深沉的痛苦,浇灌了最纯粹、最温柔的心灵之花,我们该说她是心理需要创伤后抚慰,将痛苦连根拔除,还是先静静观赏一下这株耐人寻味的花,像泛黄的老照片里一个娴静忍耐的女人。
再说她的女儿方登。作为孩子,她幼小的心听到妈妈放弃了她、抛弃了她、遗弃了她,这在孩子的心里,就等于灭顶之灾。我看到很多影评都说方登是个自私、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从这些言论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这对方登是不公平的。对于孩子,她哪有那么多道德和价值的判断,更加不可能强求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能在那样求生的场景中理解妈妈艰难的决择,并且为自己能舍身将生存的机会让给弟弟而感到幸福,并且在舍生取义的愉悦中安静地死去吧。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苛刻了一点?
灾难中,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关注孩子,就是因为孩子很容易受伤,他们不能理解动荡不安的环境,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灾难,这个时候,大人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唯一可以让他们感觉到安全的。方登在水泥板下听到了妈妈“救弟弟”的决定,那一刻她幼小的心已经被无情地抛进了绝望的深渊。这种被抛弃的感觉,这种绝望伴随着她的成长。表现为对母亲无法认同,甚至仇恨,她也将这种情绪投射给了继母,由于和母亲亲密关系的破裂,她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退缩、回避、破坏、没有信心。就像她说男友:“人家都不要我了,还找他做什么呀?”
“被抛弃感”也影响了她的自我认同,表现为她不爱惜自己,随便和男生有了肌肤相亲,伤害自己。在有了身孕之后,她坚决留下孩子,一方面是对母亲这个角色认同的反向形成,对当年母亲抛弃自己的报复。即“我如果是母亲,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放弃多么重要的事情,哪怕是退学,放弃前程,我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可以说独自顽强地养育女儿,辛苦地做单身妈妈的过程中,她作为女人的母性渐渐唤醒,选择比自己大16岁的丈夫,远嫁国外,她希望就此可以找到生命的依靠,可以远离伤心之地,但是创伤带来的痛苦依然像梦魇一样抓住她不放,折磨着她。比如头痛、梦里惊叫等,闪回和易唤醒等表现得很明显。她作为母亲的痛苦肯定让自己的女儿也深受影响,所以片子中提到了她女儿上大学学的是心理学。
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灾难对孩子的心理创伤是远远大于成年人的。除了灾难本身的惊吓外,还有关系丧失、环境变化等,都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成年人给予保护、安慰、解释和细心的照顾,能帮助孩子摆脱心理恐惧,重建稳定的内心世界。关系丧失对孩子伤害特别大,给孩子精神、情感上的呵护比物质的满足更重要。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地震孤儿,物质上几乎都不愁,但是家庭中如果和养父母关系建立不好的,常常出现行为问题。追根溯源,是孩子们心理失去了亲密关系,失去了情感深处的连接,心灵上成了“孤儿”,是真正的孤儿。
社会关系重建,就是让每一个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人,能够在心理上重新建立起支持系统,社会的关爱、心理辅导员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搭建人际支持的桥梁,使受创伤者获得重新建立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能力。
影片从众多灾难可以关心的主题中选择了家庭和亲情的恢复,讴歌感恩、谅解、忍耐等精神,本身就是比较利于心理创伤修复的。
当然,面对丧失,强大的精神力量(比如信仰),是更加有力量的精神支柱,这方面,影片在渲染伟人**逝世的场景,暗喻精神信仰倒塌,并在片尾用大段的《心经》来配乐,是比较大胆的设计。
作文八:《印度洋大灾难_板块地震与海啸》14000字
第 18 卷 第 4 期 热 带 气 象 学 报Vol.18, No.4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2 年 11 月Nov. , 2002
文章编号:1004-4965(2002)04-0335-10
印度洋地区异常海温的偶极振荡与
中国降水及温度的关系
112 肖子牛 ,晏红明 ,李崇银
(1(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34;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利用 1951,1997 年近 47 年的印度洋海温距平场资料以及相应中国 160 站降水资要: 摘
料,通过相关普查得出,印度洋地区东西海温的偶极振荡与中国 6,8 月汛期的降水有较好
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前期 3,5 月份的印度洋地区东西海温的偶极指数与中国 6,8 月降水的
相关较好。分析 1958,1995 年 NCEP 500 hPa 北半球高度场资料发现,印度洋偶极指数与欧
亚中高纬度地区的高度场异常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印度洋偶极指数 IODI 负位相年有明显的
PJ 波列存在,印度洋偶极海温异常很可能是通过 PJ 波列来影响中国的降水。同时,对印度
洋地区海温偶极指数和中国地区温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印度洋地区海温偶极指数与冬季中国
南部地区的温度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关 键 词:印度洋 SSTA; 偶极指数; 汛期降水; 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P73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对于赤道东太平洋异常海温的强信号作用,已有较多研究工作,并得出了许多有, [1 3] 意义的结论。但某一地区海温的变化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陈烈庭等的研究表明,
西印度洋的海温不仅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而且与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温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最近的一些研究进一步发现,在赤道附近的洋面上,除了太平洋东西部海温的偶极 振荡外,印度洋地区也有明显的偶极振荡现象199。7 年发生了本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
