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与理想》
2《责任与使命》
3《坚忍与顽强》
4《乐观与自信》
5《宽容与感恩》
6《奉献与爱心》
7《承诺与诚信》
8《情》(亲情,友情,爱情)-(爱情 不怎么考,大家要理解中国国情嘛)
大概就这些吧...
高中作文立意要偏向什么才正确?
1.从文章中心的确立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 ①看文章中心是否突出。
当阅卷老师看到你的文章时,能感觉到你的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而这个中心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形成了自己的写作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
同时,文章中表达的见解、看法鞭辟入里,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情感鲜明、态度坚决,那你的文章的立意有可能进入一类卷了。
②看文章中心理解是否准确、深刻,有无思想。
文如其人,人的伟大在于思想。
平庸的作文,即指内容空洞、毫无思想的作文。
一篇文章有了思想,就有了血肉生命,有了“精气神”。
这个思想就是看你对文题有无自己独到的理解、分析。
2.从立意的常见误区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 立意的常见误区有: ①偏离题意。
②认知、情感有偏差。
如2010年山东卷作文,若在作文中大谈特谈生活中的阴暗面,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固然扣住了“阴影”,但别忘了材料中的辩证关系,还有“光明”。
这不仅是偏题问题,恐怕还有认知问题。
只看到“阴影”,看不到“光明”的主流。
③立意散乱,多头绪多中心,缺少集中意识、重点意识。
④立意陈旧、一般,缺少新意和深刻。
这些误区常常是作文立意中的“雷区”,轻易不能碰。
这也是给我们的警示。
如何让立意正确、集中 立意的要求是什么?从基础等级上看,就是正确、集中;从发展等级上看,就是深刻、新颖。
这里先谈谈立意正确、立意集中。
所谓立意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健康的情感态度。
另外,必须符合题意,不跑题,不偏题。
所谓立意集中,就是聚焦观点,一篇文章只能提出一个观点,解决一个问题,太泛则滥,过大则空。
如何使立意正确、集中呢? (1)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无论哪种命题,都会给考生以广阔的立意空间,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立意,但关键是选准一个一触即发的“宝贵”的“点”。
其实,这个“点”,就在作文试题的材料、导语、话题或标题中。
材料作文,若是抒情性材料(如诗歌),每一个意象就是一个角度,一个“点”;若是叙述性材料(如寓言、故事、现实生活现象),其中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及其两者关系的组合就是一个角度,一个“点”;若是议论性材料(如格言、警句、论断的编组等),每一个观点及其对立面就是不同的角度。
可据“象”探“质”,据果探因;可据材料中的矛盾关系、辩证关系分析内在的哲理。
如2010年山东卷作文题,就是一个议论性材料作文,材料是托尔斯泰饱含哲理的一句名言。
立意的“点”就定位在“光明”与“阴影”的辩证关系上。
命题作文,一般来说,标题本身或标题中的关键词语都含有多义性。
其中有本义、引申义,也有比喻义、象征义。
那么,每一个义项从宏观上看都有一个大的立意范畴,而每一个范畴从微观上看都又有许多小的角度或“点”。
如2011年北京卷的作文,三位同学的观点自成一家,老师的总结精准到位,立意时可分别从每一位同学的角度立意:依据甲生之说,可立意为“成功源自实力”;依据乙生之说,可立意为“有竞争才利于均衡发展”;依据丙生之说,可立意为“提倡公平诚信,摒弃弄虚作假”。
(2)巧加词语,化大为小。
“大题”指题旨范围较宽泛、开放性强的文题,如“常识”、“见证”、“难题”、“早”、 “他们”等,可以采用加修饰语的办法来缩小立意、取材的范围。
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以前后都加。
如2009年广东卷作文题“常识”,前面可加“生活”、“医学”、“自然”、“科学”、“文化”、“哲学”、“安全”、“道德”等,后面亦可加“特点”、“意义”、“利弊”、“发展”、“稳定与创新”等等。
这样,层层加修饰语、中心词,立意的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明确。
(3)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虚题”是指比较抽象的文题,一般从哲思、道理、精神层面来命题,如“角色转换之间”、 “北京的符号”、“见证”、“怀想天空”等。
“实题”,一般从人、事、物、景等层面来命题,如“踮起脚尖”、“有句话常挂在嘴边”、“脸”、“灯”等。
虚者实之,就是指以某个具体的人、事、物、景为载体,借实在的物象或事件去诠释抽象的命题。
如2009年山东卷作文题“见证”,题目较大较虚,可以像当年一篇优秀作文那样具体为“见证历史的伤痛”,并以此为切入点,选用圆明园、奥斯维辛集中营、诺曼底登陆等材料,论证“对于伤痕与鲜血的见证,不仅仅是为了铭记,更是对后世的警示”这一中心,立意可谓明确、集中、主旨深远。
实者虚之,指构思立意由实到虚,由个别升华为一般,透过物象,深入本质,写出这类文题在思想或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
如2009年湖南卷作文题“踮起脚尖”,既是角度小的文题,又是一个很实在具体的题目。
“踮起脚尖”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有很强的指向性。