诺事件,但印度次大陆没有像一般的厄尔尼诺年那样出现严重的干旱,而这一年赤道西
印度洋的异常暖海温高达 2 度。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印度洋异常海温偶极振荡及其作 [4] 用的极大重视,Sagi 等分析了印度洋异常海温,指出西印度洋 10( S,10 N,50,70 [5] E)和东印度洋(10 S,EQ,90,110 E)的异常海温具有反位相的特征。Webste r等 [6] 认为印度洋异常海温偶极子是与ENS O无关的独立结构。而李崇银等 分析了 ENSO事
收稿日期:2001-02-06;修订日期:2001-05-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G199804090303); 云南省 基金 97D022G 共同支持
件中印度洋海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印度洋地区的海温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异常有较好的相关关系ENS,O 事件中印度洋地区海温有明显的偶极振荡现象并 与 ENSO 有明显的反位相特征199。7 年印度洋东冷西暖异常海温偶极子是否ENS对O 的 [7] 作用有重要的影响,作者 曾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厄尔尼诺期间印度洋东冷西暖异常海 温对亚洲气候的影响,研究表明印度洋东冷西暖异常海温对印度次大陆夏季的干旱有一 定缓解作用。我们知道,印度洋作为西南季风的发源地和流经地,该区域海温的异常对 西南季风的异常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印度洋海温的这种偶极振荡不仅会对印度 次大陆的气候产生影响,也会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印度洋海温的偶极振荡对中 国汛期降水的影响如何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降水带的分布往往与特定的[8, 9 ]大气环流 型相联系,Nitta在 1986 年发现存在着太平洋-日本(PJ)涛动现象,并指
出夏季大气 环流存在 PJ 波列,其遥相关型为菲律宾到华南、日本海到华北、鄂霍茨克[10, 11] 海为正负相 间的波列形势。之后黄荣辉等的研究认为P J 波列与对流活动和中国降水的分布有 关。本文也将结合中国汛期降水的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形势进行探讨。
利用 Hadley 中心 1951,1997 年印度洋的海温距平场资料及相应中16国0 站汛期降 水资料、NCEP 再分析北半球高度场资料,我们对印度洋偶极指数从上一5 月至同年年 6,8 月的逐月偶极指数与6, 8 月的降水场做了相关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印度洋海 温的偶极振荡与中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2印度洋偶极指数的变化
根据文献[12]的分析,在南印度洋赤道附近东西部地区的海温差异最大。分别选取 赤道西印度洋(S)5 S,10 N,50,65 E 和赤道东印度洋(S)10 S ,5 N,85, W E
100 E 的平均 SSTA,并定义其差S ,S为印度洋偶极指数(IODI),表征偶极振荡的 W E
强弱。从其时间系列的演变可看到印度洋偶极指数的月际、年际变化明显,其逐月变化的振幅约为1 ?,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超过2?。年际变化由于平滑作用, IODI 的变化 有所减小,图1 为 1951,1997 年标准化后的IOD I 的逐年变化,从中可看到印度洋偶极
图 1 1951,1997 年印度洋偶极指数的逐年变化
Fig.1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Index from 1951 to 1997.
指数较大年为1961 、1972、1994 和 1997 年;较小年为1958 、1959、1960、1984 和 1996
年。
3印度洋偶极指数与中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面积广阔的热带海洋有极大的热容量,因此异常海温变化不仅对同期的天气气候有影响,也对后期的天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普查从前一9 月至同年 年 6,8 月(即同期相关)的逐月印度洋偶极指数与中16国0 站 6,8 月降水量的相关,可以发
现无论前期和同期印度洋偶极指数均与 6,8 月的降水量有密切的联系,但以季节转换
期间,即 5 月份印度洋偶极指数与中国汛期降水的相关最为明显。5 月份印度洋偶极指 数与中国汛期降水的相关通0过.05 相关检验的站数为21 站,而在冬季风期间的相关系 数并不大,特别是头年11 月和同年3 月 IODI 与汛期降水的相关仅有7 个站通过相关信 度检验。同期6, 8 月 IODI 与汛期降水通过相关检验的1有8 个站。各月及各季 节IODI 与汛期降水的相关通过0.0 5 相关信度检验的站点数如1表 和 表 2 所示。下面我们分析相 关系数的分布特征。
表 1 逐月印度洋偶极指数与中国汛期降水通过 0.05 相关信度检验的站点数(单位:个)
Table 1 The number of the stations with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monthly Indian Ocean dipole and the rainfall from June to August over China
beyond 0.05
8 9 10 11 12 1 2 3 4 5 7 月前 前 前 前 前 前 同 同 同 同 同
7 17 14 12 7 8 8 11 7 14 21 站点数
表 2 各季节印度洋偶极指数与中国汛期降水通过 0.05 相关信度检验的站点数(单位:个) Table 2 The number of the stations with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seasonal Indian Ocean dipole and the rainfall from June to August over China beyond 0.05
12,2 月3,5 月6,8 9,11 月 月前前前同
12 12 16 18 站点数
图 2 为同年 5 月 IODI 与中国6 ,8 月汛期降水的相关分布。可看到前5 月期 IODI 与 6,8 月中国汛期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正相关区域分别分布在华南西部、长江中下游 地区和中国东北南部,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正相关最明显且范围较大,中心0.4;负为 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华南东部及黄河流域,系数为-0.37。从前期逐月的
相关 分析可以看到(图略), 2 月以后逐月IOD I 与中国6 ,8 月汛期降水的相关分布
都有类 似的特征,因此当前期印度洋偶极指IOD数I 为正位相,即海温分布为东冷西