也许踮脚的人是想看得更高、更远,或者是想够到更高处的东西;也许是在跳舞,等等。
这些都是其具体的意义。
但写作时应该从这些具体的意义中引申出更抽象的内涵来。
如“踮起脚尖”表现出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抗争,一种永...
这篇高中作文怎么立意啊?求帮助~!谢谢~拜托尽快!!
审题感悟:这则材料作文,不是寓意型的,也不是哲理型的,实际上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感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谈一点类似的体会.立意可以不定于一尊。
把握一个最关键的词“琐”字(零碎、细小的意思),注意材料中最重要的两句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为了微妙的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的受苦。
从文体的选择定位来看,与我们以前一再要求学生写议论文文体这一点来看,似乎写议论文不太好把握明晰、清楚的观点,更不好展开有力的论证,好象依照自己对常态生活的感受,写记叙文或者记叙性的散文更好切入“琐”字这个事,比方可以写回忆生活的琐碎点滴,写日常生活的吉光片羽,写父母亲在琐碎之事中所倾注的对自己的关爱,这样就把笔致由他人转向写自己的体验感受,关照自我的真实生活,披露自己在琐碎、繁杂当中对生活的细致体验。
如果从议论文这一文体切入,写“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首先可以从比较的视角来谈,比如对于这个尽显浮躁、功利的时代,我们不能凌驾于繁琐的事物之上,尽管不能拘执于烦琐的事物,我们不是英雄伟人,他们的琐屑之事有人打点和安排,我们却要从自己的一屋实打实地扫起;我们也不能像诗人文豪一样,忽略、超然于琐事之外,这些琐事原本就是我们实际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湖南人性格底色“耐得烦”亦此之谓也。
进而可以谈一谈,我们心目中的幸福与琐事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从“必须微妙的受苦”这个角度来认识,要义在不超然显示,直面现实之“琐”。
要忍受忍耐琐事、要以坚毅坚韧面对琐事之缠。
另外,从审美的情趣说,诗人墨客往往从琐屑之事中悟得了审美的真谛。
琐事之乐生活就像一张张日历一样翻动过去,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生活更多的不是惊心动魄的事件叠加,也不刻骨铭心事件的攒聚,更多的是细水长流,逝水无波。
然而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天天流走中,我们就放任自己的神经麻木,就让自己的心灵锈蚀,就让抱怨、郁闷、纠结统治我们的脏腑?实际上,伴随着日升月恒,春花秋月,我们依然可以有从琐碎之事中寻觅、捕捉情趣幸福的特有之乐。
我的工作是教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裹胁下,我们似乎是被遗忘的一群;在应试教育的重重铁幕下,我们似乎不过是制造分数的助推手,多少的倦怠感袭涌心中。
每天夜色犹沉、曙光未露的时候,我们匆匆的步履就回荡在教室的各种楼层之间;忙不停的九到场,日无一日的备课,改作业,谈话,批试卷,特别是课堂这一传输知识、铸就能力的地方,我们引领学生要和别人过招竞争,争取在独木桥中冲到自己的理想的高地,压力与日俱增。
生活是单调的,并不多采;生活的程序是预设的,几乎没有变异。
我们还要担心学生的各种违纪事件的发生,我们还要调教这个多元化时代以独生子女为背景的各种教育问题,我们还要担心自己的学生在升学率的魔棒挥舞下到底能否达成自己升学的愿景。
如是,我们就在诸如这样的琐事中自我沉沦、自我怨艾吗?我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但是我可以从教师这些琐碎之事中竭力寻觅着快乐。
这种快乐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快乐,也不是魏书生先生那种“回归内心、种好心田”的自我超越,也不是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自我排解和按摩心灵。
为什么快乐?境由心造,我有幸和这些学生相伴三年,一看到这些阳光、青涩的笑脸还要经过我的引导和打磨,我就必须树立对他们负责而不能懈怠的信念。
每天赶早,苦是苦了点,但是我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自励,我不能比其他的班主任落后;日常事物是琐碎了些,我深知,正是经过琐碎之事的历炼,吹尽狂沙,大浪淘沙,才有清明、平和、成熟的境界,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一点点琐屑之事的折腾也可以叫磨砺算得了什么。
争取早几分钟到教室?一旦发现学生隔几分钟没有到,就下意识想:睡过头了?感冒了?有意外事情了?家长忘记催促了?有什么情绪了?是不是有所懒惰了?偶然的,还是迟到的习惯使然?……为学生这样的琐屑之事操心,是我们的分内,一旦看到学生背着书包喊“报告”就教室,不但放下了心,也有某种乐了。
我想,教师如果大大咧咧一点,就会出现好多疏漏的教育机会。
所以,我宁可有特别负责过细的特点,也不愿意做一个遥控指挥的洒脱将军,也许我没有这样的将才,过于沉溺于琐屑之事,但是沉溺之中,感到了一份踏实之乐。
实际上,小城无故事,传奇的故事大多是小说家和演员的演绎,我们在微观的场域中静谛听花开的声音,在静水流深中揣摩自己心跳的轨迹,也是真实的人生。
从琐事中找乐趣,是我辈的分内,何必大意疏忽,又何必郁闷纠结,有何必自惭形秽呢?
高中作文怎样审题立意
一、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
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