暖时,对 应汛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而四川东部及黄河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当前期印度洋偶极指数IOD I 为负位相即海温分布为东暖西冷时,对应北涝南旱的
降水分布。
图 3a、3b 分别为3 ,5 月和 6,8 月 IODI 与同年6 ,8 月汛期降水的相关分布,从图3a 可以看到正相关区位于华南西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东北南部,黄河流域及北方大部 分地区为负相关,其分布特征与图 2 中 5 月份 IODI 与同年6 ,8 月汛期降水的相关分布 特征基本一致6。,8 月 IODI 与同期降水的相关分布有一些变化,在3b 图中我们可以发
现,除华南地区外,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为负相关区域,正相关区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东部。但图3 a、3b 均主要反映了南北反相的分布型。从不同季节相关系数的分布特征 来看,印度洋偶极指数 IODI 与中国降水的南北分布型有较大的关系,正(负)偶极指 数分别对应着中国南方多雨(干旱)和北方干旱(多雨)。正(负)偶极指数意味着印
图 2 5 月印度洋 DMI 与同年 6,8 月中国汛期降水的相关
相关系数单位为:0.1,阴影区超过 0.05 信度检验。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index in Fig.2
May and the rainfall over China from June to August in the same year. The shadow area
represen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yond 0.05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a b
图 3 3,5 月(a)、6,8 月(b)IODI 与同年汛期(6,8 月)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布 Fig.3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IODI from March to May (a);
from June to August (b) and the rainfall in the same year from June to August. The shadow area
represen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yond 0.05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度洋 SSTA具有东 冷西暖(东暖西冷)的偶极海温结构,东印度洋冷(暖)海温异常使 该地区海面产生异常辐散下沉(辐合上升)气流,而西印度洋暖(冷)海温异常使该地
区产生异常辐合上升(辐散下沉)气流,从而在印度洋赤道地区产生东风(西风)异常,Walker环流减弱(增强),西南季风减弱(加强),经中南半岛的西南季风及进入南中
北方干旱(多雨)的降水分布。
图 4a、b 分别给出了IOD I 为较大正值的年份1961(、1972、1994 和 1997 年)和IODI 为较小负值的年份( 1958、1959、1960、1984 和 1996 年)6,8 月汛期降水场的合成分析。 从图 4a 可以看到,印度洋偶极指数为正位相时,即印度洋为东冷西暖海温偶极结构时, 6, 8 月汛期华北及江淮流域干旱少雨,而华南沿海地区为多雨带。此外云南、河套地 区北部、东北北部也为正的降水距平区。当印度洋偶极指数为负位相,即印度洋为东暖 西冷海温偶极结构时,6,8 月汛期的雨带与上述不同,基本为南北多雨而长江流域少 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印度洋偶极指数为负位相时,华北及黄河流域多雨,东北南 部多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北部地区基本为少雨区。这些地区的降水在印度洋偶 极子正负位相极值年具有一定的反相特征。与图 3 对比可以发现,印度洋偶极指数正极 大值年的汛期降水分布特征与 IODI 同 6,8 月降水的同期相关的分布特征比较一致,即 更具有印度洋偶极指数的影响特征。因此,东冷西暖的印度洋异常海温对中国汛期降水 的影响比东暖西冷异常海温的影响大。
a b
图 4 印度洋偶极指数 IODI 极大年(a)、极小年(b)中国汛期 6,8 月降水距平分布(单位:mm)
Fig.4 The posit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China from June to August for the positive phase (a);
for negative phase (b) of the IODI.
由于造成降水的原因比较复杂,影响降水的因子也比较多,印度洋偶极子仅仅是影响中国降水的因子之一(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因子),以上是从印度洋偶极子振幅极值 年得到的中国降水的分布,但造成这种降水分布的原因可能还很多,因此反过来对应关 系是难以成立的。不过从以上分析可以注意到,中国北方地区降水在印度洋偶极子正负 位相极值年的丰欠基本相反。我们用北京、石家庄、西安、济南 6,8 月的平均降水反
算了降水距平超过 100 mm的年份对应的印度洋偶极指数,结果发现,降水正距平超过 100 mm的年份印度 洋偶极指数平均为-0.05,降水负距平超过10 0 mm的年份印度洋偶极
指数平均为 0.14。这说明印度洋偶极指数确实对中国降水、特别是北方地区降水有不可 忽视的影响,也进一步证实东冷西暖的印度洋异常海温对中国汛期降水的影响较大。
4印度洋海温偶极振荡与大气环流变化的关
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前期和同期印度洋东西海温的这种偶极振荡与中国地区汛
期降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海温偶极振荡的作用,以下将进一步分析印
度洋偶极指数和50 0 hPa距平高度场的相互关系。
图 5 为 6,8 月 IODI 与 500 hPa 距平高度场的同期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到,IODI 与 北半球50 0 hPa中高纬地区距平高度场的相关分布有明显的正负波列特征,通 0.05 相过 关信度检验的正负相关区主要位于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及北美西部,最大正相关中心位于 西伯利亚东部,最大负相关中心位于乌拉尔山附近,其中在乌拉尔山附近的负相关区最 明显,中心相关系数大于0. 4,同时西北太平洋也为负相关区控制。欧亚大陆的这种相 关分布型说明,当IOD I 为正极值年时,东亚槽较弱,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中国大陆 雨区偏南,易形成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而当印度洋IOD I 指数为
负极值年时,东亚槽 较强,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易在中国北方地区形成多降水区。