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
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
这件事使它很高兴。
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
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示例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
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六、倾向揣摩法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七、多向发散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
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
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
高考作文立意范围
高考作文立意一般能引申出十项:成功,反思,坚强,信念,反思,感动,宽容,得失,苦乐,公平。
具体的立意要旨是: 一、化大为小。
现在作文的写作范围往往非常宽泛,如果仅把题目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
因此,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舞台。
1.切分话题。
在仔细分析话题的同时,对话题进行切分,把“大”化“小”,分解出“子话题”来,使角度变小,使写作取材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突出中心。
我们可以将话题“主动”层层切分:从“主动”与“个人”关系的角度,可切分为人际交往与主动,个人修养与主动,身体健康与主动,意志品质与主动,学习与主动,事业与主动等等;从“主动”与“国家、民族”关系的角度,可切分为政治改革与主动,经济发展与主动,国际竞争与主动等等。
这样,就使缩小后的题目更贴近生活,贴近考生自己,从而使话题作文的内容既不显得空泛又不失之单薄。
2.限制定向。
话题的限制越少,留给人思维的空间就越大;话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
实际写作时,必须加以限制。
限制的方法很多,可在前面加修饰语,可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前后都加。
如话题“父辈”可限定为艰辛的父辈、父辈的成就、父辈的遗憾、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父辈请不要如此“爱”我们,等等。
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内容也就基本确定了,立意就不会有模糊的担心。
3.以问导写。
面对“话题”,要善于“以问导写”,即在头脑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范围。
如写话题作文“压力”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有没有压力”“什么可以构成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如何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
二、小中见大。
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1.在日常的平凡人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
有的话题并未直接引进瞩目的重大的事情,但细细读来,却可发现它们立意大气。
如一考生从一般人日常生活着眼来确立诚信在人生中的根本地位,将“一毛钱”与“诚信“联系起来,秤砣虽小压千斤,由于选取的例证恰当,用小故事解说了大道理,文章具有了难得的深度:诚信是一种精神价值,不可用功利来衡量。
2.能把具体人事景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精神、品质联系起来。
孤守一隅、小题小作,只能就事论事。
写作中,要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自己所选的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哲理。
如有这样一道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让小孩在前边独自走。
小孩突然被石阶绊倒,大声地哭了。
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上前要拉起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笑着说:“谢谢!让她自己起来。
”请就“跌倒了自己起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一话题可以同人生道路、成长历程、工作成败这种需要“自己起来”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写,表达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品格。
三、推陈出新。
作文时,将人们常用的主题拿来,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加工,使陈旧的东西焕发出光彩。
1.侧视法。
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所不同的结果。
许多考生习惯定势思维,从大家所熟知的角度观察思考,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就有可能“出新”。
如以“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①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联系现实谈改革平均主义的必要性; ②批评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击现实社会中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 ③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评现实生活中不学无术却空占位置的无赖作风; ④赞颂齐缗王不墨守成规,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这些见解互不相同却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
2.引申法。
在原来的思想、见解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
这有两种方式,一是深入地想,是向纵向发展;一是扩展地想,是向横向发展。
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就可能提出别人未曾提出的观点。
如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一看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
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
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
见解新颖,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3.辩思法。
就是运用即辩证思维中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话题。
这样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周密,既深刻又辩证,避免出现过于偏激、片面的情况。
如以“勿以恶小而为之”为题写文章,主体部分可分三层:小恶也是“恶”,是恶即不可为(事物的本质);小恶不改,会发展为大恶(发展的观点);不仅不能为恶,还应该为善(联系的观点)。
这样就使这篇文章既丰富、深刻、新颖,又充满辩证色彩。
自己立意高中作文800字
①材料:有两个人在同一条街上走,其中一个捡到了一把斧子,于是叫了起来:“瞧我发现的东西!”“不要说‘我’,”另一个人说,“该说我们发现的。
”过了一会儿,那个丢了斧子的人来了,职责拿斧子的人偷他的斧子。
“哎呀,”他对他的伙伴说,“这回我们完了!”“不要说‘我们’”一个回答他说,“该说‘我’完了。
一个人不能与朋友分享所得,就不该指望别人分担风险。
” 切题点:分担风雨与分享阳光、留些好的给别人、学会共享 ②材料:一只九官鸟学人的语言,不久能讲二三句了。
九官鸟踌躇满志,始早至晚,喋喋不休地念叨。
某天,有只蝉在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
九官鸟听了听便嘲笑起来:“喂——你的歌声太刺耳了,与其你唱,倒不如听我说人话。
不好听吗?”蝉全神贯注地听完后,对九官鸟说:“我的歌声虽然不好听,但这是我们自己的歌。
你讲的固然悦耳,但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别人的语言。
对吗?” 切题点:原创精神、坚守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模仿与创新 ③材料:有兄弟二人,不过四五岁。
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紧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很是羡慕。
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进来。
”于是,兄弟两人就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时,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
”妈妈笑道:“只要把窗子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切题点:敞开心扉、点亮心灯、阳光成长、心底里的向阳花 ④材料:一年夏天,干旱威胁着小镇上所有农作物的生命。
在一个炎热干燥的星期天,镇里的牧师告诉来教堂做礼拜的群众:“除了祈求下雨外,没有任何办法能救我们。
现在大家都回家祈祷,下个周末回到教堂做礼拜时,做好感谢上天为我们普降甘霖的准备。
”所有的人都按牧师说的做了。
周末他们来到教堂,牧师一看到他们就大怒:“今天我们都不能做礼拜了。
你们根本就不相信今天会下雨。
”所有人都反驳道:“我们都祈求上帝了,我们相信今天会下雨!”“你们相信吗?”牧师回答,“那你们带的伞在哪里?” 切题点:时刻准备着、带好自己的伞、心诚则灵、落实行动 材料5 沙 佚名 世上 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切题点:平凡中蕴藏着伟大、带着发现前行、“才”不外露材料6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
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
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
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
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