阴影区超过 0.05 信度检验。 图 5 6,8 月印度洋 IODI 与 6,8 月北半球 500 hPa 高度场的相关
Fig.5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IODI from June
to August and the 500 hPa height field during the same time. The shadow area
represen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yond 0.05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同样地我们选取IOD I正位相极值年 和IOD I 负位相极值年的6, 8 月 500 hPa高度场 作集合分析。因资料所限,选1961取 、1972、1994年为正位相极值年 , 1958、1959、1960、 1964、1984 年为负位相极值年。6图a, b 分别为IOD I 正位相和负位相年50 0 hPa 高度距 平合成场。从图中可以看到,IOD当 I 为正位相时,乌拉尔山及以西地区为负距平,贝 加尔湖到中国为正距平,而西北太平洋为负距平区。但IODI当 为负位相时, 500 hPa高
度距平场有几乎相反的形势,即西欧为正距平中心,贝加尔湖、西伯利亚为负距平中心,而西太平洋为正高度距平区控制。正IOD负I 位相期这种高度距平场的分布表明:主汛 期 6,8 月,正 IODI 位相使得东亚大槽和乌山脊明显减弱,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 水减少,而负IOD I 位相则有利于东亚大槽和乌山脊加强,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 增加。
通过比较正负高度距平场的异常中心数值还发现,印度洋为正位相偶极振荡对中高 纬环流的影响比负位相偶极振荡的影响大,正负高度距平场几乎相差一倍左右。同时还 可注意到,500 hPa 高度场的异常在太平洋地区也非常明显,在西太平洋可以看到清楚 的 PJ 波列,且在IOD I 负位相年更为明显。我们知道,夏季太平PJ 洋波列活动与菲律 , [10 11] 宾附近的对流有密切的关系,黄荣辉等的研究指出,在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较 强
年,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日本及我国江淮地区上空,江淮流域及日本高温少雨,但在鄂霍茨克海地区有50 0 hPa高度负距平出现 。与图4 的降水分布对比可以发现 IODI, 负位相年的降水分布确实与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较强年PJ 在波列影响下 的降水分布相
似,因此,印度洋偶极指数负位相年很可能是通过 PJ 波列来影响中国的降水,其降水
分布型并不是与正位相年反相的南北分布型,而是南北涝中间旱的分布型。结合前述的
相关分析,可以有理由推测,印度洋偶极指数正位相年是通过改变印度洋东西热力对比影响西南季风和W alker 环流从而较直接地影响中国的降水分布;而印度洋偶极指数负 位相年可能是通过增加印度洋西部到菲律宾附近的海温从而产P生J 波列来影响中国的 降水分布。
b a
图 6 印度洋 IODI 正位相年(a)和负位相年(b)6,8 月 500 hPa 高度距平合成场单位:位势什米。
Fig.6 The posite 500 hPa height anomalous field for IODI positive phase years (a); negative
phase years (b)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to August.(unit: 10 geopotential meters. )
5印度洋偶极指数与中国冬季气温
以上分析讨论了印度洋偶极指数对中国汛6,期8 月降水的相关关系,同样地用印
度洋偶极指数和中国16 0 站冬季(12 月、1 月、2 月)的温度场求相关,发现中国冬季温度场仅与前期6, 8 月 IODI 有密切的联系,其相关通0过.0 5 相关检验的站数为22 站, 而在其他季节的相关系数并不大,通0.0过5 相关检验的站数不超 1过0 个。 图7 为 6,8 月 IODI 与后期中国冬季( 12 月、次年1 ,2 月)的相关分布特征,图中显示印度洋偶极 指数与中国冬季的温度为非常一致的负相关关系,但通过信度检验的站点主要集中在中 国的南部。这表明当夏季印度洋有东冷西暖的异常海温出现后,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温度 将偏低。反之,当夏季印度洋有东暖西冷的异常海温出现后,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温度将 偏高。
图 8a、b 分别给出了IOD I 为较大正值的年份( 1961、1972、1994 和 1997 年)和 IODI
为较大负值的年份( 1958、1959、1960、1984 和 1996 年)后期中国冬季( 12 月、次年1 ,2 月)的合成平均温度场。与图7 相关分布一致,从图8 中可以看到中国南方,特别是 长江以南地区的冬季温度距平基本上为相反位相。IODI 极大正值年之后的冬季,华南 沿海的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0达.6 度;而在IOD I 极大负值年之后的冬季,华南沿海的平 均气温最大正距平高达1.0 度。这可能是因为,在IOD I 极大正值年,东印度洋为异常冷
海温,由于海温作用的持续性,可能引起附近海区及大陆沿岸地区气温偏低。与此相反,在 IODI 极大负值年,东印度洋为异常暖海温,可能引起附近海区及大陆沿岸地区气温
偏高。
图 7 6,8 月印度洋偶极指数 IODI 与后期中国冬季(12 月、次年 1,2 月)温度的相关分布 Fig.7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IODI from June to August
an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following winter (Dec. next Jan. and Feb.). The shadow area
represen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yond 0.05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b a
c d
图 8 印度洋偶极指数正位相极值年(a)、负位相极值年(b)后期中国冬季(12 月、
次年 1,2 月);正位相极值年(c)、负位相极值年(d)前期中国冬季(前年
12 月、当年 1,2 月)的合成平均温度场(单位:度)
Fig.8 The posite temperature in winter (Dec. next Jan. and Feb.) after IODI positive phase years (a);
negative phase years (b); and in winter (Dec. in preceding year, Jan. and Feb. in the same year) before IODI positive phase years (c); negative phase years (d).