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 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直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放进沸水 —— 跳出;慢慢加温——死了。
据此,可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
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
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
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
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
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
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从蜗牛角度看: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
从萤火虫角度看: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例9、《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
高考作文如何立意
首先,你说的自信、友情什么的是作文话题,不是立意。
其次,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击作文一定要有针对性。
1、明确高考作文题目类型。
按照高考的趋势来看,今年考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可能性比较大。
2、材料作文审题方法:通读材料后抓住材料核心思想;(抓核心)思考自己可以选择的入题角度;(选准角度)列提纲,找论据;(可以把论据的关键词写在提纲旁,作文时不会遗忘)按照提纲作文;(紧扣材料的核心思想,这个很重要,比文采什么的更容易拿分)3、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发散思维,从题目本身出发找到自己入题的角度。
可以采用问答式等多种方法:比如“尊严”,思考时从“尊严是什么”“怎样的表现是有尊严的”“如何获得尊严”“谁的尊严,人的?物的?”等角度思考。
我们老师提供了很多方法,不知道你们老师是怎么讲的?你可以多跟老师交流交流,做好拿写过的作文让老师帮你看看,找找问题。
作文是个性化的东西,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且要结合实例。
什么叫立意?高考作文对立意有什么要求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
大山答应了。
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
”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孩子又跑到山上。
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男孩不解的、迷惑的摇摇头。
大道理: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着别人的态度太冷漠、情绪太不好,却不知你自己是对方一面最好的镜子——如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做了什么——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
作文昭君出塞(高三作文,立意要高)
这个是我的师兄写的作文,我觉得写的非常好!2004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
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来吗?马蹄声声,我心悠悠。
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下的宫殿竟那么美,可是现在,我已不属于那座宫殿,那里的一切快乐与幸福也不再属于我了。
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的宏伟,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妩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那么的悦耳……我曾和姐妹们乘着一叶扁舟在太液池如镜的湖面上临风赏月,弹琴唱歌。
那时的我,多么的快乐!而现在却只有怀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蛮荒的漠北,长安城中的快乐的歌舞中再也不会有我的身影了!泪,从我的眼眶溢出。
呆呆地望着车窗外,那古道边的蒿草在风中不住地弯腰,它们也在为我难过。
天边飞来两只小鸟,在我的车边落下又飞去,叽叽喳喳似在说着什么,它们在对我说么?马蹄声声,我心悠悠。
那鸟儿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中的宫殿,我竟发现它有些衰败,有些龌龊。
我清楚地记得,在宫中,我的每一夜都独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过,每一日都在猜忌与妒忌中度过,锦衣玉食,丝竹管弦之后,我面对的是毛延寿们的贪婪和盘剥,姐妹们孤独的泪水。