考察 IODI 极值年前期冬季的温度合成场,也可以发现在华南沿海地区正IODI 极负 值对应着相反的温度距平场,IOD但 I 极大正值年前冬华南沿海地区温度为正距平,而 IODI 极大负值年前冬华南沿海地区温度为负距平(8c、图d)。过去对东亚冬季风的研 , [13 14] 究表明 ,频繁强冬季风的南下能使赤道热带地区的对流活动加强,即可能使西太 平洋到东印度洋地区为对流辐合区,加强印度洋赤道热带地区的盛行西风,从而通过大 气对海洋的作用影响海表温度,使对应的夏季出现较小的印度洋偶极指数;相反,弱冬 季风活动年使对应的夏季出现较大的印度洋偶极指数。因此,夏IODI 对冬季华南沿季 海地区气温的影响刚好与冬季华南沿海地区气温IOD对I 的影响相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南方气温与IOD I 有较好的关系,即有中国南部冬季高温?IODI 正位相极值年?次年中国南部冬季低温;而中国南部冬季低温?IODI 负位相极 值年?次年中国南部冬季高温的关系;用广州、福州和厦门温度代表中国南部地区的气 温,反算其冬季气温极值年对应的印度洋偶极指数。发现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温度(12 月,次年 1 月和 2 月平均气温)较高,广州、福州和厦门平均异常气
温大于 1.0 度时, 当年平均IOD I 为,0.039,次年平均IOD I 为 0.034;而中国南部地
区冬季温度偏低,即 广州、福州和厦门平均异常气温低于1.0负 度时 ,当年平均IOD I 为 0.075,次年平均IODI 为,0.145。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前面的结论。
6小结
利用印度洋海表温度偶极指数、中国地区夏季降水、冬季温度场及欧亚地500 hPa区
高度场资料,我们对印度洋海表温度偶极指数对中国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通过相关分析及对偶极指数极值年要素场的合成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 印度洋海表温度偶极指数与中国夏季6, 8 月降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季
节转换的 3,5 月的偶极指数超前相关及同期相关最为明显,相关分布说明,印度洋海 表温度偶极指数正位相使中国的北方地区少雨而南方多雨,负位相使中国的北方地区多 雨而南方少雨。
(2) 印度洋偶极指数正位相比负位相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大,印度洋偶极指数正位相 对夏季降水分布的影响与偶极指数相关特征相似,具有印度洋异常海温直接影响夏季降 水场的特征;而印度洋偶极指数负位相对夏季降水分布的影响与偶极指数超前相关特征 相似,可能表征了印度洋异常海温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夏季降水场的特征。
(3) 印度洋偶极指数对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有明显影响,偶极指数极值年的环流 异常形势对形成对应年中国降水异常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4) 印度洋偶极指数正位相可能通过西南季风较直接地影响中国夏季降水,而印度 洋偶极指数负位相则可能通P过J 波列来影响中国的降水。
(5) 印度洋偶极指数与中国南方冬季的温度也有密切的联系。若夏季印度洋偶极指 数为正位相(负位相),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温度将偏低(偏高),而次年夏季印度洋偶 极指数一般为负位相(正位相)。
参 考 文 献:
[1] 陈烈庭,金祖辉,罗绍华.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某些联系[J]. 海洋学报,1985, 7: 103, 110.
[2] 陈烈庭.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纬向差异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J]. 大气科学, 1988(特刊): 142,148. [3] 陈烈庭. 阿拉伯海-南海海温距平纬向差异对长江下游降水的影响[J]. 大气科学,1991, 15: 33,42. 李崇银,[4] 穆明权. 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及其气候影响[J]. 大气科学, 2001, 25: 433,443.
[5] SAJI N H, GOSWAMI B N, VIAYACHANDROM P N, et al. A dipole mode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J]. Nature,
1999, 401: 360,363.
WEBSTER P T, MOORE A M, LOSCHNING J P, et al.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dynamics in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6]
1997-1998[J]. Nature, 1999, 401: 356,360.
肖子牛,孙绩华,李崇银. El Nino [J]. 大气科学,2000,24: 461469. [7] 期间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气候的影响,NITTA T. Long-term variations of cloud amoun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J]. J Meteor Soc Japan, 1986, 64: 373,390. [8]
NITTA T. Conn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ummer [9]
circulation[J]. J Meteor Soc Japan, 1987, 65: 373,390.
黄荣辉,李维京. 夏季热带西太平洋上空的热源异常对东亚上空副热带高压的响应及物理机制[J]. 大气科学,1988[10]
(特刊): 107116.,
黄荣辉,孙凤英. 北半球夏季遥相关型的年际变化及其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1992,16: 52,61. 晏红明,肖[11]
子牛,谢应齐. 近 50 年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时空特征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5: 180,188. 李崇银. 频[12]
繁的强东亚大槽运动与 El Nino 的发生[J]. 中国科学(B 辑),1988(6): 667674. [13] ,
孙淑清,陈 隽. 冬季风异常与环流的隔季相关[M].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6. 99,107.[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AN OCEAN SSTA
DIPOLE INDEX AND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VER CHINA
112XIAO Zi-niu, YAN Hong-ming, LI Chong-yin
(1.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34, Chnia;
2. 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AS,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1951,1997 Indian Ocean SSTA data and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160 stations in Chin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index and the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from June to August is studi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index, especially the IODI from March to May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rainfall over China from June to Augu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1958,1995 500 hPa height field NCEP data,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ODI and 500 hPa height field anomaly over mid-high latitudes can be isolated. During the IODI negative phase years, the obvious PJ wave-train appears in summer. The IODI seems to affect the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through the wave-train.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e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ODI and the winter temperature in South China.
Key word: Indian Ocean SSTA; Dipole index;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作文九:《.地震灾难中的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6800字
: 来源:新浪博客(blog.sina..) 地震灾难中的
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
(仅供参考)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贾大成)
sg_trans.gif (49 Bytes,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9 03:11 上传
【地震伤害——急救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有史以来,人类为了寻求防震减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迄今不能避免地震的发生,甚至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只能有限地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程度。
地震,不仅是全球的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地震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从事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救援医学专业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地震灾难的特点】
1、突发性、不可预见性。
2、寻找、挖掘伤员困难。
3、伤亡人数众多,救援人员与资源不足。
4、伤情复杂、严重,多发伤多。轻重伤员混合,危重伤员有时难以辨别。
5、现场紧急救援的环境危险、条件恶劣。
6、人员惊恐、现场混乱。
7、随时可能发生余震或次生灾害。
8、交通、通讯中断。
【地震伤害的类型】
1、颅脑、四肢、内脏损伤以及大出血、休克等。
2、窒息
因口鼻、胸部受压或有毒性气体所致。
3、脊柱脊髓损伤
4、挤压综合征
5、完全性饥饿
断水断食导致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
6、烧伤
地震诱发火灾。
7、冻伤、中暑。
8、中毒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9、海啸引起的淹溺。
10、核辐射
核泄漏。
11、精神障碍。
12、其他
因环境潮湿、寒冷或闷热、污浊,使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
【合理设计避险逃生演习】
1、演习不是演戏~演习的设计要符合实际需要。演习,可以事半功倍。
2、充分了解建筑结构与环境。
3、科学设计逃生路线与避险位置。
4、预先清理逃生路线与避险位置的障碍物,清理放在高处可能坠落伤人的物品。
5、每人准备一个逃生背包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
6、演习前可提前告知大家,可不告诉具体时间。
【地震前的准备】
1、把家中高处的危险、尖锐物品移开。玻璃窗上贴好纸条,移开阳台上的花盆。清除楼道、走廊和门前的杂物,保持楼道畅通,妥善处理室内的易燃物品。
2、减少使用天然气、煤气的次数。每次用完后把总闸关上。
3、确定地震发生时的躲避位置,【排椅】.lianpaiyi.策划好地震后的逃生路线。组织全家人员演习几次。
4、给每个家人准备一个背包,装好必备用品,如手机、手电筒、电池、打火机、半导体收音机、食品、水、药品、雨衣、卫生纸、纸笔、绳子、锤子、刀具、耐磨手套、急救包(内装三角巾、绷带、止血带、酒精棉等),以及重要证件、文书、存折或银行卡的正本或影印本、家人常吃的药也须放进背包。放在地震时随手可取的地方,以便携带。
5、每个人的衣袋里装有家庭成员名单及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工作单位、急救卡等。
6、把逃生背包、急救包放在床旁、随手可取的位置,四周不要放危险物品,睡觉时最好穿能够随时外出的衣物。
7、准备安全帽佩戴,来不及准备时,也用枕头放在头上,便免发生头部损伤。
8、还可酌情加固房屋等。
【避险逃生时的心理指导】
1、树立安全脱险、自救互救的信念。
2、理智选择逃生路线和方法。
3、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
4、保持临危不乱的心态。
5、自救互救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维持生命,等待救援。
6、互相鼓励,克服恐慌,保持镇静。
【地震避险逃生原则】
1、应急疏散
听从指挥、有秩序、防止拥挤、踩踏、避免盲目跳楼。
2、就地躲避
家具旁、内墙角、小开间房间。
3、在两次地震之间疏散到空旷的地方。
4、切断电源、关掉煤气开关,防止起火爆炸。
5、不能乘电梯,不能跳楼。
【地震避险逃生的方法】
1、通常,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
2、地震发生的最初10,15秒钟(平均12秒)内是上下的纵向震动,此时相对安全。逃生的时间平均只有这12秒钟。然后是破坏力极大的横向震动,建筑物倒塌都发生在这一时段。
3、地震发生时,当人们从恐俱中清醒过来,再做出如何逃生的决定大概也就剩下几秒钟的时间了。尤其是居住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居民。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跑出楼外是不可能的,即使底层的居民有时间逃出楼外也容易被楼上震落的坠落物砸伤;而打开窗户跳楼无异于自杀;此时最佳的自救方法是克服恐俱、就地自蔽。
4、在寻求躲避时不要顾及任何财产,灾害面前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随手拿一瓶水和食物再行躲避,一且被倒塌物掩埋拥有水和食物也就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5、身体正确姿势: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口鼻。
6、不要随便点明火、甚至不能打手机,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7、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双手将枕头、面盆、书包等顶在头上,护住头部。
8、室内避震