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于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寿弯腰低头!也许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灯为伴,不再与孤独为伍,不再面对伪善,不再独忍忧伤。
在那里,辽阔的天地可以任我驰骋,淳朴的民风可以给我慰藉。
我有豪爽的单于丈夫,还会有可爱的儿女,天伦之乐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远处,似乎传来了牧人粗犷的牧歌。
我笑了,是由心底涌出的喜悦。
天边的晚霞一片绚烂,长安城早已没有了踪影。
风,拂过我的脸颊,这风是从北边吹来的,它带来草原对我的呼唤。
我笑了,那是快乐的笑,幸福的笑,因为我懂得了,忧伤能变为快乐。
苦难也能变为幸福———全看你怎么想!语文老师:满分缘于形象描写今年的作文题目是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位老妈妈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染布店老板,一个嫁给雨具店老板,老妈妈整天担心,下雨天染布店那边的生意会不好,晴天的时候雨具店那边的生意又不好,每天都这样担心。
后来有个人跟她说:你真幸福啊,无论是下雨天还是晴天都会有生意,那个老妈妈乐得不得了。
让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高考作文中,话题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语文是讲究形象思维的一门学科,作文如果就话题论话题,往往造成议论的空泛,而这篇《昭君行》就以昭君出塞这个形象性的材料来阐释“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个抽象的关系式话题。
没有抽象论说,而以形象的描写吸引阅卷老师,这是这篇作文获得满分的最重要原因。
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学科上表现为联想能力和想像力,巩少崴同学的这两种能力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得很充分。
生动的细节渲染出真实的情景,细腻的心理描写尽显主人公的思维过程,扣题既巧又准,难能可贵。
另外一篇还行的:咏王昭君 虽然别人只记得你曾出过塞,却没人知道你身后的故事,但你在我眼中,你就是那璀璨的明星永远留在我心中;你就是那伫立云端的美神,光彩照人;你就是水中花镜中月,在我心头站成不朽的风景.你吸引我,让我为你倾倒,为你赞美.你是那镜中花水中月,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闪烁的亮点,是我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你虽仪表艳丽,你虽一生与牛羊为伴,但你有你与众不同的坚强与骄傲,你有你独树一帜的才华和风格. 是你,离开了家,做了掖庭待诏,却不王自尊与骄傲,记住了:"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是你,感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为国家而决定,捧起琵琶出塞".其实说是为国家不如说是为了自己,你入宫多年不得见御,趁此机会可以摆脱宫廷的束缚才决定出塞做"和平使者".你原本不喜欢宫中的生活,现在却要做呼韩邪单于的阏氏,你不得不离开亲人,离开家乡,留下一缕思乡之情.你走了,留下了悲伤.是你,正是你,王昭君一颗给人们留下永恒记忆的流星. 你命苦,别冷落在那后宫之中没人记得你是谁.只有他在远方等着你,你和他是上天安排的缘分.今生今世你们必须在一起,也应该在一起,因为单于的一生是辉煌的成功的,但是因为有了你才是完美的;而你的容颜是美丽的,因有了单于你的美才光芒四射.让多情的皇帝空遗恨吧! 你是傲梅,经历严寒,你敢爱敢恨,从不隐瞒自己的感情,你为一段天注定的姻缘而付出一生,你为塞外的风景感叹,你为别人的话而伤心落泪;你喜欢做冯潦为国家出一份力,你喜欢大漠上的金色雪莲,你喜欢深夜灯下弹奏一曲心灵的歌.你挥着眼泪离故乡,你流着眼泪思故乡,你用心去经营着胡汉的友好. 你走了,告别了红尘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堂.你去找你的亲人,你去做那金色的莲花,你去做那仙女.在天堂你是否还在思念长安?是否不在因思乡而流泪?你笑了,笑的百花都开了,那样动人干净,笑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 虽然别人只记得你曾出过塞,却没人知道你身后的故事,但你在...
作文中的立意是指什么意思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
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
区别于立意,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题,就是指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基本观点。
主题没有立意的全部特征,立意大于主题,包含主题思想。
有时,立意可以包含多重主题,如长篇小说之类大型作品。
对立意的要求:(一)要正确、鲜明正确是立意的基本要求。
作为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体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要集中、单纯主题是统摄全篇文章的总纲,必须单纯明确。
(三)要深刻、新颖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肢体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四)要积极向上所谓积极向上使之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符合文章主题,顺着文章中心。