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比如蹲伏在写字台、课桌、床、衣柜、冰箱等高大坚固的家具旁(而不是家具下),以躲避坠落物的砸伤。还应迅速打开房门,以防房门变形而不能出逃。
9、空旷的房间
可躲在墙角处。因为这些地方在房屋倒塌时会形成倒塌物砸不到的死角,人躲在这里相对较安全。
10、卫生间或厨房、过道、储藏室
快速关闭电源和煤气管道的阀门,然后躲在墙角。因为卫生间和厨房的房顶跨度较其他房间小,且有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穿行其间增加了牢固性、稳定性、抗震性,故不易倒塌伤人。
11、外墙、阳台不能躲,楼梯、电梯最危险。
12、如果在工作岗位,迅速躲藏于坚固办公桌下,或者坚固铁柜、机器旁,震后迅速撤离;工厂上班工人,要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躲避于安全处;特殊部门(电厂、氧气厂、化工厂、核反应堆等)按地震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专业程序运作。在有毒气的化工厂区域内,要向污染源的上风处跑,以免中毒。
13、在公共场所,如车站、影剧院、教室、商场、候车室、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要保持冷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14、室外避震,撤离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下蹲或俯卧,降低身体重心,以免摔倒;不要盲目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远离高大建筑——高楼(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烟囱、过街桥、立交桥、水塔、桥梁、高架路。
远离危险场所——狭窄巷道、广告牌、商场的高大货架、吊车、高耸或悬挂物、高压电线、变压器、电线杆、路灯以及加油站、煤气站、仓库、化工厂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场所。
15、行驶的汽车内避震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后再下车。
【及时自救互救的重要意义】
救援队不可能在地震发生后数小时内到达现场,往往错过了黄金救援时间。所以,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则愈显重要,甚至是无可替代的,被埋压人员能否及时获救,对于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统计资料表明:
半小时内救出,生存率为95%;
24小时内救出,生存率为81%;
48小时内救出,生存率为53%。
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现场救护的十大原则】
1、确保自身安全。
2、听从专业救援人员的指导。
3、先救近,后救远。
4、先救易,后救难。
5、先挖掘,后救治。
6、先救命、后治伤。
7、先救强壮人员、医务人员、军警、领导等,以增强现场组织、指挥能力,壮大救援力量。
8、先救容易获救的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9、成批伤员要及时检伤分类,根据伤情实施分级医疗救护、转送、分流。
10、通气、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抗休克。
【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
1、清点人员,赶快把被埋的人从废墟里救出来。早一分钟,就多一份希望~
2、到废墟上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物声。大致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扒,以防止意外伤亡。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3、根据房屋结构,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4、找到幸存者后,首先暴露头部,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暴露胸腹部以及其他部位。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要强拉硬拖,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尽量用小型轻便工具,避免重物利器伤人。
5、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6、危重伤员的救护:
(1)心跳呼吸停止者酌情做心肺复苏。
(2)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救治,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2)休克者,应立即止血、取平卧位。
(3)昏迷者,应取侧卧位,以防窒息。但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者禁用。
(4)头、胸、腹部损伤,经必要的处理后,迅速送医院。
(5)怀疑脊柱脊髓损伤,要采用正确保护、搬运方法,切忌生拉硬拽。
(6)肢体受压1小时以上、并出现肿胀等,应禁止活动,立即采取肢体固定措施,不要过紧,以防影响静脉回流。放平伤肢,严禁热敷,可暴露在凉爽的环境中,给予碱性饮料,尽快切开减压。
(7)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留下标记,以待救援。
【废墟下的自我求生】
一次地震过后,在房屋内躲避的人员大多将被埋在废墟之中,面对黑暗、恐惧、伤痛、甚至死亡的降临,应保持镇定。1分多钟后地震停止,如发现自己被废墟掩埋时,要有与死神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具体如下:
1、被困时,保持头脑清醒,设法保持呼吸道畅通,可尽快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防止烟尘造成的窒息。
2、尽快设法将四肢解脱出来,清理压在身上的物体,脱离危险区。一时不能脱险的,要设法牢固、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防止重物坠落压身、造成二次伤害。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3、如有出血,将衣服撕成布条包扎受伤出血部位,对较严重的出血可用绑扎止血法,注意每隔 l小时放松止血带
5,10分钟,防止发生组织坏死。
4、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不必大声呼救,因为外面的救援人员可能根本无法听到你的声音。一味绝望的哭喊只会白白消耗掉宝贵的体力,使自己的精神过早崩溃。保持镇静,判断被埋前所处的位置,寻找求救、传递信息的办法。正确的方法是,用砖石有节奏地敲击水管、暖气管或坚实的墙壁,通过震动传导通知外面的救援者敲击时不必用力太大,既可节省体力,也能防止因震动引起的塌方。被埋人废墟后的精神状态很重要,顽强坚定的求生意志可以使你克服伤痛、战胜恐俱,坚持到救援的人员到来。
5、收集废墟缝隙中流下的雨水,破裂水管中的积水,甚至排出的尿液以供饮用。人体在
完全饥饿的条件下,一般可生存7天,剩下的就只有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了。
作文十:《李孝萱绘画中灾难题材与唐山地震有关[灌水]》2100字
帖子主题:李孝萱绘画中灾难题材与唐山地震有关[灌水]
共49个阅读者,1条回复 |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不刊洪教
花生:10 粒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
威望:0 点
注册:2011-2-13
楼主
短消息?查看资料?加为好友?作者家园??作者微博??送玫瑰?送金币?只看该作者?转贴到家园
李孝萱绘画中灾难题材与唐山地震有关[灌水]
不刊洪教 发表在 书法&绘画 华声论坛 ://bbs.voc../forum-124-1.html
发表时间:2011-7-21 14:30
在央视做对李孝萱的访谈中,郎绍君对李孝萱有非常高的评价,下面转述郎绍君的观点。
郎绍君说他看过李孝萱上学时候画的写生和创作,当时李孝萱学的是徐悲鸿,蒋兆和一路写实画法,素描与笔墨基本功都相当好,可以说李孝萱不比某些知名画家差。李孝萱的毕业创作,人物有些变形夸张,这是主题所需要的,显示了他突破写实方法的努力。李孝萱从日本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的《原爆图》受到启示,《原爆图》描绘原子弹对广岛造成的灾难,是一套反战作品。但李孝萱并没有抄袭《原爆图》,李孝萱着重刻画的是人们挖掘受难者和受难者挣扎求救的情景,场面巨大,很有感染力。
郎绍君说他当时看到的是素描稿子的照片,原作已经找不到了。但这个素描稿画的很具体,横长构图,画了很多人物,有力度和气势,也很有压抑感,看得出李孝萱非常有激情。素描稿也是一件完整的创作。
郎绍君说一个学生在班上水平如何,学生们清楚,教员清楚,李孝萱自己也是清楚的。不过,人们认可李孝萱的造型能力,不一定肯定李孝萱的才能。比如李孝萱有一种强烈的艺术表现欲望,有些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总要突出自己的个性等等,人们未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李孝萱。习惯于用意识形态化的眼光看问题的人,不喜欢这样的学生是很自然的。李孝萱自己并不满足于写实。李孝萱如饥似渴地寻求新东西,欧洲表现主义艺术家蒙克、克里门特、席勒等的作品,引起了李孝萱的强烈共鸣,他的画也出现了表现倾向。最初有些摹仿,但很快就加入自己的东西,与中国画的画法融为一体。李孝萱还从中国古代画家如贯休的变形作品获得启示。所有这一切,都围绕表现李孝萱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这也许是一个绘画天才最重要的特质。
郎绍君还说李孝萱有很高的天分,视觉记忆力强,对画着迷,好像画画从来就是李孝萱生活的主要内容。李孝萱也很勤奋,一向把主要精力用在画上。李孝萱不大会玩。
郎绍君说他在《从写实到荒诞》那本书里提到,少年时期对李孝萱影响最大的是唐山地震。李孝萱家在天津远郊--汉沽,邻近唐山,是地震重灾区。那年李孝萱16岁,目睹了残酷和死亡。人在巨大灾害面前暴露出的弱点,面对死亡的悲哀和痛苦,深深刻在李孝萱的记忆中。地震灾难还包括震后传染病。李孝萱的许多家人包括爷爷、奶奶、母亲和叔叔大约六口人,都在很短的时间去世。这对李孝萱的心理和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wap.voc..手机上华声 ·极品笑话大全! ·漂亮美眉最多的地方 ·最性感的美女教师 ·热血男人最爱看的图 ·美女导演性感写真
离心法
花生:10 粒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
威望:0 点
注册:2011-7-22
第2楼
短消息?查看资料?加为好友?作者家园??作者微博??送玫瑰?送金币?只看该作者
李孝萱说他一直在坚持创作,一天不画几笔就觉得无聊,多少年来它已经成为李孝萱生命不能或缺的唯一最有价值的精神支撑。如果说今天画画比20年前的差异在哪,李孝萱认为在表现手段上当然是越来越自由,想表达的东西和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只是从前用力过猛,把身体搞得一塌糊涂,让李孝萱多少有些力不从心,许多想法许多画还没有画出来,心里总不舒服,另外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干扰,加上生活所累,使创作与具体生活之间很难两全。
当李孝萱被问到身居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影响了李孝萱的生活,并问及李孝萱对互联网的态度。
李孝萱回答说他的生活很单纯和以前没多大改变。对于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李孝萱既困惑又迷失,至于网络李孝萱则一窍不通,他连最简单的上网都不会,就更谈不上热爱了,但李孝萱说他生性好奇,当停顿了大脑的其他想像后,一瞬间也会产生某种诱惑,并说等以后李孝萱有了这种兴趣会不会痴迷还是未知的。
谈到大众娱乐,李孝萱说艺术家和明星没有关系。明星只是丰富大众娱乐和谈资的,而艺术家承担的是文化和精神的思考,它应该是超越现世的,艺术家的个人生活也是隐遁和孤寂的,所以希望有才能的艺术家尽可能离明星远点。
李孝萱说到今天为止,艺术创作仍然是李孝萱最大的本能,也是李孝萱唯一的生活方式。最大的敌人是世俗,当李孝萱放下笔就总觉得透不过气来。当艺术能够展现李孝萱的理想,表达他忧伤的情绪,李孝萱只想沉浸其中没有任何理由。
谈到生活爱好,李孝萱说他的爱好很广泛,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李孝萱的生活除了在家里吃饭睡觉就是在画室和教室。李孝萱喜欢打篮球看足球,爱唱卡拉ok,为数不多的和一两个朋友见面聊天。当被问到在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时代中,谁是李孝萱心目中的明星,李孝萱说杰克逊,麦当娜,玛丽莲梦露,索非亚罗兰都是他喜欢的对象,但李孝萱最喜欢的明星是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